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森林鐵道新支線
「123到臺灣,臺灣有個阿里山。」這是許多人琅琅上口的順口溜,但其實沒有山名叫阿里山,只有18座大山組成的「阿里山山脈」,為臺灣5大山脈之一。阿里山地區水氣豐沛且溫暖,屬盛行雲霧帶,除了繚繞成雲海,也形成自然資源豐富的森林,尤其富有臺灣特有的臺灣扁柏和紅檜──它們因外觀和特性相似,常被合稱為「檜木」(hinoki)。
此處林木蓄積量多,日治時期被開發成臺灣近代第1個官營化林場,和太平山林場、八仙山林場並列臺灣3大林場。因當時林業蓬勃,需藉鐵道運木,進而帶動沿線發展,更繁榮了山腳下的嘉義。
如今林業轉型,阿里山觀光業興盛,我們尚能順著鐵路軌跡,前往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欣賞巨木群;也能一窺鄒族聖山──大塔山的壯麗;還有更多人趁夜到祝山車站或小笠原山,引頸盼著朝陽跳出山頭的剎那。
而火車駛下山,鐵支路將鋪出另一道歷史風光──過往的茂美林木也曾支撐城市經濟,儘管林業風華不再,但痕跡仍在此,靜待發掘故事。
2003 年嘉義阿里山地區空拍照
1 大塔山 2 眠月線 3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4 阿里山閣大飯店 5 臺18線(阿里山公路)6 竹山鎮 7 鹿谷鄉 8 對高岳 9 祝山車站 10 小笠原山
山林無盡藏 造就嘉義木材都市
說到繁茂森林與伐木遺跡,很多人直奔阿里山,但隨火車繞山而下,回到最初起點──嘉義北門車站,隨即翻開另一頁木業歷史。
百年前,返回平地的運木之旅,接棒的是車站一帶的腹地,這裡乘著地利之便,成為運材、製材基地,讓珍貴木頭轉化成經濟價值,餵養整座城市,同時也見證嘉義市的興起。
發現阿里山
回溯至日治時期,1896年,有日本人從玉里出發,翻過玉山,經過阿里山, 發現大面積密林;1899年,臺南縣技手小池三九郎進一步調查,確認阿里山位置和林況,證實此處森林「無盡藏」;隨後,相關單位展開探勘,評估鋪設鐵路的可行性,後由臺灣總督府委託東京帝國大學林學教授河合鈰太郎踏查、規劃鐵道。
1906年,鐵道動工,突破財務與建造的重重瓶頸,主線終於在1912年底通車,第1批檜木從二萬平車站啟程,運到嘉義市區展示1週,也昭示阿里山林場的開首。
軌道逐漸鋪向林野,伸入巨木群的腳下間隙,把人帶往原始山林,也把原先屹立的樹木運下山。此時,蒸汽火車款移山道,同時成為產業的火車頭,震盪起沿線經濟脈動。
風光的木材都市
而列車一路搖晃下山,部分原木直接售出,其他則集結至嘉義貯木場,再依照不同用途製材、加工並販賣。
當時,嘉義貯木場內有陸地貯木場、貯木池與號稱「東洋第一」的製材工廠。其中,面積超過16萬坪的貯木池就在現今的嘉義市文化局周邊─原木滾入廣闊如湖的貯木池存放,檜木飄香,是老嘉義人記憶中的「杉仔池」印象。此外,嘉義第1個火力發電廠也在此時誕生─動力室是嘉義首座鋼骨構造的混凝土建築,產生的電力直送廠內製材。
製材工序隨之啟動,營林機關、製材廠、機械維修工廠等單位應運而生。「據說現在林森路一帶,當時就有200家製材廠和木材加工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副處長楊瑞芬解釋,北門車站附近是當時全臺最大的木材交易重鎮,而木材相關工廠考量運輸成本,如雨後春筍般設立於附近,也就是現在的林森路,形成「木材街」;連帶區域又有辦公廳、宿舍、貯木場等,儼然是產業鏈核心。產業的熾盛還一路延伸至現今的嘉義市區,前景一片輝煌,連動著餐旅業、特種行業等商家紛紛突起。
那時,山林綠意倒落平地,展開另一場繁盛,嘉義因而被稱為「木材都市」,成為全臺第4大都市。
林業光景消散
然而時空轉變,木材的替代品漸增,市場需求下降;1980年代,政府正視森林保育與國土保安,宣布禁伐。越來越貧乏的森林獲得休養生息,林業光景則日漸消散。
林業面臨轉型,日治時期即在阿里山盛行的觀光業則持續飛揚,旅人摩肩擦踵地登山尋美、感慨昔日林場之闊;然而,山腳曾櫛比鱗次的木材產業場所,多數反倒黯然退場,集散地的風光漸被我們淡忘。
