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以團隊與管理永續務農 時生永續農場
刊登日:107/08/06
916
問起「時生永續農場」的團隊對什麼感到自豪,竟然得到一個平凡得令人訝異的答案──乾淨。
然而,事實正是如此。走進農場,放眼望去幾乎沒有雜草,右側溫室區整齊劃一,看不見任何棄置的雜物。「環境整理得乾淨,蟲害就少;整體感覺舒服,合作機會常常就這樣來了。」農場場長李惟裕說。
這座總面積約8公頃的有機農場位於水源充沛的臺南官田,不同於該地的菱角、稻田風光,時生永續農場以生產有機蔬菜、瓜果為主。自2015年李惟裕帶領數名青農從零建構以來,時生無論在地方或業界都相對低調,卻在短短2年半內步上軌道。目前時生已取得慈心全有機認證,與超市、學校等通路穩定合作,團隊也在2016年入選為第3屆百大青農。
對他們而言,這些成績與「環境乾淨」一樣,靠的是背後數十年的經驗積累、不斷溝通修正的工作流程,以及對於細節的堅持,才有今日成果。
不只生態 更要「經營」永續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時生的團隊成員如曾楞瑄、張展偉2位幹部都早已是老班底,過去10多年來與李惟裕在各有機農場間學習,包括曾是全國最大的有機農場「巨農」、八八風災後由鴻海集團斥資5億興建的「永齡農場」等。也曾一起飛到中國成都,管理過500公頃的大型農場,可說經驗豐富。
2年多前,他們再到官田開疆闢土,後來張智濠、葉孟達、林聖儒等青農,則藉由農民學院平臺,陸續加入見習。一段時間後,時生的青農們進一步以申請「百大青農」作為組織團隊的動機,操作農場組織經營,並就近請李惟裕擔任陪伴師。
從農場會議室的大面窗望去,數十棵欖仁樹圍繞一座明鏡般的埤塘,映出農場中的豐富生機;副場長曾楞瑄更為多數動物都取了名字,言談中盡是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李惟裕說明,「時生永續農場」的名字來自《論語》陽貨篇:「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指的是順應四季與生物運行之道、「該做就做」的態度。
談及「永續」,李惟裕強調,相對於人人暢談的環境永續,如今團隊更強調經營面的永續,也就是擁有成本控管觀念,讓農場能賺錢存活。他不諱言這聽來有些市儈,但他直指,單單強調環境友善,卻不從企業經營角度看待農業,只會讓這個產業始終處於虧損、弱勢的惡性循環,也影響其社會觀感。
李惟裕說,多年來他看著青農們不堪生計負荷、來來去去,自己與伙伴努力打造的農場也不盡然能持續經營,才深刻體會到「永續」的深刻涵義。目睹外國的大農規模後,他更認為,臺灣小農須長久生存,才能共同串連為一定規模的產業、擴大市場,以改善過去的生活水平,真正造就環境和產業永續。
模式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益
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後,面對國外大農進逼,團隊也開始思考自身定位,認為唯有提高品質和良率,才有競爭力。相較於以往經手的大規模農場,李惟裕表示時生的規模較小,也沒有豐厚資金,但團隊卻能由過去經驗累積、濃縮的成果,致力於用有效率的方式,達到「週年生產、穩定供貨」。
時生的生產效率體現在精簡的人力安排上──生產部分,農場青農幹部共6人,各自負責田間生產、包裝後處理、銷售及排程等,加上田間操作人員約5人,便能撐起全年200噸的產量。要做到這種成果,李惟裕指出,靠的是長期採用的模式化管理。
自李惟裕經營第1座有機農場以來,便讓農場的所有狀況都「有跡可循」,包括投入成本、人力績效,作物預估產量及實際產量等,皆以圖、表記錄追蹤,方便各部門精準掌握產量、規劃生產期程。
團隊中負責採後處理的林聖儒,就讀嘉義大學園藝研究所時曾參訪過不少農場,他指出,多數家庭式農場並沒有使用表單記錄、追蹤的習慣,有些連成本控管概念也說得模糊,「但在時生,大家都是用數據講話。」
這套管理模式除了由長期習慣養成,更奠基於由基層工作而來的實務經驗。務農6年、負責田間生產的張展偉指出,務農就是要從田間作業累積起,才能具體訂出生產工作的流程規範,也才能掌握田間瞬息萬變的狀況,避免後續損失擴張。正因如此,李惟裕在帶領青農時,從不單純指出問題、談空泛的管理概念,更會提出問題的肇因及可能的解決方式。
精修細節 讓員工更輕鬆
