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另一種社會福利 天賜糧源有限公司
刊登日:107/05/28
1,424
老家在花蓮富里的鍾雨恩,雖成長於臺北,卻難忘幼時的老家及爺爺的溫暖。在研究所研讀社會福利時,老家的需要讓他決定返鄉,以另一種形式投入社會福利。他成立「天賜糧源」來共同行銷產銷班的米,而後成立「富糧稻米運銷合作社」,讓班員及其家人藉由組織發揮各自特長,串聯出具富里特色的6 級產業。
在研究所研讀社會福利,同時家鄉卻也需要他,當他在回鄉與否之間掙扎時,指導教授說了一句話:「你回鄉所做的,何嘗不是以另一種途徑來實現社會福利呢?」這句話讓鍾雨恩豁然釋懷,回到老家花蓮富里,協助產銷班班員找到各自發揮的舞臺,並且串聯成富里的一道美麗風景。
敬天謝天的稻米
鍾雨恩是在臺北長大的孩子,只是腦子裡一直無法忘懷小時候的富里老家,以及爺爺的溫暖記憶。直到2010 年,因為爺爺需要照顧,對有機農業很感興趣的鍾雨恩爸爸因此結束了室內設計公司,回到家鄉,沒想到半年後爸爸也生病了,當時還在寫論文的鍾雨恩,便開始了臺北、富里兩邊跑的日子。
「之前我完全沒想過回鄉工作這件事。」鍾雨恩回想起過往說道,「如果不是一連串的意外,我應該是在國會當助理,協助推動長照法吧!」剛開始他的做法是兩邊跑、兼著做,沒想到事情越來越多,留在富里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乾脆整個搬回老家。
回到家鄉的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富里其實擁有品質非常好的稻米,但知名度卻遠遠比不上隔壁的池上,雖然這兩個地方只隔了一條溪。由於池上的名氣太盛,不少富里稻農甚至將白米轉賣,以「池上米」的名義出售,「明明我們的品質一點也不輸任何人啊!」
當時,在鍾雨恩爸爸鍾國俊手中,成立了「富里鄉有機米產銷班第16 班」,而到鍾雨恩回鄉之後,認為應該要強化推廣行銷這塊,於是接著成立「天賜糧源股份有限公司」來共同行銷產銷班員的米,其名字有著珍惜每一株農作物、每一粒稻米,有著敬天謝天的含意在。
身兼才藝的班員
經過2 年,也就是在稻米銷售成績逐漸平穩之後,他們覺得應該做些不一樣的,進行差異化經營,不然「天賜糧源」也只是市面上眾多品牌的其中一個而已。這時候剛好班員中有人除了稻米之外還兼種玉米,但運到果菜市場的銷售價格卻不甚理想。「為什麼我們不自己來賣呢?」鍾雨恩試著將這些玉米放到在網路上賣,沒想到市場反應不錯,所以後來番茄、香菇、文旦等便陸續進駐。由於販售方式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班員們也獲得了更好的利潤。
開始賣多樣化物產之後,天賜糧源的臉書開始熱鬧起來,常常有人來問「有沒有賣什麼作物?」有人則問「什麼時候可以買到什麼作物?」慢慢的,開始有人問到「到富里玩的話可以住在哪裡呢?」
消費者的詢問,成就了鍾雨恩另一個新想法,因為班員除了耕種之外,他們還有其他的長才呢!「當我開始這麼思考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班員及他們的家人除了種稻之外,各個都有其他專長,每一個人都很有特色。」他如數家珍的說道,像是溫媽媽的泥火山豆腐、鄧爸爸的手工棉被、桂圓姑姑的手工客家花布袋、謝媽媽的客家粿、玉山媽的手作麵包、雅各的部落導覽,還有周爸爸的菸樓民宿、阿金爺爺的甜玉米、文鐘哥的文旦、潘大哥的有機段木香菇……各具風味,熱鬧無比。
從半天變成3 天2 夜
鍾雨恩開始串聯這些特色,嘗試接待一些半天的旅遊團,遊程的特色午餐由班員太太們烹煮,下午再帶他們去溫媽媽家DIY 泥火山豆腐,遊客們都玩得很開心。