「阿里山森林、鐵道、產業和生活,4個構面是相輔相成的。」楊瑞芬提到,森林資源固然豐富,但少了鐵路便無法運下山,倘若無產業鏈支持,則不能供應生活所需,因此應極力保存、活化各環節,才能相互輝映舊時榮景。
重拾歷史拼圖
漫步嘉義,過去的林業村、製材工廠等地幾乎淹沒在城市樓厝、鐵皮之間;而相關單位正奔走保存,並以在地視角導遊旅者走看來時路──近年新興景點「檜意森活村」便是一例走訪位於林森路的檜意森活村,許多遊客換上和服,穿梭於木造的宿舍、澡堂、營林俱樂部之間,初探木材都市的歷史一景。原來,此處的前身是用大量檜木建造而成的營林機關官舍,現已整修29棟日式木構建築,並有文創產業、藝術展覽進駐。
「我們採原工法、原料、原貌,希望恢復建築之美。」楊瑞芬表示,維修過程需一一調查、記錄,例如,當時人們為適應臺灣潮濕氣候,而於外牆加上防雨的雨淋板等結構,形成特色,「記錄可以增加維護效益,等到下個百年要再整修時,就不用辛苦地調查。」
除了重現建築,嘉義林管處也透過布展、出版史料,推動記憶保存,讓園區吸睛的不只有日式風情,還能真正推廣在地文化,促進認同。
「是我們不夠老,所以還不知道很多事情。」楊瑞芬說,嘉義林管處持續調查其他建物,並屢有新發現,因此得一再重啟研究、向前追溯,如拼圖般一塊塊湊回老嘉義面貌。未來,他們更盼利用原有鐵道,開出一列「文化列車」,串聯車站、動力室、林業村等地,並搭配志工口述,補充實物無法呈現的歷史斷帶。
「我們無法百分百重現當時的產業景象,但可以讓產業轉型,適應當代的發展。」楊瑞芬表示,史蹟帶來觀光潮,也引導群眾從時代背景理解產業,好比過去以農業帶動工業,現代則在保育與開發間求平衡。
而我們正踱步舊時與現代之間,藉保留、了解與思考歷史,理解林業政策走向多元化,兼顧森林健康與永續,也能深化林業文化。
木業起「嘉」 滿懷惜木之心
在嘉義,除了公部門,產業界也極力守護木業文化。
木業盛行的年代,吸引大批移民來此創業、起家,甚至形成同鄉聚集的「移工聚落」,現在循路漫行於市區內的「小澎湖」、「臺北街仔」等區域,仍可從地名或信仰略知一二。
順益木業與愛木村
成立於1966年的順益木業工廠,創辦人顏朝順即來自雲林,他從學徒到白手起家、經營工廠,就此落地生根。他的兒子顏維德分析,過去有經濟基礎的製材廠才能建於精華區,「像我們從鄉下來,連買一根木頭都要存錢很久,所以工廠離車站較遠。」此也解釋了當時產業分布。
「傳統鋸木廠標原木來剖木、裁切,變成需要的尺寸。」他回憶,媽媽揹著尚幼的他做粗重工作,累到在木材堆裡休息,家中經濟緊繫木業,從零開始,直至現今成績。
後來,顏維德繼承家業,嘗試奇木加工、採傳統榫接技法製作家具。然而,他可惜剩餘邊角料,便再製成文創產品,連木屑也提煉精油,珍惜每分木材,並讓更多人接觸木材多元面貌,「小材料也能開發新生命,這是想感謝父母的付出,還有木頭的犧牲,才養育我們長大。」
除了善用木頭,他還整理舊倉庫與工廠,打造觀光工廠「愛木村」,遊客可欣賞紋理、聞香和觸摸,感受木頭溫度;也能挑戰木工DIY,理解木頭加工方式並自製紀念品;同時,還展出木業史料和伐木、製材工具。
「我想趁有能力時,讓更多人認識臺灣木頭的好、以前嘉義又長什麼樣。」顏維德注意到,許多孩子看見「人當牛拖木頭」等舊照時,驚訝於今昔差異;長輩則像回到充滿木製品的時光,懷念而感動。
雖然這並不能帶來直接而龐大的經濟效益,但留下的文化無價──也因傳統產業要走的路很長,顏維德期盼「愛木」心意流傳,再成傳承助力。
振茂木業
振茂木業有限公司是嘉義另一家老字號製材廠,於1967年成立,已傳3代,仍努力維持技術與運作。走一遭振茂木業的製材現場,便能一窺第一線人員與產業的發展。
「國外有自動化機械可以規格化生產;但臺灣不同,我們承接日治時期的技術,接到訂單再客製化,完全量身訂做,因此很仰賴師傅的技術。」廠長黃振鵬指出,木頭有不同紋理、樹徑大小和生長方式,再加上客人各有需求,師傅得靠經驗累積專業技術,才能準確判斷並裁切。
然而,市場需求減少、國內木材量不復從前,加上國外較便宜的半成品進口,取代部分國內製材廠功能;且年輕人投入的意願低而有銜接斷層,種種原因一再衝擊傳統製材業。
