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用女性視野走的重建路,要當文化裡的野百合
刊登日:108/07/05
341
車行由屏東縣霧臺鄉一路蜿蜒下行至群山環繞下的大武部落,這裡的族名是Labuwan,一個深山中的魯凱族部落。它在莫拉克風災時受損嚴重,後來決定以部落共識自主決定回轉原鄉自力重建。
這幾年,在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主任陳美惠研究室團隊的陪伴之下,陸續推出山間藜、山中粟(粥小米、糯小米)、大武部落紅藜茶、山當歸、山當歸茶、山當歸藥膳包、大武森雞、大武森雞活力蛋、大武森鮮菇等網購產品;並有部落生態旅遊、石板屋民宿等。
走進部落,小區塊的田地,成片垂穗的小米、紅藜,間隔有些芋頭、玉米、樹豆、樹薯、高粱等,這些傳統作物在山風的吹拂下,搖擺地很有精神。近年來紅藜流行起來了,部落中裡的雜貨店將大武紅藜裝成小瓶陳列吸引遊客目光。
用傳統文化發展部落,是前任村長彭玉花的願景。莫拉克風災之前,她本是教會婦女會長,莫拉克風災之際當選村長,領導著大家回到風災後的原鄉,自力整地、拉水、造橋、推出道路;卸任村長後,她仍不改其志,組織大武部落重建協會,一肩扛起兒少照顧與產業重建的願景。
改革混種傳統,另創小米保種田
文化,一直是重建的指標。「小米是我們的文化,它雖然只是食物裡的一部分,但卻是文化的全部。」從2013 年起,彭玉花開始跟著老人家學習種植小米、跟耆老請教不同種類小米的名稱與用處,如今整理出21 個小米品系,並且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今年開始有小米保種田區,一改傳統混種作法,將不同品種分開耕種。
過程中,老人家是文化的活字典。如果祈福的小米沒有了,你們要怎樣把它種回來?彭玉花的婆婆說:「在部落的觀念裡,如果祖先祝福這片土地,自然而然會長回小米;此外,混種黑小米與黃小米,如果祖靈祝福它便會再長出祈福小米。」
彭玉花剛開始用小米、紅藜來作大武部落的特色作物,老人家覺得奇怪。但她回答:「我們就是要說故事啊!」若沒有訴說土地的故事、小米的好處,便無法吸引消費者進來購買。
透過和長輩的溝通,大家才漸漸地認同我們生活的土地。後來,小米故事館成立,小米田開始請部落的媽媽們幫忙拔草,於是小米、紅藜不再僅是部落自己吃的作物,這個文化糧也成為了部落經濟的糧。
莫拉克風災後,部落決定將重建方向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彭玉花提起這段,她希望自己擁有充分的主導權,而陳美惠則是扮演陪伴的角色。彼此尊重,部落提供地方、自己的知識,與陳美惠推動的生態、里山計畫相互合作,兩者相輔相成,賦予傳統新生命。
賦予傳統新生,
經濟循環開啟青年回鄉契機
小米、紅藜是傳統作物;山當歸是獵人入山採集的當地草藥;畜養雞隻是內山部落裡,傳統與狩獵文化相互折衷的肉類蛋白來源;且雞的糞便更可以成為田間的肥料;魯凱族傳統的石板屋建築,傳承自老父親的手藝,成為來體驗大武生態旅遊客人的夜晚住宿之所;運用小米與紅藜梗所作的菇包,在採收完畢後,可以回歸土地成為肥分來源;運用生態旅遊的導覽解說,以及相應而生的風味餐服務,又可以增加部落青年、婦女、菜農的收益。整套的經濟循環模式,其中每一個環節的操作,都是2 ~ 3 年的構思、嘗試的軌跡。
「要像我們這樣子有經歷,有走過,有核算過,才能知道青年回來到底要做什麼、怎麼做,所以當時我沒有馬上鼓勵年輕人回部落。我想,最起碼自己要先走出一條路,才能知道有怎樣的模式。」而返鄉青年無須都從事相同的產業,可以透過連結地方的文化,發展更具多樣性的部落特色。彭玉花結合文化與發展的願心,結合陳美惠的輔導團隊,讓Labuwan 這個純淨所在,繼續綻放出文化裡的野百合。
文˙ 攝影/柳琬玲
