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茶園幫手─自動化機械 茶園管理有玄機
早年臺灣以人工與自然的方式來管理茶園,第2次世界大戰(1945年)之後,隨著世界人口增加和工業快速發展,可以增進生產效率的化學農藥與肥料也跟著上市。1950年代,臺灣透過中德貿易公司引進農藥等化學產品,翻轉田間生態。隨著大家漸漸認知到地球資源有限、環保意識抬頭,尊重土地倫理的自然農法也陸續出現。近年因農業人力不足,許多人開始投入自動化栽培技術開發,在平地進行大規模商用茶園的墾殖,為日益嚴重的農村缺工問題提供出路。
茶葉市場可分為以袋茶、飲料加工用,及食品用為主的大宗商用茶,以及各主要茶區生產的特色精品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茶作技術課研究員兼課長蔡憲宗指出,「臺灣每年要從國外進口約3萬噸的商業用茶,但其實臺灣的平地如果用來種茶,就不用進口了。」以台灣農林公司來說,過去供應的商用茶大部分靠進口,但進口茶常有農藥殘留等品質疑慮。借助大面積的機械化種植,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本土平地茶的競爭力。因此,他們在2015年標下屏東老埤農場,將鳳梨田改作茶園,希望再創臺灣茶業的榮景。
而桃園長生製茶廠也在3年前陸續引進自動化機械,將茶園管理中的種植、中耕、採收等耗勞力的工作,改由機械代勞。除了在自家茶園施行自動化的管理,也透過代耕,為許多茶園解決缺工的問題。「機器不會疲憊,也不會有情緒。」長生製茶廠經理林和春認為,自動化機械可以讓茶葉的品質穩定,茶園的勞動環境也獲得改善,年輕人願意投入,才能讓茶業永續。
自動化帶來高效率
用於茶園管理和採收的自動化機械尚未引入前,傳統茶園多依賴整地用的機械,如挖土的怪手、可將茶園整平的曳引機,和用於開溝的中耕機。而近年引進的自動化栽種機械,主要有茶苗自動種植機、自動噴藥機,和1人可操作的茶葉自動採收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蔡憲宗說:「以1臺採收機或種植機來說,相同的工作時間最少就抵掉15 ∼ 20個人力,如果將種植、採收機械化,與人工相較,茶葉生產成本每斤粗估可以節省150 ∼200元以上。」不過,小規模的茶園無法負擔這些機械成本,「小面積茶園可能雇用5、6個人力就可以了,較不可能買一臺動輒1、200萬,甚至5、600萬的自動化機器。」另外,這些機械也僅能在地勢較平坦的茶園使用,山坡地不易操作。
目前,茶改場正研發生物可分解的育苗袋,來搭配使用茶苗自動種植機,「未來育苗袋排上自動化種植機,茶苗就可以直接種在土裡,不需要再拆袋。」蔡憲宗說。
「機械化茶園的管理方式跟傳統不同。」蔡憲宗提醒。1個芽點每季茶會抽6 ∼ 7片葉子,以履帶式茶葉自動採收機來說,採收時不管老葉、嫩葉,只要是同一水平高度,會全數採收;而傳統手採只摘取1心2 ∼ 4片葉子,下方還有葉子留養,讓茶樹可以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提供茶樹生長之所需。此外,自動化採收量較傳統大,在肥料的管理上要特別注意,「所施的肥料要足夠,且每季採收量不同,因此每季要依採收量的占比下去分配。」
自動化機械可以讓茶葉的品質穩定,茶園的勞動環境也獲得改善,年輕人願意投入,才能讓茶葉永續。
自動化vs手採 各有千秋
自動化機械為茶園管理帶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好處,不過目前受限於茶園規模、坡度限制,以及採收時會有較高的破碎葉比例,尚無法普及,目前臺灣機器採收茶區大約3千∼ 5千公頃,只占整體的25%左右。針對破碎葉比例的控制,林和春認為,機械化需搭配修剪方式等茶園管理,讓芽點高度均一、密度提高,提高機械的採摘精準度,便可以降低破碎葉比例。
「不過,機械還是沒辦法做到100%手採的品質,而且有追求手採茶的市場,這個工藝就一定會繼續留著。另外,如果機械可以解決平地缺工的問題、減輕勞動的負擔,讓有限的人工往自動化無法觸及的山坡地流動,更多年輕人願意從農,才是商用和精品茶市場的雙贏。」不論是自動化或傳統勞動密集的茶園管理,如何在環境、生計和產業永續取得平衡點,將是每個世代持續面臨的課題。
精品茶常強調1心2葉,但不同茶種有不同的摘採標準,並非都以1心2葉最為合適。以紅茶和綠茶來說,綠茶追求白毫的香氣跟鮮爽的口感,紅茶需要高含量的兒茶素轉化成香味和滋味,因此需要較為幼嫩的1心2葉;烏龍茶則以1心3 ∼ 4葉較佳,因葉片較成熟,脂肪結構完整,有利於香氣和甜度的展現,可以呈現發酵的花果香。 |
文、攝影/曾怡陵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茶作技術課研究員兼課長 蔡憲宗、 台灣農林(股)公司屏東分公司
鄉間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