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借力使力 創造產銷一條龍 |超秦企業
刊登日:108/11/18
2,620
以動物用藥起家的超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超秦企業),陸續擴大版圖,從品牌、通路至電宰雞肉廠,垂直整合整個行銷市場,而為穩定生產面,也結合飼料場、養雞農戶,整合成策略聯盟一條龍的型態,以保障產量與品質。
在1980 年代,由於速食業者登臺,肉雞需求變高,電宰行業快速興起,電宰廠直接從養殖戶,把雞運送到工廠進行屠宰,再把屠體運至加工業者的手中,滿足下游的需求。當時,為了讓電宰廠維持產量,毛雞的來源必須穩定,因此,電宰廠開始往上游整合,如卜蜂、大成長城等企業,就開始尋找農戶契養,提供雛雞、飼料,農戶只需要有雞舍,並付出水電、粗糠與管理人力等成本即可,契養模式自此開始、不斷演進,並開始盛行,至今白肉雞有9 成以上都透過契養。
契養模式開始之前,肉雞是由農戶小規模飼養,雞隻長大後,由俗稱雞販子的販運商以買斷或代運方式,將毛雞送到傳統批發市場議價交易。早期雞價波動極大,價格好時,雞販子到處找雞;需求量小時,雞販子就拖著、不願意買入,市場需求無法預測,也使養雞的風險提高。有時農戶養得好不一定能賣得好價錢,若有意外還會有所損失,因此,契作型態出現後,讓農戶有了不同選擇。
「契作的基礎是將彼此的利潤算在一個大家都可接受的範圍,這樣契約就成立了。但最初是保險的概念,因為運用契養方式,農戶出資額較少,就會有人幫忙分攤風險,最重要是雞養大了,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或突然跌價。」曾任宜蘭縣養雞協會理事長的林漢生說,由於從小就在家中的種雞場幫忙,他記得早期飼料廠會擔心拿不到錢,因此農戶還得抵押房子給飼料商來換取飼料,但當契作型態出現後,農戶即不用負擔雛雞與飼料成本,可以專心飼養。
三方合作的策略一條龍模式
大型電宰場,如卜蜂、大成長城,從頭到尾可以做到一條龍。但中型的廠商,如擁有綠野農莊品牌的超秦企業,則又形成另一種契作模式,結合種雞場、飼料商後,也能成為策略聯盟一條龍,且透過飼料商管理契養農戶,使超秦企業本身的生產單純化,能專心於拓展通路與行銷產品。
超秦企業肉品加工事業處副總經理吳興松指出需要涉入的流程:「種雞場是第1關,有小雞我們才能提供給農戶養,再來是飼料廠與農戶共同投入飼養;抓雞後,貨款匯給飼料廠,再由飼料廠付給農戶,這是三方合作。」
目前超秦企業白肉雞契養戶大多在宜蘭。對於電宰廠而言,契養的地點通常會影響交通運輸成本,因此,宜蘭地區的白肉雞主要供應兩家位於北部的電宰場,超秦企業為其中一家。林漢生表示,超秦的優勢是農戶可以選擇飼料廠,因為有競爭,所以也使飼料廠的價格反應快,農戶可比較看看哪家的條件比較適合,再選擇合作對象。
飼料廠的居中占重要角色
福懋油脂所屬的福有飼料是超秦企業的合作夥伴之一,飼料事業處業務部業務襄理胡致育進一步說明三方合作的流程:「通常超秦會依照下游訂單來安排入蛋,孵出小雞後交由農戶飼養;之後飼養管理就由我們來協助處理,飼料廠會與農戶簽約,也與超秦簽約,不一定是三方合約,也可能是單獨與兩方簽約。雞抓完後,超秦會將款項匯給飼料廠,然後扣除飼料費用,由飼料廠將錢給農戶。這種模式對於飼料商是保障,對於農戶而言,他們知道雞一定賣得掉,也不會被亂賣,會較安心。也等於是飼料廠向農戶買雞,然後再賣給超秦。」除了既有的合作農戶外,飼料廠也會去開發新的農戶,當通過超秦企業的考核後,就會開始合作。
通常小雞一送進農戶後,飼養管理都仰賴飼料廠協助,內容包括由專業的飼料配方技術人員,解決雞隻營養方面的問題,如依照季節調整飼料配方;或者若飼效不佳,飼料廠也會派專人觀察,找出問題。「由於相同飼料會提供給不同農戶,因此當飼效有問題時通常是雛雞本身有問題,或可能是管理或疾病上的問題,我們也會派獸醫針對防疫、疾病等,提供農戶知識與方法,甚至禽舍現場操作水簾系統等硬體管理方面,也會提供協助。」胡致育說。