半天可以,那3 天2 夜當然也可行囉!鍾雨恩目前正在規劃的,就是這種2 天1夜,或是3 天2 夜的行程,讓遊客可以多停留一點時間,來體驗富里之美,「富里除了羅山之外還有許多有意思的地方,值得民眾細細體會及賞玩。」
他認為,富里南邊的池上,已具相當的知名度;而北邊的玉里,則是縣城的生活重鎮;夾在中間的富里,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好地方,但必須更加突顯它的優點來讓外界知道,這需要大家一起的努力,而剛好班員們有多樣的長才,可以加以串聯並發揮,來展現富里的特色。
玉米甜 樂於面對消費者
被稱為「周爸爸」的周重福,便是最早與鍾雨恩合作賣玉米的。他所種的甜玉米之前都是大老遠地載到花蓮果菜市場拍賣,扣掉油資之後的利潤並不多,而自從上網販售之後,「獲利高出了1 倍!」他自信地笑稱:「我的玉米品質沒人比得上,所以很願意直接面對消費者。」
他很能接受年輕人的新思維,跟鍾雨恩討論過後,變更包裝方式成小包裝並增加冷藏過程。周重福認為網路銷售這種新方式很好,不僅不用再單打獨鬥,同時還能增加收入,一舉兩得。
目前他們家買下一棟有70 年歷史的大阪式菸樓,並改造成民宿。有了之前玉米合作的成功案例,這棟民宿當然也會成為「富里旅行」的串聯點之一,住宿之餘也向遊客講述富里菸葉的起伏過往。
周重福很支持鍾雨恩的作法,「我們這邊真的很需要年輕人回來,因為他們會帶回與社會接軌的新思維。」他認為,富里的先天條件決不輸給池上,只要多些年輕人回鄉來增加動力,再過個幾年絕對會迎頭趕上的。
全臺僅存的手工縫邊棉被另外,位於富里街頭一家沒有招牌的棉被店,雖然沒有招牌,但富里老少無人不知,這家「和興棉被行」,其實是全臺僅剩的一家用手工縫邊的棉被老店,已有80 年左右的歷史了。
老闆鄧文貴是產銷班的班員,他與太太徐秀位兩人都很認同鍾雨恩「串聯富里」的新構想,也願意將手工棉被的製作分享出來,變成DIY 活動,讓遊客也能體驗到古老棉被的製作過程。
「你仔細看,我們棉被的3 個縫邊全都是手工縫的,跟一般外面機器車縫的完全不同。」老闆娘徐秀位一邊拿著縫線一邊解釋道,用手工來縫邊才會使棉被裡的棉花完全平整,棉被蓋起來才會保暖又耐用。「這是從我公公傳承下來的純手工方式,目前全臺灣應該也只剩我們這一家這樣做了。」
她表示,這種古老工藝應該讓更多人知道,因此會想辦法開發成DIY 活動,讓遊客體驗一下打棉被,或是手工縫邊的過程。「這樣可以增加曝光率,傳統製法也可以傳承下去,所以我們願意試試看!」
客家花布袋與有機香菇
再走到富里的另外一頭,放下手頭工作出來迎接我們的是鍾桂圓,她是鍾雨恩的姑姑,凡是「天賜糧源」白米的客家花布袋,都是她與班員太太們一起縫製出來的。
「這些客家花布袋都是我們自己設計、自己縫出來的。」鍾桂圓笑咪咪地說,「感覺蠻有成就感的,比種田還有趣。」除了客家花布袋之外,她與班員太太們也常常一起製作雜糧饅頭、客家點心,以及供遊客享用的在地餐點,「我很高興能幫忙這些事,因為可以讓我把專長發揮出來。」
我們再將腳步移動到種植有機段木香菇的菇寮。種植者潘俊宏除了稻米之外,也嘗試起栽培有機香菇,因為富里在古早時候是花蓮段木香菇的重要產區之一。
他的香菇之前賣給盤商,價格收得不錯,不過放在「天賜糧源」網路上賣,還是多上1、2 成的收入,「直接面對消費者,讓我學會了如何吸引客人。」潘俊宏對於鍾雨恩這種串聯的方式感覺不錯,「這種年輕人現在不多了,有創新的想法又能幫助到農民!」
從1 級躍到6 級產業
就這樣,有吃的、有玩的,還有住宿的地點,這些富里有機米產銷班第16 班班員們的專長,便給串聯了起來,遊客來一趟富里,旅遊元素全都湊齊了,而且還能體驗到最在地的一面。
