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活力生機,還有凌雲之志
刊登日:105/07/29
3,071
綿綿春雨,作物爭先恐後發芽成長,沉寂了一冬的營養全集中在這一個個嫩芽,薈萃了人們舌尖上的幸福。吃「春」,吃的是桂竹筍的活力、生機,還有那凌雲之志。
竹子分佈,遍布全球,自熱帶、亞熱帶以迄溫帶。主要分佈地區是南回歸線與北回歸線之間, 計有65 屬,1,250 種。竹的地下莖長出的嫩芽就是竹筍。可食的竹筍種類不多,有趣的是,可食的竹筍幾乎全都是中國人發現的。
竹筍因其竹種不同,產期、風味、特色也各異其趣。國曆3 ∼ 5 月生產的春筍,以孟宗竹、桂竹為主;6∼10 月則生產夏秋筍,以麻竹、綠竹筍為主;冬天出產的則稱為冬筍,只有部分的孟宗竹筍和箭竹筍在這時生產。在臺灣具食用價值的竹筍僅五種,其他均因味苦而無食用價值。本月食材主角是春夏交接最鮮味的「桂竹筍」,以及其他美味好筍一起看分明。
桂竹筍-【竹筒飯最佳容器】
主要產地集中在北部,新竹縣尖石鄉產量最大。其生育能力驚人,繁殖的地下莖可以延長1.5公尺以上,新生竹可達3 支,具發展高技術栽培管理的潛力。桂竹內壁有一層竹膜,竹筒飯經過燜燒之後,竹膜會包著竹筒內的飯,容易取食,所以是竹筒飯最佳容器。桂竹筍同時具備麻竹筍的粗硬和綠竹筍的輕脆,不論清炒、燉湯、涼拌,或是加工製成桶筍,滷成筍絲,都是常見的烹調手法。在春末夏初時分,桂竹筍的清甜,成了餐桌上的美好佳餚;它俐落輕巧的外型搭配清爽涮嘴的味道,正是桂竹筍充滿活力與生機的最佳證明。
孟宗竹筍-【經濟價值最高】
孟宗竹為重要經濟竹種,原產於中國大陸,約於1750 年自閩南地區引進。南投縣鹿谷鄉的孟宗竹筍,產量佔全臺七成以上。產期不長,其大小甚受有無水份滋潤之影響,每支在0.4 ∼ 2.7公斤均有。分為冬筍和春筍二種。冬筍長在地表下,挖出後可見到筍被一層金黃色絨毛包住,色澤金黃亮麗。春筍則生長於立春之後,表殼呈黑褐色且有針刺般的絨毛,生長速度比冬筍快,煮後味道雖比不上冬筍好,但仍具脆甜口味。孟宗竹林林相優美,美麗的竹林步道大多由孟宗竹生成。臺中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則是林務局最推崇的美景;茂林風景區,南投竹山、鹿谷一帶風景區亦有優美大器之竹林。
麻竹筍-【筍乾、筍絲、筍茸加工大宗】
麻竹筍的肉質較粗,常常作為加工所用。僅有兩百多名住戶的雲林古坑鄉大埔社區,是全臺麻竹筍供應的最大產地。夏季盛產的麻竹筍,產地價格經常低迷,農民血本無歸,青農返鄉的戴川秸改變種植方式,將麻竹筍產季延後到秋冬盛產,成為市場獨秀,價格也比夏季高出近10 倍。臺中大坑、太平、南投埔里也有種植。麻竹筍形狀大致筆直,近似圓錐,挑鮮筍,以筍底直徑與筍長呈1:3 的比例最為理想,約1 尺長,碗口粗的筍子最鮮嫩甜美,筍形太粗則筍中竹節空洞,太細則肉質少。
綠竹筍-【呈牛角彎曲為最佳】
綠竹筍是最受歡迎的鮮食竹筍,在2001、2007、2011、2012年間都曾成為《鄉間小路》的封面故事食材主角。主要產區為北部。竹籜(籜,發音為「托」,竹籜即筍殼,竹籜包覆在竹莖上,當竹子長大,竹節變長,自然就會脫落,勤儉的農民會到竹林中去撿竹籜做斗笠或包粽子。)薄而籜舌小,肉質細嫩甘甜,纖維少,適於市場以鮮筍販賣,次級品均製造筍乾及筍罐。另有一綠竹變種「烏腳綠竹筍」,在北部市場較不受消費者歡迎。常見加入大量沙拉醬涼拌食用,但沙拉醬中含大量油脂,無形中抵銷了竹筍的保健效應,醬料選擇應把握少油、少鹽、少糖原則。
箭竹筍-【花蓮光復鄉 鄉土美食】
全國種植箭竹筍面積大約2,000 多公頃,花蓮及宜蘭地區大約佔1,000 公頃,是地方特產,也是原住民主要經濟收入之一。花蓮光復鄉有三寶:「箭竹筍、藤心、紅糯米」,是當地原住民的特色農產品,尤其是箭竹,它曾是阿美族人依賴甚深的生活材料,除了嫩筍可食用外,箭竹還可用來搭屋、圍籬等,與其生活文化息息相關,如今成為全民的健康食材,其特殊的苦中帶甘味道,更是令人回味再三,簡易料理即成為一道鄉土佳餚。箭竹筍屬於冬筍的一種,產量較少而稀有,在竹筍家族中,是最貴的品種。
資料來源:《臺灣農家要覽》、《桂竹希望之旅》
插畫:詹筱帆
