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美國加州蔬菜及其種苗產業現況
刊登日:107/07/09
6,408
近年來國際種子市場走向全球化且規模亦大幅成長,反觀臺灣蔬菜及種苗產業內需市場小,發展須仰賴國際市場。美國為世界蔬菜種子第1 大進出口國,占全球比例約15%,其中加州為美國最大的農業生產及出口州,農業年產值約348 億美元,出口量占全美農業總出口約12.3%,其蔬菜更占全美50%。
今執行農委會105 年度「提升我國蔬菜與種苗外銷競爭力~外銷菜豆產業鏈技術研習及美國加州蔬菜產業現況調查」計畫,於105 年3 月前往美國加州,針對其進行產業資訊調查,期能作為產業發展與研發之參考,提升國內蔬菜與種苗產業競爭力。
美國加州蔬菜生產現況
美國蔬菜作物年平均產值為174 億美元,占總農業產值的14%。其中馬鈴薯年銷售額為28 億美元,居第1 位,其次為萵苣(20.1 億美元),番茄(20 億美元),蘑菇(9.2 億美元)及洋蔥(8.5 億美元)。蔬菜生產主要以小農場為主,少於15 英畝的農場占全部農場的3 / 4,約6 公頃,但相較於臺灣農戶平均耕地規模的1.02 公頃已算是大面積。平均蔬菜銷售額超過50萬美元的大農場,雖僅占蔬菜農場總數的9%,卻提供了全美國蔬菜供應量的90%。
加州長年來為美國最大之農業生產州,其次為愛荷華(Iowa)、內布拉斯加(Nebraska)、德州(Texas)及明尼蘇達州(Minnesota),年產值約375 億美元,占美國整體農產品生產的11.9%,全國一半以上的水果、蔬菜及堅果類都在加州生產。其中多項農產品更為各州之首,最多的為水果與堅果類135 億美元,其次為禽畜類98.5 億美元,蔬菜及瓜類78 億美元,苗圃花卉類37.6 億美元與榖類作物35.3 億美元。加州亦是重要外銷基地,主要銷往歐洲、加拿大、中國大陸、日本及墨西哥等國家。
在蔬菜生產方面,加州占全美蔬菜產量的51%、栽培面積占45.5%、產值占57.8%,佛羅里達(Florida)次之,但所占比例均不超過10%;加州多種蔬菜生產量均位於全國第1,其中朝鮮薊、蘆筍、青花菜、花椰菜、甘藍、胡蘿蔔、芹菜、玉米、大蒜、萵苣、菇類、甜椒、加工番茄及菠菜產量占全美90%強,為主要蔬菜作物。位於Central valley 的Fresno、Pacific coast的Monterey、Ventura 及南加州科羅拉多河下游廣大灌溉區的Imperial Valley 為主要蔬菜產區(表1)。
因氣候關係,冬季瓜果、茄果及豆類主要由墨西哥、瓜地馬拉、巴拿馬等中南美洲進口,運輸時間約2 天,加州本地種植期自3月底~ 4 月開始,主要產期自6 月開始,以Bakersfield、Fresno、South Coast 及南加州等地為主;Salinas valley 等較靠太平洋沿岸地區,因海洋調節氣候,週年可生產莓果、葉菜類、胡蘿蔔、青花菜及花椰菜等蔬菜,生產皆以高度機械化栽培,並配置噴灌管線。另在洛杉磯等大都市近郊有許多小型農場,以種類多樣化之有機生產為主,並在都市假日農夫市集直接販售。
然而與臺灣所面臨的問題相同,因氣候變遷造成乾旱,農業用水限制問題逐漸嚴重,2014 年因乾旱而棄耕的農地面積約有20 萬公頃、減產20%,加州當局更預估2015 年棄耕之面積可能超過40 萬公頃(相當於目前我國耕地面積約80 萬公頃的1 / 2),可窺知其嚴重性,如加州所盛產且外銷到我國量值也不少的洋蔥、西洋芹菜等蔬菜,受2016 年乾旱影響,致使其供貨量及品質呈現下跌現象。
美國加州蔬菜種苗產業現況
