農學報導
用心照顧 守護蒜頭的故鄉 雲林縣莿桐鄉蔬菜產銷班第1班
刊登日:106/07/17
10,017
隨著氣候變異,作物生長環境是日益嚴峻,上一年度栽種的蒜頭歷經了創下紀錄的高溫與逼近零度的寒流,即將收成之時又遭遇了長達半個月的雨季,蒜頭的收成大受影響。有蒜頭達人之稱、雲林縣莿桐鄉蔬菜產銷班第1班班長黃啟明認為農民雖是看天吃飯,但唯有更用心於田間管理工作,植株健康才能挺過天候無情的考驗,而莿桐蒜頭的獨有風味才能保存下來。
上一年度中秋節前後栽種的蒜頭,度過了8個月的時間,熬過寒暑,蒜葉已轉為枯黃,「結頭(蒜果)」已成熟,在清明節前後就可以開始陸續採收了。在雲林縣莿桐鄉蔬菜產銷班第1班班長黃啟明的帶領下,來到班員黃國助位於麻園村的一處蒜頭田,這一天其他班員沒有安排採收工作,採收工人無需「趕場」,黃國助得以招集了將近30人,在這5分大的蒜頭田裡,一人負責一排田壟,一手拔蒜一手拿剪修掉根鬚,俐落地不停往田尾推進。此時採收工人已經工作了將近3個小時,5分大的蒜田僅剩1/3尚未採收完成。站在馬路邊遠遠地聽不到他們交談的聲音,但可嗅聞到一路採收後仍停留在空氣中久久未散去的蒜香。黃班長解釋這是因為莿桐生產的蒜頭辛辣度較高,且蒜頭愈新鮮,愈容易散發出這氣味,加上採收後的蒜頭仍放在田壟上,日頭一曬,水分一蒸發,蒜香就更易隨風飄散,讓人站在路旁就能明顯聞到。
莿桐蒜頭種植面臨困境
莿桐鄉麻園村位在濁水溪流域沖刷出的平原上,肥沃的土地早在清朝時期即吸引農民在此開墾並形成聚落。之所以稱為「麻園」,據說與早期種植製作麻油用的黑麻或揉製麻繩的麻樹有關。雖然現今已難在村裡見到黑麻或麻樹的蹤影,但取而代之的米、蒜等作物讓村民得以在豐饒的土地上務農維生。尤其是蒜頭的種植,返鄉務農後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的黃班長說起麻園村種植蒜頭的歷史是日據時期就開始,且是莿桐鄉種蒜面積最大的村落,因此當社區營造開始在村裡推動時,黃啟明著眼於社區名稱應顧及不可取代性與可紀念性的原則,既然蒜頭的故鄉在麻園,他即提議以「蒜鄉麻園」為社區命名,並得到眾人的支持。
莿桐蒜頭品種以「大片黑」為主,黃啟明解釋:「『大片黑』的成長力比較『野性』,在病蟲害防治與施肥管理的時候,比較好管理。」雖說大片黑蒜頭並非莿桐鄉的獨有作物,但黃啟明強調:「莿桐鄉的蒜頭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它的特色就是『辣』。」究其原因,黃啟明歸類出有兩個因素:土質與水質,而這全得利於濁水溪帶來的沃土與富含礦物質的溪水。黃啟明回憶過去雲林縣生產的蒜頭有88%是來自莿桐鄉,可是現在與四湖、元長等鄉鎮比較「數量已經很少、很少,一次減了幾甲、一次又減了幾甲。」在探訪班員黃國助蒜頭田的路上,看到好幾處養鴨場,這在過去可都是種植蒜頭的農地。的確,依據農委會農情統計資料,民國86年莿桐鄉蒜頭種植面積約有734公頃,至91年大幅縮減為483公頃後,種植面積日益減少,到如今僅在200~300公頃間徘徊。「現在是對種蒜頭愈來愈不感興趣,因為沒有甜頭可以賺。」黃啟明感觸頗深地說,一來蒜頭種植時間長達8個月,這意味著農民等待收成並換成收入的時間很長,年輕一輩的農民寧可投入栽種時間僅需3個月的馬鈴薯或短期葉菜。而班長更感慨大盤商對蒜價的操弄,「收購價格一直起不來,一種蒜頭就是虧錢。」農民在衡量收購價與市場賣價之間的巨大差額都由盤商獲取,「農民划算嗎?」因此種蒜的意願就更低了。
高度勞力密集,只求確保品質