根據既有經驗,隨時針對田間現狀精修工作流程,則是時生團隊的另一個特色。林聖儒指出,相較於一般農場員工照指令走的受僱者心態,時生的幹部們被鼓勵針對現有SOP及問題,提出更有效率的解方。大到動輒影響數百斤產量的種植、採收流程,小到一趟路該一次拿完多少東西,都在檢討範圍內。
訂出合理的職務安排,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提升員工對工作的成就感及認同感。這點,擔任作物生產管理組長的張智濠感觸最深。
來到時生前,張智濠在庇護農場帶領身心障礙者進行田間生產,但後來遇到瓶頸;雖然花錢買了農藥肥料,生產成效卻有限,更讓他過意不去的,是自己不知道怎麼針對田間需求,做出有意義的工作分配。
「講難聽一點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消耗人力。」張智濠說,無論是誰,老是被指派做沒成效的工作,也會厭煩、沮喪,但他相信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也認為農場是弱勢者能使力的一個地方,因而決定加入當時剛創建的時生,學習如何與田間生產人員磨合、根據銷售需求規作。
要改善流程,對細節的敏感度不可或缺。有醫療與農業雙碩士學位的曾楞瑄,在擔任聽語師後原本想進修美術,但卻意外在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創辦人日常法師的影響下,踏入農業。然而她直言,相較於過去在醫院那些關乎人命、不得不重視細節的工作,接觸農業初期時,常看到做事得過且過的情形,總讓她搖頭。
「農業太辛苦,我希望1次、最多2次就把它做好。」曾楞瑄舉例,消費者偏好特定大小的秋葵,過小的不耐儲存,過大的則口感不佳。為此她畫出標準的大小,讓田間人員比照採收,「我們以為的『差不多』,其實到消費者手上是差很多的。」她表示,不希望大家的辛苦因為不注意細節而成為徒勞。
面對青農,李惟裕說自己最常提醒的一句話就是:「你太有自信。」許多人都因不夠謙虛,所以看不見自己的盲點,無法發現細節。然而,農作物就跟小孩一樣,需要戰戰兢兢、不時關心,「只要10次檢查裡發現1次意外,你就回本了。」
在張智濠看來,細節其實就是整體,無論種植技術或管理模式都是由細節構成,讓農場得以準時送出好產品;也唯有注意細節,才能顯示出與其他競爭者的差異。
團隊合作 創造同心文化
從時生的運作模式也可發現,專業分工、團隊合作是讓一切得以運作的根本。相較於臺灣眾多青農各自投入農業戰場,時生的青農皆表示尚不打算自己創業,主要原因是,在長期經營的考量下,他們看不見單打獨鬥的未來。
張展偉認為,獨自奮鬥的成本太高、利潤太低;而林聖儒就過去觀察,指出多數家族企業式的小農場,限於人力無法擴張規模,利潤幾乎沒有增加的可能,甚至會隨成本增高而下降。他認為,唯有藉由團隊合作,讓每人專注於所長,才能創造整體最高效益。
李惟裕也指出,像時生這些沒有家族資源的農業學徒,必須「打團體戰」,整合彼此能力,共同運作一個農場,才能達到效果。他也建議青農們腰要夠軟,放下各自為政的自傲,傾聽團隊成員間的建議,以獲取最大利益。
相較於眾多小農在供貨上的不穩定性,通路商普遍傾向較有規模的生產者,團隊模式也因此有其優勢。放眼未來,李惟裕認為將農場團隊化、公司化,不再拘泥於家族內傳承,才能夠彈性招募人力,創造無限可能。他指出農人對於教授外人經驗總有防備心態,「但你把經驗傳授出去,是多了幫手能接替,讓自己更有餘裕做其他事。」
團隊能否成形運作,曾楞瑄強調最重要在於成員是否「同心」、對農場有像家一樣的認同感。因為同心,所以大家對農場會「各自擔心」,遇到問題才不會卸責,做事也會心甘情願。她也發現,當同心文化營造了之後,「土地會自己找人」,不夠積極的人留不久。
曾楞瑄坦言,目前時生與周邊社區的連結還不夠,但希望能把經營腳步踏穩後,再將觸角向外延伸,未來不排除舉辦音樂展演、推廣農業教育等活動。團隊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青農加入,一起用心永續務農。
然而,事實正是如此。走進農場,放眼望去幾乎沒有雜草,右側溫室區整齊劃一,看不見任何棄置的雜物。「環境整理得乾淨,蟲害就少;整體感覺舒服,合作機會常常就這樣來了。」農場場長李惟裕說。
這座總面積約8公頃的有機農場位於水源充沛的臺南官田,不同於該地的菱角、稻田風光,時生永續農場以生產有機蔬菜、瓜果為主。自2015年李惟裕帶領數名青農從零建構以來,時生無論在地方或業界都相對低調,卻在短短2年半內步上軌道。目前時生已取得慈心全有機認證,與超市、學校等通路穩定合作,團隊也在2016年入選為第3屆百大青農。