依據國際市調機構MarketsAndMarkets 統計,2012 年全球蔬果種子市場總值為62.8 億美元,預估2013 ~ 2018 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2.8%,至2018 年市場值可達約129.6 億美元,其中以茄科的番茄收益與成長率最高,葫蘆科的甜瓜、西瓜與黃瓜,十字花科的甘藍、花椰菜、青花菜,其他如洋蔥、萵苣、菠菜及胡蘿蔔亦為全球重要蔬菜。目前蔬菜種子的主要市場位於歐洲約22 億美元(占全球35%),其次為北美占27%,其中美國占北美的72%約12 億美元,為世界種子最大的消費市場,而亞太地區占23%,拉丁美洲則是市場發展最快的地區,其中以巴西增長最快。
在國際貿易部分,全球種子市場交易至2012 年已成長為105.4 億美元,其中2012年蔬菜種子出口值約34.5 億美元,以荷蘭12.6 億美元(36.4%)為最高,其次為美國5.3 億美元占15.3%;蔬菜種子進口需求方面,前4 國為荷蘭(3.73 億美元)、美國(3.69 億美元)、墨西哥(2.21 億美元)及西班牙(1.97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皆超過12.5%。我國蔬菜種子出口美國以番茄種子為主,約有12.9 萬美元,農友種苗亦在2013 年於加州洛杉磯北部之聖塔克拉利塔(Santa Clarita)成立分公司,以開發美洲市場。
加州為全美最大的蔬菜種苗供應地區,其年銷售量為1.74 億美元,占全國市場之78%,遠大於位居第2 的明尼蘇達州,主要3 大經銷商為Keithly-Willams seed、TS&L seed 和Gowan seed。瓜類及茄類蔬菜主要種苗公司為Hazzard’s、Syngenta、Known-you、KWS、Harris Moran 及Nunhems,F1 種子比率高達99%,其中以番茄和甜瓜為大宗,甜瓜又以黃皮橙肉種(cantaloupe)為主流;十字花科蔬菜種子公司以SAKATA、Seminis、Takii 為主,農友種苗品種亦占部分市場;萵苣以Takii 及Nunhems 為主;豆類則為Logan Zenner 及Suba 品種為大宗,在其他葉用蔬菜如芫荽或黃秋葵等仍有部分OP 品種。
不同於臺灣蔬菜育種以高品質和耐環境逆境為主,其育種方向以抗病為第1 優先,並注重育種材料抗病性的檢定,其次為耐儲性,種苗商每年都會提供品種給經銷商進行試作,經銷商也會回覆各種苗商試作結果報告書,其調查項目多而詳細,並會給予平均總分,值得臺灣種苗業參考。
另蔬菜嫁接苗應用情形在美國因成本問題,使用率僅約5%,但在墨西哥因人工便宜多以人工嫁接,番茄嫁接苗普及率可高達90%,其以番茄接穗套管夾接番茄根砧模式,跟臺灣番茄接茄子作法有所不同。
加州蔬果批發市場
在美國整個農產品流通中,產地批發市場與零售商之間的交易量占了絕大多數,近80%的農產品是從產地經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到達零售,而銷地批發市場銷售量僅占農產品總交易量的20%左右,但對農產品價格形成具有主導作用。本次出國研習,透過外交部駐洛杉磯及舊金山經濟文化辦事處協助,參訪了加州主要銷地蔬果批發市場——洛杉磯及舊金山蔬果批發市場。
洛杉磯蔬果批發市場(Los Angeles Wholesale Produce Market)約有20 公頃,營業已有55 年,年營業額約3 億美元,為全美第2 大都會的蔬果批發市場,營業時間自晚間12 點~早上10 點。
舊金山蔬果批發市場(San Francisco Wholesale Market)由舊金山市政府於1963年投資興建,再交由管理公司經營,營業時間為凌晨1 點~下午2 點,市場規模龐大,占地面積約25 公頃,每年約250 萬噸新鮮水果和蔬菜透過該市場交易,年交易金額約為1 億美元,約有100 個貿易商在市場內經營;場地寬敞且設備完善,包括交易區、租賃倉庫區、貨品裝卸區、車輛停放區、產品檢驗站、租賃辦公室等。
