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挺進雲之故鄉 提升武界部落有機蔬菜栽培能力
刊登日:108/12/05
2,008
南投縣仁愛鄉武界部落為臺灣布農族卓社群最北的分支,部落居民世代生活於群山環繞的谷地平原中。因地形因素,部落常可見雲海、雲瀑等壯麗自然美景,因而有「雲之故鄉」美稱。
武界部落過去的農耕方式主要以慣行栽培生產各類蔬菜作物,然而武界部落前村長田麗英及村民馬賴接觸許多有機栽培的資訊後,了解到過度使用化學農藥及肥料,不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傷害,對於生產者及消費者的健康亦會造成長遠影響。
成立有機蔬菜產銷班
由於這分對環境及消費者的責任及信念,田麗英和馬賴在6 年前開始努力號召村民,進行有機蔬菜栽培生產。部分村民因認同且支持田麗英的信念,聚集起來,成立了武界部落有機蔬菜產銷班,由田麗英擔任班長,目前產銷班成員有10 戶,栽培面積已達2.75 公頃。
武界有機蔬菜產銷班已正式通過有機認證,近年來亦建立了有機蔬菜輪作體制,夏季(5 ~ 10 月)主要栽培甜玉米、青椒、糯米椒及菜豆;冬季(11 ~ 4 月)主要栽培甘藍、結球白菜及一般葉菜類。銷售通路主要有里仁、統一生機、埔里吉屋、巨農及有機假日市集。
有機班成員多年來雖堅持有機生產的信念,進行有機蔬菜生產,然而過程中卻常發生產量及品質不穩定的問題,長期下來不僅影響有機班成員的收入及生活品質,更間接影響大家對於有機蔬菜栽培的信心。
改善生產問題 提振有機栽培信心
田麗英為解決並改善有機蔬菜栽培生產的問題,提振班員們對於有機栽培的信心,不斷努力嘗試並尋求各方協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臺中場)因而於2015 年起,在世界展望會經濟發
展處的媒合下,進入武界部落協助,並輔導其有機蔬菜耕作所遭遇的問題。
經調查分析後得知,部落土地因長期連作及山區雨水淋洗,導致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明顯不足,因而蔬菜生產常有肥分不足之問題;有機班尚未建立有機蔬菜育苗技術,而使幼苗育成率不佳,進而影響植株定植田間後之生育表現;又由於夏季氣候高溫多濕、病蟲害發生嚴重、有機病蟲害防治資材不足,及有機班成員心態較為保守,在夏季進行有機栽培時,常侷限於習慣栽培之蔬菜品項,使得缺乏夏季可提供通路商的蔬菜種類。
為提升武界部落有機蔬菜栽培技術以解決問題,臺中場2 年內輔導整合有意願從事或已經從事有機蔬菜栽培之農戶,協助進行分析土壤肥力,教導農民自製有機堆肥及木黴菌液肥使用,同時導入有機蔬菜
穴盤育苗及夏季有機蔬菜栽培技術,以穩定有機蔬菜產量及品質,提高農民收益,使有機班成員重拾對有機蔬菜栽培的信心。
輔導過程中,不僅成功使部落有機蔬菜栽培田區之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20%,更建立部落有機蔬菜自給自足之育苗體系,使育苗良率提升至80%,穴盤苗田間存活率由60%顯著增加至95%,不僅降低苗株成本,更有效提升有機蔬菜產量及品質。
堅持責任與信念 建立部落特色
臺灣許多具高經濟價值之茄果類蔬菜,皆需由海拔600 公尺以上之山區種植與供應,武界部落位於約海拔700 公尺,恰好具有地理上的優勢,以進行夏季番茄生產。然而番茄種植技術門檻較高,過去部落農民大多不敢輕易嘗試,為增加部落夏季蔬菜種類,臺中場分別針對番茄品種選擇、苗期管理、定植後栽培管理,並搭配有機木黴菌液肥追肥施用,成功建立一套適用於武界部落的夏季番茄有機栽培模式,供部落農民參考使用。
目前牛番茄已成為武界部落有機產銷班重要的夏季蔬菜栽培品項,部落種植出高品質之有機番茄亦深受消費市場喜愛,每台斤售價可達100 元,夏季種植番茄的農民每分地可增加約5 萬元淨利。
由於原鄉部落人口老化、耕地面積分散且栽培資訊取得不易,使有機蔬菜栽培困難度較平地高出許多,然而武界部落有機蔬菜產銷班在田麗英的努力帶領下,已慢慢地成長茁壯,且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部落的有機蔬菜栽培特色,馬賴亦因積極協助推廣原鄉部落有機蔬菜栽培,於2017年獲選南投縣優良農民。
田麗英說:「不管有機蔬菜多難種,我們都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是我們對於消費者的責任,當大家可以安心地、大口地吃著武界部落生產的有機蔬菜,那我們一切的努力也就值得了。」
文˙ 圖/林煜恒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豐年6706
武界部落過去的農耕方式主要以慣行栽培生產各類蔬菜作物,然而武界部落前村長田麗英及村民馬賴接觸許多有機栽培的資訊後,了解到過度使用化學農藥及肥料,不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傷害,對於生產者及消費者的健康亦會造成長遠影響。
