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杏鮑菇栽培技術(二)
刊登日:106/08/08
5,648
杏鮑菇的栽培過程包括木屑堆積、基質裝袋、滅菌、冷卻、接種、培養、刺激出菇及採收等步驟,全程約需60天左右茲說明如下。
杏鮑菇栽培過程
(一)木屑的選擇
木屑以闊葉樹中材質較輕者為佳,如山黃麻、楓木、油桐或楠木等,一般多以購買雜木居多,價格相對比單一樹種便宜,可以指定何種樹種占的比例為多數,木屑購入後,必須灑水堆積至少1∼3個月,剛開始一兩個月最好每週翻堆灑水一次,之後每兩週翻堆一次。堆積的目的一方面讓木屑充分吸水,一方面在堆積過程中讓一些不利於菌絲生長的物質慢慢分解。國內有許多業者直接利用新鮮木屑種植,並未經過堆積,這時可以要求木屑商送貨之前先將新鮮木屑加水處理,以增加木屑的含水量。
(二)栽培基質之配方
杏鮑菇因為栽培時間短,產量和營養物質添加的量呈正相關,但是營養物質添加的多寡和殺菌的方式有關,一般常壓滅菌的養份添加以不超過基質乾重的30%,以免滅菌不完全反而導致反效果,如果採用高溫高壓滅菌的消毒方式,營養物質可以添加至基質總乾重的50%。一般常用的營養添加物為米糠、粉頭、黃豆粉、麥麩、大麥粉、玉米芯以及酵母粉等,除此之外,尚須添加1%左右的碳酸鈣以調整pH值在6.0∼7.0間。混合好所有的材料之後,將含水量調整在60∼65%最為適宜,太乾則菌絲生長較慢,太濕則會導致基質的通氣性不良,也會抑制菌絲的生長。如果要是用液態菌種接種,必須要將菌種接種的水分也要納入計算,通常含水量必須比用固態菌種少2∼3%的含水量。
(三)栽培基質材料之殺菌
如果採用常壓殺菌,必須將蒸氣維持在100℃上下至少6個小時,才能確保栽培基質滅菌完全。如果採用高溫高壓滅菌,可配合自動化程式控制,保持栽培基質中心溫度121℃達1小時,然後停止供應蒸氣但不排氣的狀況下維持45分鐘,然後開始排除殺菌釜內的蒸氣,待內部壓力表降至零時,才可以打開殺菌釜的門,將滅過菌的栽培基質移入控制室中冷卻。
(四)接種
太空包的接種量約20∼25克,依據製包的大小,約在20∼30天內完成走菌。如果是購買之菌種,必需先檢視瓶子表面是否有任何菌絲生長異常或雜菌之情形,然後以酒精表面消毒後,再拔除棉塞,檢視表面有無任何雜菌,以及是否有酸臭腐敗之現象,如果沒有,才能打鬆作為接種之用。如果是液態菌種,每包接種量建議為10∼20c.c.,如果要杏鮑菇生產穩定,建議最終還是要自己製作菌種比較有保障。杏鮑菇可以利用大型的發酵槽製作菌種(圖1),以一桶500公升的液態菌種,每包接種20c.c.的話,就可以接種2.5萬包的太空包,如果技術還未完全到位,建議可以用中型或小型的發酵槽先培養液態菌種,然後再接到固態菌種,一樣可以縮短菌種製作時間,同時還保有菌種的活力,並能確保菌種未受汙染。為求生產的穩定,應設立一套固定的母種製備流程,定期製作母種,以避免移植太多次造成活力下降而影響產量。為保持菌種活力,定期由新鮮菇體採種,作為新一批母種的來源。如果有-20℃的菌種保存箱或液態氮保存桶更佳。
(五)培養
培養初期為使接種源快速生長,降低雜菌生長的機會,溫度可以設在22∼23℃,靜風培養,此時熱量產生較少,栽培基質內的溫度和設定的溫度不致差異太大。培養約10天之後,菌絲因快速生長產生熱量並釋放出來,為避免栽培基質內溫度超過28℃,對菌絲造成傷害,可將溫度降至20∼21℃,直至菌絲長滿基質。培養後期因菌絲長滿基質,生長速度趨緩,瓶內基質發熱降低,溫度可以升高至23∼24℃,同時避免20℃時有些菇體會先行長出,影響後續出菇的整齊度。如果培養室同時放置不同接菌時期的栽培瓶,建議依據放置的量將溫度設在20∼22℃,並有溫度感應器置於栽培瓶中間。
杏鮑菇菌絲生長時可以忍受很高的二氧化碳濃度,但為避免基質缺氧現象,培養室的二氧化碳濃度依據放置的量設定為3,000∼10,000ppm,並在每一排之間預留一些空隙,以利空氣的交換與熱的釋放。至於溼度,原則上不需特別的加濕,一般保持在相對濕度70%即可。
