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生計、生產與生態 互惠運作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聚落
刊登日:107/08/23
752
臺灣島內地形豐富,自然資源條件隨各地區而不同。因應環境及生態,各部落自成地方農業特色及文化景觀。位於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的吉哈拉艾聚落,為維護部落生態環境、農業及族人生計,實施生態農業,成功連結了經濟與生態,造就農村生計、農業生產、生物保育3者間能相互補足及互惠運作。
吉哈拉艾聚落位於花蓮縣最南端的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裡,地處海岸山脈麻荖漏山西側鱉溪流域最上游處,是海岸山脈最高峰,東側為臺東縣成功鎮,西側為花蓮縣富里鄉。
吉哈拉艾聚落與農業
「族人們看上這邊清澈的水源及豐富的溪流魚產,在尚未受到外來物種侵入時,這條溪充滿臺灣原生種臺東間爬岩鰍及日本禿頭鯊(俗稱吸盤魚),因此將此聚落取名為『吉哈拉艾』(Ciharaay)(具有吸盤魚之處)。」花蓮縣富里鄉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藍姆路‧ 卡造說。
最初,族人以種植旱作為生,主要有玉米、地瓜、生薑等。日治時期開始習得種植水稻的技術,並於民國年間在政府鼓勵下,種植大量的梅樹與高接梨等果樹。
吉哈拉艾生態農業發展脈絡
族人意識到過度使用化學藥劑造成環境及人體傷害,希望恢復兒時那充滿生機的生態環境,同時期待能夠增加收入,因此聚落居民逐漸與有機米糧商合作,投入耕種有機米,幾乎有8、9 成農民都曾加入有機耕作。
不過,農民無法支付龐大的有機驗證費用,必須和糧商契作。這也因此讓族人無法吃到親手耕耘的米粒,亦沒有實際增加更高的收入;在生態環境方面,施用苦茶粕等物質後,族人感受到生態的改變,過去常見的許多蛙類生物仍不復存在,失望之餘,族人紛紛退出有機米契作的行列,再次恢復慣行農法。
藍姆路‧ 卡造說:「受到外在社造觀念及生態保育價值的影響,部落協會幹部試圖藉由稻米的自產自銷及生態旅遊,讓族人持續進行有機耕作,以及讓部落居民對生態環境仍保有期待。」
另外,東華大學研究團隊發覺吉哈拉艾富有生態、地景及文化資源,邀請了解在地生態和環境的族人投入資源調查工作,建議可把農業生產環境,與周圍的半自然和自然地區所組成的景物,如耕地、農村聚落、水圳溝渠、森林、溪流或海岸等,視為整體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因此,經由部落協會與東華大學等協助,部落農業逐漸朝向生態農業發展,跳脫僅是多元農業系統的一種類別,而是採地景尺度,來維護和農業相關的生態系統,促進聚落保育和農業生產。
不斷嘗試 積極推動生態農業
吉哈拉艾為了恢復自然環境的生命力,曾嘗試運用有機栽培、綠生農法等模式。綠生農法是應用綠生菌增進土壤微生物活性,進而提升植物生命力,並營造適合生物生存的土壤環境。「在重新恢復土地生機的努力中,部落協會幹部認為,有機稻作之所以未能復育生態,主要是因為有機資材仍會傷害到水田生態的小生物或生物幼苗;另外,綠生農法的種植成本亦較高。」藍姆路‧ 卡造說。
因此,在嘗試心態下,族人選出一塊地做公田,以志工的方式,輪流為公田的稻作除草、撿福夀螺,也將耆老帶回到農田,新學習更多過去的文化歷史與生態知識,並運用在實際的耕作中。
串聯自然資源 改善農民生計
自實施生態農業後,除了逐漸回復以前生物多樣化外,也採零破壞方式維護水圳生態。族人順著山勢、沿著溪流行經的路線闢建梯田,開闢好的原始梯田大多留有溪水中常見的大滾石,現代為配合機械化工具使用,例如現行工程一遇到河川或施工路段中留有岩石,多半會將石頭除去以利施工,但部落族人會順著石頭所在位置建立田埂,有些沒辦法作為田埂的巨石也順其自然留下,成為田地的一部分風景。
以生態平衡的觀點來看,去除岩石雖寬廣了河道,但水流無所阻礙,反而會掏空河床的基底,河水中的大石可減緩水流的沖刷,有效保持水土。族人對於石頭的記憶情感,也反映了原住民族與自然共處的智慧。