成立有機蔬菜產銷班
由於這分對環境及消費者的責任及信念,田麗英和馬賴在6 年前開始努力號召村民,進行有機蔬菜栽培生產。部分村民因認同且支持田麗英的信念,聚集起來,成立了武界部落有機蔬菜產銷班,由田麗英擔任班長,目前產銷班成員有10 戶,栽培面積已達2.75 公頃。
武界有機蔬菜產銷班已正式通過有機認證,近年來亦建立了有機蔬菜輪作體制,夏季(5 ~ 10 月)主要栽培甜玉米、青椒、糯米椒及菜豆;冬季(11 ~ 4 月)主要栽培甘藍、結球白菜及一般葉菜類。銷售通路主要有里仁、統一生機、埔里吉屋、巨農及有機假日市集。
有機班成員多年來雖堅持有機生產的信念,進行有機蔬菜生產,然而過程中卻常發生產量及品質不穩定的問題,長期下來不僅影響有機班成員的收入及生活品質,更間接影響大家對於有機蔬菜栽培的信心。
改善生產問題 提振有機栽培信心
田麗英為解決並改善有機蔬菜栽培生產的問題,提振班員們對於有機栽培的信心,不斷努力嘗試並尋求各方協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臺中場)因而於2015 年起,在世界展望會經濟發
展處的媒合下,進入武界部落協助,並輔導其有機蔬菜耕作所遭遇的問題。
經調查分析後得知,部落土地因長期連作及山區雨水淋洗,導致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明顯不足,因而蔬菜生產常有肥分不足之問題;有機班尚未建立有機蔬菜育苗技術,而使幼苗育成率不佳,進而影響植株定植田間後之生育表現;又由於夏季氣候高溫多濕、病蟲害發生嚴重、有機病蟲害防治資材不足,及有機班成員心態較為保守,在夏季進行有機栽培時,常侷限於習慣栽培之蔬菜品項,使得缺乏夏季可提供通路商的蔬菜種類。
為提升武界部落有機蔬菜栽培技術以解決問題,臺中場2 年內輔導整合有意願從事或已經從事有機蔬菜栽培之農戶,協助進行分析土壤肥力,教導農民自製有機堆肥及木黴菌液肥使用,同時導入有機蔬菜
穴盤育苗及夏季有機蔬菜栽培技術,以穩定有機蔬菜產量及品質,提高農民收益,使有機班成員重拾對有機蔬菜栽培的信心。
輔導過程中,不僅成功使部落有機蔬菜栽培田區之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20%,更建立部落有機蔬菜自給自足之育苗體系,使育苗良率提升至80%,穴盤苗田間存活率由60%顯著增加至95%,不僅降低苗株成本,更有效提升有機蔬菜產量及品質。
堅持責任與信念 建立部落特色
臺灣許多具高經濟價值之茄果類蔬菜,皆需由海拔600 公尺以上之山區種植與供應,武界部落位於約海拔700 公尺,恰好具有地理上的優勢,以進行夏季番茄生產。然而番茄種植技術門檻較高,過去部落農民大多不敢輕易嘗試,為增加部落夏季蔬菜種類,臺中場分別針對番茄品種選擇、苗期管理、定植後栽培管理,並搭配有機木黴菌液肥追肥施用,成功建立一套適用於武界部落的夏季番茄有機栽培模式,供部落農民參考使用。
目前牛番茄已成為武界部落有機產銷班重要的夏季蔬菜栽培品項,部落種植出高品質之有機番茄亦深受消費市場喜愛,每台斤售價可達100 元,夏季種植番茄的農民每分地可增加約5 萬元淨利。
由於原鄉部落人口老化、耕地面積分散且栽培資訊取得不易,使有機蔬菜栽培困難度較平地高出許多,然而武界部落有機蔬菜產銷班在田麗英的努力帶領下,已慢慢地成長茁壯,且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部落的有機蔬菜栽培特色,馬賴亦因積極協助推廣原鄉部落有機蔬菜栽培,於2017年獲選南投縣優良農民。
田麗英說:「不管有機蔬菜多難種,我們都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是我們對於消費者的責任,當大家可以安心地、大口地吃著武界部落生產的有機蔬菜,那我們一切的努力也就值得了。」
文˙ 圖/林煜恒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豐年6706
上一篇
種子披衣技術發展與應用
下一篇
封存鮮味的真空包裝綠竹筍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6%
我喜歡:16%
很實用:4%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ぎんこういん(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9/01/08
部落好棒
妹寶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12/18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