(六)刺激出菇及出菇後的管理
● 開包方式:太空包的開包方式有割除袋口、不留頸環或留頸環之後再拿掉;或者去除頸環、不割袋口等方式,處理的方式各有優缺點,根據每一菇場的設備及管理的習慣作調整。
● 溫度:溫度可以從18℃再階段式降至16℃,也有菇農直接降至14℃,再慢慢回溫至17℃,不同的操作手法都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
● 濕度:另一個重要的刺激條件是濕度,很多菇農怕加濕會有爛菇的狀況,因此不敢加濕,以致出菇不整齊,整個栽培過程時間拉長,其實溼度可以設在90∼92%,只要注意架子和太空包袋口不要有水滴殘留即可(圖2),另外,如果接種的木屑菌種已太乾,建議應用消毒過的湯匙將其挖除,才不會影響後續出菇。
● 小菇期管理:第二階段為小菇期,此時為避免小菇產生太多,需注意濕度不要太高,同時小菇對於細菌非常敏感,注意在塑膠袋口或袋身不可有任何水滴殘留(圖3),特別是由菇架上滴落到菇體上的水滴往往更髒。
此一階段會有正常的菇水凝結,只要是透明的,不必太擔心,如果菇水是褐色的,後續需要持續追蹤是否有病害發生的情形,此一階段的通風非常重要,如果通風不良,很容易有菇體集體黃化的現象發生(圖4),此時進入菇舍時會有酸味或類似杏仁味的異味產生。
一旦菇傘形成,菇體的數目就不會再增加,菇體太多需要去掉部分的小菇,僅留1∼3朵,確保菇體可以成長為較為大朵且較具商業價值,此時可以提高溼度,但為了將來菇體在市場上有較長的貨架壽命,仍以不超過90%為原則。
● 清潔管理:杏鮑菇會產生數以萬計的擔孢子,在菇體成熟之後便會自動釋放於空氣中,這些擔孢子常會累積在空調系統、熱交換機、排氣扇內空氣通過的管道壁、出菇室內的牆壁及架子上,必須定期清洗空調系統及熱交換機之濾網,以維持空調系統及通風系統的正常運作。
而在菇體採收後,整個菇舍務必打掃清潔乾淨,以清水沖洗後,打開內風扇或是利用冷氣的除濕功能,除去牆壁及菇架上遺留的水滴,並定期保養空調系統。必要時可以以適度稀釋的漂白水清洗菇舍。
(七)採收及包裝
為避免在白色菇柄上留下黑色的污斑,在採收菇體時應戴上薄塑膠手套,並在沾染木屑之後適時更換,或隨時拍除手套上的木屑。採下來的菇體去除基部木屑後,分級包裝,一般多以塑膠袋,每袋1台斤至1公斤的形式販售;如有自己的通路,建議以黑色淺盤裝盛,以人工或自動包裝機封膜,所使用之保鮮膜應有透氣功能,以延遲菇體組織劣變,增加儲藏時間和貨架壽命。
(八)雜菌及病蟲害防治
為維護消費者的健康及杏鮑菇的永續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包括基質的調製殺菌、出菇採收過程中均不得使用農藥,因此在事先之預防及環境衛生之管理至為重要。雜菌的汙染通常有幾個原因,包括接種原已經被感染、殺菌不完全、接種時污染等等,只要把原因找出來,即可針對問題加以改善。
一般困擾太空包栽培廠的主要問題是綠色黴菌和紅麵包黴菌(圖5),在養菌的過程中只要發現遭受污染的太空包最好馬上移除,以免真菌孢子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滅菌完後的太空包必須注意迅速降溫以減少棉花潮濕的情況。接種時同時準備一些滅過菌的棉花,可將太溼的棉塞替換,對於降低紅麵包黴的發生有正面助益。其他較常發生的真菌病害,是在溼度過高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白黴病,在菇柄基部的地方會有白色的毛狀物產生,降低溼度或增加通風可以改善。而細菌性病害在杏鮑菇栽培場常是另一個令菇農頭痛的問題,主要是在出菇階段初期濕度太高所導致,這些細菌大部分是由加溼的水源而來,即使經過逆滲透過濾的水,還是含有很高的細菌數,一般菇舍缺乏敏感而穩定的溼度偵測器,因而常有過度加溼的狀況,殘留的水滴由太空包表面或層架上滴到菇體表面所引起,通常改善溼度的管理,即可避免此一問題的發生。蟲害的問題主要是紅蜘蛛,特別是母種培養及菌種培養室應特別注意,一旦感染得全部清除,所有空間以蒸氣消毒,因此在菌種挑選時必須非常嚴格,有懷疑時可以輔以放大鏡確認。
