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來一碗消暑又解苦的甜茶
刊登日:105/08/18
18,043
「…密栽為籬,盜不能入…」、「…花色白,細於蓬;氣觸鼻,似香而濁。男婦皆喜佩之…」、「…土人剝食之,粒粒之尾俱甘。」在先民生活中,林投樹曾如此實用與重要,而今卻在海岸線上逐漸消失。林投樹的點滴,可說是海島人的悲歡縮影。
正逢濕冷的梅雨季,但在南臺灣的恆春半島以及蘭嶼島, 早已揭開了炎夏的序幕,也是「艱苦茶」準備登場的時節。什麼是「艱苦茶」?什麼樣的人才會喝這樣的茶?
原來這是恆春半島人對林投茶特有的稱呼,主要是因早期物資匱乏,生活困頓的「艱苦人」只能取林投的果實來煮茶,因此才被稱為「艱苦茶」;此外,又因林投性味:甘、淡、涼,具清熱、解毒、祛火氣、降血糖⋯⋯之效,果實更具有治感冒發熱、痢疾、咳嗽等,尤其是炎夏喝下一杯果茶,立可消暑解渴,身體上的「艱苦」很快就減緩,這種可以解「身苦病痛」的茶,當然會被稱為「艱苦茶」了。
強韌,是因生於最荒旱
又稱為露兜樹、華露兜、野菠蘿的林投,早期的志書都寫成「箖荼」(ㄌㄧㄣ ˊ ㄊㄨˊ),相關研究者大多認為可能起源於平埔族語的音譯,清代周鍾瑄修的《諸羅縣志》,清楚描繪出它的生態:「菻荼:葉多莿,似黃梨而大;高可丈餘,密栽為籬,盜不能入。」林投可以挺立在海岸上接受鹽風鹹水的考驗,來自於它的光滑葉面,可以抗鹽霧、防鹽害,為了抵抗強風的侵襲,林投的樹幹有明顯的環紋,像是瘤狀般突起,基部會長出許多的氣生根(或稱不定根),快速深入土中形成強大的支持根,以使得林投樹可以對抗強風吹襲,莖為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可以長出許多的分株,讓灌叢愈長愈大,加上叢生於枝端,三行緊密螺旋狀排列,長披針形先端漸狹成一長尾尖的葉子,葉緣和背面中肋都有銳刺,因此清代的文獻中才會說「密栽為籬,盜不能入」。
同時為了因應海岸地區的荒旱,林投的根系長且密集,主要是為了吸收到更多的水分,但也因此形成強大的抓地力,可以減緩砂土被侵襲流失的速度,因此成了地平線上最好的定沙植物。臺灣民間有句俗諺說:「火燒林投未死心」,是說人類的執著不肯放棄,實際上卻點出林投耐火燒的特性;大多數的植物遇到大火時,只要樹皮被燒過大多無法存活,因為一般的樹木都靠樹皮的維管束來輸送養分和水分,林投卻把輸送養分的維管束藏在樹幹之中,因此只要不燒到樹心,即使整株都被燒得烏黑,輸送養分和水分的樹心不被破壞,不久後又會長出新芽,整叢林投很快地就能恢復了生機,顯現了林投強韌的生命力。
傳承,一編一織舊歲月
林投花開在3 ∼ 5 月間,帶有清雅卻濃郁的芳香。林投葉長滿銳刺,扎到手很容易受傷,但細長型的葉片,卻是許多古老童玩的製作材料,像是「林投葉蚱蜢」、「林投風車」、「林投笛子」等等,曾經陪伴許多老一輩的臺灣人渡過童年時光。日據時代,有人取林投葉的纖維來打繩子,也用削掉銳刺的葉片來編草帽,載起來更透氣舒適,可惜葉片處理費工,無法和藺草帽競爭,沒做幾年就退出了市場。
東臺灣的阿美族人以及噶瑪蘭族人,都會做一種便於攜帶上山工作的食品「阿里鳳鳳」(Alifongfong),這是一種以糯米為材料,再加入豬肉、花生、魷魚(或魚肉)⋯⋯等材料製的傳統食品,概念有點像是漢人的粽子,最大的差別是「阿里鳳鳳」的外殼,是用林投葉編成的,族人要先取下四片最嫩的林投葉片,削掉會刺人的硬鋸齒,將四片林投葉修整成邊緣平順、寬度相同的葉片,兩片成一組打結再以左上右下的原則,交叉編織成袋狀,頂部再用葉子在左右各綁縛為收口便成了。放在其中的糯米及其他配料,從頂部的小口裝填至約六、七分滿便可,再用水煮或蒸熟,特別選用林投葉來包「阿里鳳鳳」,乃因蒸熟之後,林投葉特有的清香會滲入糯米飯中,吃起來別具風味。
林投樹的嫩心也是達悟族人和阿美族人喜好的野菜,只是這種採自林投樹莖幹末端約10公分處的「林投筍」,由於林投多硬鋸齒,採下時容易受傷,採回來後還要將葉子一片一片地剝下,處理相當費時耗工,因此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自己食用才去採的,拿到市場上販售的數量相當少。取來費工的「林投筍」,應用在料理上可蒸食、煮食,亦可炒食,常見的做法有林投筍炒肉絲、林投筍燉排骨等等,口感清爽且帶有香氣,相當討人喜愛。
惜物,熬煮健康真滋味
林投的別名會被稱為「野菠蘿」,乃因果實的外型看起來和鳳梨相當類似,林投的單生果,是由多枚(可達50 ∼ 70 枚以上)倒圓錐形、稍有稜角的肉質小核果聚集成的聚合果,整體外形呈圓球形或橢圓形,果實漸成熟時,顏色會由綠色轉為豔麗的橘紅色,果實也會因為太重而逐漸往下垂,看起來就像是樹上長出的鳳梨似的,難怪會被稱為「野菠蘿」。
