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陳燭梅─鵝業達人凡事跑第一
刊登日:106/09/18
2,157
產履驗證,全臺第一家
「做什麼、像什麼」,說來容易,卻得經歷各種挫折與磨難,才能成就;養鵝半甲子,大至培育新品種、小至研究飼料配方,陳燭梅事必躬親,成為全臺第一家導入產銷履歷驗證的鵝場,並創設品牌、開設鵝肉餐廳,產銷一元化,「鵝業達人」,當之無愧。桃園縣新屋鄉的鵝肉遠近馳名,「建業鵝場」可謂其濫觴。場主陳燭梅養鵝半甲子,建立以科學為主、傳統為輔的專業養鵝場,落實產銷履歷精神,創設「新屋鵝先生」品牌、開設「鵝肉美食館」,產銷一元化,減少中間管銷、提高利潤,年獲利上看千萬元。
自製飼料,調配黃金比例
雖然科技進步,但陳燭梅從未揚棄從小母親指導的飼養經驗,參酌老祖先的智慧,依循生物的本能與天性,培育優良品種、研究鵝飼料的黃金比例,並置入科學化管理,不僅鵝肉肉質甜嫩多汁,也更安全、衛生。 飼養禽畜原是農村副業,陳燭梅退伍後,適逢政府推行稻田轉作,鑒於鵝肉肉質佳,且當時專業飼養少,便毅然投入飼養。他說,一般人以為鵝、鴨都屬雜食性,事實上,鵝是「吃素的」,只吃穀類、蔬果,因此他養的鵝無動物性藥物殘留問題,也較無啄羽現象。陳燭梅回憶,以前母親要他準備鵝飼料時,總是囑咐菜刀不能沾了葷食,即順應鵝隻吃素的天性,不能因講求便利或功效而違逆。
順應鵝隻的飲食習性,陳燭梅鑽研出獨家的飼料配方,除了調製玉米、豆餅、米糠的比例,並自行種植鮮嫩多汁的牧草搭配。陳燭梅指出,鵝隻依成長時期不同、營養需求不同,飼料配方也不一樣;他所調配的飼料成分天然、單純,不添加動物性蛋白質或甲磺氯黴素、瘦肉精等化學藥物,才能養出頭好壯壯、肉質甜美的鵝隻。陳燭梅樂於分享研究成果,他表示,在氣候變遷下,農產品歉收,進口玉米、大豆價格節節高漲,建議鵝農或可嘗試以飼料米取代部分玉米,既降低生產成本,肉質也更甜美。
中外混血,選育新品種
優良品種的培育,是「建業鵝場」經營的基石。陳燭梅歷經10 年研究,篩選出體型大而健壯、活力十足但肉質偏硬的臺灣傳統土鵝為父系;產蛋量高、肉質軟的丹麥白羅曼鵝為母系進行雜交,其第一代品種─新屋育一號,兼具體型健壯與肉質軟嫩適中、有嚼勁、產蛋量高等特性。
陳燭梅嘗試交配中外混血的鵝隻,原是基於優生學思考。剛開始並不順利,他幽默地說,或許鵝族也有種族歧視問題,不同品種在一起就是不來電,歷經多次失敗,終於找到方法。他說,原來只要從小鵝開始混養,讓彼此習慣、培養感情,成功機會就大,從結果論看似簡單的道理,在試驗過程中,卻非一語道盡那麼容易;而中外混血的新品種,還具有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等優點,為後續飼養管理奠定基礎。
分批飼養,防疫更周全
「建業鵝場」目前飼有種鵝約1,000隻,育成率最高可達95%,鵝隻年產量約4 萬多隻,牧場管理相對重要。陳燭梅表示,衛生防疫是養鵝產業成敗關鍵,若不夠嚴謹,可能功虧一簣。該鵝場除為種鵝注射疫苗,並架設防禽網等設施防範禽流感;同時採分批飼養、統進統出方式管理,使防疫體系更周全,鵝隻品質趨於一致。
為維護鵝隻健康,鵝場配置駐場獸醫師,對病鵝進行初期診斷,若有疑義,則送交桃園縣動物防疫所。一般輕微的症狀,如中暑、腹瀉等,陳燭梅並不使用藥物,而以草藥治療,如艾草加黑糖可解暑熱;魚腥草可舒緩腹瀉症狀等,陳燭梅從孩提時母親利用草藥治療身體不適症狀得到靈感:「家裡小孩多,小時候沒錢看醫生,母親常到田邊採草藥運用,無病也強身。」
全鵝利用,利潤大躍進