(九)栽培後廢料之處理
大部分菇場請人運走作為農作物的肥料,有的則是把水份去除後作為殺菌時鍋爐的燃料。農業試驗所曾針對栽培過一週期的栽培介質的再利用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將廢棄的木屑和新鮮木屑以乾重比1:1混合,所得到的產量和使用新鮮木屑相同。
結論
杏鮑菇對於環境非常敏感,因此栽培過程的每一環節都必須非常注意,才能確保生產高產量且品質優良的菇體。
(全文完)
文圖/陳美杏、呂昀陞、李瑋崧、彭金騰 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
杏鮑菇栽培過程
(一)木屑的選擇
木屑以闊葉樹中材質較輕者為佳,如山黃麻、楓木、油桐或楠木等,一般多以購買雜木居多,價格相對比單一樹種便宜,可以指定何種樹種占的比例為多數,木屑購入後,必須灑水堆積至少1∼3個月,剛開始一兩個月最好每週翻堆灑水一次,之後每兩週翻堆一次。堆積的目的一方面讓木屑充分吸水,一方面在堆積過程中讓一些不利於菌絲生長的物質慢慢分解。國內有許多業者直接利用新鮮木屑種植,並未經過堆積,這時可以要求木屑商送貨之前先將新鮮木屑加水處理,以增加木屑的含水量。
(二)栽培基質之配方
杏鮑菇因為栽培時間短,產量和營養物質添加的量呈正相關,但是營養物質添加的多寡和殺菌的方式有關,一般常壓滅菌的養份添加以不超過基質乾重的30%,以免滅菌不完全反而導致反效果,如果採用高溫高壓滅菌的消毒方式,營養物質可以添加至基質總乾重的50%。一般常用的營養添加物為米糠、粉頭、黃豆粉、麥麩、大麥粉、玉米芯以及酵母粉等,除此之外,尚須添加1%左右的碳酸鈣以調整pH值在6.0∼7.0間。混合好所有的材料之後,將含水量調整在60∼65%最為適宜,太乾則菌絲生長較慢,太濕則會導致基質的通氣性不良,也會抑制菌絲的生長。如果要是用液態菌種接種,必須要將菌種接種的水分也要納入計算,通常含水量必須比用固態菌種少2∼3%的含水量。
(三)栽培基質材料之殺菌
如果採用常壓殺菌,必須將蒸氣維持在100℃上下至少6個小時,才能確保栽培基質滅菌完全。如果採用高溫高壓滅菌,可配合自動化程式控制,保持栽培基質中心溫度121℃達1小時,然後停止供應蒸氣但不排氣的狀況下維持45分鐘,然後開始排除殺菌釜內的蒸氣,待內部壓力表降至零時,才可以打開殺菌釜的門,將滅過菌的栽培基質移入控制室中冷卻。
(四)接種
太空包的接種量約20∼25克,依據製包的大小,約在20∼30天內完成走菌。如果是購買之菌種,必需先檢視瓶子表面是否有任何菌絲生長異常或雜菌之情形,然後以酒精表面消毒後,再拔除棉塞,檢視表面有無任何雜菌,以及是否有酸臭腐敗之現象,如果沒有,才能打鬆作為接種之用。如果是液態菌種,每包接種量建議為10∼20c.c.,如果要杏鮑菇生產穩定,建議最終還是要自己製作菌種比較有保障。杏鮑菇可以利用大型的發酵槽製作菌種(圖1),以一桶500公升的液態菌種,每包接種20c.c.的話,就可以接種2.5萬包的太空包,如果技術還未完全到位,建議可以用中型或小型的發酵槽先培養液態菌種,然後再接到固態菌種,一樣可以縮短菌種製作時間,同時還保有菌種的活力,並能確保菌種未受汙染。為求生產的穩定,應設立一套固定的母種製備流程,定期製作母種,以避免移植太多次造成活力下降而影響產量。為保持菌種活力,定期由新鮮菇體採種,作為新一批母種的來源。如果有-20℃的菌種保存箱或液態氮保存桶更佳。
(五)培養
