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未來氣候情境模擬,考驗農業韌性
刊登日:108/04/24
1,182
近年因為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導致氣候異常狀況層出不窮,對於備受自然氣候條件控制的農業造成極大衝擊。以臺灣為例,2016 年1 月下旬發生霸王級寒流,致使農產品嚴重損失,臺灣農損共計42 億元,其中農產品受損將近10 億元,漁產品受損達32 億元,也導致農漁產品在接續的2 ~ 3 月間,市場價格普遍上漲。行政院主計總處在2017 年初公告,這次的寒流導致2016 年食物類物價上漲5.24%,是8 年來最大漲幅。
氣候變遷的影響不止於此,雖然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助長氣候暖化,對於糧食作物具有增產效果,但同時也會提高昆蟲越冬的存活率,以及熱帶地區害蟲北移,整體反而降低糧食作物產量。此外,溫度升高除了不利於水稻、多數蔬菜及溫帶果樹的生產外,也因病蟲害增加而造成損失,減少漁畜產品的產量。
溫度、雨量變化,
連帶影響作物生產風險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長期關注氣候變遷對於作物產量的影響,依據歷年溫度、雨量變化,並運用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評估未來氣候情境,以彈性概念,推估未來溫度、降雨量改變,對於作物產量、糧食自給率的影響。
從中可以發現,增溫帶來增產影響的包括高粱、香蕉、蔥等21 項作物,但水稻、玉米、鳳梨等39 項作物卻減產;雨量對於高粱、葡萄柚、枇杷等6 項作物有增產效果,卻對稻米、芒果、蓮霧等54 項作物有減產影響。
平均降雨量改變所造成的影響幅度,大於溫度改變所造成的影響,也顯示未來氣候變遷下,水資源管理與調適將是維持糧食作物生產力的關鍵。
表1 將未來80 年間作物生產的推估結果圖像化,更能清楚看出各種作物生產受氣溫、降雨量變化的影響。紫色表示作物生產受到較大幅度的負向衝擊,綠色表示作物生產受到正向影響,白色則表示作物生產雖受氣候變遷影響,但幅度不大。
結果顯示,蘆筍、蔥頭、蒜頭、豌豆、番茄、梅子、荔枝、茶、苦瓜、芒果、百香果、玉米、木瓜、文旦的生產會因氣候變遷而減產,是面臨高損害風險的作物;葡萄、蘋果、蔥、茭白筍、番薯、青蒜、花椰菜、竹筍等,則為氣候變遷下明顯增產的作物。
整體而言,氣候變遷對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生產風險。表1 顯示,在氣候情境RCP2.6 下,氣候變遷幅度最小,對作物生產的影響也最小;反之,在氣候情境RCP8.5 下,氣候變遷幅度隨時間拉長而更趨劇烈,至21 世紀末時對作物生產的影響也最為嚴重。
氣候變遷衝擊臺灣農業產值,
但較不影響整體糧食自給率
接下來表2 顯示,氣候變遷下的氣候暖化及降雨變化,對未來臺灣農業整體產值將帶來負面影響,進而使農業產值及國內生產總值(GDP)減少,也連帶衝擊經濟發展。
在「近未來」20 年間(2021~ 2040 年),臺灣五大農產品——稻穀、雜糧、特作、蔬菜、水果,將於4 類氣候情境(RCP2.6、RCP4.5、RCP6.0、RCP8.5)中,分別造成約15 億、16 億、15 億、21 億元的損失;至於臺灣農業產值變動將分別造成約17億、18 億、16 億、24 億元的損失;最後對臺灣整體GDP,將分別造成約24 億、25 億、23 億、33 億元的損失。
至於「中未來」期間(2041 ~ 2060 年),在前述4 類氣候情境中,臺灣五大農產品將分別造成約24 億、30 億、17 億、29 億元的損失;至於臺灣農業產值變動將分別造成約24 億、33 億、19 億、32 億元的損失;最後對臺灣整體GDP,將分別造成約42 億、47 億、27 億、47 億元的損失。
此結果也說明,氣候變遷造成整體糧食供給減少的幅度有限,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需求面結構變化下,並不會影響整體糧食自給率。
目前臺灣農政單位訂定2020 年達到糧食自給率40%,若要在短期內提高糧食自給率至40%,則應該更積極思考該如何進行「低碳農業生產」,達到減緩氣候變遷及增進農業產出的目標。
面對氣候變遷,應從調適策略做起
面對氣候變遷衝擊農業產值,應有調適策略應對。所謂的調適,簡單來說,是以順應自然的方式減緩氣候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依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2013 年研究報告建議,各國的調適策略須從以下3 個方向著手:
增加產出與效率的同時,
考慮環境與資源永續
透過改變作物分布、播種時間、基因篩選等,選擇出適應力最強與生產量最多的作物品種,也能有效改善作物產量波動的問題。此外,選擇友善環境耕作:
—維持土壤養分且強化生態循環,使作物保留更多養分。
—深化物種多樣性,以便面對不同氣候變遷,有其他作物種類可選擇。
—使用品質較好的種子,以提升產量。
—對於作物疾病、害蟲、雜草等影響,採用「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的管理模式。
—改良傳統灌溉方式,有效利用水資源。至於漁業永續發展,捕撈漁業執行捕撈行為時,應考慮海洋資源的永續性;養殖漁業則採用與農業同樣的方法,生產時選擇最有效率的方法,並以不過度生產為原則。此外,也可透過基因篩選,選出對不同地區最有適應能力的品種進行養殖。
降低傷害程度的同時,
增加產業韌性與環境適應力
主要農漁業生產地點位於鄉村,工作機會不如都市多,整體收入也較二、三級產業低,當氣候變化導致產量減少時,第一線從業者收入也因此大受影響。