黃振鵬指出,製材廠貴在擁有技術,才能生存至今;他們更開發南洋、非洲、北美等地的木材,以精確的選材眼光,提供客戶各類良材,增強競爭力。同時也依木材特性配置儲存方式,例如,軟木放入貯木池可避免裂損或蟲害,確保品質。
除了在前線挹注心力,振茂木業承著可以取得世界各類樹種、擁有大型機械的優勢,提供相關學系的學習樣本和實習場地;也和藝術家或工程單位合作,負責專業諮詢與技術配合。「我們盡量從旁給產業一些力道。」黃振鵬期待,振茂木業努力揭示產業的「現在進行式」,用另一種方式跨出文化傳承的腳步。
重構庶民生活記憶
復刻老嘉義
復刻嘉義還有很多方式,不只倚賴政府和產業界的力量,庶民記憶也是歷史拼圖的重要一塊。
檜木阿公江振裕
今年90歲的「檜木阿公」江振裕,曾在阿里山林場服務36年,退休後回到幼時生活的「檜町」─今檜意森活村一帶,日日仔細磨出檜木藝品,也憑著記憶、利用木材做出阿里山林場、嘉義舊城等模型,再為來訪的旅人說著他的足跡故事。
「這些史蹟在書裡有,但是都平平的,我要做出來讓後輩也能看到。」江振裕輕掀回憶扉頁,便能指出過去的嘉義哪邊是空地、網球場、工人宿舍,而蒸汽火車鳴笛聲猶在他的耳畔,帶他回到山林。
「我最快樂的就是負責造林監工,」他回想,必須依海拔栽植各樹種,同時注意栽種密集度、挖土的深淺,還要覆草避免太陽直晒⋯⋯,江振裕滔滔不絕地談著,彷彿歷歷在目。「種了樹木,就對他們有期待,希望要種活。」50多年過去,他聽說當初負責的造林區塊很成功,很想再上山看看當初栽下的樹苗,如今長得多高、多美,一輩子放不下對山林的感情。
從小住「檜町」、上山種「檜木」,如今做「檜木藝品」,江振裕笑說:「實在跟檜木很有緣。」這份深厚情感也伴他琢磨模型、用木頭說故事,還不忘叮嚀欲上山的旅人小心火燭,以免破壞好不容易茁壯的森林,「因為這是我生活的所在,我對他們有感情。」
玉山旅社
走出木材相關產業之外,有人留下「旅社」樣貌,也能再轉個彎,讓人走入另一個時光現場。「玉山旅社站在木業歷史的十字路口。」玉山旅社負責人余國信說,它位處北門車站前,暗示著繁忙林業所帶來的過客如織;而建材使用大量木材,並依樹種分屬梁柱、地板、家具,展現當下對木材的理解與分類;至於經營內涵,又是另一見證。
一個旺盛的產業應有旅館滿足遊客、往返工作者的居住需求,而旅社又因等級不同,形成細緻分類。至於玉山旅社,就偏向當今的「背包客棧」──並非豪華旅社,但能讓山區小販到市區賣物產時,付較少的錢,換得歇腳空間,再等待火車啟程上山。
歷經林業轉變、阿里山公路開通,過去的交通節點如今被取代,還一度轉為特種行業場所。如今,余國信讓它再次成為旅社,期待保留原建物的用途,藉著存下脈絡,還能再提高歷史現場解析度。
多面向的歷史現場
當年,河合鈰太郎再回山林,卻不見巨木參天,多已倒地待運下山,感傷吟詩:「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
我們拖曳歷史前行,再次因大自然的餽贈,為嘉義開啟另一新支線──承襲林業盛況的餘溫,吸引旅人巡迴林業廊道,可見建築陳跡或斑駁、或翻新,引人深探舊有基石,才能走到現在。
這列文化觀光列車從城市駛來,出走山巔,乘載林產生活與勞動的縮影,期盼未來能在環境保育、庶民生活、產業、多民族文化等處,一一靠站,待旅人上車,一同鳴笛啟程。
檜意森活村 05-276-1601 嘉義市林森東路1號 戶外空間24小時開放 室內店鋪10:00-18:00 園區全年無休 (除夕及颱風天除外) |
玉山旅社 05-276-3269 嘉義市共和路410號 週一∼週四09:00-19:00 週五09:00-21:00 週六08:30-21:00 週日08:30-19:00 |
振茂木業有限公司 05-232-3683 嘉義市文化路716號 |
江振裕檜木手作屋 05-278-0781 嘉義市共和路350號 08:00-19:30,週一休息 |
愛木村觀光工廠 05-232-2441 嘉義市文化路909-3號 09:00-17:00 |
文/許鈺屏 空拍照攝影、提供/陳敏明
攝影/葛晶瑩、許鈺屏 圖片提供/國家圖書館
鄉間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