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走吧! 到農家以勞力交換食宿
刊登日:106/05/17

一趟以農為師的學習之旅
「以勞力交換食宿」即台灣人俗稱的「打工換宿」,其定義是以個人的專長、技能、勞力和農家交換食宿,由於沒有金錢上的交易,因此,「以勞力交換食宿」是較為精準的說法。「以勞力交換食宿」最早起源於英國,至今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一開始,由於有機農業面臨人力缺乏的困境,因而興起一群關心、支持有機農業的志工,彼此號召,主動進入農場參與勞力協助。發展至今,不僅成為有機農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新興的旅遊模式,甚至被視為具有影響力的社會運動。
台灣以勞力交換食宿正方興未艾,不過,若說到去農家作勞力交換,卻常讓人聯想到電視節目「來去鄉下住一晚」,要不,就被誤解是民宿業者炒作出來的觀光模式。然而,以勞力交換食宿的意義在於以勞力為代價,學習對方(尤其是公益團體)的理念,好比在農家,藉由與農人一同生活、務農,重新沈澱內在,聆聽農人分享大地、作物傳授的智慧,價錢遠遠超過金錢、食宿之外;這與到民宿作勞力交換,幫忙端盤子、換床單,雖可以結交新朋友、轉換心情,動機、本質卻截然不同――尤其,大部分熱心接待志工的農家,並不是非得仰賴志工提供的勞力(甚至有時還得承擔志工幫倒忙、造成損失的風險),因此,參加勞力交換的志工,務必懷著謙卑學習的心。
新型態的生活旅行模式
由於一字之差,「打工換宿」(以勞力交換食宿)與「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時常讓人混淆。一般來說,打工換宿的工時在4 ~ 6 小時之間,志工透過勞力、技術交換到一日三餐與免費住宿,此外並無額外的金錢交易;打工度假則是透過勞力獲得相對酬勞。因此,到國外打工換宿僅需一般觀光簽證,打工度假則需工作簽證。自從2004 年澳洲政府向台灣開放打工度假簽證,開啟台灣人更多元的旅遊模式,以勞力交換食宿也不斷萌芽茁壯,2008 年,「有機農場勞力交換」(World 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簡稱WWOOF)系統引進台灣,為農夫與志工開啟一扇便捷而直接的國際窗口。不過,目前台灣提供勞力交換的農家同時加入WWOOF 系統的比例並不高,想在台灣參與勞力交換,大多仍需仰賴部落格、社群論壇等網路資源,甚至是志工之間口耳相傳的情報網絡。
互利共好的正向循環
而值得玩味的是,目前,無論台灣或他國,在農業法或觀光法上都沒有針對勞力交換食宿制定明確的法令規範,談到工作環境毫無保障,乍聽下也許令許多人卻步,不過,回到根本層面來說,資深志工楊環靜說:「一些東西可以透過法律去作強制約束,但以情感、人性作為訴求的東西,在外力約束後,反而會把雙方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賴與情誼層層剝離掉。」
畢竟,到農家以勞力交換食宿,不僅是單純的勞力協助,其中還孕育著志工對於有機、友善農業的支持與認同,農人也透過志工帶來的知識進行交流,並同時推廣有機、友善農業的理念,還能行銷個人品牌,形成互利的關係。試想,當一個農夫願意為陌生人敞開大門,與他同吃、同住,教導他農業知識、天地智慧,還供給吃喝、睡覺的地方,不論是誰,都當懷抱著感恩的心虛己以受吧!
INFO 打工換宿情報站
WWOOF Taiwan / www.wwooftaiwan.com
KiTaiwan 打工換宿遊台灣/ www.kitaiwan.com
臺灣打工換宿報你知/ twworkexchange.com
打工換宿.背包環島/ www.facebook.com/BeiBaoHuanDao
文/蘇俐穎 圖/楊環靜
上一篇
傳統式榨油
下一篇
當季蔬果不僅好吃,也可能比較營養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9%
我喜歡:15%
很實用:0%
夠新奇:8%
普普啦:8%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5/19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