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海洋文化與海鮮文化
刊登日:107/11/13
4,346
臺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這句話大家並不陌生。
真的是這樣嗎?
一群人在特定環境下生活一段時間,所留下的共同生活習慣,是關於「文化」最簡單的說法。老天給我們一流的魚類資源,所以臺灣漁港多、魚市多,海鮮餐廳可說是處處可見。國人每人每年平均漁撈量和食魚量,均名列全球前茅。海鮮的確是營養健康又美味的食物,嗜食海鮮,並累積形成「海鮮文化」,算是海島常情。
「海鮮文化」為正常「飲食文化」之一,吃魚沒有不好,「海鮮文化」本身沒有不好,但如果吃魚吃到糊里糊塗亂吃,吃到不認識魚、不認識基本漁撈,恐怕就會出現「海鮮文化汙名化」的不合理現象,還會出現更嚴重的魚類生態問題。
人類是食物鏈高層,需要從環境中獲取食物才能生存。但是當我們生活條件已到了食物不虞匱乏的情況,我們跟萬物的關係,或許能從「生存」提升到「生活」層次。譬如,觀察萬物形樣之美,讓我們得到賞心悅目的喜悅,也就是從「腸胃」提升到「心靈」關係。
若能進一步觀察、紀錄魚類生態,並將魚類資源提升為科學研究或藝文創作的養分。或能更進一步,經由魚類的欣賞、觀察,或由漁撈生活經驗中恍悟生命道理,則是將魚類關係提升到「生命」層次。
生存、生活而生命,漁類資源,其實可提供給海島居民多層次的養分。譬如魚類、漁業專家、海洋畫家、攝影家和作家等等。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懂得提升與魚類的關係,自然會懂得善待海洋,珍惜資源的必要。
這海島,提到海普遍想到的就是海鮮,到漁港走走,無非就是買海鮮、吃海產。顯然,我們跟魚、跟海的關係,確實處於長久停滯,不見提升的低階狀態。
當專家建議我們吃魚的方向:「若能選擇不妨害海洋生態方式所捕撈的漁獲,以及,選擇生態位階較低的大洋浮游魚類,除了對自己身體健康比較有保障,同時也能多少兼顧到海洋生態。」但大部分的我們,走在魚攤子前,並沒有基本常識分辨浮游或底棲魚類,無從分辨魚類生態位階高低,更何況是漁撈方法,好比有不少人以為流刺網長刺,也有不少人認為流刺網的危害是「大小通吃」,然而真正的問題應是「混獲」才對。
我們大量吃沿海食物鏈重要基礎的魩仔魚,我們大量吃形體、行為都極為特殊等同於活化石等級的曼波魚,我們吃保護恐怕都來不及的珊瑚礁魚類,我們吃海鮮吃到「我只負責吃什麼都不管」的狀態、吃到只剩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吃到沿海許多魚類早已經一去不回頭的慘況、吃到沿近海魚類資源快速枯竭的驚人境界。啊,真是枉費老天給我們一流的魚類資源。
顯然,過去豐富的漁撈與海鮮經驗,讓我們誤以為魚類在大海中是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理論上魚是可再生資源,但需要透過適當的漁業管理,讓採捕量不大過於繁衍量,魚類資源才有可能提供我們長久使用。
所謂「責任漁業」和「永續漁業」的基本概念。我們顯然還停留在落伍的「漁獲量」追逐,我們尚未進行有效的漁業管理,我們仍未劃定及設置能有效執法的沿海生態保護區,我們漁撈觀念及使用海鮮的觀念落後於許多開發中國家。
我們必要開始從「海鮮文化」往上關懷到「漁業文化」,也必要開始從「漁業文化」來思考重新認識我們將近邊緣化的「海洋文化」。
文圖/廖鴻基(鄉間4202)
真的是這樣嗎?
一群人在特定環境下生活一段時間,所留下的共同生活習慣,是關於「文化」最簡單的說法。老天給我們一流的魚類資源,所以臺灣漁港多、魚市多,海鮮餐廳可說是處處可見。國人每人每年平均漁撈量和食魚量,均名列全球前茅。海鮮的確是營養健康又美味的食物,嗜食海鮮,並累積形成「海鮮文化」,算是海島常情。
「海鮮文化」為正常「飲食文化」之一,吃魚沒有不好,「海鮮文化」本身沒有不好,但如果吃魚吃到糊里糊塗亂吃,吃到不認識魚、不認識基本漁撈,恐怕就會出現「海鮮文化汙名化」的不合理現象,還會出現更嚴重的魚類生態問題。
人類是食物鏈高層,需要從環境中獲取食物才能生存。但是當我們生活條件已到了食物不虞匱乏的情況,我們跟萬物的關係,或許能從「生存」提升到「生活」層次。譬如,觀察萬物形樣之美,讓我們得到賞心悅目的喜悅,也就是從「腸胃」提升到「心靈」關係。
若能進一步觀察、紀錄魚類生態,並將魚類資源提升為科學研究或藝文創作的養分。或能更進一步,經由魚類的欣賞、觀察,或由漁撈生活經驗中恍悟生命道理,則是將魚類關係提升到「生命」層次。
生存、生活而生命,漁類資源,其實可提供給海島居民多層次的養分。譬如魚類、漁業專家、海洋畫家、攝影家和作家等等。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懂得提升與魚類的關係,自然會懂得善待海洋,珍惜資源的必要。
這海島,提到海普遍想到的就是海鮮,到漁港走走,無非就是買海鮮、吃海產。顯然,我們跟魚、跟海的關係,確實處於長久停滯,不見提升的低階狀態。
當專家建議我們吃魚的方向:「若能選擇不妨害海洋生態方式所捕撈的漁獲,以及,選擇生態位階較低的大洋浮游魚類,除了對自己身體健康比較有保障,同時也能多少兼顧到海洋生態。」但大部分的我們,走在魚攤子前,並沒有基本常識分辨浮游或底棲魚類,無從分辨魚類生態位階高低,更何況是漁撈方法,好比有不少人以為流刺網長刺,也有不少人認為流刺網的危害是「大小通吃」,然而真正的問題應是「混獲」才對。
我們大量吃沿海食物鏈重要基礎的魩仔魚,我們大量吃形體、行為都極為特殊等同於活化石等級的曼波魚,我們吃保護恐怕都來不及的珊瑚礁魚類,我們吃海鮮吃到「我只負責吃什麼都不管」的狀態、吃到只剩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吃到沿海許多魚類早已經一去不回頭的慘況、吃到沿近海魚類資源快速枯竭的驚人境界。啊,真是枉費老天給我們一流的魚類資源。
顯然,過去豐富的漁撈與海鮮經驗,讓我們誤以為魚類在大海中是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理論上魚是可再生資源,但需要透過適當的漁業管理,讓採捕量不大過於繁衍量,魚類資源才有可能提供我們長久使用。
所謂「責任漁業」和「永續漁業」的基本概念。我們顯然還停留在落伍的「漁獲量」追逐,我們尚未進行有效的漁業管理,我們仍未劃定及設置能有效執法的沿海生態保護區,我們漁撈觀念及使用海鮮的觀念落後於許多開發中國家。
我們必要開始從「海鮮文化」往上關懷到「漁業文化」,也必要開始從「漁業文化」來思考重新認識我們將近邊緣化的「海洋文化」。
文圖/廖鴻基(鄉間4202)
下一篇
飢餓與食慾的深夜習題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80%
我喜歡:10%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1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甜甜(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11/13
我們必要開始從「海鮮文化」往上關懷到「漁業文化」,也必要開始從「漁業文化」來思考重新認識我們將近邊緣化的「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