早在原住民的時代,林投果便是臺灣平埔族人喜食的野果,明末沈文開的《雜記》謂:「菻荼⋯,土人剝食之,粒粒之尾俱甘。」可見自古原住民便了解,林投果核果外部堅硬、基部軟、纖維較少且味道香甜,只有熟透的基部可以吃,且不只是原住民,許多居住濱海地區的漢人,也曾取來當作大地賜予的零食。由聚合果組成的林投果,不只熟果可以生吃,由於味道極似地瓜,老一輩的達悟族人在蒸煮地瓜時,會放一些林投果肉和地瓜一起煮,煮成的地瓜味道更甜美而豐富。用林投果來熬煮成林投茶,也是早期濱海居民重要的盛夏消暑飲品,如今只剩恆春半島的居民以及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還持續熬煮這種有一點點冬瓜糖的甜味,口感清爽的自然健康消暑聖品。
大多數人都只當成海岸定沙植物的林投,無論花、果、葉、心,都曾經在臺灣人的生活中,扮演過許多不同的角色。然而到了現代,只剩下果實還被人們拿來煮林投茶,消波塊工法的普及,讓林投樹漸漸消失在沙灘上──自然、原始、友善的界線不再綿延。火燒心不死,走過「艱苦路」的海濱植物,是否值得我們另眼相看呢?
撰文、攝影:劉還月
正逢濕冷的梅雨季,但在南臺灣的恆春半島以及蘭嶼島, 早已揭開了炎夏的序幕,也是「艱苦茶」準備登場的時節。什麼是「艱苦茶」?什麼樣的人才會喝這樣的茶?
原來這是恆春半島人對林投茶特有的稱呼,主要是因早期物資匱乏,生活困頓的「艱苦人」只能取林投的果實來煮茶,因此才被稱為「艱苦茶」;此外,又因林投性味:甘、淡、涼,具清熱、解毒、祛火氣、降血糖⋯⋯之效,果實更具有治感冒發熱、痢疾、咳嗽等,尤其是炎夏喝下一杯果茶,立可消暑解渴,身體上的「艱苦」很快就減緩,這種可以解「身苦病痛」的茶,當然會被稱為「艱苦茶」了。
強韌,是因生於最荒旱
又稱為露兜樹、華露兜、野菠蘿的林投,早期的志書都寫成「箖荼」(ㄌㄧㄣ ˊ ㄊㄨˊ),相關研究者大多認為可能起源於平埔族語的音譯,清代周鍾瑄修的《諸羅縣志》,清楚描繪出它的生態:「菻荼:葉多莿,似黃梨而大;高可丈餘,密栽為籬,盜不能入。」林投可以挺立在海岸上接受鹽風鹹水的考驗,來自於它的光滑葉面,可以抗鹽霧、防鹽害,為了抵抗強風的侵襲,林投的樹幹有明顯的環紋,像是瘤狀般突起,基部會長出許多的氣生根(或稱不定根),快速深入土中形成強大的支持根,以使得林投樹可以對抗強風吹襲,莖為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可以長出許多的分株,讓灌叢愈長愈大,加上叢生於枝端,三行緊密螺旋狀排列,長披針形先端漸狹成一長尾尖的葉子,葉緣和背面中肋都有銳刺,因此清代的文獻中才會說「密栽為籬,盜不能入」。
同時為了因應海岸地區的荒旱,林投的根系長且密集,主要是為了吸收到更多的水分,但也因此形成強大的抓地力,可以減緩砂土被侵襲流失的速度,因此成了地平線上最好的定沙植物。臺灣民間有句俗諺說:「火燒林投未死心」,是說人類的執著不肯放棄,實際上卻點出林投耐火燒的特性;大多數的植物遇到大火時,只要樹皮被燒過大多無法存活,因為一般的樹木都靠樹皮的維管束來輸送養分和水分,林投卻把輸送養分的維管束藏在樹幹之中,因此只要不燒到樹心,即使整株都被燒得烏黑,輸送養分和水分的樹心不被破壞,不久後又會長出新芽,整叢林投很快地就能恢復了生機,顯現了林投強韌的生命力。
傳承,一編一織舊歲月
林投花開在3 ∼ 5 月間,帶有清雅卻濃郁的芳香。林投葉長滿銳刺,扎到手很容易受傷,但細長型的葉片,卻是許多古老童玩的製作材料,像是「林投葉蚱蜢」、「林投風車」、「林投笛子」等等,曾經陪伴許多老一輩的臺灣人渡過童年時光。日據時代,有人取林投葉的纖維來打繩子,也用削掉銳刺的葉片來編草帽,載起來更透氣舒適,可惜葉片處理費工,無法和藺草帽競爭,沒做幾年就退出了市場。
東臺灣的阿美族人以及噶瑪蘭族人,都會做一種便於攜帶上山工作的食品「阿里鳳鳳」(Alifongfong),這是一種以糯米為材料,再加入豬肉、花生、魷魚(或魚肉)⋯⋯等材料製的傳統食品,概念有點像是漢人的粽子,最大的差別是「阿里鳳鳳」的外殼,是用林投葉編成的,族人要先取下四片最嫩的林投葉片,削掉會刺人的硬鋸齒,將四片林投葉修整成邊緣平順、寬度相同的葉片,兩片成一組打結再以左上右下的原則,交叉編織成袋狀,頂部再用葉子在左右各綁縛為收口便成了。放在其中的糯米及其他配料,從頂部的小口裝填至約六、七分滿便可,再用水煮或蒸熟,特別選用林投葉來包「阿里鳳鳳」,乃因蒸熟之後,林投葉特有的清香會滲入糯米飯中,吃起來別具風味。