培養初期為使接種源快速生長,降低雜菌生長的機會,溫度可以設在22∼23℃,靜風培養,此時熱量產生較少,栽培基質內的溫度和設定的溫度不致差異太大。培養約10天之後,菌絲因快速生長產生熱量並釋放出來,為避免栽培基質內溫度超過28℃,對菌絲造成傷害,可將溫度降至20∼21℃,直至菌絲長滿基質。培養後期因菌絲長滿基質,生長速度趨緩,瓶內基質發熱降低,溫度可以升高至23∼24℃,同時避免20℃時有些菇體會先行長出,影響後續出菇的整齊度。如果培養室同時放置不同接菌時期的栽培瓶,建議依據放置的量將溫度設在20∼22℃,並有溫度感應器置於栽培瓶中間。
杏鮑菇菌絲生長時可以忍受很高的二氧化碳濃度,但為避免基質缺氧現象,培養室的二氧化碳濃度依據放置的量設定為3,000∼10,000ppm,並在每一排之間預留一些空隙,以利空氣的交換與熱的釋放。至於溼度,原則上不需特別的加濕,一般保持在相對濕度70%即可。
(六)刺激出菇及出菇後的管理
● 開包方式:太空包的開包方式有割除袋口、不留頸環或留頸環之後再拿掉;或者去除頸環、不割袋口等方式,處理的方式各有優缺點,根據每一菇場的設備及管理的習慣作調整。
● 溫度:溫度可以從18℃再階段式降至16℃,也有菇農直接降至14℃,再慢慢回溫至17℃,不同的操作手法都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
● 濕度:另一個重要的刺激條件是濕度,很多菇農怕加濕會有爛菇的狀況,因此不敢加濕,以致出菇不整齊,整個栽培過程時間拉長,其實溼度可以設在90∼92%,只要注意架子和太空包袋口不要有水滴殘留即可(圖2),另外,如果接種的木屑菌種已太乾,建議應用消毒過的湯匙將其挖除,才不會影響後續出菇。
● 小菇期管理:第二階段為小菇期,此時為避免小菇產生太多,需注意濕度不要太高,同時小菇對於細菌非常敏感,注意在塑膠袋口或袋身不可有任何水滴殘留(圖3),特別是由菇架上滴落到菇體上的水滴往往更髒。
此一階段會有正常的菇水凝結,只要是透明的,不必太擔心,如果菇水是褐色的,後續需要持續追蹤是否有病害發生的情形,此一階段的通風非常重要,如果通風不良,很容易有菇體集體黃化的現象發生(圖4),此時進入菇舍時會有酸味或類似杏仁味的異味產生。
一旦菇傘形成,菇體的數目就不會再增加,菇體太多需要去掉部分的小菇,僅留1∼3朵,確保菇體可以成長為較為大朵且較具商業價值,此時可以提高溼度,但為了將來菇體在市場上有較長的貨架壽命,仍以不超過90%為原則。
● 清潔管理:杏鮑菇會產生數以萬計的擔孢子,在菇體成熟之後便會自動釋放於空氣中,這些擔孢子常會累積在空調系統、熱交換機、排氣扇內空氣通過的管道壁、出菇室內的牆壁及架子上,必須定期清洗空調系統及熱交換機之濾網,以維持空調系統及通風系統的正常運作。
而在菇體採收後,整個菇舍務必打掃清潔乾淨,以清水沖洗後,打開內風扇或是利用冷氣的除濕功能,除去牆壁及菇架上遺留的水滴,並定期保養空調系統。必要時可以以適度稀釋的漂白水清洗菇舍。
(七)採收及包裝
為避免在白色菇柄上留下黑色的污斑,在採收菇體時應戴上薄塑膠手套,並在沾染木屑之後適時更換,或隨時拍除手套上的木屑。採下來的菇體去除基部木屑後,分級包裝,一般多以塑膠袋,每袋1台斤至1公斤的形式販售;如有自己的通路,建議以黑色淺盤裝盛,以人工或自動包裝機封膜,所使用之保鮮膜應有透氣功能,以延遲菇體組織劣變,增加儲藏時間和貨架壽命。
(八)雜菌及病蟲害防治
為維護消費者的健康及杏鮑菇的永續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包括基質的調製殺菌、出菇採收過程中均不得使用農藥,因此在事先之預防及環境衛生之管理至為重要。雜菌的汙染通常有幾個原因,包括接種原已經被感染、殺菌不完全、接種時污染等等,只要把原因找出來,即可針對問題加以改善。