對他們而言,這些成績與「環境乾淨」一樣,靠的是背後數十年的經驗積累、不斷溝通修正的工作流程,以及對於細節的堅持,才有今日成果。
不只生態 更要「經營」永續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時生的團隊成員如曾楞瑄、張展偉2位幹部都早已是老班底,過去10多年來與李惟裕在各有機農場間學習,包括曾是全國最大的有機農場「巨農」、八八風災後由鴻海集團斥資5億興建的「永齡農場」等。也曾一起飛到中國成都,管理過500公頃的大型農場,可說經驗豐富。
2年多前,他們再到官田開疆闢土,後來張智濠、葉孟達、林聖儒等青農,則藉由農民學院平臺,陸續加入見習。一段時間後,時生的青農們進一步以申請「百大青農」作為組織團隊的動機,操作農場組織經營,並就近請李惟裕擔任陪伴師。
從農場會議室的大面窗望去,數十棵欖仁樹圍繞一座明鏡般的埤塘,映出農場中的豐富生機;副場長曾楞瑄更為多數動物都取了名字,言談中盡是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李惟裕說明,「時生永續農場」的名字來自《論語》陽貨篇:「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指的是順應四季與生物運行之道、「該做就做」的態度。
談及「永續」,李惟裕強調,相對於人人暢談的環境永續,如今團隊更強調經營面的永續,也就是擁有成本控管觀念,讓農場能賺錢存活。他不諱言這聽來有些市儈,但他直指,單單強調環境友善,卻不從企業經營角度看待農業,只會讓這個產業始終處於虧損、弱勢的惡性循環,也影響其社會觀感。
李惟裕說,多年來他看著青農們不堪生計負荷、來來去去,自己與伙伴努力打造的農場也不盡然能持續經營,才深刻體會到「永續」的深刻涵義。目睹外國的大農規模後,他更認為,臺灣小農須長久生存,才能共同串連為一定規模的產業、擴大市場,以改善過去的生活水平,真正造就環境和產業永續。
模式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益
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後,面對國外大農進逼,團隊也開始思考自身定位,認為唯有提高品質和良率,才有競爭力。相較於以往經手的大規模農場,李惟裕表示時生的規模較小,也沒有豐厚資金,但團隊卻能由過去經驗累積、濃縮的成果,致力於用有效率的方式,達到「週年生產、穩定供貨」。
時生的生產效率體現在精簡的人力安排上──生產部分,農場青農幹部共6人,各自負責田間生產、包裝後處理、銷售及排程等,加上田間操作人員約5人,便能撐起全年200噸的產量。要做到這種成果,李惟裕指出,靠的是長期採用的模式化管理。
自李惟裕經營第1座有機農場以來,便讓農場的所有狀況都「有跡可循」,包括投入成本、人力績效,作物預估產量及實際產量等,皆以圖、表記錄追蹤,方便各部門精準掌握產量、規劃生產期程。
團隊中負責採後處理的林聖儒,就讀嘉義大學園藝研究所時曾參訪過不少農場,他指出,多數家庭式農場並沒有使用表單記錄、追蹤的習慣,有些連成本控管概念也說得模糊,「但在時生,大家都是用數據講話。」
這套管理模式除了由長期習慣養成,更奠基於由基層工作而來的實務經驗。務農6年、負責田間生產的張展偉指出,務農就是要從田間作業累積起,才能具體訂出生產工作的流程規範,也才能掌握田間瞬息萬變的狀況,避免後續損失擴張。正因如此,李惟裕在帶領青農時,從不單純指出問題、談空泛的管理概念,更會提出問題的肇因及可能的解決方式。
精修細節 讓員工更輕鬆
根據既有經驗,隨時針對田間現狀精修工作流程,則是時生團隊的另一個特色。林聖儒指出,相較於一般農場員工照指令走的受僱者心態,時生的幹部們被鼓勵針對現有SOP及問題,提出更有效率的解方。大到動輒影響數百斤產量的種植、採收流程,小到一趟路該一次拿完多少東西,都在檢討範圍內。
訂出合理的職務安排,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提升員工對工作的成就感及認同感。這點,擔任作物生產管理組長的張智濠感觸最深。
來到時生前,張智濠在庇護農場帶領身心障礙者進行田間生產,但後來遇到瓶頸;雖然花錢買了農藥肥料,生產成效卻有限,更讓他過意不去的,是自己不知道怎麼針對田間需求,做出有意義的工作分配。
