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鯉魚潭樹屋餐廳與當地農民的結合
刊登日:107/07/09
752
你有想過你吃的食物從哪裡來嗎?今日拜科學所賜,我們有比動物快幾百倍的運輸工具,還有各種保持食物新鮮的技術。我們的餐桌上有著來自冰島的鱈魚、紐西蘭的牛肉、日本的螃蟹、美國的蘋果。只要到超市一趟,我們幾乎可以嚐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
然而,為了維持食物的新鮮,食品裡添加了各種防腐劑;為了從地球的一端完好的運送到另一端,我們將食物冷凍、層層包裝、遠渡重洋,一顆蘋果從採收到送至消費者手上,可能轉換了無數次運輸方式,坐車、坐船、坐飛機。為了保持水果外表光鮮亮麗,商人可能還在表面添加防腐的蠟。
只要去一趟附近的超市,就能吃到來自全世界的各種美食,確實是非常幸福的事,但是便利的背後,越來越多人開始省思這樣的行為和消費系統所造成的影響。
吃在地生產的食物
食物的運送和保存消耗了極大的能源,食物和原物料的價格又受到氣候、油價、國際情勢、全球經濟等各種複雜的因素交互影響,因此各國開始重視提高自己國家的糧食生產率,倡導國民多多消費在地食物,推動地產地消──在地生產、在地消費。
地產地消的主旨,在於加強同區域內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聯結,進一步建構一個自給自足的食物網,使糧食價格不容易受外界情勢影響,並達到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的功能。雖然地產地消被部分批評者認為太過理想化,但在降低食物里程、減少能源消耗、確保食材新鮮、幫助社區農民及活絡地方經濟等效果是受到肯定的。
地產地消要如何落實呢?現在有許多農民直銷站、農民市集等,民眾可以直接向農民購買農產品。花蓮農業改良場近年也開始推動產地餐桌計畫,輔導餐廳和在地農戶合作,使用在地特產的農作物製作料理,讓消費者透過餐廳,認識食物從哪來,了解食材的故事、農戶的故事,以及餐廳、個人和土地間的關係等等,達到食農教育的效果。
鯉魚潭樹屋餐廳和合作農戶
位於鯉魚潭旁的樹屋餐廳,就是一個地產地消的好案例。餐廳結合了鯉魚潭的美景,以及阿美族文化手工藝品和部落美食,吸引許多觀光客來嚐鮮。餐廳特殊的招牌咪咪飯,客人嚐過都認為十分特別,客人更稱讚這邊的料理調味特別,和別的地方都不一樣。餐廳進貨的野菜,是訂購自專門摘採野菜的廠商,因此保證新鮮好吃。之外,樹屋餐廳也和附近兩戶小農合作,向他們購買友善栽培的檸檬和生薑。
經理潘亮語表示,當初訂購農作物,只是單純地想幫助當地小農,為他們創造一些收入。但是既然想幫助附近小農,為什麼不多多和鄰近地區小農契作呢?潘亮語說明,有時很難預期野菜進貨量和客人數量,若是固定和小農契作,一定會出現供應短缺的問題,且要如何合作才能讓餐廳和小農雙贏,都是需要考量的問題,因此目前就只有與可固定供貨的生薑和檸檬小農合作。
生薑小農 努力轉型
種植生薑的小農朱健全,就住在離樹屋餐廳不遠的大街上,擁有兩、三甲的田地,除了生薑之外,也會在空檔時種些高麗菜和大白菜。他的生薑大部分都賣到果菜市場或是賣給盤商,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送十幾斤生薑到樹屋餐廳。朱健全表示,鯉魚潭附近以觀光為主,年輕人又嚴重外流,此外不知道為何,當地的氣候和環境難以種植作物,所以很少居民從事農業。當初他回來種生薑也是因為父親年紀漸大,才返鄉接手父親的農田。
朱建全有著食品加工的背景,也常參加花蓮農改場舉辦的農民學院訓練課程,積極研發薑的副產品。目前研發出手工薑糖、薑糖粉和月子薑等產品,在臉書上販售。他同時建議花蓮農改場,可增加一些適合花蓮地區農產品加工的課程。未來朱建全打算將自家農田轉型成小型觀光農場,希望能藉此帶動自家農場及薑製品進入新的領域。
假日農夫 無毒檸檬