兩批發市場均設有市場管理委員會,市場內設備多數由批發商或市場管理委員會自行投資,由委員會負責管理。經營方式可分為批發商直接販售運送和零售制兩種,並以批發為主,過交易時段後改為零售制,供消費者直接購買,以出清當日存貨。批發價格決定於市場供需機制,由買賣雙方自行議價,無須公開,政府亦無介入只負責監督,批發價隨季節性不同而變化大,平均批發價約為零售價之30 ~ 50%。
批發市場的果蔬來源依季節不同,春冬季的蔬果主要來自中南美洲,如墨西哥、瓜地馬拉、智利、波多黎各等,3 月至10月產品則來自加州本地,主要為Fresno、Ventura 和墨西哥灣等地,農產品分級定量包裝及冷鏈做得很徹底,除能提高產品價值外,並利於貯藏、運輸及減少損耗。參訪期間在批發市場看到來自墨西哥的菜豆,從產地到批發市場約經過2 ~ 4 天的運輸貯藏,均有不錯品質。
市場從業人員表示,消費者對於蔬果品質及安全要求年勝一年,除對進口農產品愈來愈要求外,近年已改從美國其他州,如佛羅里達(Florida)、喬治亞(Georgia)、印第安那(Indiana)、德州(Texas)和中西部亞利桑那州(Arizona)等地大批生產。又舊金山因華人比例較高,批發市場內東方蔬菜種類如結球白菜、青江菜等較多,甚至有自中國進口的薑和大蒜、夏威夷來的山藥等,商品種類多且包裝多元化,尤其是不同顏色組合的小番茄包裝,近年來頗受消費者歡迎,每箱(12 小盒)批發價22 ~ 28 美元不等,此外其品質及批發價格亦高於洛杉磯。
結語
建立與分享蔬菜生產消費大國產品特性及種苗產業資訊
臺灣蔬菜種苗之需求量不斷成長,種苗的培育不僅供應國內所需,外銷國際的商機更是龐大,種苗生產量與質的提升,都是保有臺灣農業競爭力的關鍵。然而國內市場小,為擴展種苗產業發展,國際化為必然的趨勢,因此對於主要蔬菜生產及消費國之產品需求特性、栽培品種、種苗市場等之產業資料蒐集相形重要,可作為外銷市場開拓及育種目標調整之參考。
因應國際化修正蔬菜育種目標及落實種苗檢驗
過往臺灣蔬菜品種研發方向及優勢多著重在高品質及對環境逆境,如耐熱,但面對目前國際種苗業公司合併趨勢下,臺灣本身的競爭力漸顯不足,對於未來產業環境及國際化市場的需求,蔬菜育種重點建議可朝向:
1、加強特色性狀自交系與品種開發。
2、加強抗病育種,協助業者篩選抗病性,特別是生理小種層次鑑定及篩選技術開發,避免發生該品種在臺灣宣稱是抗病,但在國外種植卻染病的情形,並加速國內業者抗病育種研發速度。
3、利用細胞質雄不稔(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系統採種,可防止親本流失。
4、加強分子選育,協助傳統育種,提高育種效率。
5、花藥培養、染色體倍加,加速自交系育成技術。
另亦須提升種子採種、檢查、處理技術,如優良種子與種苗生產規範(Good Seed and Plant Practices, GSPP)認證、種子傳播病害檢測符合國際種子檢測協會(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ISTA)標準、針對輸出國需求進行生理小種病害檢測及健康種子生產或去病技術研發。
文˙ 圖/陳葦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701.6702)
今執行農委會105 年度「提升我國蔬菜與種苗外銷競爭力~外銷菜豆產業鏈技術研習及美國加州蔬菜產業現況調查」計畫,於105 年3 月前往美國加州,針對其進行產業資訊調查,期能作為產業發展與研發之參考,提升國內蔬菜與種苗產業競爭力。
美國加州蔬菜生產現況