吳興松指出,在這樣的合作模式下,「飼料廠為了維護營業的利益,會去關注農戶,做好飼養管理。事實上,臺灣的飼料廠非常優秀,除了進口原料的成本受限國際價格外,其他技術面都不輸外國,換肉率是世界第1 的。」畢竟,白肉雞的飼養管理單純,有一定規格與標準流程,雞養得好不好的變數,通常在於飼料,因此對於中小型屠宰場而言,能結合專業飼料廠合作,是加分因素。
雖然透過飼料廠管理農戶,但超秦企業對農戶的控管也不輕易鬆懈,吳興松說:「我們和契約農戶間也有一定的合作規範,雙方對雞種、飼料、飼育期程與健康管理都有所約束,並建置完善溯源系統,其中的訪視記錄能了解與確保產品安全性。」超秦企業畜牧部同仁,從入蛋孵小雞排程開始,會定期前往訪視與採樣送驗,逐一監控雞隻成長現況、飼育情形、健康狀況評估、用藥情形等。「通常如果育成率有問題,會觀察3 個循環,如果連續3 次狀況都很差就表示有問題。不過,如果雞養得不好,農戶會跟飼料廠反應,飼料廠就會想辦法調整。」
一諾千金是合作愉快的關鍵
竹林農牧場是臺灣白肉雞主力大場,也是超秦企業的長期合作夥伴,竹林農牧場總經理林鴻慈說:「我們合作得非常愉快,如果超秦有需要,我們通常會優先考慮供應。彼此間的生意往來,很多時候一句話就是承諾。」從農戶來說,挑選合作夥伴,最重要在於誠信,「農民非常單純,選擇合作對象首要是服務好,如排雞的時間要排得好好的;再來是帳目清楚,不會隨便扣款。照約定的時間做到該做的事很重要,這一行有時候一句話就決定,契約書都不用簽,因為如果沒有信用,簽再多保證都沒有用,誠信與默契是我們可以長期配合的主要原因。」他透露,以前也發生過上市公司經理來簽合約,但當雞價一崩盤,就把經理換掉、合約作廢的情事。
白肉雞生產從電宰到契作,其實都是計畫生產的一環,固定的時程非常重要,只要有落差,就牽一髮而動全身。當知道某個時間點需要交貨時,就開始預排生產,往前推何時抓雞、何時入小雞、何時入蛋孵小雞。孵蛋需要21 天,而小雞飼養後需要35 天,環環相扣,否則小雞會面臨無人可養的局面,當然屆時也無法交貨。因此,能將時程排得緊湊無縫,是非常專業的挑戰;尤其是牽涉到三方合作,更是默契的考驗。但當一切底定後,電宰廠可專心開發通路與行銷;飼料廠專心於提升飼效與育成率;農戶專心飼養,便是三贏之道。
文/葛晶瑩 攝影/葛晶瑩、陳士安
豐年6706
在1980 年代,由於速食業者登臺,肉雞需求變高,電宰行業快速興起,電宰廠直接從養殖戶,把雞運送到工廠進行屠宰,再把屠體運至加工業者的手中,滿足下游的需求。當時,為了讓電宰廠維持產量,毛雞的來源必須穩定,因此,電宰廠開始往上游整合,如卜蜂、大成長城等企業,就開始尋找農戶契養,提供雛雞、飼料,農戶只需要有雞舍,並付出水電、粗糠與管理人力等成本即可,契養模式自此開始、不斷演進,並開始盛行,至今白肉雞有9 成以上都透過契養。
契養模式開始之前,肉雞是由農戶小規模飼養,雞隻長大後,由俗稱雞販子的販運商以買斷或代運方式,將毛雞送到傳統批發市場議價交易。早期雞價波動極大,價格好時,雞販子到處找雞;需求量小時,雞販子就拖著、不願意買入,市場需求無法預測,也使養雞的風險提高。有時農戶養得好不一定能賣得好價錢,若有意外還會有所損失,因此,契作型態出現後,讓農戶有了不同選擇。
「契作的基礎是將彼此的利潤算在一個大家都可接受的範圍,這樣契約就成立了。但最初是保險的概念,因為運用契養方式,農戶出資額較少,就會有人幫忙分攤風險,最重要是雞養大了,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或突然跌價。」曾任宜蘭縣養雞協會理事長的林漢生說,由於從小就在家中的種雞場幫忙,他記得早期飼料廠會擔心拿不到錢,因此農戶還得抵押房子給飼料商來換取飼料,但當契作型態出現後,農戶即不用負擔雛雞與飼料成本,可以專心飼養。
三方合作的策略一條龍模式
大型電宰場,如卜蜂、大成長城,從頭到尾可以做到一條龍。但中型的廠商,如擁有綠野農莊品牌的超秦企業,則又形成另一種契作模式,結合種雞場、飼料商後,也能成為策略聯盟一條龍,且透過飼料商管理契養農戶,使超秦企業本身的生產單純化,能專心於拓展通路與行銷產品。
超秦企業肉品加工事業處副總經理吳興松指出需要涉入的流程:「種雞場是第1關,有小雞我們才能提供給農戶養,再來是飼料廠與農戶共同投入飼養;抓雞後,貨款匯給飼料廠,再由飼料廠付給農戶,這是三方合作。」