為了能有效率的統合這些串聯,繼「天賜糧源有限公司」之後,日前又成立了「富糧稻米運銷合作社」,讓班員及家人可以依附這個組織,發揮他們的專長。於是這一群人,聚在一起不僅僅是做1 級生產而已,而是跨入了生產、加工、休閒相互串聯的6 級產業領域。
「我希望這是一個大家庭的形式,班員及他們的家人全部都可以投入跟參與。」鍾雨恩表示,每位班員都有他們的特色,這邊可以讓他們發揮貢獻,獲得更多的機會與消費者互動,而他們在增加收入之餘,同時也為富里的特色找到一條新出路。
這是一種「相互」的概念,認為將大家的能量聚集起來,全部的人就會一起變好,並創造出更大的可能性。由於到目前為止做出了不錯的成績,除了產銷班員之外,附近的小農也開始要求加入這個團體;而這個合作社,未來還希望能照顧到年老班員退休之後的生活照護,期望能做得更全面,「可能因為我唸的是社會福利吧,如果可以,總希望關照到更多的人。」
於是,這個唸社會福利的青年,雖然後來從事的不是與學業相關的工作,但他卻以另一種的方式,實現了屬於他的社會福利。
文•圖/曾竫萌、黃安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621.6622)
在研究所研讀社會福利,同時家鄉卻也需要他,當他在回鄉與否之間掙扎時,指導教授說了一句話:「你回鄉所做的,何嘗不是以另一種途徑來實現社會福利呢?」這句話讓鍾雨恩豁然釋懷,回到老家花蓮富里,協助產銷班班員找到各自發揮的舞臺,並且串聯成富里的一道美麗風景。
敬天謝天的稻米
鍾雨恩是在臺北長大的孩子,只是腦子裡一直無法忘懷小時候的富里老家,以及爺爺的溫暖記憶。直到2010 年,因為爺爺需要照顧,對有機農業很感興趣的鍾雨恩爸爸因此結束了室內設計公司,回到家鄉,沒想到半年後爸爸也生病了,當時還在寫論文的鍾雨恩,便開始了臺北、富里兩邊跑的日子。
「之前我完全沒想過回鄉工作這件事。」鍾雨恩回想起過往說道,「如果不是一連串的意外,我應該是在國會當助理,協助推動長照法吧!」剛開始他的做法是兩邊跑、兼著做,沒想到事情越來越多,留在富里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乾脆整個搬回老家。
回到家鄉的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富里其實擁有品質非常好的稻米,但知名度卻遠遠比不上隔壁的池上,雖然這兩個地方只隔了一條溪。由於池上的名氣太盛,不少富里稻農甚至將白米轉賣,以「池上米」的名義出售,「明明我們的品質一點也不輸任何人啊!」
當時,在鍾雨恩爸爸鍾國俊手中,成立了「富里鄉有機米產銷班第16 班」,而到鍾雨恩回鄉之後,認為應該要強化推廣行銷這塊,於是接著成立「天賜糧源股份有限公司」來共同行銷產銷班員的米,其名字有著珍惜每一株農作物、每一粒稻米,有著敬天謝天的含意在。
身兼才藝的班員
經過2 年,也就是在稻米銷售成績逐漸平穩之後,他們覺得應該做些不一樣的,進行差異化經營,不然「天賜糧源」也只是市面上眾多品牌的其中一個而已。這時候剛好班員中有人除了稻米之外還兼種玉米,但運到果菜市場的銷售價格卻不甚理想。「為什麼我們不自己來賣呢?」鍾雨恩試著將這些玉米放到在網路上賣,沒想到市場反應不錯,所以後來番茄、香菇、文旦等便陸續進駐。由於販售方式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班員們也獲得了更好的利潤。
開始賣多樣化物產之後,天賜糧源的臉書開始熱鬧起來,常常有人來問「有沒有賣什麼作物?」有人則問「什麼時候可以買到什麼作物?」慢慢的,開始有人問到「到富里玩的話可以住在哪裡呢?」