在提升適應能力時,也應降低農業從業人員因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收入不穩定性,持續促進農村發展,並保障消費者有穩定的食物來源。可依各地區不同特性,發展當地最有效的長期發展策略,並考慮所有可能的潛在風險,例如社會貧窮、經濟損失、人口流失等問題。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緩和氣候變遷影響
農業生產所釋放的溫室氣體量,主要來自土地施肥所釋放的甲烷、氧化亞氮,總量相較其他產業多。如果能有效減少施肥,便能讓氣候變遷的情況受到有效控制。
其次,氣候變遷對漁業的影響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起因在於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因此,除了避免排放過多,也必須學會如何與氣候變遷共存,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仍可以穩定且持續地進行漁業活動,便是漁業調適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總結而言,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的整體影響為負面的,且會隨著時間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若要降低對臺灣農業的經濟影響,必須先從降低溫室效應著手。
建議農政單位,未來施政目標可集中在提供合適的氣候資訊與因應對策,幫助農民與相關供應鏈業者進行資源管理與投資上的調控,以降低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也可考慮提供生態保育相關給付,引導農民在增加單位面積產出與效率的同時,更兼顧環境與資源的永續性。
氣候變遷是一項具挑戰性的政策問題,其主要挑戰來自影響層面廣泛及幅度的不確定性,無論是政府、農民或農糧相關企業與團體,應盡量找出調適因應的策略,減緩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穩定農業生產的雙重目的。
文/張靜貞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整理/何嘉浩 (豐年6801)
氣候變遷的影響不止於此,雖然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助長氣候暖化,對於糧食作物具有增產效果,但同時也會提高昆蟲越冬的存活率,以及熱帶地區害蟲北移,整體反而降低糧食作物產量。此外,溫度升高除了不利於水稻、多數蔬菜及溫帶果樹的生產外,也因病蟲害增加而造成損失,減少漁畜產品的產量。
溫度、雨量變化,
連帶影響作物生產風險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長期關注氣候變遷對於作物產量的影響,依據歷年溫度、雨量變化,並運用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評估未來氣候情境,以彈性概念,推估未來溫度、降雨量改變,對於作物產量、糧食自給率的影響。
從中可以發現,增溫帶來增產影響的包括高粱、香蕉、蔥等21 項作物,但水稻、玉米、鳳梨等39 項作物卻減產;雨量對於高粱、葡萄柚、枇杷等6 項作物有增產效果,卻對稻米、芒果、蓮霧等54 項作物有減產影響。
平均降雨量改變所造成的影響幅度,大於溫度改變所造成的影響,也顯示未來氣候變遷下,水資源管理與調適將是維持糧食作物生產力的關鍵。
表1 將未來80 年間作物生產的推估結果圖像化,更能清楚看出各種作物生產受氣溫、降雨量變化的影響。紫色表示作物生產受到較大幅度的負向衝擊,綠色表示作物生產受到正向影響,白色則表示作物生產雖受氣候變遷影響,但幅度不大。
結果顯示,蘆筍、蔥頭、蒜頭、豌豆、番茄、梅子、荔枝、茶、苦瓜、芒果、百香果、玉米、木瓜、文旦的生產會因氣候變遷而減產,是面臨高損害風險的作物;葡萄、蘋果、蔥、茭白筍、番薯、青蒜、花椰菜、竹筍等,則為氣候變遷下明顯增產的作物。
整體而言,氣候變遷對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生產風險。表1 顯示,在氣候情境RCP2.6 下,氣候變遷幅度最小,對作物生產的影響也最小;反之,在氣候情境RCP8.5 下,氣候變遷幅度隨時間拉長而更趨劇烈,至21 世紀末時對作物生產的影響也最為嚴重。
氣候變遷衝擊臺灣農業產值,
但較不影響整體糧食自給率
接下來表2 顯示,氣候變遷下的氣候暖化及降雨變化,對未來臺灣農業整體產值將帶來負面影響,進而使農業產值及國內生產總值(GDP)減少,也連帶衝擊經濟發展。
在「近未來」20 年間(2021~ 2040 年),臺灣五大農產品——稻穀、雜糧、特作、蔬菜、水果,將於4 類氣候情境(RCP2.6、RCP4.5、RCP6.0、RCP8.5)中,分別造成約15 億、16 億、15 億、21 億元的損失;至於臺灣農業產值變動將分別造成約17億、18 億、16 億、24 億元的損失;最後對臺灣整體GDP,將分別造成約24 億、25 億、23 億、33 億元的損失。
至於「中未來」期間(2041 ~ 2060 年),在前述4 類氣候情境中,臺灣五大農產品將分別造成約24 億、30 億、17 億、29 億元的損失;至於臺灣農業產值變動將分別造成約24 億、33 億、19 億、32 億元的損失;最後對臺灣整體GDP,將分別造成約42 億、47 億、27 億、47 億元的損失。
此結果也說明,氣候變遷造成整體糧食供給減少的幅度有限,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需求面結構變化下,並不會影響整體糧食自給率。
