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壁上的睡美人 南臺灣秋海棠
幾年前,我到屏東縣三地門鄉山區閒逛,哼著伍佰的〈夏夜晚風〉,在炎炎夏日的傍晚裡,感覺特別悠閒暇逸。慢走隨看,這時岩壁上的南臺灣秋海棠(Begonia austrotaiwanensis Y. K. Chen & C. I Peng, 1990)最吸引目光。回想起這幾年的夏秋之際,在屏東和高雄各地區觀察到的南臺灣秋海棠,總帶著每個地區的特色。
南臺灣秋海棠為臺灣特有種,是由彭鏡毅博士和指導研究生陳永寬在1990 年發表於哈佛大學阿諾德植物園研究期刊(J Arnold Arbor 71:567–574.)的新種,特色為根莖鏈球狀,無直立莖;雌花花被2 ~4 枚,多3 枚;果實背翼呈狹三角形;冬季休眠,地上部會凋萎,地下莖宿存三角形托葉;目前僅發現於高雄及屏東中低海拔、潮濕陡峭的岩石邊坡上。
我第1 次看到南臺灣秋海棠,是在屏東縣春日鄉。當時在拍照記錄凹唇軟葉蘭(Malaxis matsudai)時,看到地上有團地下莖,是由數個球狀體連合成鏈珠狀的秋海棠,抬頭一看,石壁上有一片大族群,大多剛抽出花序,還好有2 棵提早開了花,明顯的雌花花被3 枚,才認出是南臺灣秋海棠。
沿路往上,又看到葉片呈深裂狀的南臺灣秋海棠,當時訝異於其葉形變化之大,但是,在高雄與屏東爬了幾座山後,觀察到南臺灣秋海棠葉色的變化更令人驚豔。
在涼山瀑布區,看到的南臺灣秋海棠葉片呈鮮綠色,長得比一般寬大之外,葉子與葉柄都帶有白色纖毛,花瓣背面與子房帶有紅色短纖毛。三地門產區葉片多為淺裂,葉色變化最多,葉面有的接近黑色,有的帶有銀白色斑點,還有銀色葉面、墨綠色脈紋,這些葉背多有紅色素。
青山村的葉面偏絨質,少數帶有虹光質體,在閃光燈光線折射下,葉面呈現藍色。泰武鄉的則是喜歡生長在瀑布的流水環境裡,水分充足,休眠狀態較不明顯,冬季常可發現帶葉子植株,葉子較小且偏狹長,葉面帶有光澤,花期略晚,開出來的花比較小但是顏色鮮紅豔麗。茂林區的葉子為綠色、帶有紅色葉脈,花朵淺桃紅色,花徑最大,部分帶有較濃郁花香,且花朵變異最大。來義鄉、瑪家鄉及霧臺鄉也都各有特色。
除了南臺灣秋海棠喜好在岩壁上生活,臺灣還有3 種秋海棠也多發現於岩壁上。岩生秋海棠(B. ravenii)為臺灣特有種,冬季落葉,除了雄花、雌花都是2 花被片之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具有匍匐莖。中華秋海棠(B. grandis)是臺灣近年新記錄種,有球形的塊莖,地上莖可達到50 公分以上,冬季枯萎,最明顯特徵就是有珠芽。九九峰秋海棠(B. bouffordii)也是臺灣特有種,葉面綠色,葉背紅色,脈紋鮮豔明顯,葉卵形、近乎全緣,不休眠。
南臺灣秋海棠漂亮個體可用葉片扦插繁殖,只要切口長出癒合組織,就可以生出與母株相同葉色變化的個體。另一個繁殖方式是由種子有性繁殖,在授粉之後,約50 ~ 60 天蒴果就會成熟開裂,種子數量多且細小。播種後要保持高濕度,約10 天就可看到發芽。所以在進行野外採集時,切勿將地下莖取走,只要1 片葉子或1 顆種子就可繁殖出一堆植物體。
楊巽安先生論文(2011)《台灣原生秋海棠之雜交起源與多倍體種化》中提到:「分子證據支持雜交與多倍體化在臺灣原生秋海棠的演化上扮演重要角色,而此機制也可能在秋海棠屬的多樣性形成具重要性,值得進一步探討。」
目前臺灣已經發表的原生秋海棠有19種,其中就有4 種天然雜交種。南臺灣秋海棠變化多樣,除了地理的隔閡及個體間的變異之外,天然雜交造成的差異可能是最快、最明顯的,例如涼山瀑布區的南臺灣秋海棠,葉子、葉柄及花序都有毛,具有裂葉秋海棠(B. palmata)特徵,就有人提出它可能是雜交種。如果能藉由分子技術對秋海棠進行分子親緣分析,或許能幫忙解開南臺灣秋海棠變化多端的謎題。
文˙ 圖/王義富
豐年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