目前超秦企業白肉雞契養戶大多在宜蘭。對於電宰廠而言,契養的地點通常會影響交通運輸成本,因此,宜蘭地區的白肉雞主要供應兩家位於北部的電宰場,超秦企業為其中一家。林漢生表示,超秦的優勢是農戶可以選擇飼料廠,因為有競爭,所以也使飼料廠的價格反應快,農戶可比較看看哪家的條件比較適合,再選擇合作對象。
飼料廠的居中占重要角色
福懋油脂所屬的福有飼料是超秦企業的合作夥伴之一,飼料事業處業務部業務襄理胡致育進一步說明三方合作的流程:「通常超秦會依照下游訂單來安排入蛋,孵出小雞後交由農戶飼養;之後飼養管理就由我們來協助處理,飼料廠會與農戶簽約,也與超秦簽約,不一定是三方合約,也可能是單獨與兩方簽約。雞抓完後,超秦會將款項匯給飼料廠,然後扣除飼料費用,由飼料廠將錢給農戶。這種模式對於飼料商是保障,對於農戶而言,他們知道雞一定賣得掉,也不會被亂賣,會較安心。也等於是飼料廠向農戶買雞,然後再賣給超秦。」除了既有的合作農戶外,飼料廠也會去開發新的農戶,當通過超秦企業的考核後,就會開始合作。
通常小雞一送進農戶後,飼養管理都仰賴飼料廠協助,內容包括由專業的飼料配方技術人員,解決雞隻營養方面的問題,如依照季節調整飼料配方;或者若飼效不佳,飼料廠也會派專人觀察,找出問題。「由於相同飼料會提供給不同農戶,因此當飼效有問題時通常是雛雞本身有問題,或可能是管理或疾病上的問題,我們也會派獸醫針對防疫、疾病等,提供農戶知識與方法,甚至禽舍現場操作水簾系統等硬體管理方面,也會提供協助。」胡致育說。
吳興松指出,在這樣的合作模式下,「飼料廠為了維護營業的利益,會去關注農戶,做好飼養管理。事實上,臺灣的飼料廠非常優秀,除了進口原料的成本受限國際價格外,其他技術面都不輸外國,換肉率是世界第1 的。」畢竟,白肉雞的飼養管理單純,有一定規格與標準流程,雞養得好不好的變數,通常在於飼料,因此對於中小型屠宰場而言,能結合專業飼料廠合作,是加分因素。
雖然透過飼料廠管理農戶,但超秦企業對農戶的控管也不輕易鬆懈,吳興松說:「我們和契約農戶間也有一定的合作規範,雙方對雞種、飼料、飼育期程與健康管理都有所約束,並建置完善溯源系統,其中的訪視記錄能了解與確保產品安全性。」超秦企業畜牧部同仁,從入蛋孵小雞排程開始,會定期前往訪視與採樣送驗,逐一監控雞隻成長現況、飼育情形、健康狀況評估、用藥情形等。「通常如果育成率有問題,會觀察3 個循環,如果連續3 次狀況都很差就表示有問題。不過,如果雞養得不好,農戶會跟飼料廠反應,飼料廠就會想辦法調整。」
一諾千金是合作愉快的關鍵
竹林農牧場是臺灣白肉雞主力大場,也是超秦企業的長期合作夥伴,竹林農牧場總經理林鴻慈說:「我們合作得非常愉快,如果超秦有需要,我們通常會優先考慮供應。彼此間的生意往來,很多時候一句話就是承諾。」從農戶來說,挑選合作夥伴,最重要在於誠信,「農民非常單純,選擇合作對象首要是服務好,如排雞的時間要排得好好的;再來是帳目清楚,不會隨便扣款。照約定的時間做到該做的事很重要,這一行有時候一句話就決定,契約書都不用簽,因為如果沒有信用,簽再多保證都沒有用,誠信與默契是我們可以長期配合的主要原因。」他透露,以前也發生過上市公司經理來簽合約,但當雞價一崩盤,就把經理換掉、合約作廢的情事。
白肉雞生產從電宰到契作,其實都是計畫生產的一環,固定的時程非常重要,只要有落差,就牽一髮而動全身。當知道某個時間點需要交貨時,就開始預排生產,往前推何時抓雞、何時入小雞、何時入蛋孵小雞。孵蛋需要21 天,而小雞飼養後需要35 天,環環相扣,否則小雞會面臨無人可養的局面,當然屆時也無法交貨。因此,能將時程排得緊湊無縫,是非常專業的挑戰;尤其是牽涉到三方合作,更是默契的考驗。但當一切底定後,電宰廠可專心開發通路與行銷;飼料廠專心於提升飼效與育成率;農戶專心飼養,便是三贏之道。
文/葛晶瑩 攝影/葛晶瑩、陳士安
豐年6706
上一篇
揮別風災,彩虹藜重建部落產業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0%
我喜歡:13%
很實用:13%
夠新奇:13%
普普啦:1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