忙著採收的阿嬤在一旁笑著說:「從少年做到老,從有蒜頭割到快沒蒜頭囉。」年邁的豈止這群採收阿嬤,黃班長談到仍在種蒜的班員平均年齡時這麼說:「隨便找一個班員問他幾歲,問三個後加起來就超過200歲了。」老化問題的嚴重,亦造成愈來愈多農民退出種蒜行列,班員黃國助說:「班員都一直退休啊,無法度,做不來。」因為從栽種、採收到後續包裝前的作業都非常仰賴勞力。雖然播種與採收已可使用機器,但黃啟明認為親自用手施作更能確保品質。如播種時,每分地需預留2千斤的乾蒜做種,播種前先將乾蒜一瓣瓣地剝開,再拿到田裡將每顆蒜瓣尖端朝上地栽種在土壤中,以避免蒜頭生長過程中要花額外的力氣往上抽芽而影響栽種進度。至於採收時若使用機器,則蒜果頭、尾的剪除會不整齊,為免影響賣相,事後仍需靠人工修剪,因此他們選擇在採收作業一開始即雇用熟練工人「一次到位」地做好修剪工作。蒜頭採收後,再用雙手一顆顆地「搓膜」將泥沙去除,接下來才能夠顆顆晶亮飽滿地包裝在網袋中。要確保蒜頭品質,日常管理工作更不能馬虎。黃啟明表示,同一塊農地不適宜每年種蒜,「因為有輪作的土地,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比較輕鬆一點。」而且「每塊田要種啥,都要有一個計畫」,若規劃下一期的作物是蒜頭,那麼水稻採收後的稻桿就要留下來日後鋪在蒜頭田壟上,不僅能預防雜草叢生,冬天來臨時亦可為蒜頭保暖。接下來,灌溉給水時必須均勻,這批蒜頭的成長率才不會參差不齊。在蒜頭的成長過程中,農民的觀察力是非常重要的,氮磷鉀是作物生長的營養素,施肥時要仔細看蒜葉現階段有幾瓣葉子來決定氮磷鉀的排列組合。初期只有5瓣葉時,氮肥要多加一些,「可以讓蒜的成長較快,葉子才會展開、才會大片。」黃啟明細心地解說,中期有了8瓣葉時,磷肥要多一些,為日後蒜果能長得大而飽滿奠定基礎,後期要「落頭」了,此時蒜葉有10瓣,施用鉀肥才能讓大蒜「結頭」。
團體作戰,讓自產自銷之路走得更順暢
縱使莿桐鄉蒜頭種植面積不復往日光景,黃啟明認為莿桐蒜頭獨有的辛辣口感以及莿桐蒜農致力於提升品質的管理方式,是他們以質制量的優勢。黃啟明帶領的產銷班成立於民國98年,班員定期聚會互相交流種植技巧,在每次的開會過程中對於班員的建議,或是針對技術所提出的改善方案,以及季節性病蟲害防治等內容,黃班長都會在農會發給的報告手冊中詳實紀錄。已是蒜頭達人的黃啟明認為「種田人無師傅」,除了要靠自己在耕作中累積經驗,思考如何克服栽種時的困難,最重要的是透過交流與討論來提升技術,這是組織產銷班的好處。而產銷班的成立更有助於農民自產自銷,「因為以產銷班的名義來賣,客源比較鞏固。目前的消費者,也會認定有產銷班的保證比較好。」黃啟明如此分析。黃啟明進一步說:「自產自銷是把我們的產品賣給知己知彼的朋友。」他透過住在臺北的親戚幫忙推銷,建立口碑並逐步拓展客源,並在兒子的協助下架立部落格,學習如何處理網路訂單與分享種植資訊。黃班長常鼓勵班員盡量自產自銷,班員黃國助即是憑自己的銷售能力,將自產的蒜頭運送到著名景點紫南宮販售,一年銷售的量可達6萬斤。黃啟明曾離鄉赴海外工作長達18年,回鄉後他開始大量種植蒜頭,因為「這是莿桐的特產,從上一代一直延續下來,一直種下去,不能到我的手裡就把它丟掉。」因此他希望仍有意願種蒜的班員能維持下去,只有莿桐蒜頭獨有的辛辣味,才能品嚐到一口香腸、一口蒜頭的絕妙美味。
雲林縣莿桐鄉蔬菜產銷班第1班
班長:黃啟明
地址:雲林縣莿桐鄉麻園村榮貫路242號
電話:05-5710805
採訪.攝影/余世芳
上一年度中秋節前後栽種的蒜頭,度過了8個月的時間,熬過寒暑,蒜葉已轉為枯黃,「結頭(蒜果)」已成熟,在清明節前後就可以開始陸續採收了。在雲林縣莿桐鄉蔬菜產銷班第1班班長黃啟明的帶領下,來到班員黃國助位於麻園村的一處蒜頭田,這一天其他班員沒有安排採收工作,採收工人無需「趕場」,黃國助得以招集了將近30人,在這5分大的蒜頭田裡,一人負責一排田壟,一手拔蒜一手拿剪修掉根鬚,俐落地不停往田尾推進。此時採收工人已經工作了將近3個小時,5分大的蒜田僅剩1/3尚未採收完成。站在馬路邊遠遠地聽不到他們交談的聲音,但可嗅聞到一路採收後仍停留在空氣中久久未散去的蒜香。黃班長解釋這是因為莿桐生產的蒜頭辛辣度較高,且蒜頭愈新鮮,愈容易散發出這氣味,加上採收後的蒜頭仍放在田壟上,日頭一曬,水分一蒸發,蒜香就更易隨風飄散,讓人站在路旁就能明顯聞到。
莿桐蒜頭種植面臨困境