提供香水檸檬給樹屋餐廳的農戶楊傳廣,其實是個假日農夫呢!楊傳廣開了一家機車行,會種一些農作物完全是興趣使然。楊傳廣種了十幾年,都堅持不灑農藥,他說,種的東西被蟲咬沒關係,至少自己要敢吃!當問到為什麼會選擇種檸檬的時候,楊傳廣露出憨厚的笑容說:「因為檸檬樹完全不需要特別照顧啊!如果要花那麼多時間,我就沒時間顧我的機車行了!」
楊傳廣的檸檬,一半送到樹屋餐廳,一半賣給果菜市場,還常常送檸檬給來修車的客人。樹屋的訂單也是因為客人嚐過他的無毒檸檬後,推薦給樹屋餐廳的經理,才開啟了彼此間的合作關係。而樹屋餐廳也發揮創意,將無毒檸檬切成薄片,加上咖啡豆,推出「嗯!讚!檸咖」這道特別的點心。
重新聯結人與土地的關係
一間餐廳,兩家小農,都對自己的產品有所堅持。在他們開始合作的時候,地產地消、產地餐桌這些名詞都還沒被發明出來,只憑著幫助在地農戶、刺激當地經濟消費的單純想法而已,沒料到原來背後有那麼多隱藏的優點。
其實地產地消的理念,只是跳過複雜的運銷加工過程,使我們和環境與食物間的關係回歸單純。雖然在推動地產地消、食農教育時,會遭遇一定的困難和阻撓,但是看到願意堅持這些理念的餐廳和農戶,不禁在心中為他們喝采加油,畢竟單純的東西是最花心思也最難維持的。也希望藉由他們的努力,讓大眾更加了解並支持在地農產品,除了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外,更對環境的健康盡一份心力。
樹屋餐廳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環潭南路2號
電話:038641888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日,早上11點~晚上8點
文圖╲張芝蓉、孫正華、劉佩瑜 花蓮農業改良場(豐年6615)
然而,為了維持食物的新鮮,食品裡添加了各種防腐劑;為了從地球的一端完好的運送到另一端,我們將食物冷凍、層層包裝、遠渡重洋,一顆蘋果從採收到送至消費者手上,可能轉換了無數次運輸方式,坐車、坐船、坐飛機。為了保持水果外表光鮮亮麗,商人可能還在表面添加防腐的蠟。
只要去一趟附近的超市,就能吃到來自全世界的各種美食,確實是非常幸福的事,但是便利的背後,越來越多人開始省思這樣的行為和消費系統所造成的影響。
吃在地生產的食物
食物的運送和保存消耗了極大的能源,食物和原物料的價格又受到氣候、油價、國際情勢、全球經濟等各種複雜的因素交互影響,因此各國開始重視提高自己國家的糧食生產率,倡導國民多多消費在地食物,推動地產地消──在地生產、在地消費。
地產地消的主旨,在於加強同區域內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聯結,進一步建構一個自給自足的食物網,使糧食價格不容易受外界情勢影響,並達到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的功能。雖然地產地消被部分批評者認為太過理想化,但在降低食物里程、減少能源消耗、確保食材新鮮、幫助社區農民及活絡地方經濟等效果是受到肯定的。
地產地消要如何落實呢?現在有許多農民直銷站、農民市集等,民眾可以直接向農民購買農產品。花蓮農業改良場近年也開始推動產地餐桌計畫,輔導餐廳和在地農戶合作,使用在地特產的農作物製作料理,讓消費者透過餐廳,認識食物從哪來,了解食材的故事、農戶的故事,以及餐廳、個人和土地間的關係等等,達到食農教育的效果。
鯉魚潭樹屋餐廳和合作農戶
位於鯉魚潭旁的樹屋餐廳,就是一個地產地消的好案例。餐廳結合了鯉魚潭的美景,以及阿美族文化手工藝品和部落美食,吸引許多觀光客來嚐鮮。餐廳特殊的招牌咪咪飯,客人嚐過都認為十分特別,客人更稱讚這邊的料理調味特別,和別的地方都不一樣。餐廳進貨的野菜,是訂購自專門摘採野菜的廠商,因此保證新鮮好吃。之外,樹屋餐廳也和附近兩戶小農合作,向他們購買友善栽培的檸檬和生薑。
經理潘亮語表示,當初訂購農作物,只是單純地想幫助當地小農,為他們創造一些收入。但是既然想幫助附近小農,為什麼不多多和鄰近地區小農契作呢?潘亮語說明,有時很難預期野菜進貨量和客人數量,若是固定和小農契作,一定會出現供應短缺的問題,且要如何合作才能讓餐廳和小農雙贏,都是需要考量的問題,因此目前就只有與可固定供貨的生薑和檸檬小農合作。
