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不斷地變 才能應萬變 欣樺種苗貿易有限公司
刊登日:108/01/21

欣樺種苗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施辰東用這樣簡單的例子來描述農業的重要性,而「種子」更是當中的源頭,也是他口中「能夠帶來幸福的產業」--反覆研發改善的優良品種能生產出好吃又好賣的蔬菜,讓消費者嚐到美好的滋味,也能幫忙改善生產者(農民)的生活。
| 現任台灣種苗改進協會理事長。育成兼具耐熱、耐淹水及早生特性的花椰菜新品種,並應用分子標誌檢定純度加速育成品種商品化,103年經農委會遴選,榮獲科技農企業菁創獎。 |
堅持研發 力求好品質
欣樺種苗傳承到總經理施辰東的兒子手上,已經第三代。施辰東是讓公司轉型的第二代,自臺南市農會已退休13年,全力投入種子研發,「創新」是他堅持的原則,他認為農產品必須走向高端才有競爭力,「要不斷地變,才能應萬變」是他不變的初衷。
施辰東的父親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傳統農民,但那時候施家已經受日本委託投入採種工作,是欣樺種苗公司最早的源頭。施辰東自小在安南區農村長大,屏東農專農藝科畢業後進入農會工作,業餘幫忙做蔬菜採種和育種。他的父親並沒有希望他接下採種的工作,但他自己對農業發展極有興趣,「從小看父親工作,很傳統,會種、不會賣,我常想,如果品種能改善,加上自己做行銷,收益應該會更高。」於是他和屏東農專的學妹陳金秀結婚後,夫妻兩人著手投入蔬菜採種工作。
農家出身、在農會工作23年,施辰東對農民有相當的認識與理解。在農會推廣課工作時才20多歲的施辰東,每天與農民接觸,每個農民的年紀都比他大,每次開班會向農民講解病蟲害及栽培、政策宣導、如何使班組織健全,要怎麼說得動他們?他說:「秘訣是不能全講技術,太難懂會讓人睡著,而是要一邊聊一邊表揚對方,『你做這麼久實在很有經驗』、『種得出這些成果不簡單』,如此看重農民的自尊,建立彼此信賴的關係,農民才聽得進你要說的話。」
時間流轉至今,長期累積的經驗讓施辰東時常記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改良種子總是把農民的需要、待解決的問題與技術擺在前面,同時把這些條件視為研發創新上的要求。施辰東認為,產量好不代表是好產品,也要消費者能接受才行,例如符合他們的口味習慣等,「一個好的品種要同時兼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期待,滿足生產者需求、經得起市場考驗,而不是只站在育種家的立場去看。」為此施辰東每天努力精進不已。
成立公司後,面對的市場更寬廣,不只考慮臺灣市場,面對東南亞、日本、中國等各國環境要有更深刻的認識,施辰東隨時迎接新的挑戰,以符合當地需求:「農產品的國際化正是種子產業,有競爭力的產品才有辦法立足國際市場。」目前欣樺採取的策略是「B2B」(Business-to-Business),意即專注於進行研發,把研究好的產品及特性準備充分,再委由貿易商去推廣,包括透過亞太種子年會及中國各省的種子交易平台,前者集結亞洲種子供應商和通路商,彼此交流、洽談,進行買賣行為,在中國則是找一省當地的代理商為窗口,提供種子讓他們去推廣和販售。
施辰東指出,對欣樺來說「研發」擺第一,銷售倒是其次,起初設立公司就已經這樣定位。為什麼?因為「品質」無法取代。「我們很早就做種子生產,要改變生產就是要創新蔬菜種子的價值。」施辰東退休後全力投入研發,研發對現在的欣樺來說是主力、是命脈。他強調,除非技術、品種比別人好,不然要賣得比別人好,很困難。小公司短時間較難建立品牌價值,選擇走向研發、強調研究出好東西,直接以產品的品質來一較高下,因此「不必推東西出去、而是拉客戶進來,東西夠好,別人就願意來採購推廣,如此也能逐漸把公司的形象建立起來。」
一顆小種子 改變全世界
人生活著,每隔幾小時就會肚子餓,必須吃飯配菜。在施辰東的眼裡,農產品是絕對不會退流行的生活必需品,也是消耗品,所以無論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在為農產品的產量與品質傷腦筋,品質夠好就能一直被需要,也就可以賺錢養家。他總是告訴兒子,做農業的好處多多,接觸大自然、心胸開闊、性情單純、重視健康等,而且對社會有貢獻,既能讓消費者吃到不同口味、提升生活品質,也能幫助農民改善生活、翻轉農村,自己還可以藉此謀生過活,等於同時間讓很多人都得到幸福。
