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如何挑好油
刊登日:102/04/25
1,235
油脂,是人體的「燃料」,不僅是熱量來源、也是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攝取不足、免疫力會下降。但油加得太多、加錯了油或用錯了烹調方式,則會讓身體「故障」,造成高血脂、高膽固醇,最終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食物中的油脂可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過多的飽和脂肪經身體吸收後,容易轉變成傷害心血管的膽固醇;不飽和脂肪是相對較健康的脂肪,又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及多元不飽和脂肪。
過去認為,植物性油脂比動物性油脂優質,因為動物性油脂含大量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其中,愈「多腳」的動物、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愈高,如四隻腳的豬、牛等高於兩隻腳的雞;沒有腳的魚油,飽和脂肪最低。由於動物性油脂的危害漸為人知,早年阿嬷古早味飯菜的祕密武器「豬油」,已從現代家庭的廚房裡絕跡。
歐美國家為避免來自動物的膽固醇危害、研發出使用植物油製成、不含膽固醇的「人造奶油」,以植物油氫化加工後製成,以為可就此避免動物性脂肪帶來的膽固醇,不料心血管疾病盛行率卻未因此下降,研究後才發現,這種「人造奶油」雖然不含膽固醇,卻因為加工過程所產生的「反式脂肪」,導致體內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好的膽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降低,造成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心臟病猝死的風險。
因此,要判別食用油中的飽和脂肪高低,光是區分動物性和植物性還不夠精準,可從油品在室溫下的狀態來辨別。由於飽和脂肪含量高的油品在室溫下會凝固,所以若室溫下呈現固體狀的油、就是飽和脂肪含量高的油,且幾乎就形同吃進肚裡轉變為膽固醇後黏在血管壁裡的「狀態」,久而久之會就「塞滿血管」。
要避免食用過量飽和脂肪酸,烹調食物應少使用動物性油脂,若吃麵包要塗抹人造奶油,除參考成分說明上選擇「反式脂肪」含量,還要注意奶油的形態,最好選擇質地較「柔軟」的乳瑪琳。
至於不飽和脂肪酸,則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是目前比較鼓勵選用的食用油種類。其中,多元不飽和脂肪含有人體必須的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製造,主要分成是ω-3(Omega-3)與ω-6(Omega-6)。ω-3系列的脂肪酸包含EPA、DHA和α-LA(α-亞麻油酸),EPA與DHA最豐富的是富含脂肪的鰹魚、鮭魚、鮪魚、鯖魚等;而紫蘇油、芝麻油和亞麻仁油則有大量的α-亞麻油酸,可在人體內轉換成EPA和DHA。
ω-6系列的脂肪酸包括LA(亞麻油酸)、GLA(γ-亞麻油酸)、花生烯酸等, 大豆、玉米、向日葵、紅花、棉籽、芝麻等蔬菜油都含豐富的亞麻油酸(LA)。而ω-6與ω-3攝取的比例,最好是維持在2:1。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成分是ω-9(Omega-9)系列脂肪酸,一般烹飪食用油中橄欖油、芥花油、油菜籽油、花生油等等都含有這類脂肪酸,可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的膽固醇,兼具抗氧化劑的特質,能保護動脈,抵抗氧化造成的傷害。
不過僅管是「好油」,使用錯誤的烹調方法,仍然傷身。包括橄欖油、苦茶油、花生油等多以粗榨的方式製成,會保留一些細微渣滓,這些渣滓的雜質中包含了珍貴的抗氧化劑等物質。但相對的,油中含有雜質使油的狀態不穩定、發煙點也較低,一旦高溫烹調時,這些雜質可能較快產生氧化物,加速油品的劣變,甚至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同時也容易產生大量的油煙,炒菜時吸入,也會傷害肺部。所以這類食用油,都不適合高溫烹調,最好以低溫拌炒或涼拌。
要如何正確選擇及使用油品,為健康「加油」,提供以下六項小祕訣:
1.平日飲食中肉類攝取已含有飽和脂肪酸,烹調食物不建議使用動物油。
2.若要煎、炒食物,可選擇精煉過的蔬菜油、即看起來較為清徹不含雜質;若使用橄欖油、須選擇「PURE」等級。但煎、炒時仍不宜太高溫,食物要在冒煙前先下鍋。
3.一般冷榨油用於烹調,最好用冷拌的方式。
4.食物下油鍋前務必要將水瀝乾,因為水會增加食物接觸空氣的速度,讓氧化太快。
5.平常外食機率高者,因一般坊間餐廳或小吃店,多會使用成本較低的大豆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攝取足夠;家中不妨備用芥花油、橄欖油,彌補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6.再好的油品、攝食過量仍會引發肥胖,導致身體的負擔。建議15C.C、約一湯匙的油,應拌炒約半公斤的蔬菜。
撰文/攝影:楊惠君
諮詢: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
(以上資料由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
食物中的油脂可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過多的飽和脂肪經身體吸收後,容易轉變成傷害心血管的膽固醇;不飽和脂肪是相對較健康的脂肪,又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及多元不飽和脂肪。
過去認為,植物性油脂比動物性油脂優質,因為動物性油脂含大量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其中,愈「多腳」的動物、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愈高,如四隻腳的豬、牛等高於兩隻腳的雞;沒有腳的魚油,飽和脂肪最低。由於動物性油脂的危害漸為人知,早年阿嬷古早味飯菜的祕密武器「豬油」,已從現代家庭的廚房裡絕跡。