莿桐鄉麻園村位在濁水溪流域沖刷出的平原上,肥沃的土地早在清朝時期即吸引農民在此開墾並形成聚落。之所以稱為「麻園」,據說與早期種植製作麻油用的黑麻或揉製麻繩的麻樹有關。雖然現今已難在村裡見到黑麻或麻樹的蹤影,但取而代之的米、蒜等作物讓村民得以在豐饒的土地上務農維生。尤其是蒜頭的種植,返鄉務農後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的黃班長說起麻園村種植蒜頭的歷史是日據時期就開始,且是莿桐鄉種蒜面積最大的村落,因此當社區營造開始在村裡推動時,黃啟明著眼於社區名稱應顧及不可取代性與可紀念性的原則,既然蒜頭的故鄉在麻園,他即提議以「蒜鄉麻園」為社區命名,並得到眾人的支持。
莿桐蒜頭品種以「大片黑」為主,黃啟明解釋:「『大片黑』的成長力比較『野性』,在病蟲害防治與施肥管理的時候,比較好管理。」雖說大片黑蒜頭並非莿桐鄉的獨有作物,但黃啟明強調:「莿桐鄉的蒜頭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它的特色就是『辣』。」究其原因,黃啟明歸類出有兩個因素:土質與水質,而這全得利於濁水溪帶來的沃土與富含礦物質的溪水。黃啟明回憶過去雲林縣生產的蒜頭有88%是來自莿桐鄉,可是現在與四湖、元長等鄉鎮比較「數量已經很少、很少,一次減了幾甲、一次又減了幾甲。」在探訪班員黃國助蒜頭田的路上,看到好幾處養鴨場,這在過去可都是種植蒜頭的農地。的確,依據農委會農情統計資料,民國86年莿桐鄉蒜頭種植面積約有734公頃,至91年大幅縮減為483公頃後,種植面積日益減少,到如今僅在200~300公頃間徘徊。「現在是對種蒜頭愈來愈不感興趣,因為沒有甜頭可以賺。」黃啟明感觸頗深地說,一來蒜頭種植時間長達8個月,這意味著農民等待收成並換成收入的時間很長,年輕一輩的農民寧可投入栽種時間僅需3個月的馬鈴薯或短期葉菜。而班長更感慨大盤商對蒜價的操弄,「收購價格一直起不來,一種蒜頭就是虧錢。」農民在衡量收購價與市場賣價之間的巨大差額都由盤商獲取,「農民划算嗎?」因此種蒜的意願就更低了。
高度勞力密集,只求確保品質
忙著採收的阿嬤在一旁笑著說:「從少年做到老,從有蒜頭割到快沒蒜頭囉。」年邁的豈止這群採收阿嬤,黃班長談到仍在種蒜的班員平均年齡時這麼說:「隨便找一個班員問他幾歲,問三個後加起來就超過200歲了。」老化問題的嚴重,亦造成愈來愈多農民退出種蒜行列,班員黃國助說:「班員都一直退休啊,無法度,做不來。」因為從栽種、採收到後續包裝前的作業都非常仰賴勞力。雖然播種與採收已可使用機器,但黃啟明認為親自用手施作更能確保品質。如播種時,每分地需預留2千斤的乾蒜做種,播種前先將乾蒜一瓣瓣地剝開,再拿到田裡將每顆蒜瓣尖端朝上地栽種在土壤中,以避免蒜頭生長過程中要花額外的力氣往上抽芽而影響栽種進度。至於採收時若使用機器,則蒜果頭、尾的剪除會不整齊,為免影響賣相,事後仍需靠人工修剪,因此他們選擇在採收作業一開始即雇用熟練工人「一次到位」地做好修剪工作。蒜頭採收後,再用雙手一顆顆地「搓膜」將泥沙去除,接下來才能夠顆顆晶亮飽滿地包裝在網袋中。要確保蒜頭品質,日常管理工作更不能馬虎。黃啟明表示,同一塊農地不適宜每年種蒜,「因為有輪作的土地,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比較輕鬆一點。」而且「每塊田要種啥,都要有一個計畫」,若規劃下一期的作物是蒜頭,那麼水稻採收後的稻桿就要留下來日後鋪在蒜頭田壟上,不僅能預防雜草叢生,冬天來臨時亦可為蒜頭保暖。接下來,灌溉給水時必須均勻,這批蒜頭的成長率才不會參差不齊。在蒜頭的成長過程中,農民的觀察力是非常重要的,氮磷鉀是作物生長的營養素,施肥時要仔細看蒜葉現階段有幾瓣葉子來決定氮磷鉀的排列組合。初期只有5瓣葉時,氮肥要多加一些,「可以讓蒜的成長較快,葉子才會展開、才會大片。」黃啟明細心地解說,中期有了8瓣葉時,磷肥要多一些,為日後蒜果能長得大而飽滿奠定基礎,後期要「落頭」了,此時蒜葉有10瓣,施用鉀肥才能讓大蒜「結頭」。