消費者的詢問,成就了鍾雨恩另一個新想法,因為班員除了耕種之外,他們還有其他的長才呢!「當我開始這麼思考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班員及他們的家人除了種稻之外,各個都有其他專長,每一個人都很有特色。」他如數家珍的說道,像是溫媽媽的泥火山豆腐、鄧爸爸的手工棉被、桂圓姑姑的手工客家花布袋、謝媽媽的客家粿、玉山媽的手作麵包、雅各的部落導覽,還有周爸爸的菸樓民宿、阿金爺爺的甜玉米、文鐘哥的文旦、潘大哥的有機段木香菇……各具風味,熱鬧無比。
從半天變成3 天2 夜
鍾雨恩開始串聯這些特色,嘗試接待一些半天的旅遊團,遊程的特色午餐由班員太太們烹煮,下午再帶他們去溫媽媽家DIY 泥火山豆腐,遊客們都玩得很開心。
半天可以,那3 天2 夜當然也可行囉!鍾雨恩目前正在規劃的,就是這種2 天1夜,或是3 天2 夜的行程,讓遊客可以多停留一點時間,來體驗富里之美,「富里除了羅山之外還有許多有意思的地方,值得民眾細細體會及賞玩。」
他認為,富里南邊的池上,已具相當的知名度;而北邊的玉里,則是縣城的生活重鎮;夾在中間的富里,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好地方,但必須更加突顯它的優點來讓外界知道,這需要大家一起的努力,而剛好班員們有多樣的長才,可以加以串聯並發揮,來展現富里的特色。
玉米甜 樂於面對消費者
被稱為「周爸爸」的周重福,便是最早與鍾雨恩合作賣玉米的。他所種的甜玉米之前都是大老遠地載到花蓮果菜市場拍賣,扣掉油資之後的利潤並不多,而自從上網販售之後,「獲利高出了1 倍!」他自信地笑稱:「我的玉米品質沒人比得上,所以很願意直接面對消費者。」
他很能接受年輕人的新思維,跟鍾雨恩討論過後,變更包裝方式成小包裝並增加冷藏過程。周重福認為網路銷售這種新方式很好,不僅不用再單打獨鬥,同時還能增加收入,一舉兩得。
目前他們家買下一棟有70 年歷史的大阪式菸樓,並改造成民宿。有了之前玉米合作的成功案例,這棟民宿當然也會成為「富里旅行」的串聯點之一,住宿之餘也向遊客講述富里菸葉的起伏過往。
周重福很支持鍾雨恩的作法,「我們這邊真的很需要年輕人回來,因為他們會帶回與社會接軌的新思維。」他認為,富里的先天條件決不輸給池上,只要多些年輕人回鄉來增加動力,再過個幾年絕對會迎頭趕上的。
全臺僅存的手工縫邊棉被另外,位於富里街頭一家沒有招牌的棉被店,雖然沒有招牌,但富里老少無人不知,這家「和興棉被行」,其實是全臺僅剩的一家用手工縫邊的棉被老店,已有80 年左右的歷史了。
老闆鄧文貴是產銷班的班員,他與太太徐秀位兩人都很認同鍾雨恩「串聯富里」的新構想,也願意將手工棉被的製作分享出來,變成DIY 活動,讓遊客也能體驗到古老棉被的製作過程。
「你仔細看,我們棉被的3 個縫邊全都是手工縫的,跟一般外面機器車縫的完全不同。」老闆娘徐秀位一邊拿著縫線一邊解釋道,用手工來縫邊才會使棉被裡的棉花完全平整,棉被蓋起來才會保暖又耐用。「這是從我公公傳承下來的純手工方式,目前全臺灣應該也只剩我們這一家這樣做了。」
她表示,這種古老工藝應該讓更多人知道,因此會想辦法開發成DIY 活動,讓遊客體驗一下打棉被,或是手工縫邊的過程。「這樣可以增加曝光率,傳統製法也可以傳承下去,所以我們願意試試看!」
客家花布袋與有機香菇
再走到富里的另外一頭,放下手頭工作出來迎接我們的是鍾桂圓,她是鍾雨恩的姑姑,凡是「天賜糧源」白米的客家花布袋,都是她與班員太太們一起縫製出來的。
「這些客家花布袋都是我們自己設計、自己縫出來的。」鍾桂圓笑咪咪地說,「感覺蠻有成就感的,比種田還有趣。」除了客家花布袋之外,她與班員太太們也常常一起製作雜糧饅頭、客家點心,以及供遊客享用的在地餐點,「我很高興能幫忙這些事,因為可以讓我把專長發揮出來。」