這幾年,在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主任陳美惠研究室團隊的陪伴之下,陸續推出山間藜、山中粟(粥小米、糯小米)、大武部落紅藜茶、山當歸、山當歸茶、山當歸藥膳包、大武森雞、大武森雞活力蛋、大武森鮮菇等網購產品;並有部落生態旅遊、石板屋民宿等。
走進部落,小區塊的田地,成片垂穗的小米、紅藜,間隔有些芋頭、玉米、樹豆、樹薯、高粱等,這些傳統作物在山風的吹拂下,搖擺地很有精神。近年來紅藜流行起來了,部落中裡的雜貨店將大武紅藜裝成小瓶陳列吸引遊客目光。
用傳統文化發展部落,是前任村長彭玉花的願景。莫拉克風災之前,她本是教會婦女會長,莫拉克風災之際當選村長,領導著大家回到風災後的原鄉,自力整地、拉水、造橋、推出道路;卸任村長後,她仍不改其志,組織大武部落重建協會,一肩扛起兒少照顧與產業重建的願景。
改革混種傳統,另創小米保種田
文化,一直是重建的指標。「小米是我們的文化,它雖然只是食物裡的一部分,但卻是文化的全部。」從2013 年起,彭玉花開始跟著老人家學習種植小米、跟耆老請教不同種類小米的名稱與用處,如今整理出21 個小米品系,並且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今年開始有小米保種田區,一改傳統混種作法,將不同品種分開耕種。
過程中,老人家是文化的活字典。如果祈福的小米沒有了,你們要怎樣把它種回來?彭玉花的婆婆說:「在部落的觀念裡,如果祖先祝福這片土地,自然而然會長回小米;此外,混種黑小米與黃小米,如果祖靈祝福它便會再長出祈福小米。」
彭玉花剛開始用小米、紅藜來作大武部落的特色作物,老人家覺得奇怪。但她回答:「我們就是要說故事啊!」若沒有訴說土地的故事、小米的好處,便無法吸引消費者進來購買。
透過和長輩的溝通,大家才漸漸地認同我們生活的土地。後來,小米故事館成立,小米田開始請部落的媽媽們幫忙拔草,於是小米、紅藜不再僅是部落自己吃的作物,這個文化糧也成為了部落經濟的糧。
莫拉克風災後,部落決定將重建方向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彭玉花提起這段,她希望自己擁有充分的主導權,而陳美惠則是扮演陪伴的角色。彼此尊重,部落提供地方、自己的知識,與陳美惠推動的生態、里山計畫相互合作,兩者相輔相成,賦予傳統新生命。
賦予傳統新生,
經濟循環開啟青年回鄉契機
小米、紅藜是傳統作物;山當歸是獵人入山採集的當地草藥;畜養雞隻是內山部落裡,傳統與狩獵文化相互折衷的肉類蛋白來源;且雞的糞便更可以成為田間的肥料;魯凱族傳統的石板屋建築,傳承自老父親的手藝,成為來體驗大武生態旅遊客人的夜晚住宿之所;運用小米與紅藜梗所作的菇包,在採收完畢後,可以回歸土地成為肥分來源;運用生態旅遊的導覽解說,以及相應而生的風味餐服務,又可以增加部落青年、婦女、菜農的收益。整套的經濟循環模式,其中每一個環節的操作,都是2 ~ 3 年的構思、嘗試的軌跡。
「要像我們這樣子有經歷,有走過,有核算過,才能知道青年回來到底要做什麼、怎麼做,所以當時我沒有馬上鼓勵年輕人回部落。我想,最起碼自己要先走出一條路,才能知道有怎樣的模式。」而返鄉青年無須都從事相同的產業,可以透過連結地方的文化,發展更具多樣性的部落特色。彭玉花結合文化與發展的願心,結合陳美惠的輔導團隊,讓Labuwan 這個純淨所在,繼續綻放出文化裡的野百合。
文˙ 攝影/柳琬玲
上一篇
肺虛了!天涼咳嗽不見得是感冒
下一篇
喝水不解渴?病「不一定」從口入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3%
我喜歡:25%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1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