2012 年在東華大學的協助與培力下,吉哈拉艾部落族人主動提報登錄為文化景觀,並於同年5 月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區」。部落也申請資源調查計畫,與鄰近國小進行部落文史、生態、地景及產業的調查,並完成部落資源手冊,部落的生態旅遊及導覽均以此調查成果作為基礎,使部落能夠順利連結各項資源,規劃觀光行程。
藍姆路‧ 卡造說:「原來以農業與雜工為主的族人增加了生態解說的工作機會。」登錄後也讓範圍內的農民不得採用慣行農法耕作,限制以集體友善耕作模式生產哈拉米及其他農作物,以免破壞生態環境及居民生活品質。族人也透過農夫市集、網路行銷,尋找會支持生物多樣性、友善生產系統的行銷市場,以增加新的收入機會,近年來已打開哈拉米的品牌市場,消費客群遍及北部及南部。
未來挑戰與展望
「部落面臨的挑戰,是消費者對我們的產品及服務觀念的改變。因為消費者認為米的價值可能是在白米本身品質或價錢,但忽略了背後文化及生態的意義。再者,部落推動的綠色旅遊,是完全融入我們生活的旅遊模式,遊客不見得接受。」藍姆路‧ 卡造說。在未來規劃中,後端銷售及全體社區加入是重點,「產品部分,短期為拓展銷售點,長期則是增加產品的類別;人員運用部分,短期為讓社區整體居民可以加入米產業;旅遊部分,短期為提升國外旅客人數,長期為使全居民在旅遊產業獲利。」
雖然國外生態農業已行之有年,臺灣比起國外起步較晚,但臺灣吉哈拉艾聚落已開始實施生態農業,並能在糧食生產、生態保育、部落生計3 者間相互補足,促進部落產業發展,足為其他地方生態農業發展之借鏡。
文˙ 圖/林正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704)
吉哈拉艾聚落位於花蓮縣最南端的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裡,地處海岸山脈麻荖漏山西側鱉溪流域最上游處,是海岸山脈最高峰,東側為臺東縣成功鎮,西側為花蓮縣富里鄉。
吉哈拉艾聚落與農業
「族人們看上這邊清澈的水源及豐富的溪流魚產,在尚未受到外來物種侵入時,這條溪充滿臺灣原生種臺東間爬岩鰍及日本禿頭鯊(俗稱吸盤魚),因此將此聚落取名為『吉哈拉艾』(Ciharaay)(具有吸盤魚之處)。」花蓮縣富里鄉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藍姆路‧ 卡造說。
最初,族人以種植旱作為生,主要有玉米、地瓜、生薑等。日治時期開始習得種植水稻的技術,並於民國年間在政府鼓勵下,種植大量的梅樹與高接梨等果樹。
吉哈拉艾生態農業發展脈絡
族人意識到過度使用化學藥劑造成環境及人體傷害,希望恢復兒時那充滿生機的生態環境,同時期待能夠增加收入,因此聚落居民逐漸與有機米糧商合作,投入耕種有機米,幾乎有8、9 成農民都曾加入有機耕作。
不過,農民無法支付龐大的有機驗證費用,必須和糧商契作。這也因此讓族人無法吃到親手耕耘的米粒,亦沒有實際增加更高的收入;在生態環境方面,施用苦茶粕等物質後,族人感受到生態的改變,過去常見的許多蛙類生物仍不復存在,失望之餘,族人紛紛退出有機米契作的行列,再次恢復慣行農法。
藍姆路‧ 卡造說:「受到外在社造觀念及生態保育價值的影響,部落協會幹部試圖藉由稻米的自產自銷及生態旅遊,讓族人持續進行有機耕作,以及讓部落居民對生態環境仍保有期待。」
另外,東華大學研究團隊發覺吉哈拉艾富有生態、地景及文化資源,邀請了解在地生態和環境的族人投入資源調查工作,建議可把農業生產環境,與周圍的半自然和自然地區所組成的景物,如耕地、農村聚落、水圳溝渠、森林、溪流或海岸等,視為整體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因此,經由部落協會與東華大學等協助,部落農業逐漸朝向生態農業發展,跳脫僅是多元農業系統的一種類別,而是採地景尺度,來維護和農業相關的生態系統,促進聚落保育和農業生產。
不斷嘗試 積極推動生態農業
