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味蕾的冒險
刊登日:103/12/29

從最普通的蒜蓉辣椒醬開始,我做過麻辣油、辣椒醬油、辣椒豆瓣、剝皮辣椒、泡椒、XO醬、丁香辣椒、櫻花蝦辣椒醬、小捲辣苦瓜。有的下飯,有的拌麵,有的直接拿來下酒。一罐罐裝起,還有種秘密的小小得意。冬天的時候,菜裡擱點辣椒,就是能暖胃。大熱天,吃個熱呼呼的牛肉麵,加些辣椒油,逼出一身汗,不免迎風飄飄然起來。做上了癮,對於市場上總是不辣的牛角椒,會辣的朝天椒之外,幾乎找不到其他品種的現況漸漸不滿。然後開始自己種起辣椒—魔鬼椒,第一次收成的時候,有位同事不信邪,拿了狠咬一口,整整辣上幾個小時、巧克力椒,據說差了魔鬼椒一大截,對於我來說,其實都是同樣受不了。
燈籠椒、蛇椒⋯⋯有的顏色豔黃,有的鮮紅,有的翠綠。種辣椒,也不見得要吃,為的是那神秘的口感與刺激,總是隱隱地誘惑著我。辣椒,無可形容的味覺,說是香氣,彷彿不是。說是味道,辣起來卻像痛楚。前陣子,因為朋友的介紹,認識了一位在潭子種辣椒的農友。聽說這個人種田種得很懶,懶得施藥,懶得用化肥,所以就趁著空檔走訪了一趟。見了面,這位農友實在夠懶,沾滿泥土的全身也沒整理,直接走到家裡泡起了茶。我在田裡耽擱了一會兒,拿起相機打算拍照。農友擋著制止:「少年仔∼不要拍啦∼我種得這麼醜,會給人笑死啦!」那給我拍個人像吧?「不要啦,我人長得比辣椒還醜,你不要去嚇人啦!」很憨厚害羞的農友,有著自然天真的性情。
辣椒醜,因為葉子都捲起來。農友說,都染了「白菇」,仔細一看,跟我田裡白菜上的蚜蟲,是一樣的。他說,辣椒本來就不太需要噴藥,誰知道今年氣候實在奇怪,鬧得這些病蟲特別活躍。染了「白菇」的辣椒,甚至結不成完整的尖尾,捲曲的模樣,很不討喜。聽說我要做辣椒醬,他苦笑著說:「隨便賣吧,反正收了也不好賣。」 回來之後的處理,當然先要洗乾淨、風乾,然後再剝去蒂頭。新鮮的辣椒蒂頭黏得緊,常常會把辣椒剝斷,為了不沾上辣椒,我戴了手扒雞手套,沒用。換成乳膠手套,還是沒用。最後用洗東西時戴的塑膠手套,還是沒用。炒完辣椒醬,我的手整整辣了一天。
炒製的過程,很容易油爆,被這些油整得很慘。已經慘不忍睹的鮪魚肚,又增加了大大小小的傷口。最痛的就在腰帶經過的部位,才剛結痂,一天下來,又被褲頭磨到皮開肉綻。除了這位農友的小辣椒,我還到市場買了大的牛角椒,也用了中藥行的宮保辣椒乾、燈籠椒乾,總共四種辣椒,來調和香氣。這樣的組合,會有一個問題,就是無法固定口味。我想過了,反正我要的是好吃健康的辣椒醬,每一批都不同口味,其實也沒甚麼關係。所以放開膽來嚐試不同辣椒的組合。
另一種麻辣油卻不怎麼辣。用的是大紅袍花椒,打開麻辣油,你就知道差別在哪裡。花椒的麻,甚至有種涼意。放一顆大紅袍輕輕咀嚼,會從舌根湧起清涼,而在舌尖綻放麻香刺痛。先放下花椒慢火乾煸,蔥切段、薑切片、蒜拍碎,下油小火爆香,加上中藥店老闆推薦的宮保辣椒乾、八角、桂皮、草果、山奈、小茴、白芷,熬出紅油,透過濾網沖入韓國辣椒粉。選用這種看起來很紅,卻沒有什麼辣味的辣椒粉,為的是它特有的辣椒香。作生意,實在不該這麼奢侈,不過也真是沒辦法,這個辣油,在冬天拿來煮麻辣鍋,女兒才敢吃。香,卻不辣。
自製辣椒醬得費時拌攪熬煮,然後調味,有別於一般市面上辣椒醬的鹹,也不是經過勾芡的濃稠,而是滿溢令人銷魂的香氣,辣度可隨心所欲─可以辣得簡單,辣得誘人上癮,辣得充滿快感,只需以筷沾食,這一啖入口的辣感,從喉嚨傳來的刺熱,繼而從肚腹湧上腦袋。日子就該過的是這樣,儘管爽辣酣暢流汗,最讓人難以忘懷之處在跌碰摸索間的戰戰兢兢與灼熱刺痛感。我喜歡這種味蕾的冒險。
文圖╱余建德 (鄉間小路)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0%
我喜歡:25%
很實用:5%
夠新奇:5%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7
GOOD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7
好

莊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7
棒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11/14
很好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12/30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