一般困擾太空包栽培廠的主要問題是綠色黴菌和紅麵包黴菌(圖5),在養菌的過程中只要發現遭受污染的太空包最好馬上移除,以免真菌孢子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滅菌完後的太空包必須注意迅速降溫以減少棉花潮濕的情況。接種時同時準備一些滅過菌的棉花,可將太溼的棉塞替換,對於降低紅麵包黴的發生有正面助益。其他較常發生的真菌病害,是在溼度過高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白黴病,在菇柄基部的地方會有白色的毛狀物產生,降低溼度或增加通風可以改善。而細菌性病害在杏鮑菇栽培場常是另一個令菇農頭痛的問題,主要是在出菇階段初期濕度太高所導致,這些細菌大部分是由加溼的水源而來,即使經過逆滲透過濾的水,還是含有很高的細菌數,一般菇舍缺乏敏感而穩定的溼度偵測器,因而常有過度加溼的狀況,殘留的水滴由太空包表面或層架上滴到菇體表面所引起,通常改善溼度的管理,即可避免此一問題的發生。蟲害的問題主要是紅蜘蛛,特別是母種培養及菌種培養室應特別注意,一旦感染得全部清除,所有空間以蒸氣消毒,因此在菌種挑選時必須非常嚴格,有懷疑時可以輔以放大鏡確認。
(九)栽培後廢料之處理
大部分菇場請人運走作為農作物的肥料,有的則是把水份去除後作為殺菌時鍋爐的燃料。農業試驗所曾針對栽培過一週期的栽培介質的再利用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將廢棄的木屑和新鮮木屑以乾重比1:1混合,所得到的產量和使用新鮮木屑相同。
結論
杏鮑菇對於環境非常敏感,因此栽培過程的每一環節都必須非常注意,才能確保生產高產量且品質優良的菇體。
(全文完)
文圖/陳美杏、呂昀陞、李瑋崧、彭金騰 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
上一篇
作物受寒生長弱 防疫措施認真做
下一篇
杏鮑菇栽培技術(一)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4%
我喜歡:48%
很實用:4%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秀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1
讚
蕭湘(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0
good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0
good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09
GOOD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09
棒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09
讚
謝齡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09
優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09
好文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09
好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09
真棒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09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