竹子分佈,遍布全球,自熱帶、亞熱帶以迄溫帶。主要分佈地區是南回歸線與北回歸線之間, 計有65 屬,1,250 種。竹的地下莖長出的嫩芽就是竹筍。可食的竹筍種類不多,有趣的是,可食的竹筍幾乎全都是中國人發現的。
竹筍因其竹種不同,產期、風味、特色也各異其趣。國曆3 ∼ 5 月生產的春筍,以孟宗竹、桂竹為主;6∼10 月則生產夏秋筍,以麻竹、綠竹筍為主;冬天出產的則稱為冬筍,只有部分的孟宗竹筍和箭竹筍在這時生產。在臺灣具食用價值的竹筍僅五種,其他均因味苦而無食用價值。本月食材主角是春夏交接最鮮味的「桂竹筍」,以及其他美味好筍一起看分明。
桂竹筍-【竹筒飯最佳容器】
主要產地集中在北部,新竹縣尖石鄉產量最大。其生育能力驚人,繁殖的地下莖可以延長1.5公尺以上,新生竹可達3 支,具發展高技術栽培管理的潛力。桂竹內壁有一層竹膜,竹筒飯經過燜燒之後,竹膜會包著竹筒內的飯,容易取食,所以是竹筒飯最佳容器。桂竹筍同時具備麻竹筍的粗硬和綠竹筍的輕脆,不論清炒、燉湯、涼拌,或是加工製成桶筍,滷成筍絲,都是常見的烹調手法。在春末夏初時分,桂竹筍的清甜,成了餐桌上的美好佳餚;它俐落輕巧的外型搭配清爽涮嘴的味道,正是桂竹筍充滿活力與生機的最佳證明。
孟宗竹筍-【經濟價值最高】
孟宗竹為重要經濟竹種,原產於中國大陸,約於1750 年自閩南地區引進。南投縣鹿谷鄉的孟宗竹筍,產量佔全臺七成以上。產期不長,其大小甚受有無水份滋潤之影響,每支在0.4 ∼ 2.7公斤均有。分為冬筍和春筍二種。冬筍長在地表下,挖出後可見到筍被一層金黃色絨毛包住,色澤金黃亮麗。春筍則生長於立春之後,表殼呈黑褐色且有針刺般的絨毛,生長速度比冬筍快,煮後味道雖比不上冬筍好,但仍具脆甜口味。孟宗竹林林相優美,美麗的竹林步道大多由孟宗竹生成。臺中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則是林務局最推崇的美景;茂林風景區,南投竹山、鹿谷一帶風景區亦有優美大器之竹林。
麻竹筍-【筍乾、筍絲、筍茸加工大宗】
麻竹筍的肉質較粗,常常作為加工所用。僅有兩百多名住戶的雲林古坑鄉大埔社區,是全臺麻竹筍供應的最大產地。夏季盛產的麻竹筍,產地價格經常低迷,農民血本無歸,青農返鄉的戴川秸改變種植方式,將麻竹筍產季延後到秋冬盛產,成為市場獨秀,價格也比夏季高出近10 倍。臺中大坑、太平、南投埔里也有種植。麻竹筍形狀大致筆直,近似圓錐,挑鮮筍,以筍底直徑與筍長呈1:3 的比例最為理想,約1 尺長,碗口粗的筍子最鮮嫩甜美,筍形太粗則筍中竹節空洞,太細則肉質少。
綠竹筍-【呈牛角彎曲為最佳】
綠竹筍是最受歡迎的鮮食竹筍,在2001、2007、2011、2012年間都曾成為《鄉間小路》的封面故事食材主角。主要產區為北部。竹籜(籜,發音為「托」,竹籜即筍殼,竹籜包覆在竹莖上,當竹子長大,竹節變長,自然就會脫落,勤儉的農民會到竹林中去撿竹籜做斗笠或包粽子。)薄而籜舌小,肉質細嫩甘甜,纖維少,適於市場以鮮筍販賣,次級品均製造筍乾及筍罐。另有一綠竹變種「烏腳綠竹筍」,在北部市場較不受消費者歡迎。常見加入大量沙拉醬涼拌食用,但沙拉醬中含大量油脂,無形中抵銷了竹筍的保健效應,醬料選擇應把握少油、少鹽、少糖原則。
箭竹筍-【花蓮光復鄉 鄉土美食】
全國種植箭竹筍面積大約2,000 多公頃,花蓮及宜蘭地區大約佔1,000 公頃,是地方特產,也是原住民主要經濟收入之一。花蓮光復鄉有三寶:「箭竹筍、藤心、紅糯米」,是當地原住民的特色農產品,尤其是箭竹,它曾是阿美族人依賴甚深的生活材料,除了嫩筍可食用外,箭竹還可用來搭屋、圍籬等,與其生活文化息息相關,如今成為全民的健康食材,其特殊的苦中帶甘味道,更是令人回味再三,簡易料理即成為一道鄉土佳餚。箭竹筍屬於冬筍的一種,產量較少而稀有,在竹筍家族中,是最貴的品種。
資料來源:《臺灣農家要覽》、《桂竹希望之旅》
插畫:詹筱帆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1%
我喜歡:35%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02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