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范欽慧╳吳燦政|打開耳朵,來一場聆聽漫步
刊登日:108/03/28
487
從一個田野錄音師到社會運動倡議者,范欽慧透過在地聲景的聆聽,推動環境保育、土地人文的連結與尊重、謙卑、多元、包容的價值;聲音藝術家吳燦政則以藝術創作的角度,提出聆聽背後的思辨。他們用聲音的角度,邀請我們傾聽、思考土地與自身的關係。
問:聲景對兩位而言是什麼?
范欽慧(簡稱范):就是相對地景而言,聲音的風景。
吳燦政(簡稱吳):把一個地方的人、動物、環境聲音記錄下來,說明那裡的聲音現象是什麼,去推動人跟環境間關係的思考。
問:能否分享在大自然裡,收錄聲景時發生過的故事?
范:一次跟著巡山員去森林錄音,他腳程很快,後來霧來了。我走在稜線上,一點聲音都沒有,那是濃霧,而且我有懼高症,走很久都沒有人,本能看一下手機發現沒訊號,覺得死在這邊沒人知道,就怕到哭耶,哭聲是我唯一聽到的聲音。之後忽然發現我從來沒有跟自己在一起過,根本沒有在聽當下的聲音,真的是身心分離者。那次以後,我才發現我不相信自己,對森林非常地防衛,不相信它是可以接納我的。我很少長時間獨自一個人,都遺忘自己的感官了,完全活在腦袋裡想東想西。原來到森林聆聽,是找回最初的敏感度、信任,自己跟自己在一起那種深度療癒的感覺。
吳:妳會有這種感受可能是因為妳不習慣放空,因為妳的生活經驗是一直要去接觸人。像我平常生活圈只有自己一個人,所以我到山上,我可以很快速地單純聆聽。因為很多人都在錄大自然的聲音,所以我不急著錄,而是去錄人跟環境的聲音。就像我會好奇鳥聲旁邊還有什麼?為什麼氛圍是那樣子?人的行為是什麼?我們跟這塊土地的連結是什麼?
有一次去小琉球錄音,父母帶小孩看厚石裙礁的解說牌,摩托車是不熄火的,看完後拍張照片,走了。「聽」這件事在當下完全被忽略。我們一般旅行的經驗是希望那個地方傳達給我什麼,代表我的旅行有意義,而且那個傳達的方法要很直接,否則我們好像全部失能一樣,喪失身體的經驗。
問:是否有曾經懷念、如今已消失的聲景?
范:我是在臺北都會長大的,虎林街靠近四獸山那裡,小時候家附近都是農田,那時都還可以聽到澤蛙、黑眶蟾蜍的聲音。臺北市在民國50 年左右把水圳全部覆蓋到地下去了,我現在都還記得水的路線,那是有機會再現的。期待把水圳的網絡找回來,安靜跟美好的狀態就能夠回來。
吳:以前那個年代認識青蛙,就算牠再怎麼叫,也都習慣了所以繼續睡;如果把這類比成摩托車,因為我們習慣摩托車的聲音,所以半夜被摩托車吵起來後繼續睡,會去抗議嗎?現在會抗議就是因為生活環境已經很少青蛙。不過我自己是沒有特別懷念的聲音,譬如雲林老家以前有木麻黃,冬天「噓」的聲音讓你覺得更冷,後來臺灣很多木麻黃都砍掉了。如果我懷念這個聲音,會思考動機是什麼?如果懷念,是要去保留,還是順著時勢,該結尾就結尾?很多人記錄只是滿足自己的懷念,沒有深入思考。為什麼我要把錄音公開在網路上?我如果有機會錄下來,別人也聽到覺得重要,可能就會有所行動。我們還是停留在把聲音當成懷舊的情緒,若沒有嚴肅看待、討論、分析的話,聲音在一個區域的發展就會停滯,可能都是同樣類型的創作。
問:如果可以,請試著說出代表生命的聲音。
范:就像老子說的風箱,你要夠虛,才能讓聲音從其中展演出來。你是怎樣的聆聽者?聲音經過你變成什麼?聲音可能化成你心中的聲響,由自己再去聆聽或詮釋。我喜歡水,因為水是生命力誕生的地方,我們也是從羊水孕育而來的,水很有生命力的意象,可以有很多旋律,是啟迪我的靈感。
吳:現階段我比較不會去說什麼聲音是代表生命的,那是一種個人生命的情感抒發。如果真要說,我的答案是「未知」,當我去追尋未知的聲音,這樣的過程會慢慢累積我的能量,你會因為好奇而尋找還有什麼聲音是沒聽過的。
問:對於大自然裡無生命的聲音,有什麼看法?
