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鮮——文蛤
![天下第一鮮——文蛤](/files/IMITA_Gallery/166/7bbf3f94a7_m.jpg)
台灣四面環海,很容易吃到新鮮美味的海產,但許多人也擔心海鮮的膽固醇問題。事實上,魚貝類的膽固醇指數並不高,脂肪含量又比肉類低,而且幾乎都是omega-3脂肪酸,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壞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保護心血管。例如貝類中的文蛤,膽固醇含量和黃豆差不多,卻完全不含飽和脂肪酸,滋味鮮美、熱量低,加上台灣養殖文蛤的技術十分成熟,四季都有品質優良、價格穩定的產品,是海鮮中的好選擇。
文蛤又名蛤蜊,含有充足的優良蛋白質、必需胺基酸、維生素B12和礦物質,也算是鈣質相當高的海鮮,其中鉀有益肌肉和骨骼健康、控制血壓,鋅能幫助肝細胞再生,對男性的心臟、生殖系統很重要。文蛤還有相當豐富的牛磺酸,能協助肝臟合成膽汁,消化脂肪,促進膽固醇代謝,抗痙攣、緩和焦慮,市面上不少抗疲勞的提神飲料或保健食品,也是以牛磺酸為訴求。不過文蛤普林含量較高,在急性發作期的痛風患者,不宜食用。
選購保存的祕訣
文蛤四季都有生產,又以秋、冬較為肥美。品質好的文蛤為新鮮活體,外殼明亮、光滑,在水中會張開殼呼吸,一碰觸則外殼緊閉,兩顆互相輕敲時,聲音清脆不混濁。外殼前端顏色較淺的文蛤,代表成長速度快,比較有活力,不過台灣養殖的文蛤,受水質和土壤中的有機質影響,外殼多為自然的深色,有些不肖批發商會為了美觀加以漂白,因此最好不要購買外殼顏色過淺的文蛤。
新鮮文蛤必須吐沙後才能烹煮,洗淨外殼,放入用少許鹽巴調成的淡鹽水,3~5分鐘後文蛤就會伸出排水管呼吸,再置於陰涼處約2小時即可,冷藏可保存3~4天。怕麻煩的人,則可選購真空包裝的文蛤,不僅省略吐沙的程序,保鮮期限也拉長到25天。不過文蛤還是趁新鮮享用,風味較佳,冰太久肥美、鮮度都會降低。
食用建議和食譜
古時文蛤曾被饕客認為是「天下第一鮮」,不需要繁複的料理方式,就能品嘗到文蛤的鮮甜,搭配其他食材,可減少調味料添加,提升菜色整體的美味。例如文蛤配薑絲或絲瓜煮湯,和九層塔或蔥蒜共炒,較大的文蛤可直接燒烤,吃起來飽足又不用擔心熱量。
鮮菇海味蒸文蛤(2人份)
材料:
1. 文蛤半斤、鮮香菇3朵、海帶芽適量(打結的海帶則先切開較好入口)
2. 調味料:老薑絲、鹽、米酒少許
作法: 文蛤吐沙後,加入切片的香菇、海帶芽和調味料,加蓋後放入電鍋蒸約7分鐘,文蛤開口即成。
小提醒:蒸熟後,吸飽文蛤湯汁的香菇會更鮮甜,想多喝湯的人,可以先加些水再蒸。
|
(以上資料由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
![小慶](/images/seticon/seticon1-4.jpg)
![齡](/images/seticon/seticon1-4.jpg)
![陳*杰](/images/seticon/seticon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