林投樹的嫩心也是達悟族人和阿美族人喜好的野菜,只是這種採自林投樹莖幹末端約10公分處的「林投筍」,由於林投多硬鋸齒,採下時容易受傷,採回來後還要將葉子一片一片地剝下,處理相當費時耗工,因此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自己食用才去採的,拿到市場上販售的數量相當少。取來費工的「林投筍」,應用在料理上可蒸食、煮食,亦可炒食,常見的做法有林投筍炒肉絲、林投筍燉排骨等等,口感清爽且帶有香氣,相當討人喜愛。
惜物,熬煮健康真滋味
林投的別名會被稱為「野菠蘿」,乃因果實的外型看起來和鳳梨相當類似,林投的單生果,是由多枚(可達50 ∼ 70 枚以上)倒圓錐形、稍有稜角的肉質小核果聚集成的聚合果,整體外形呈圓球形或橢圓形,果實漸成熟時,顏色會由綠色轉為豔麗的橘紅色,果實也會因為太重而逐漸往下垂,看起來就像是樹上長出的鳳梨似的,難怪會被稱為「野菠蘿」。
早在原住民的時代,林投果便是臺灣平埔族人喜食的野果,明末沈文開的《雜記》謂:「菻荼⋯,土人剝食之,粒粒之尾俱甘。」可見自古原住民便了解,林投果核果外部堅硬、基部軟、纖維較少且味道香甜,只有熟透的基部可以吃,且不只是原住民,許多居住濱海地區的漢人,也曾取來當作大地賜予的零食。由聚合果組成的林投果,不只熟果可以生吃,由於味道極似地瓜,老一輩的達悟族人在蒸煮地瓜時,會放一些林投果肉和地瓜一起煮,煮成的地瓜味道更甜美而豐富。用林投果來熬煮成林投茶,也是早期濱海居民重要的盛夏消暑飲品,如今只剩恆春半島的居民以及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還持續熬煮這種有一點點冬瓜糖的甜味,口感清爽的自然健康消暑聖品。
大多數人都只當成海岸定沙植物的林投,無論花、果、葉、心,都曾經在臺灣人的生活中,扮演過許多不同的角色。然而到了現代,只剩下果實還被人們拿來煮林投茶,消波塊工法的普及,讓林投樹漸漸消失在沙灘上──自然、原始、友善的界線不再綿延。火燒心不死,走過「艱苦路」的海濱植物,是否值得我們另眼相看呢?
撰文、攝影:劉還月
上一篇
傳統食材找到創新價值
下一篇
銀髮族也該吃得營養充足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9%
我喜歡:48%
很實用:9%
夠新奇:0%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02
good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02
GOOD
照哥(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02
好
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1
在高倡生態環境的我們應重新審視這些走過難苦路的濱海植物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0
好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0
棒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0
好讚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0
讚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0
好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0
nice
蕭湘(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0
GOOD
黃*智(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19
好文章
老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18
原來林投有這麼多功用,雖然我不住海邊,但小時候住鄉下,後面小溪邊就有很多,現在都不見了,因為溪旁都整治成水泥邊牆,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