對於飼養鵝隻,陳燭梅總是戰戰兢兢、悉心呵護,「比顧小孩還費心」,由於希望後續處理也能維持高品質,陳燭梅決定朝全鵝利用方向發展,他是第一個成立合法屠宰場的鵝農,不僅改善傳統人工屠宰衍生的衛生等問題,更創造鵝隻最大效益。陳燭梅表示,以往由屠宰場代工,鵝農僅能獲取鵝肉的價值;而自行成立屠宰場,便能留下鵝血、內臟等,鵝毛還能賣給羽絨廠,附加價值約提升一成五,對農民來說不無小補,也充分利用資源。
陳燭梅創設「新屋鵝先生」品牌行銷鵝場生產的鵝隻,除供應各大攤商,也接受電話訂購,以冷藏宅配方式出貨;還開設「鵝肉美食館」,連平日也座無虛席,每年銷售達12,000隻;一條龍的產銷方式,不僅提升利潤,且完全掌控鵝肉品質與安全。「要做,就做專業的!」除了養鵝技術,陳燭梅還為了開鵝肉餐廳而精進廚藝、考取丙級廚師證照。
產履驗證,消費者安心
透過面對面接觸,陳燭梅深知消費者最在乎的莫過於鵝肉的美味與安全,導入產銷履歷驗證,讓他不必費太多唇舌說明,便能使消費者安心;而餐廳不斷開發新菜色,舌尖上的鮮美滋味也隨著老饕的口碑流傳。 揚著兩道濃眉的陳燭梅性格豪爽,卻藏著細膩的一面;紅潤的笑臉讓人備感溫暖、親切。擔任新屋鄉養鵝產銷班班長的他,為推廣鵝肉產業,贊助辦理千人肉美食活動;不忘關懷弱勢,捐助白米及鵝肉等;鵝場禽畜廢棄物除供自家牧草培使用,也提供鄉民製作有機肥;提供清寒家庭學生打工,鼓勵他們完成學業⋯。排行老二的陳燭梅,從小身強體健,理所當然地傳承家業從農,雖然書讀得不多,但他堅持「做什麼、像什麼」,不斷鑽研與學習的精神,反倒促使他成為「鵝業達人」,榮獲農民最高榮譽─神農獎。
「做什麼、像什麼」,說來容易,卻得經歷各種挫折與磨難,才能成就;養鵝半甲子,大至培育新品種、小至研究飼料配方,陳燭梅事必躬親,成為全臺第一家導入產銷履歷驗證的鵝場,並創設品牌、開設鵝肉餐廳,產銷一元化,「鵝業達人」,當之無愧。桃園縣新屋鄉的鵝肉遠近馳名,「建業鵝場」可謂其濫觴。場主陳燭梅養鵝半甲子,建立以科學為主、傳統為輔的專業養鵝場,落實產銷履歷精神,創設「新屋鵝先生」品牌、開設「鵝肉美食館」,產銷一元化,減少中間管銷、提高利潤,年獲利上看千萬元。
自製飼料,調配黃金比例
雖然科技進步,但陳燭梅從未揚棄從小母親指導的飼養經驗,參酌老祖先的智慧,依循生物的本能與天性,培育優良品種、研究鵝飼料的黃金比例,並置入科學化管理,不僅鵝肉肉質甜嫩多汁,也更安全、衛生。 飼養禽畜原是農村副業,陳燭梅退伍後,適逢政府推行稻田轉作,鑒於鵝肉肉質佳,且當時專業飼養少,便毅然投入飼養。他說,一般人以為鵝、鴨都屬雜食性,事實上,鵝是「吃素的」,只吃穀類、蔬果,因此他養的鵝無動物性藥物殘留問題,也較無啄羽現象。陳燭梅回憶,以前母親要他準備鵝飼料時,總是囑咐菜刀不能沾了葷食,即順應鵝隻吃素的天性,不能因講求便利或功效而違逆。
順應鵝隻的飲食習性,陳燭梅鑽研出獨家的飼料配方,除了調製玉米、豆餅、米糠的比例,並自行種植鮮嫩多汁的牧草搭配。陳燭梅指出,鵝隻依成長時期不同、營養需求不同,飼料配方也不一樣;他所調配的飼料成分天然、單純,不添加動物性蛋白質或甲磺氯黴素、瘦肉精等化學藥物,才能養出頭好壯壯、肉質甜美的鵝隻。陳燭梅樂於分享研究成果,他表示,在氣候變遷下,農產品歉收,進口玉米、大豆價格節節高漲,建議鵝農或可嘗試以飼料米取代部分玉米,既降低生產成本,肉質也更甜美。
中外混血,選育新品種
優良品種的培育,是「建業鵝場」經營的基石。陳燭梅歷經10 年研究,篩選出體型大而健壯、活力十足但肉質偏硬的臺灣傳統土鵝為父系;產蛋量高、肉質軟的丹麥白羅曼鵝為母系進行雜交,其第一代品種─新屋育一號,兼具體型健壯與肉質軟嫩適中、有嚼勁、產蛋量高等特性。