范:水本身無聲,但可以跟周遭的東西撞擊出不同的樂音。我在錄水聲的時候都很有感覺,它可以跟地質和環境去觸動不同的節奏。人只有夠空虛才能產生無數的旋律,天地造化猶如橐籥(按:音同陀月,即為風箱的意思),聆聽很多時候是回到自己的生命。
吳:好多年前我演講時碰到一個香港人,問有沒有可能去記錄沒有生命的東西的聲音,當下我覺得是滿有趣的思考點。對我來講,沒有發出聲音這件事,是相對於我們人會發出聲音,其他會發出聲音的可能是動物⋯⋯
范:沒有發出聲音的東西也有他們的聲音,應該是說每個東西都有他的sound,但不一定是你可以了解的voice。
吳:創造聲音的過程裡我在意的是當下與未來。所以無生命的聲音,其實是要去探索與試著創造我與無生命東西間的關係。譬如我拿一顆石頭,我可以選擇丟或不丟,丟的時候就有聲音,我就跟它產生一種關係。
問:請推薦你心目中提到自然必須一看/聽的文本。
吳:我猜想范欽慧應該會帶哪些書,我就不重複帶。
范:燦政知道我會帶哪些書嘛!我想說燦政是藝術家,我挑的就偏生態一點。
吳: 我的可以先從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的電影原聲帶《Jean-Luc Godard - Nouvelle Vague》來談,我開始透過聲音思考很多事情的原點來自高達,他把電影裡聲音的使用放在跟視覺同樣重要的位置,啟發我很多對聲音的想像。《超越聲音藝術》的作者林其蔚是臺灣早期做噪音音樂的藝術家,在這本書可以看到國內外聲音藝術的觀念、資訊及思考脈絡。《席丹.記錄.足球》是一部有趣的影片,動用很多攝影師和錄音師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記錄席丹的一場球賽。有一個角度是觀眾透過電視看這個足球員,還有一個角度是他在踢足球的時候會聽到什麼?他可能是在碎碎唸或踱步,這些聲音全被收錄下來。電影《靈魂的四段旅程》是記錄一個義大利村落的四季和生命歷程起伏的聲音,裡面沒有對白和音效。影片透過老人咳嗽、狗叫、杯子放在桌上等很簡單的聲音,告訴你這個人生活在什麼樣的空間氛圍裡,透過聲音告訴你跟環境的關係,讓你安靜地去看待生命歷程。
范:李志銘的《單聲道》提供的視野非常廣大,他本身是學城鄉研究的,從時代的切面去分析城市的速度感、聆聽的角度,是可以讓人打開耳朵的書。《沙郡年紀》的奧爾多・李奧帕德 (Aldo Leopold)被稱為生態倫理之父,本身是森林的研究、管理者,讓人讀來最受到啟發的,是他說人要像山一樣地聆聽,才能突破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朝跟環境連結的聆聽角度思考。《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的作者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本身是一個錄音師,能從一個記錄者變成行動者,給我很大的觸動。後來才會在廣播工作之外,以「台灣聲景協會」來做社會教育,再用寂靜山徑作為實踐的方向,用聆聽的角度把路線建構起來。此外,這裡面不管在工作上的場景及聆聽的角度上,對我們這種野地錄音師來說也有很大的呼應。《聲音的奇妙旅程》的崔弗・考克斯(Trevor Cox)有聲學工程背景,書裡可以看到他如何把外界的聲音拿到錄音間,設計出最美的聲音。如何到沙漠裡聆聽,如何在各種不同的橋下去聽不同的聲音。如果你具備那樣的能力跟耳朵,處處都可以去聆聽這個世界。《搶救寂靜》是我的書,這只是第一部曲而已,透過聲音去連結我過去20年從做廣播轉換成一個被聲音觸動的人,進而為了保衛它做更多行動的起點,接下來我正在摸索怎麼去做。
吳:我一直覺得范欽慧是個能量十足的人,她是廣播節目的主持人,表達很清楚,又很有熱情、很願意去創造這些路徑。
范:我覺得燦政有那種藝術家批判性的思考,可以從很多方向深化對於聲音的觀點。我們是帶著使命,他是比較抽離,用比較獨立的角度去聽聲音的部分,提供比較不一樣的思考路徑,讓我有很大的啟發。
文 曾怡陵 攝 楊捷茗( 鄉間4403)
范欽慧 | 吳燦政 |
具田野錄音師、教育廣播電台﹁自然筆記﹂主持人等身分,受到︽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一書啟發,1997年開始收錄臺灣各地山林的聲音,於2015年創立﹁台灣聲景協會﹂。 | 就讀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時期接觸許多實驗性音樂,開始思考不同創作類型的可能性,並投身聲音裝置的實驗創作。2010年進行﹁台灣聲音地圖計畫﹂,記錄臺灣各地的聲景。 |
問:聲景對兩位而言是什麼?