「講難聽一點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消耗人力。」張智濠說,無論是誰,老是被指派做沒成效的工作,也會厭煩、沮喪,但他相信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也認為農場是弱勢者能使力的一個地方,因而決定加入當時剛創建的時生,學習如何與田間生產人員磨合、根據銷售需求規作。
要改善流程,對細節的敏感度不可或缺。有醫療與農業雙碩士學位的曾楞瑄,在擔任聽語師後原本想進修美術,但卻意外在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創辦人日常法師的影響下,踏入農業。然而她直言,相較於過去在醫院那些關乎人命、不得不重視細節的工作,接觸農業初期時,常看到做事得過且過的情形,總讓她搖頭。
「農業太辛苦,我希望1次、最多2次就把它做好。」曾楞瑄舉例,消費者偏好特定大小的秋葵,過小的不耐儲存,過大的則口感不佳。為此她畫出標準的大小,讓田間人員比照採收,「我們以為的『差不多』,其實到消費者手上是差很多的。」她表示,不希望大家的辛苦因為不注意細節而成為徒勞。
面對青農,李惟裕說自己最常提醒的一句話就是:「你太有自信。」許多人都因不夠謙虛,所以看不見自己的盲點,無法發現細節。然而,農作物就跟小孩一樣,需要戰戰兢兢、不時關心,「只要10次檢查裡發現1次意外,你就回本了。」
在張智濠看來,細節其實就是整體,無論種植技術或管理模式都是由細節構成,讓農場得以準時送出好產品;也唯有注意細節,才能顯示出與其他競爭者的差異。
團隊合作 創造同心文化
從時生的運作模式也可發現,專業分工、團隊合作是讓一切得以運作的根本。相較於臺灣眾多青農各自投入農業戰場,時生的青農皆表示尚不打算自己創業,主要原因是,在長期經營的考量下,他們看不見單打獨鬥的未來。
張展偉認為,獨自奮鬥的成本太高、利潤太低;而林聖儒就過去觀察,指出多數家族企業式的小農場,限於人力無法擴張規模,利潤幾乎沒有增加的可能,甚至會隨成本增高而下降。他認為,唯有藉由團隊合作,讓每人專注於所長,才能創造整體最高效益。
李惟裕也指出,像時生這些沒有家族資源的農業學徒,必須「打團體戰」,整合彼此能力,共同運作一個農場,才能達到效果。他也建議青農們腰要夠軟,放下各自為政的自傲,傾聽團隊成員間的建議,以獲取最大利益。
相較於眾多小農在供貨上的不穩定性,通路商普遍傾向較有規模的生產者,團隊模式也因此有其優勢。放眼未來,李惟裕認為將農場團隊化、公司化,不再拘泥於家族內傳承,才能夠彈性招募人力,創造無限可能。他指出農人對於教授外人經驗總有防備心態,「但你把經驗傳授出去,是多了幫手能接替,讓自己更有餘裕做其他事。」
團隊能否成形運作,曾楞瑄強調最重要在於成員是否「同心」、對農場有像家一樣的認同感。因為同心,所以大家對農場會「各自擔心」,遇到問題才不會卸責,做事也會心甘情願。她也發現,當同心文化營造了之後,「土地會自己找人」,不夠積極的人留不久。
曾楞瑄坦言,目前時生與周邊社區的連結還不夠,但希望能把經營腳步踏穩後,再將觸角向外延伸,未來不排除舉辦音樂展演、推廣農業教育等活動。團隊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青農加入,一起用心永續務農。
時生永續農場
營業時間:平日08:00-17:00電話:06-579-3147 地址: 臺南市官田區南廍里118鄉道1.2公里處 產品售價: 葉菜40元/包,500元/箱(10包),含低溫冷藏運費 臉書:時生永續農場 |
文、攝影/蔣珮伊 (鄉間4308)
上一篇
用汗水與淚水 打造香草王國
下一篇
打造青年返鄉的農業起家厝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7%
我喜歡:47%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呂*馨(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8/07/01
GOOD
李*德(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08
有管理特色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07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