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下背痛的自我保健
刊登日:107/09/03
939
下背痛是惱人卻十分常見的困擾。大多數人在一生中,多少會經歷幾次下背痛,有些人的症狀可能經過幾天或幾週會自動緩解、不再復發;但有些人卻反覆受此病痛困擾,久久不能斷根。
下背痛有多常見?
根據醫學文獻指出,全球估計有84%的成年人,一生中至少有1 次下背痛的經驗;大約40%的人曾在6 個月內罹患下背痛,其中15%的人疼痛可持續2 週。換言之,你我身邊10 個人當中,就有8、9 個人曾有過此困擾,且有4 人是最近6 個月才出現症狀,甚至有1 ~ 2 個人已疼痛了2 個禮拜以上。由此可見,下背痛非常普遍。
造成下背痛的原因
目前醫學文獻指出,造成下背痛的危險因子包含:吸煙、肥胖、高齡、勞動工作、久坐、心理壓力大、焦慮和抑鬱等。另外,會造成下背痛的疾病,常見的有:腰部扭傷、脊椎退化、脊椎滑脫、椎間盤突出等;較少見的有:骨質疏鬆併壓迫性骨折、腫瘤、感染等。
不過,在這麼多疾病因素中,有85% 屬於非特異性下背痛。所謂非特異性下背痛,即是指背痛的原因無法確定,而由此因素引起的下背痛是良性的,且通常在數週後就會自然緩解。
雖然大約8 成5 病人的下背痛屬於良性,但仍有少數會伴隨以下症狀:解尿困難、大小便失禁、手腳越來越無力、發燒、手腳發麻,或體重異常減輕等(即醫學上所稱的「紅旗現象」)。若出現上述症狀,可能代表目前的下背痛是由特定疾病因素導致,須就醫接受檢查,以確定病因及安排進一步治療。切記,莫因工作繁忙、症狀輕微而延後就醫,否則可能影響治療時程及效果。
給下背痛困擾者的建議
1. 尋找專業復健科醫師或神經外科醫師協助檢查及治療。若有「紅旗現象」須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使療效大打折扣。
2. 若正處於急性下背痛時期,且沒有「紅旗現象」,請不要因怕痛就臥床不動,躺床越久只會更虛弱。可考慮調整姿勢、改變工作與活動的方式,以減輕疼痛肌肉的負擔。
3. 下背痛的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運動治療、局部藥物注射、針刺、針灸、電針等,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況開立適當處方與安排手術治療。
4. 下背痛緩解後,平時請保持良好姿勢及培養運動習慣。除了有氧運動外,醫學證實,訓練核心肌群對於預防及治療下背痛相當有效。
文/ 陳煒森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醫師
陳凱華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主任
圖/ 米八芭 (豐年6705)
下背痛有多常見?
根據醫學文獻指出,全球估計有84%的成年人,一生中至少有1 次下背痛的經驗;大約40%的人曾在6 個月內罹患下背痛,其中15%的人疼痛可持續2 週。換言之,你我身邊10 個人當中,就有8、9 個人曾有過此困擾,且有4 人是最近6 個月才出現症狀,甚至有1 ~ 2 個人已疼痛了2 個禮拜以上。由此可見,下背痛非常普遍。
造成下背痛的原因
目前醫學文獻指出,造成下背痛的危險因子包含:吸煙、肥胖、高齡、勞動工作、久坐、心理壓力大、焦慮和抑鬱等。另外,會造成下背痛的疾病,常見的有:腰部扭傷、脊椎退化、脊椎滑脫、椎間盤突出等;較少見的有:骨質疏鬆併壓迫性骨折、腫瘤、感染等。
不過,在這麼多疾病因素中,有85% 屬於非特異性下背痛。所謂非特異性下背痛,即是指背痛的原因無法確定,而由此因素引起的下背痛是良性的,且通常在數週後就會自然緩解。
雖然大約8 成5 病人的下背痛屬於良性,但仍有少數會伴隨以下症狀:解尿困難、大小便失禁、手腳越來越無力、發燒、手腳發麻,或體重異常減輕等(即醫學上所稱的「紅旗現象」)。若出現上述症狀,可能代表目前的下背痛是由特定疾病因素導致,須就醫接受檢查,以確定病因及安排進一步治療。切記,莫因工作繁忙、症狀輕微而延後就醫,否則可能影響治療時程及效果。
給下背痛困擾者的建議
1. 尋找專業復健科醫師或神經外科醫師協助檢查及治療。若有「紅旗現象」須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使療效大打折扣。
2. 若正處於急性下背痛時期,且沒有「紅旗現象」,請不要因怕痛就臥床不動,躺床越久只會更虛弱。可考慮調整姿勢、改變工作與活動的方式,以減輕疼痛肌肉的負擔。
3. 下背痛的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運動治療、局部藥物注射、針刺、針灸、電針等,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況開立適當處方與安排手術治療。
4. 下背痛緩解後,平時請保持良好姿勢及培養運動習慣。除了有氧運動外,醫學證實,訓練核心肌群對於預防及治療下背痛相當有效。
文/ 陳煒森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醫師
陳凱華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主任
圖/ 米八芭 (豐年6705)
下一篇
產銷履歷面面觀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3%
我喜歡:26%
很實用:26%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妹寶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9/21
很實用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9/04
好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9/04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