吉哈拉艾為了恢復自然環境的生命力,曾嘗試運用有機栽培、綠生農法等模式。綠生農法是應用綠生菌增進土壤微生物活性,進而提升植物生命力,並營造適合生物生存的土壤環境。「在重新恢復土地生機的努力中,部落協會幹部認為,有機稻作之所以未能復育生態,主要是因為有機資材仍會傷害到水田生態的小生物或生物幼苗;另外,綠生農法的種植成本亦較高。」藍姆路‧ 卡造說。
因此,在嘗試心態下,族人選出一塊地做公田,以志工的方式,輪流為公田的稻作除草、撿福夀螺,也將耆老帶回到農田,新學習更多過去的文化歷史與生態知識,並運用在實際的耕作中。
串聯自然資源 改善農民生計
自實施生態農業後,除了逐漸回復以前生物多樣化外,也採零破壞方式維護水圳生態。族人順著山勢、沿著溪流行經的路線闢建梯田,開闢好的原始梯田大多留有溪水中常見的大滾石,現代為配合機械化工具使用,例如現行工程一遇到河川或施工路段中留有岩石,多半會將石頭除去以利施工,但部落族人會順著石頭所在位置建立田埂,有些沒辦法作為田埂的巨石也順其自然留下,成為田地的一部分風景。
以生態平衡的觀點來看,去除岩石雖寬廣了河道,但水流無所阻礙,反而會掏空河床的基底,河水中的大石可減緩水流的沖刷,有效保持水土。族人對於石頭的記憶情感,也反映了原住民族與自然共處的智慧。
2012 年在東華大學的協助與培力下,吉哈拉艾部落族人主動提報登錄為文化景觀,並於同年5 月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區」。部落也申請資源調查計畫,與鄰近國小進行部落文史、生態、地景及產業的調查,並完成部落資源手冊,部落的生態旅遊及導覽均以此調查成果作為基礎,使部落能夠順利連結各項資源,規劃觀光行程。
藍姆路‧ 卡造說:「原來以農業與雜工為主的族人增加了生態解說的工作機會。」登錄後也讓範圍內的農民不得採用慣行農法耕作,限制以集體友善耕作模式生產哈拉米及其他農作物,以免破壞生態環境及居民生活品質。族人也透過農夫市集、網路行銷,尋找會支持生物多樣性、友善生產系統的行銷市場,以增加新的收入機會,近年來已打開哈拉米的品牌市場,消費客群遍及北部及南部。
未來挑戰與展望
「部落面臨的挑戰,是消費者對我們的產品及服務觀念的改變。因為消費者認為米的價值可能是在白米本身品質或價錢,但忽略了背後文化及生態的意義。再者,部落推動的綠色旅遊,是完全融入我們生活的旅遊模式,遊客不見得接受。」藍姆路‧ 卡造說。在未來規劃中,後端銷售及全體社區加入是重點,「產品部分,短期為拓展銷售點,長期則是增加產品的類別;人員運用部分,短期為讓社區整體居民可以加入米產業;旅遊部分,短期為提升國外旅客人數,長期為使全居民在旅遊產業獲利。」
雖然國外生態農業已行之有年,臺灣比起國外起步較晚,但臺灣吉哈拉艾聚落已開始實施生態農業,並能在糧食生產、生態保育、部落生計3 者間相互補足,促進部落產業發展,足為其他地方生態農業發展之借鏡。
文˙ 圖/林正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704)
上一篇
中醫治療便秘觀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6%
我喜歡:36%
很實用:4%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7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7
good
森元(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6
讚
小瑋(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6
好文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4
棒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4
good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4
好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4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