從兩夫妻到現在16個員工,完全投入種子研發,施辰東也很鼓勵兩個兒子加入陣容。他說,這條路很單純且專精,所謂「研究」、「發展」正是要腳步不停地學習,想與世界競爭,更必須精準地知己知彼,「當地有當地的品種,除非我給的東西夠強,否則人家為什麼要接受?」與其採用行銷的手法強調「怎麼賣」,施辰東更重視掌握基本--產品本身夠好,才不怕別人比。正因為這樣的執著信念,投入研發近13年,每年公司淨利皆提撥20%經費支應。
全世界的蔬菜種子市場,有75%是握在大公司的手上,大者衡大是世界趨勢,小公司若不是被併購,則本身必須擁有相當實力。面對不可阻擋的經濟巨輪,施辰東認為「隨時都要有危機意識」,同時,努力發展小公司的經營法寶、唯一特色,把該做的研究做好、生產和品管流程都符合大公司的標準,人家自然願意購買,因為他們不必傷腦筋就能直接把東西轉手賣出。這正呼應他所說的「東西夠好,就能把客戶拉進來」,不跟大公司硬碰硬、不需要被併購,只要跟著他們的通路走,自家的產品照樣推廣得出去。
但如果未來欣樺成長到一個程度,已經賺得足夠的資金,施辰東不排除選擇某幾個產品項自行開發。「做生意最怕一成不變,而是要隨時變化!」他認為過去教育那套「以不變應萬變」是錯誤的,這時代研發科技變化快、網路流通也快,一定要懂得抓緊時代動態、隨時伺機而動,改變正是起身向前走的動力--這正是欣樺種苗主力於研發,期許持續創新品種、穩定品項,讓優良蔬菜種子為農民享用,使通路商獲得最大利潤。
向全世界撒播幸福
「一小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施辰東說,種子看來小小顆,但種子就是父母,是農業的基本源頭,沒有種子就沒有後面的農業,「臺灣的土地、人力均有限,應該好好發展種子研發,成為臺灣的軟實力。」無論面對中國或其他國家的競爭,施辰東認為拚經濟必須靠頭腦,包括把高科技應用到農業上,例如「無人飛機」是採種利器,去國外採種時讓飛機飛一趟就能了解整個地方位置,也透過空拍照了解花粉的分布距離、蜜蜂可飛行範圍等;善用網路則能隨時掌握產品出貨情況、匯款即時訊息等,如何活用這些新時代的技術在農業上,是一個無可避免的長期趨勢。
由於育成兼具耐熱、耐淹水及早生特性的F1花椰菜新品種,並應用分子標誌檢定加速育成品種商品化,欣樺種苗曾在103年獲得科技農企業菁創獎。施辰東認為菁創獎應該持續落實、辦理,給予企業正面鼓勵;對他來說,「國家給我們資源,我們創新品種,就是希望能把這些好的種子撒播到世界各角落,給消費者吃到新口味、讓生產者創造財富。」
對於農業的未來展望,其實施辰東已經持續執行一段時間--為國家培育人才庫。施辰東每年提供農學院在學的學生暑期實習,強化學生實務技能,已持續第6年,培養未來國家農業人才達60人以上,「這是善盡企業責任,也讓農學院學生學以致用,重振學農在社會上的地位。」他認為「學農的人應該回饋農業與農村」,這正是他從農會到經營欣樺種苗所累積的經驗,而走上研發之路,施辰東始終堅持發掘、培育以及愛惜人才,改變公司的經營體質,並得以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
|
輔導經營 接軌國際
經濟部所屬的中衛發展中心接觸欣樺種苗約3年時間,起初由農委會科技處委託,經過評估、審查通過後交由中衛執行。農業經營組經理洪柏聲表示,輔導欣樺的內容包括協助組織國際化、體系經營管理、品質管理,提供國內外種苗資訊、市場分析評估,以及建立企業形象以便與國外客戶溝通等。 洪柏聲指出,當初欣樺公司僅6名員工,後來擴大至16人,組織擴大的過程必須由中衛去進行組織盤點,規劃各部門職掌、工作流程,例如生產、接單、出貨、庫存等整套機制的建立。前述是內部整合,另一方面則要進行外部連結,由中衛尋找合適的育苗場,幫忙欣樺結合其他農場,建立完整的體系經營管理模式。 由於接軌國際、進入國外市場行銷,必然要有符合標準的品質,中衛亦協助欣樺出品種子的品質管控;同時提供相關資料收集,包括提供國內外種苗研究報告等,亦連結專業的種苗繁殖場,進行市場分析發展方向評估。 洪柏聲說,進軍國際行銷時也得有良好的溝通工具與管道,因此協助欣樺拍攝公司介紹影片、建立簡報資料、整體CI設計等,藉此建立欣樺健全的組織企業形象。洪柏聲認為欣樺由創辦人施辰東領隊即顯出積極轉型的態度,對企業組織化具有相當的概念,本身也不斷網羅年輕人加入工作團隊,值得讚許。 |
採訪 攝影 陳怡萱
照片提供 欣樺種苗貿易有限公司 (豐年 6615)
上一篇
苧麻編織藝師 阿布斯
下一篇
看天田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6%
我喜歡:39%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1/30
有前景的企業, 將來也會是幸福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