美國蔬菜作物年平均產值為174 億美元,占總農業產值的14%。其中馬鈴薯年銷售額為28 億美元,居第1 位,其次為萵苣(20.1 億美元),番茄(20 億美元),蘑菇(9.2 億美元)及洋蔥(8.5 億美元)。蔬菜生產主要以小農場為主,少於15 英畝的農場占全部農場的3 / 4,約6 公頃,但相較於臺灣農戶平均耕地規模的1.02 公頃已算是大面積。平均蔬菜銷售額超過50萬美元的大農場,雖僅占蔬菜農場總數的9%,卻提供了全美國蔬菜供應量的90%。
加州長年來為美國最大之農業生產州,其次為愛荷華(Iowa)、內布拉斯加(Nebraska)、德州(Texas)及明尼蘇達州(Minnesota),年產值約375 億美元,占美國整體農產品生產的11.9%,全國一半以上的水果、蔬菜及堅果類都在加州生產。其中多項農產品更為各州之首,最多的為水果與堅果類135 億美元,其次為禽畜類98.5 億美元,蔬菜及瓜類78 億美元,苗圃花卉類37.6 億美元與榖類作物35.3 億美元。加州亦是重要外銷基地,主要銷往歐洲、加拿大、中國大陸、日本及墨西哥等國家。
在蔬菜生產方面,加州占全美蔬菜產量的51%、栽培面積占45.5%、產值占57.8%,佛羅里達(Florida)次之,但所占比例均不超過10%;加州多種蔬菜生產量均位於全國第1,其中朝鮮薊、蘆筍、青花菜、花椰菜、甘藍、胡蘿蔔、芹菜、玉米、大蒜、萵苣、菇類、甜椒、加工番茄及菠菜產量占全美90%強,為主要蔬菜作物。位於Central valley 的Fresno、Pacific coast的Monterey、Ventura 及南加州科羅拉多河下游廣大灌溉區的Imperial Valley 為主要蔬菜產區(表1)。
因氣候關係,冬季瓜果、茄果及豆類主要由墨西哥、瓜地馬拉、巴拿馬等中南美洲進口,運輸時間約2 天,加州本地種植期自3月底~ 4 月開始,主要產期自6 月開始,以Bakersfield、Fresno、South Coast 及南加州等地為主;Salinas valley 等較靠太平洋沿岸地區,因海洋調節氣候,週年可生產莓果、葉菜類、胡蘿蔔、青花菜及花椰菜等蔬菜,生產皆以高度機械化栽培,並配置噴灌管線。另在洛杉磯等大都市近郊有許多小型農場,以種類多樣化之有機生產為主,並在都市假日農夫市集直接販售。
然而與臺灣所面臨的問題相同,因氣候變遷造成乾旱,農業用水限制問題逐漸嚴重,2014 年因乾旱而棄耕的農地面積約有20 萬公頃、減產20%,加州當局更預估2015 年棄耕之面積可能超過40 萬公頃(相當於目前我國耕地面積約80 萬公頃的1 / 2),可窺知其嚴重性,如加州所盛產且外銷到我國量值也不少的洋蔥、西洋芹菜等蔬菜,受2016 年乾旱影響,致使其供貨量及品質呈現下跌現象。
美國加州蔬菜種苗產業現況
依據國際市調機構MarketsAndMarkets 統計,2012 年全球蔬果種子市場總值為62.8 億美元,預估2013 ~ 2018 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2.8%,至2018 年市場值可達約129.6 億美元,其中以茄科的番茄收益與成長率最高,葫蘆科的甜瓜、西瓜與黃瓜,十字花科的甘藍、花椰菜、青花菜,其他如洋蔥、萵苣、菠菜及胡蘿蔔亦為全球重要蔬菜。目前蔬菜種子的主要市場位於歐洲約22 億美元(占全球35%),其次為北美占27%,其中美國占北美的72%約12 億美元,為世界種子最大的消費市場,而亞太地區占23%,拉丁美洲則是市場發展最快的地區,其中以巴西增長最快。
