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當季蔬果不僅好吃,也可能比較營養
刊登日:106/05/15

當季蔬果因有了完整的成長(抵禦環境),這樣的食材除了比較好吃外,其他營養素的含量也可能會更為豐富。日本女子營養大學辻村卓教授做了相關的研究與探討,他發現在維生素類當中,類胡蘿蔔素與維生素C 比較會因為季節不同而出現很大的變化。12 月採收的菠菜含有最豐富的維生素C,是 6 月份的4 倍;而綠色花椰菜最高與最低也有2 倍的差異。而含量較高的時候正好就是該蔬菜的產季。
同樣情形也能在類胡蘿蔔素的含量上看到,番茄在7 月時的含量最多,2 月含量最少;胡蘿蔔在6 月收成時的含量最多,1 月含量最少,差異達2.5 倍;綠色花椰菜則是3 月含量最多,8 月含量最少,差異高達4 倍。此外,像根莖類的馬鈴薯,維生素C 含量雖然也會跟著季節發生變化,卻不像葉菜類那樣劇烈。不過也有不太受季節變化影響的蔬菜,像是芹菜與青椒,營養素的變動就不是那樣的明顯。
或許你會好奇,為什麼在夏季的蔬果含有較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呢? 這得從這個化合物的分子結構來談,若要認真講得花很多篇幅才有辦法解釋清楚;簡單來說,就是類胡蘿蔔素分子能吸收陽光的能量,避免能量較強的光(藍光或紫外線)破壞植物細胞或組織。類胡蘿蔔素是一群化合物的總稱,像是茄紅素與葉黃素也是該家族的成員,能保護植物的生長,我們吃下它們後,也能在體內發揮生理作用喔!
吃這件事情,除了在攝取能量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獲取自身無法製造的成分,必需胺基酸、必需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營養素……等都得靠吃來補充。上一段提及的葉黃素,就是一種體內無法生成,得靠飲食來補充的化合物。人類眼中黃斑部裡的葉黃素能吸收藍光的能量,保護此區的感光細胞,人類絕大部分的視覺由黃斑部裡的感光細胞完成,若此區域因葉黃素缺乏而導致細胞受損,就嚴重影響視力了。雞蛋、玉米與奇異果是含量最豐富的前三名,其他帶有黃色或是綠色的蔬菜水果也會含有該成分。
參考資料:〈 野菜の旬と栄養価~旬を知り、豊かな食卓を~〉女子栄養大学 辻村卓教授
INFO 食材產季查詢:農業知識入口網 農漁生產地圖(kmweb.moa.gov.tw/jigsaw2010/Index.aspx)
文/營養共筆網站主筆 江奕賢
圖/貓魚
上一篇
走吧! 到農家以勞力交換食宿
下一篇
百大農青首航之我思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9%
我喜歡:41%
很實用:24%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