陳燭梅嘗試交配中外混血的鵝隻,原是基於優生學思考。剛開始並不順利,他幽默地說,或許鵝族也有種族歧視問題,不同品種在一起就是不來電,歷經多次失敗,終於找到方法。他說,原來只要從小鵝開始混養,讓彼此習慣、培養感情,成功機會就大,從結果論看似簡單的道理,在試驗過程中,卻非一語道盡那麼容易;而中外混血的新品種,還具有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等優點,為後續飼養管理奠定基礎。
分批飼養,防疫更周全
「建業鵝場」目前飼有種鵝約1,000隻,育成率最高可達95%,鵝隻年產量約4 萬多隻,牧場管理相對重要。陳燭梅表示,衛生防疫是養鵝產業成敗關鍵,若不夠嚴謹,可能功虧一簣。該鵝場除為種鵝注射疫苗,並架設防禽網等設施防範禽流感;同時採分批飼養、統進統出方式管理,使防疫體系更周全,鵝隻品質趨於一致。
為維護鵝隻健康,鵝場配置駐場獸醫師,對病鵝進行初期診斷,若有疑義,則送交桃園縣動物防疫所。一般輕微的症狀,如中暑、腹瀉等,陳燭梅並不使用藥物,而以草藥治療,如艾草加黑糖可解暑熱;魚腥草可舒緩腹瀉症狀等,陳燭梅從孩提時母親利用草藥治療身體不適症狀得到靈感:「家裡小孩多,小時候沒錢看醫生,母親常到田邊採草藥運用,無病也強身。」
全鵝利用,利潤大躍進
對於飼養鵝隻,陳燭梅總是戰戰兢兢、悉心呵護,「比顧小孩還費心」,由於希望後續處理也能維持高品質,陳燭梅決定朝全鵝利用方向發展,他是第一個成立合法屠宰場的鵝農,不僅改善傳統人工屠宰衍生的衛生等問題,更創造鵝隻最大效益。陳燭梅表示,以往由屠宰場代工,鵝農僅能獲取鵝肉的價值;而自行成立屠宰場,便能留下鵝血、內臟等,鵝毛還能賣給羽絨廠,附加價值約提升一成五,對農民來說不無小補,也充分利用資源。
陳燭梅創設「新屋鵝先生」品牌行銷鵝場生產的鵝隻,除供應各大攤商,也接受電話訂購,以冷藏宅配方式出貨;還開設「鵝肉美食館」,連平日也座無虛席,每年銷售達12,000隻;一條龍的產銷方式,不僅提升利潤,且完全掌控鵝肉品質與安全。「要做,就做專業的!」除了養鵝技術,陳燭梅還為了開鵝肉餐廳而精進廚藝、考取丙級廚師證照。
產履驗證,消費者安心
透過面對面接觸,陳燭梅深知消費者最在乎的莫過於鵝肉的美味與安全,導入產銷履歷驗證,讓他不必費太多唇舌說明,便能使消費者安心;而餐廳不斷開發新菜色,舌尖上的鮮美滋味也隨著老饕的口碑流傳。 揚著兩道濃眉的陳燭梅性格豪爽,卻藏著細膩的一面;紅潤的笑臉讓人備感溫暖、親切。擔任新屋鄉養鵝產銷班班長的他,為推廣鵝肉產業,贊助辦理千人肉美食活動;不忘關懷弱勢,捐助白米及鵝肉等;鵝場禽畜廢棄物除供自家牧草培使用,也提供鄉民製作有機肥;提供清寒家庭學生打工,鼓勵他們完成學業⋯。排行老二的陳燭梅,從小身強體健,理所當然地傳承家業從農,雖然書讀得不多,但他堅持「做什麼、像什麼」,不斷鑽研與學習的精神,反倒促使他成為「鵝業達人」,榮獲農民最高榮譽─神農獎。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2%
我喜歡:33%
很實用:7%
夠新奇:4%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5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3/20
GOOD
匿名發表於 106/11/21
Good!!!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02
犀利達人!!
蘇*嘉(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6/10/14
good
小張(進階級會員)發表於 106/10/03
產消認證,對食安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