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享瘦一「夏」享瘦一「夏」(上)
刊登日:103/07/10
448
時序入春,人們漸褪去厚重外衣,大地也換上新衣,四處一片青春盎然的景象。對於許多年輕女孩,夏季正是展現身材的好時節,在寒風澈骨的冬季不知不覺吃多了熱量高的食物,腹部脂肪多了好幾圈,如何在短短幾個月,將它甩掉呢?除了正確運用中醫藥,也須配合健康的飲食觀念,及規律性的運動,在清爽涼快的夏季一定可以好好〝享瘦〞!
根據衛生署統計報告,前十大死亡原因中,至少有4~5個與肥胖的關係密切,包含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症候群等。在臨床上發現長期肥胖會帶來許多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系統、肺功能失調、退化性關節炎、內分泌系統及代謝障礙等都將造成許多〝文明病〞。西方飲食入侵,尤其速食文化中油炸物、動物性脂肪及肉類攝取增加,使身體不勝負荷,改變了體內的代謝機制,使肥胖的人口數不斷上升,所以〝肥胖〞是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課題。有許多被肥胖困擾的民眾,也喜歡選擇中醫治療,中醫稱肥胖症患者為〝肥貴人〞,認為此症多屬〝膏粱之疾〞,主要由於痰濕凝聚,又可分為虛與實二種,實胖多痰盛,虛胖多濕聚。
肥胖症定義是指體內的脂肪量過多,男性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25%,或女性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30%就算是肥胖症,根據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對肥胖的定義為衡量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數測量簡單方便,其公式: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BMI<18為過瘦,18.5~24.9為標準,>25為超重,>30為肥胖。肥胖類型可分成蘋果型及酪梨型。蘋果型的腹圍肥胖與疾病關係密切,體脂肪堆積的部份不同,長期會引發併發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在肥胖症中腰臀比定義常用來預測心血管疾病之指標。
一、肥胖分類
肥胖症病因分為「單純性肥胖」與「繼發性性肥胖」。
(一)單純性肥胖症:
是各類肥胖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這類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較均勻,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主要是基因遺傳因素與環境營養過度的影響。但近幾年來對體胖素(Leptin)基因的研究,已經對肥胖症研究領域展開了一片新的天地。體胖素(Leptin)是由體內脂肪細胞分泌之一種蛋白質,它會經由血液循環至下視丘的飽食中樞,進而抑制食慾減少攝食,降低脂肪的形成,當Leptin的敏感性降低或減少,會造成代謝異常導致肥胖。若體胖素之接受器出了問題,此種抑制食慾行為則會改變。若體胖素分子結構改變,也會影響到其作用之效力。
基因造成肥胖的因素已逐漸被重視。環境因素包括:飲食過度、飲食習慣…等,均可能造成肥胖的因素。因而肥胖症可說是一個三角架構:疾病、基因與環境;再加上三者間彼此互相交錯,所以影響肥胖症的病因具有多重性。
(二)續發性肥胖症:
如同其他慢性病,肥胖症也是由於多重之因素所造成。常見於下列幾種情況: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庫欣氏症候群、胰島素瘤、下視丘的異常…等,所以肥胖症患者須經專科醫師的進一步的診斷及治療。
中醫認為肥胖的病因病機以脾虛、腎虛、肝氣鬱滯為本,痰、熱、濕、血瘀、膏脂為標。臨床辨證有虛實之分,但多虛實相兼,本虛標實。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1.內在因素: 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水穀精微運化失司,清濁相混,膏脂痰瘀內蓄而致肥胖。
2.外在因素: 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致使濁熱漸積,加之多食懶勤,氣血瘀滯,脾胃運化失調,氣血壅塞,而致肥胖。
3.不內外因: 中醫認為五臟藏神、七情生疾,其五臟功能互相制約,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喜傷心、恐傷腎,使臟腑功能失調,影響運化機能,濕濁內停而發肥胖。
二、中醫辨證論治
(一)脾虛濕聚
症狀: 面浮足腫,頭重如裹,神疲乏力,胸滿痞塞,尿少便溏,腹脹納呆。
舌脈:苔白膩質淡、脈細或細滑。
治法:健脾利濕。
方藥:二陳湯、防己黃耆湯加減等。
(二)痰濁中阻
症狀:頭腦暈脹,肢體困重,咳吐黏痰。
舌脈:苔白膩、脈滑。
治法:祛痰化濁。
方藥:溫膽湯,三仁湯加減等。
(三)肝郁氣滯
症狀: 素有肝膽疾患者,症見胃脘痞滿,口苦心煩,婦女月經不調,經閉或經前乳脹。
舌脈:苔膩、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
方藥:大柴胡湯、柴胡疏肝湯加減等。
(四)胃熱濕阻
症狀:頭暈脹,腹脹痞滿,消穀善飢,或大便秘結。
舌脈:苔薄黃或薄白質紅、脈弦滑或數。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防風通聖散加減等。
(五)氣滯血瘀
症狀:胸痛脅脹,腹部脹滿,月經不調,大便乾。
舌脈:舌有瘀斑質暗、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有桃核承氣湯,當歸導赤散等。
(六)脾腎陽虛
症狀: 形寒肢冷,神倦乏力,少氣懶言,身困肢腫,腰酸膝軟,便溏,納呆而肥胖。
舌脈:舌淡苔薄、脈沉細或弱。
治法:溫腎健脾。
方藥:異功散合五苓散、苓桂朮甘湯、甘草附子湯加減等。
黃雅慧 醫師
專長:
●內科:腸胃功能障礙、過敏氣喘、關節炎骨鬆症。
●婦科:痛經、調經、更年期障礙。
●兒科:食慾不振、體質調理
●針灸:體重控制。
文 黃雅慧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