歐美國家為避免來自動物的膽固醇危害、研發出使用植物油製成、不含膽固醇的「人造奶油」,以植物油氫化加工後製成,以為可就此避免動物性脂肪帶來的膽固醇,不料心血管疾病盛行率卻未因此下降,研究後才發現,這種「人造奶油」雖然不含膽固醇,卻因為加工過程所產生的「反式脂肪」,導致體內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好的膽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降低,造成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心臟病猝死的風險。
因此,要判別食用油中的飽和脂肪高低,光是區分動物性和植物性還不夠精準,可從油品在室溫下的狀態來辨別。由於飽和脂肪含量高的油品在室溫下會凝固,所以若室溫下呈現固體狀的油、就是飽和脂肪含量高的油,且幾乎就形同吃進肚裡轉變為膽固醇後黏在血管壁裡的「狀態」,久而久之會就「塞滿血管」。
要避免食用過量飽和脂肪酸,烹調食物應少使用動物性油脂,若吃麵包要塗抹人造奶油,除參考成分說明上選擇「反式脂肪」含量,還要注意奶油的形態,最好選擇質地較「柔軟」的乳瑪琳。
至於不飽和脂肪酸,則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是目前比較鼓勵選用的食用油種類。其中,多元不飽和脂肪含有人體必須的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製造,主要分成是ω-3(Omega-3)與ω-6(Omega-6)。ω-3系列的脂肪酸包含EPA、DHA和α-LA(α-亞麻油酸),EPA與DHA最豐富的是富含脂肪的鰹魚、鮭魚、鮪魚、鯖魚等;而紫蘇油、芝麻油和亞麻仁油則有大量的α-亞麻油酸,可在人體內轉換成EPA和DHA。
ω-6系列的脂肪酸包括LA(亞麻油酸)、GLA(γ-亞麻油酸)、花生烯酸等, 大豆、玉米、向日葵、紅花、棉籽、芝麻等蔬菜油都含豐富的亞麻油酸(LA)。而ω-6與ω-3攝取的比例,最好是維持在2:1。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成分是ω-9(Omega-9)系列脂肪酸,一般烹飪食用油中橄欖油、芥花油、油菜籽油、花生油等等都含有這類脂肪酸,可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的膽固醇,兼具抗氧化劑的特質,能保護動脈,抵抗氧化造成的傷害。
不過僅管是「好油」,使用錯誤的烹調方法,仍然傷身。包括橄欖油、苦茶油、花生油等多以粗榨的方式製成,會保留一些細微渣滓,這些渣滓的雜質中包含了珍貴的抗氧化劑等物質。但相對的,油中含有雜質使油的狀態不穩定、發煙點也較低,一旦高溫烹調時,這些雜質可能較快產生氧化物,加速油品的劣變,甚至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同時也容易產生大量的油煙,炒菜時吸入,也會傷害肺部。所以這類食用油,都不適合高溫烹調,最好以低溫拌炒或涼拌。
要如何正確選擇及使用油品,為健康「加油」,提供以下六項小祕訣:
1.平日飲食中肉類攝取已含有飽和脂肪酸,烹調食物不建議使用動物油。
2.若要煎、炒食物,可選擇精煉過的蔬菜油、即看起來較為清徹不含雜質;若使用橄欖油、須選擇「PURE」等級。但煎、炒時仍不宜太高溫,食物要在冒煙前先下鍋。
3.一般冷榨油用於烹調,最好用冷拌的方式。
4.食物下油鍋前務必要將水瀝乾,因為水會增加食物接觸空氣的速度,讓氧化太快。
5.平常外食機率高者,因一般坊間餐廳或小吃店,多會使用成本較低的大豆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攝取足夠;家中不妨備用芥花油、橄欖油,彌補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6.再好的油品、攝食過量仍會引發肥胖,導致身體的負擔。建議15C.C、約一湯匙的油,應拌炒約半公斤的蔬菜。
撰文/攝影:楊惠君
諮詢: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
(以上資料由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
上一篇
魯拉克斯.日曬健康黃豆
下一篇
快樂生活吃蜜望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4%
我喜歡:29%
很實用:15%
夠新奇:0%
普普啦: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5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9/03
GOOD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9/03
good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9/03
GOOD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9/03
好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9/03
棒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9/03
優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9/03
讚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12/31
介紹非常清楚我喜歡
吳*如(進階級會員)發表於 103/10/15
我們每一個人對於吃進來的東西有知的權利,農委會幫我們建構篩選食物的知識,讚啦!
黃*智(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5/18
好
軒(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5/17
挑好油真的很重要喔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5/16
吃好油才健康..
胖胖酷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5/16
讓我知道如何正確選擇及使用油品,為健康「加油」
謝*雯(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2/05/15
很棒的常識
阿立(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2/05/12
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