范欽慧(簡稱范):就是相對地景而言,聲音的風景。
吳燦政(簡稱吳):把一個地方的人、動物、環境聲音記錄下來,說明那裡的聲音現象是什麼,去推動人跟環境間關係的思考。
問:能否分享在大自然裡,收錄聲景時發生過的故事?
范:一次跟著巡山員去森林錄音,他腳程很快,後來霧來了。我走在稜線上,一點聲音都沒有,那是濃霧,而且我有懼高症,走很久都沒有人,本能看一下手機發現沒訊號,覺得死在這邊沒人知道,就怕到哭耶,哭聲是我唯一聽到的聲音。之後忽然發現我從來沒有跟自己在一起過,根本沒有在聽當下的聲音,真的是身心分離者。那次以後,我才發現我不相信自己,對森林非常地防衛,不相信它是可以接納我的。我很少長時間獨自一個人,都遺忘自己的感官了,完全活在腦袋裡想東想西。原來到森林聆聽,是找回最初的敏感度、信任,自己跟自己在一起那種深度療癒的感覺。
吳:妳會有這種感受可能是因為妳不習慣放空,因為妳的生活經驗是一直要去接觸人。像我平常生活圈只有自己一個人,所以我到山上,我可以很快速地單純聆聽。因為很多人都在錄大自然的聲音,所以我不急著錄,而是去錄人跟環境的聲音。就像我會好奇鳥聲旁邊還有什麼?為什麼氛圍是那樣子?人的行為是什麼?我們跟這塊土地的連結是什麼?
有一次去小琉球錄音,父母帶小孩看厚石裙礁的解說牌,摩托車是不熄火的,看完後拍張照片,走了。「聽」這件事在當下完全被忽略。我們一般旅行的經驗是希望那個地方傳達給我什麼,代表我的旅行有意義,而且那個傳達的方法要很直接,否則我們好像全部失能一樣,喪失身體的經驗。
問:是否有曾經懷念、如今已消失的聲景?
范:我是在臺北都會長大的,虎林街靠近四獸山那裡,小時候家附近都是農田,那時都還可以聽到澤蛙、黑眶蟾蜍的聲音。臺北市在民國50 年左右把水圳全部覆蓋到地下去了,我現在都還記得水的路線,那是有機會再現的。期待把水圳的網絡找回來,安靜跟美好的狀態就能夠回來。
吳:以前那個年代認識青蛙,就算牠再怎麼叫,也都習慣了所以繼續睡;如果把這類比成摩托車,因為我們習慣摩托車的聲音,所以半夜被摩托車吵起來後繼續睡,會去抗議嗎?現在會抗議就是因為生活環境已經很少青蛙。不過我自己是沒有特別懷念的聲音,譬如雲林老家以前有木麻黃,冬天「噓」的聲音讓你覺得更冷,後來臺灣很多木麻黃都砍掉了。如果我懷念這個聲音,會思考動機是什麼?如果懷念,是要去保留,還是順著時勢,該結尾就結尾?很多人記錄只是滿足自己的懷念,沒有深入思考。為什麼我要把錄音公開在網路上?我如果有機會錄下來,別人也聽到覺得重要,可能就會有所行動。我們還是停留在把聲音當成懷舊的情緒,若沒有嚴肅看待、討論、分析的話,聲音在一個區域的發展就會停滯,可能都是同樣類型的創作。
問:如果可以,請試著說出代表生命的聲音。
范:就像老子說的風箱,你要夠虛,才能讓聲音從其中展演出來。你是怎樣的聆聽者?聲音經過你變成什麼?聲音可能化成你心中的聲響,由自己再去聆聽或詮釋。我喜歡水,因為水是生命力誕生的地方,我們也是從羊水孕育而來的,水很有生命力的意象,可以有很多旋律,是啟迪我的靈感。
吳:現階段我比較不會去說什麼聲音是代表生命的,那是一種個人生命的情感抒發。如果真要說,我的答案是「未知」,當我去追尋未知的聲音,這樣的過程會慢慢累積我的能量,你會因為好奇而尋找還有什麼聲音是沒聽過的。
問:對於大自然裡無生命的聲音,有什麼看法?