根據衛生署統計報告,前十大死亡原因中,至少有4~5個與肥胖的關係密切,包含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症候群等。在臨床上發現長期肥胖會帶來許多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系統、肺功能失調、退化性關節炎、內分泌系統及代謝障礙等都將造成許多〝文明病〞。西方飲食入侵,尤其速食文化中油炸物、動物性脂肪及肉類攝取增加,使身體不勝負荷,改變了體內的代謝機制,使肥胖的人口數不斷上升,所以〝肥胖〞是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課題。有許多被肥胖困擾的民眾,也喜歡選擇中醫治療,中醫稱肥胖症患者為〝肥貴人〞,認為此症多屬〝膏粱之疾〞,主要由於痰濕凝聚,又可分為虛與實二種,實胖多痰盛,虛胖多濕聚。
肥胖症定義是指體內的脂肪量過多,男性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25%,或女性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30%就算是肥胖症,根據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對肥胖的定義為衡量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數測量簡單方便,其公式: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BMI<18為過瘦,18.5~24.9為標準,>25為超重,>30為肥胖。肥胖類型可分成蘋果型及酪梨型。蘋果型的腹圍肥胖與疾病關係密切,體脂肪堆積的部份不同,長期會引發併發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在肥胖症中腰臀比定義常用來預測心血管疾病之指標。
一、肥胖分類
肥胖症病因分為「單純性肥胖」與「繼發性性肥胖」。
(一)單純性肥胖症:
是各類肥胖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這類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較均勻,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主要是基因遺傳因素與環境營養過度的影響。但近幾年來對體胖素(Leptin)基因的研究,已經對肥胖症研究領域展開了一片新的天地。體胖素(Leptin)是由體內脂肪細胞分泌之一種蛋白質,它會經由血液循環至下視丘的飽食中樞,進而抑制食慾減少攝食,降低脂肪的形成,當Leptin的敏感性降低或減少,會造成代謝異常導致肥胖。若體胖素之接受器出了問題,此種抑制食慾行為則會改變。若體胖素分子結構改變,也會影響到其作用之效力。
基因造成肥胖的因素已逐漸被重視。環境因素包括:飲食過度、飲食習慣…等,均可能造成肥胖的因素。因而肥胖症可說是一個三角架構:疾病、基因與環境;再加上三者間彼此互相交錯,所以影響肥胖症的病因具有多重性。
(二)續發性肥胖症:
如同其他慢性病,肥胖症也是由於多重之因素所造成。常見於下列幾種情況: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庫欣氏症候群、胰島素瘤、下視丘的異常…等,所以肥胖症患者須經專科醫師的進一步的診斷及治療。
中醫認為肥胖的病因病機以脾虛、腎虛、肝氣鬱滯為本,痰、熱、濕、血瘀、膏脂為標。臨床辨證有虛實之分,但多虛實相兼,本虛標實。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1.內在因素: 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水穀精微運化失司,清濁相混,膏脂痰瘀內蓄而致肥胖。
2.外在因素: 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致使濁熱漸積,加之多食懶勤,氣血瘀滯,脾胃運化失調,氣血壅塞,而致肥胖。
3.不內外因: 中醫認為五臟藏神、七情生疾,其五臟功能互相制約,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喜傷心、恐傷腎,使臟腑功能失調,影響運化機能,濕濁內停而發肥胖。
二、中醫辨證論治
(一)脾虛濕聚
症狀: 面浮足腫,頭重如裹,神疲乏力,胸滿痞塞,尿少便溏,腹脹納呆。
舌脈:苔白膩質淡、脈細或細滑。
治法:健脾利濕。
方藥:二陳湯、防己黃耆湯加減等。
(二)痰濁中阻
症狀:頭腦暈脹,肢體困重,咳吐黏痰。
舌脈:苔白膩、脈滑。
治法:祛痰化濁。
方藥:溫膽湯,三仁湯加減等。
(三)肝郁氣滯
症狀: 素有肝膽疾患者,症見胃脘痞滿,口苦心煩,婦女月經不調,經閉或經前乳脹。
舌脈:苔膩、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
方藥:大柴胡湯、柴胡疏肝湯加減等。
(四)胃熱濕阻
症狀:頭暈脹,腹脹痞滿,消穀善飢,或大便秘結。
舌脈:苔薄黃或薄白質紅、脈弦滑或數。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防風通聖散加減等。
(五)氣滯血瘀
症狀:胸痛脅脹,腹部脹滿,月經不調,大便乾。
舌脈:舌有瘀斑質暗、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有桃核承氣湯,當歸導赤散等。
(六)脾腎陽虛
症狀: 形寒肢冷,神倦乏力,少氣懶言,身困肢腫,腰酸膝軟,便溏,納呆而肥胖。
舌脈:舌淡苔薄、脈沉細或弱。
治法:溫腎健脾。
方藥:異功散合五苓散、苓桂朮甘湯、甘草附子湯加減等。
黃雅慧 醫師
專長:
●內科:腸胃功能障礙、過敏氣喘、關節炎骨鬆症。
●婦科:痛經、調經、更年期障礙。
●兒科:食慾不振、體質調理
●針灸:體重控制。
文 黃雅慧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
上一篇
科學家完成-最全面的玉米基因定序
下一篇
盛夏綠寶-絲瓜饌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0%
我喜歡:55%
很實用:15%
夠新奇:5%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6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1
好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1
讚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1
棒
謝齡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1
好棒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1
good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7/11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