生薑小農 努力轉型
種植生薑的小農朱健全,就住在離樹屋餐廳不遠的大街上,擁有兩、三甲的田地,除了生薑之外,也會在空檔時種些高麗菜和大白菜。他的生薑大部分都賣到果菜市場或是賣給盤商,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送十幾斤生薑到樹屋餐廳。朱健全表示,鯉魚潭附近以觀光為主,年輕人又嚴重外流,此外不知道為何,當地的氣候和環境難以種植作物,所以很少居民從事農業。當初他回來種生薑也是因為父親年紀漸大,才返鄉接手父親的農田。
朱建全有著食品加工的背景,也常參加花蓮農改場舉辦的農民學院訓練課程,積極研發薑的副產品。目前研發出手工薑糖、薑糖粉和月子薑等產品,在臉書上販售。他同時建議花蓮農改場,可增加一些適合花蓮地區農產品加工的課程。未來朱建全打算將自家農田轉型成小型觀光農場,希望能藉此帶動自家農場及薑製品進入新的領域。
假日農夫 無毒檸檬
提供香水檸檬給樹屋餐廳的農戶楊傳廣,其實是個假日農夫呢!楊傳廣開了一家機車行,會種一些農作物完全是興趣使然。楊傳廣種了十幾年,都堅持不灑農藥,他說,種的東西被蟲咬沒關係,至少自己要敢吃!當問到為什麼會選擇種檸檬的時候,楊傳廣露出憨厚的笑容說:「因為檸檬樹完全不需要特別照顧啊!如果要花那麼多時間,我就沒時間顧我的機車行了!」
楊傳廣的檸檬,一半送到樹屋餐廳,一半賣給果菜市場,還常常送檸檬給來修車的客人。樹屋的訂單也是因為客人嚐過他的無毒檸檬後,推薦給樹屋餐廳的經理,才開啟了彼此間的合作關係。而樹屋餐廳也發揮創意,將無毒檸檬切成薄片,加上咖啡豆,推出「嗯!讚!檸咖」這道特別的點心。
重新聯結人與土地的關係
一間餐廳,兩家小農,都對自己的產品有所堅持。在他們開始合作的時候,地產地消、產地餐桌這些名詞都還沒被發明出來,只憑著幫助在地農戶、刺激當地經濟消費的單純想法而已,沒料到原來背後有那麼多隱藏的優點。
其實地產地消的理念,只是跳過複雜的運銷加工過程,使我們和環境與食物間的關係回歸單純。雖然在推動地產地消、食農教育時,會遭遇一定的困難和阻撓,但是看到願意堅持這些理念的餐廳和農戶,不禁在心中為他們喝采加油,畢竟單純的東西是最花心思也最難維持的。也希望藉由他們的努力,讓大眾更加了解並支持在地農產品,除了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外,更對環境的健康盡一份心力。
樹屋餐廳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環潭南路2號
電話:038641888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日,早上11點~晚上8點
文圖╲張芝蓉、孫正華、劉佩瑜 花蓮農業改良場(豐年6615)
上一篇
純淨自然產地餐桌 花之泉生活坊
下一篇
農業新手挑戰有機耕作 雅葳農莊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5%
我喜歡:46%
很實用:8%
夠新奇:4%
普普啦:8%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5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許小瑋(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21
好
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21
good
哈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18
讚~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11
GOOD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10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