團體作戰,讓自產自銷之路走得更順暢
縱使莿桐鄉蒜頭種植面積不復往日光景,黃啟明認為莿桐蒜頭獨有的辛辣口感以及莿桐蒜農致力於提升品質的管理方式,是他們以質制量的優勢。黃啟明帶領的產銷班成立於民國98年,班員定期聚會互相交流種植技巧,在每次的開會過程中對於班員的建議,或是針對技術所提出的改善方案,以及季節性病蟲害防治等內容,黃班長都會在農會發給的報告手冊中詳實紀錄。已是蒜頭達人的黃啟明認為「種田人無師傅」,除了要靠自己在耕作中累積經驗,思考如何克服栽種時的困難,最重要的是透過交流與討論來提升技術,這是組織產銷班的好處。而產銷班的成立更有助於農民自產自銷,「因為以產銷班的名義來賣,客源比較鞏固。目前的消費者,也會認定有產銷班的保證比較好。」黃啟明如此分析。黃啟明進一步說:「自產自銷是把我們的產品賣給知己知彼的朋友。」他透過住在臺北的親戚幫忙推銷,建立口碑並逐步拓展客源,並在兒子的協助下架立部落格,學習如何處理網路訂單與分享種植資訊。黃班長常鼓勵班員盡量自產自銷,班員黃國助即是憑自己的銷售能力,將自產的蒜頭運送到著名景點紫南宮販售,一年銷售的量可達6萬斤。黃啟明曾離鄉赴海外工作長達18年,回鄉後他開始大量種植蒜頭,因為「這是莿桐的特產,從上一代一直延續下來,一直種下去,不能到我的手裡就把它丟掉。」因此他希望仍有意願種蒜的班員能維持下去,只有莿桐蒜頭獨有的辛辣味,才能品嚐到一口香腸、一口蒜頭的絕妙美味。
雲林縣莿桐鄉蔬菜產銷班第1班
班長:黃啟明
地址:雲林縣莿桐鄉麻園村榮貫路242號
電話:05-5710805
採訪.攝影/余世芳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0%
我喜歡:51%
很實用:4%
夠新奇:2%
普普啦: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森元(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0/19
GOOD
蘇*嘉(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6/10/14
GOOD
謝齡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23
好棒
秀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23
GOOD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23
good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23
好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23
讚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22
GOOD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9
GOOD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9
好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9
good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9
棒
蕭湘(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8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