在國際貿易部分,全球種子市場交易至2012 年已成長為105.4 億美元,其中2012年蔬菜種子出口值約34.5 億美元,以荷蘭12.6 億美元(36.4%)為最高,其次為美國5.3 億美元占15.3%;蔬菜種子進口需求方面,前4 國為荷蘭(3.73 億美元)、美國(3.69 億美元)、墨西哥(2.21 億美元)及西班牙(1.97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皆超過12.5%。我國蔬菜種子出口美國以番茄種子為主,約有12.9 萬美元,農友種苗亦在2013 年於加州洛杉磯北部之聖塔克拉利塔(Santa Clarita)成立分公司,以開發美洲市場。
加州為全美最大的蔬菜種苗供應地區,其年銷售量為1.74 億美元,占全國市場之78%,遠大於位居第2 的明尼蘇達州,主要3 大經銷商為Keithly-Willams seed、TS&L seed 和Gowan seed。瓜類及茄類蔬菜主要種苗公司為Hazzard’s、Syngenta、Known-you、KWS、Harris Moran 及Nunhems,F1 種子比率高達99%,其中以番茄和甜瓜為大宗,甜瓜又以黃皮橙肉種(cantaloupe)為主流;十字花科蔬菜種子公司以SAKATA、Seminis、Takii 為主,農友種苗品種亦占部分市場;萵苣以Takii 及Nunhems 為主;豆類則為Logan Zenner 及Suba 品種為大宗,在其他葉用蔬菜如芫荽或黃秋葵等仍有部分OP 品種。
不同於臺灣蔬菜育種以高品質和耐環境逆境為主,其育種方向以抗病為第1 優先,並注重育種材料抗病性的檢定,其次為耐儲性,種苗商每年都會提供品種給經銷商進行試作,經銷商也會回覆各種苗商試作結果報告書,其調查項目多而詳細,並會給予平均總分,值得臺灣種苗業參考。
另蔬菜嫁接苗應用情形在美國因成本問題,使用率僅約5%,但在墨西哥因人工便宜多以人工嫁接,番茄嫁接苗普及率可高達90%,其以番茄接穗套管夾接番茄根砧模式,跟臺灣番茄接茄子作法有所不同。
加州蔬果批發市場
在美國整個農產品流通中,產地批發市場與零售商之間的交易量占了絕大多數,近80%的農產品是從產地經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到達零售,而銷地批發市場銷售量僅占農產品總交易量的20%左右,但對農產品價格形成具有主導作用。本次出國研習,透過外交部駐洛杉磯及舊金山經濟文化辦事處協助,參訪了加州主要銷地蔬果批發市場——洛杉磯及舊金山蔬果批發市場。
洛杉磯蔬果批發市場(Los Angeles Wholesale Produce Market)約有20 公頃,營業已有55 年,年營業額約3 億美元,為全美第2 大都會的蔬果批發市場,營業時間自晚間12 點~早上10 點。
舊金山蔬果批發市場(San Francisco Wholesale Market)由舊金山市政府於1963年投資興建,再交由管理公司經營,營業時間為凌晨1 點~下午2 點,市場規模龐大,占地面積約25 公頃,每年約250 萬噸新鮮水果和蔬菜透過該市場交易,年交易金額約為1 億美元,約有100 個貿易商在市場內經營;場地寬敞且設備完善,包括交易區、租賃倉庫區、貨品裝卸區、車輛停放區、產品檢驗站、租賃辦公室等。
兩批發市場均設有市場管理委員會,市場內設備多數由批發商或市場管理委員會自行投資,由委員會負責管理。經營方式可分為批發商直接販售運送和零售制兩種,並以批發為主,過交易時段後改為零售制,供消費者直接購買,以出清當日存貨。批發價格決定於市場供需機制,由買賣雙方自行議價,無須公開,政府亦無介入只負責監督,批發價隨季節性不同而變化大,平均批發價約為零售價之30 ~ 50%。
批發市場的果蔬來源依季節不同,春冬季的蔬果主要來自中南美洲,如墨西哥、瓜地馬拉、智利、波多黎各等,3 月至10月產品則來自加州本地,主要為Fresno、Ventura 和墨西哥灣等地,農產品分級定量包裝及冷鏈做得很徹底,除能提高產品價值外,並利於貯藏、運輸及減少損耗。參訪期間在批發市場看到來自墨西哥的菜豆,從產地到批發市場約經過2 ~ 4 天的運輸貯藏,均有不錯品質。