范:水本身無聲,但可以跟周遭的東西撞擊出不同的樂音。我在錄水聲的時候都很有感覺,它可以跟地質和環境去觸動不同的節奏。人只有夠空虛才能產生無數的旋律,天地造化猶如橐籥(按:音同陀月,即為風箱的意思),聆聽很多時候是回到自己的生命。
吳:好多年前我演講時碰到一個香港人,問有沒有可能去記錄沒有生命的東西的聲音,當下我覺得是滿有趣的思考點。對我來講,沒有發出聲音這件事,是相對於我們人會發出聲音,其他會發出聲音的可能是動物⋯⋯
范:沒有發出聲音的東西也有他們的聲音,應該是說每個東西都有他的sound,但不一定是你可以了解的voice。
吳:創造聲音的過程裡我在意的是當下與未來。所以無生命的聲音,其實是要去探索與試著創造我與無生命東西間的關係。譬如我拿一顆石頭,我可以選擇丟或不丟,丟的時候就有聲音,我就跟它產生一種關係。
問:請推薦你心目中提到自然必須一看/聽的文本。
吳:我猜想范欽慧應該會帶哪些書,我就不重複帶。
范:燦政知道我會帶哪些書嘛!我想說燦政是藝術家,我挑的就偏生態一點。
吳: 我的可以先從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的電影原聲帶《Jean-Luc Godard - Nouvelle Vague》來談,我開始透過聲音思考很多事情的原點來自高達,他把電影裡聲音的使用放在跟視覺同樣重要的位置,啟發我很多對聲音的想像。《超越聲音藝術》的作者林其蔚是臺灣早期做噪音音樂的藝術家,在這本書可以看到國內外聲音藝術的觀念、資訊及思考脈絡。《席丹.記錄.足球》是一部有趣的影片,動用很多攝影師和錄音師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記錄席丹的一場球賽。有一個角度是觀眾透過電視看這個足球員,還有一個角度是他在踢足球的時候會聽到什麼?他可能是在碎碎唸或踱步,這些聲音全被收錄下來。電影《靈魂的四段旅程》是記錄一個義大利村落的四季和生命歷程起伏的聲音,裡面沒有對白和音效。影片透過老人咳嗽、狗叫、杯子放在桌上等很簡單的聲音,告訴你這個人生活在什麼樣的空間氛圍裡,透過聲音告訴你跟環境的關係,讓你安靜地去看待生命歷程。
范:李志銘的《單聲道》提供的視野非常廣大,他本身是學城鄉研究的,從時代的切面去分析城市的速度感、聆聽的角度,是可以讓人打開耳朵的書。《沙郡年紀》的奧爾多・李奧帕德 (Aldo Leopold)被稱為生態倫理之父,本身是森林的研究、管理者,讓人讀來最受到啟發的,是他說人要像山一樣地聆聽,才能突破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朝跟環境連結的聆聽角度思考。《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的作者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本身是一個錄音師,能從一個記錄者變成行動者,給我很大的觸動。後來才會在廣播工作之外,以「台灣聲景協會」來做社會教育,再用寂靜山徑作為實踐的方向,用聆聽的角度把路線建構起來。此外,這裡面不管在工作上的場景及聆聽的角度上,對我們這種野地錄音師來說也有很大的呼應。《聲音的奇妙旅程》的崔弗・考克斯(Trevor Cox)有聲學工程背景,書裡可以看到他如何把外界的聲音拿到錄音間,設計出最美的聲音。如何到沙漠裡聆聽,如何在各種不同的橋下去聽不同的聲音。如果你具備那樣的能力跟耳朵,處處都可以去聆聽這個世界。《搶救寂靜》是我的書,這只是第一部曲而已,透過聲音去連結我過去20年從做廣播轉換成一個被聲音觸動的人,進而為了保衛它做更多行動的起點,接下來我正在摸索怎麼去做。
吳:我一直覺得范欽慧是個能量十足的人,她是廣播節目的主持人,表達很清楚,又很有熱情、很願意去創造這些路徑。
范:我覺得燦政有那種藝術家批判性的思考,可以從很多方向深化對於聲音的觀點。我們是帶著使命,他是比較抽離,用比較獨立的角度去聽聲音的部分,提供比較不一樣的思考路徑,讓我有很大的啟發。
文 曾怡陵 攝 楊捷茗( 鄉間4403)
下一篇
千里步道協會|實現步道自主的價值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3%
我喜歡:18%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9%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鄭*升(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5/10
棒
妹寶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5/01
好棒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3/28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