根據科技部2011 年《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必須設定未來人口、社會、經濟的發展情境,推估溫室氣體排放、懸浮微粒等大氣成分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再用大氣模式推估未來氣候的變化趨勢。 因此,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第5 次評估報告中,以「代表濃度途徑」(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定義4 個未來可能的氣候情境,分別為RCP2.6、RCP4.5、RCP6.0、RCP8.5;其中,途徑指稱濃度變化歷程。 RCP8.5 是最悲觀的氣候情境。假設全球無限制使用化石燃料及人口高度成長的情況下,與工業革命(1750 年)前的氣候環境比較,至2100 年時,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濃度達到1,313 ppm,輻射驅動力持續上升至8.5 W/m2,全球平均溫度可能上升超過4℃。 RCP2.6 則是最為樂觀的氣候情境。假設氣候變遷減緩措施能有效落實,以及人口中度成長的情況下,全球能及早有效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至2100 年時,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濃度達到421 ppm,輻射驅動力在世紀中達到3.1 W/m2,直至2100 年降低至2.6 W/m2。 此外,RCP4.5、RCP6.0 分別表示中度、中低度穩定氣候情境,輻射驅動力持續上升至2100 年,且不超過4.5 W/m2、6.0 W/m2。
|
目前臺灣農政單位訂定2020 年達到糧食自給率40%,若要在短期內提高糧食自給率至40%,則應該更積極思考該如何進行「低碳農業生產」,達到減緩氣候變遷及增進農業產出的目標。
面對氣候變遷,應從調適策略做起
面對氣候變遷衝擊農業產值,應有調適策略應對。所謂的調適,簡單來說,是以順應自然的方式減緩氣候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依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2013 年研究報告建議,各國的調適策略須從以下3 個方向著手:
增加產出與效率的同時,
考慮環境與資源永續
透過改變作物分布、播種時間、基因篩選等,選擇出適應力最強與生產量最多的作物品種,也能有效改善作物產量波動的問題。此外,選擇友善環境耕作:
—維持土壤養分且強化生態循環,使作物保留更多養分。
—深化物種多樣性,以便面對不同氣候變遷,有其他作物種類可選擇。
—使用品質較好的種子,以提升產量。
—對於作物疾病、害蟲、雜草等影響,採用「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的管理模式。
—改良傳統灌溉方式,有效利用水資源。至於漁業永續發展,捕撈漁業執行捕撈行為時,應考慮海洋資源的永續性;養殖漁業則採用與農業同樣的方法,生產時選擇最有效率的方法,並以不過度生產為原則。此外,也可透過基因篩選,選出對不同地區最有適應能力的品種進行養殖。
降低傷害程度的同時,
增加產業韌性與環境適應力
主要農漁業生產地點位於鄉村,工作機會不如都市多,整體收入也較二、三級產業低,當氣候變化導致產量減少時,第一線從業者收入也因此大受影響。
在提升適應能力時,也應降低農業從業人員因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收入不穩定性,持續促進農村發展,並保障消費者有穩定的食物來源。可依各地區不同特性,發展當地最有效的長期發展策略,並考慮所有可能的潛在風險,例如社會貧窮、經濟損失、人口流失等問題。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緩和氣候變遷影響
農業生產所釋放的溫室氣體量,主要來自土地施肥所釋放的甲烷、氧化亞氮,總量相較其他產業多。如果能有效減少施肥,便能讓氣候變遷的情況受到有效控制。
其次,氣候變遷對漁業的影響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起因在於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因此,除了避免排放過多,也必須學會如何與氣候變遷共存,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仍可以穩定且持續地進行漁業活動,便是漁業調適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總結而言,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的整體影響為負面的,且會隨著時間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若要降低對臺灣農業的經濟影響,必須先從降低溫室效應著手。
建議農政單位,未來施政目標可集中在提供合適的氣候資訊與因應對策,幫助農民與相關供應鏈業者進行資源管理與投資上的調控,以降低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也可考慮提供生態保育相關給付,引導農民在增加單位面積產出與效率的同時,更兼顧環境與資源的永續性。
氣候變遷是一項具挑戰性的政策問題,其主要挑戰來自影響層面廣泛及幅度的不確定性,無論是政府、農民或農糧相關企業與團體,應盡量找出調適因應的策略,減緩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穩定農業生產的雙重目的。
文/張靜貞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整理/何嘉浩 (豐年6801)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7%
我喜歡:0%
很實用:22%
夠新奇:0%
普普啦:11%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