市場從業人員表示,消費者對於蔬果品質及安全要求年勝一年,除對進口農產品愈來愈要求外,近年已改從美國其他州,如佛羅里達(Florida)、喬治亞(Georgia)、印第安那(Indiana)、德州(Texas)和中西部亞利桑那州(Arizona)等地大批生產。又舊金山因華人比例較高,批發市場內東方蔬菜種類如結球白菜、青江菜等較多,甚至有自中國進口的薑和大蒜、夏威夷來的山藥等,商品種類多且包裝多元化,尤其是不同顏色組合的小番茄包裝,近年來頗受消費者歡迎,每箱(12 小盒)批發價22 ~ 28 美元不等,此外其品質及批發價格亦高於洛杉磯。
結語
建立與分享蔬菜生產消費大國產品特性及種苗產業資訊
臺灣蔬菜種苗之需求量不斷成長,種苗的培育不僅供應國內所需,外銷國際的商機更是龐大,種苗生產量與質的提升,都是保有臺灣農業競爭力的關鍵。然而國內市場小,為擴展種苗產業發展,國際化為必然的趨勢,因此對於主要蔬菜生產及消費國之產品需求特性、栽培品種、種苗市場等之產業資料蒐集相形重要,可作為外銷市場開拓及育種目標調整之參考。
因應國際化修正蔬菜育種目標及落實種苗檢驗
過往臺灣蔬菜品種研發方向及優勢多著重在高品質及對環境逆境,如耐熱,但面對目前國際種苗業公司合併趨勢下,臺灣本身的競爭力漸顯不足,對於未來產業環境及國際化市場的需求,蔬菜育種重點建議可朝向:
1、加強特色性狀自交系與品種開發。
2、加強抗病育種,協助業者篩選抗病性,特別是生理小種層次鑑定及篩選技術開發,避免發生該品種在臺灣宣稱是抗病,但在國外種植卻染病的情形,並加速國內業者抗病育種研發速度。
3、利用細胞質雄不稔(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系統採種,可防止親本流失。
4、加強分子選育,協助傳統育種,提高育種效率。
5、花藥培養、染色體倍加,加速自交系育成技術。
另亦須提升種子採種、檢查、處理技術,如優良種子與種苗生產規範(Good Seed and Plant Practices, GSPP)認證、種子傳播病害檢測符合國際種子檢測協會(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ISTA)標準、針對輸出國需求進行生理小種病害檢測及健康種子生產或去病技術研發。
文˙ 圖/陳葦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701.6702)
上一篇
小米、紅藜的過去和未來
下一篇
蓬萊仙島有好米 臺灣米相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3%
我喜歡:22%
很實用:11%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5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快樂姑娘(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13
讚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09
GOOD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09
good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09
Good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09
t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