我們再將腳步移動到種植有機段木香菇的菇寮。種植者潘俊宏除了稻米之外,也嘗試起栽培有機香菇,因為富里在古早時候是花蓮段木香菇的重要產區之一。
他的香菇之前賣給盤商,價格收得不錯,不過放在「天賜糧源」網路上賣,還是多上1、2 成的收入,「直接面對消費者,讓我學會了如何吸引客人。」潘俊宏對於鍾雨恩這種串聯的方式感覺不錯,「這種年輕人現在不多了,有創新的想法又能幫助到農民!」
從1 級躍到6 級產業
就這樣,有吃的、有玩的,還有住宿的地點,這些富里有機米產銷班第16 班班員們的專長,便給串聯了起來,遊客來一趟富里,旅遊元素全都湊齊了,而且還能體驗到最在地的一面。
為了能有效率的統合這些串聯,繼「天賜糧源有限公司」之後,日前又成立了「富糧稻米運銷合作社」,讓班員及家人可以依附這個組織,發揮他們的專長。於是這一群人,聚在一起不僅僅是做1 級生產而已,而是跨入了生產、加工、休閒相互串聯的6 級產業領域。
「我希望這是一個大家庭的形式,班員及他們的家人全部都可以投入跟參與。」鍾雨恩表示,每位班員都有他們的特色,這邊可以讓他們發揮貢獻,獲得更多的機會與消費者互動,而他們在增加收入之餘,同時也為富里的特色找到一條新出路。
這是一種「相互」的概念,認為將大家的能量聚集起來,全部的人就會一起變好,並創造出更大的可能性。由於到目前為止做出了不錯的成績,除了產銷班員之外,附近的小農也開始要求加入這個團體;而這個合作社,未來還希望能照顧到年老班員退休之後的生活照護,期望能做得更全面,「可能因為我唸的是社會福利吧,如果可以,總希望關照到更多的人。」
於是,這個唸社會福利的青年,雖然後來從事的不是與學業相關的工作,但他卻以另一種的方式,實現了屬於他的社會福利。
天賜糧源 網址: http://www.manna.com.tw/ FB: 搜尋"天賜糧源" |
文•圖/曾竫萌、黃安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621.6622)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2%
我喜歡:31%
很實用:7%
夠新奇:7%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呂*馨(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8/07/01
讚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30
GOOD
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30
好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30
good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30
Good
照哥(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30
優
鏡瑋(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30
讚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30
棒
蕭湘(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30
棒
洛奇亞(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04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