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邊|與夜共舞的夏日聽覺派對
想像有一個世界,每道聲波的折射如同光照亮色彩;音訊的層次與頻率,交織出斑斕美麗景象。那裡是夜,能夠聽見彼此的是青蛙們,沒有光卻閃耀著生命無數精彩片段;覓食、求偶,與山風合鳴。這是仰仗視覺的人類不甚了解的世界,但對青蛙來說,沒有誰在意太陽沉睡或是星月無輝,只要夜一降臨、奮力鳴叫,寬廣的未來便為之展開。
「給給給——給給給!」剛走進山徑不久,蛙聲就劃破眼前的迷惘。即便視線還未能適應黑暗,但耳朵立刻被突出的鳴叫喚醒。「這是腹斑蛙的叫法,給給給」,綽號「青蛙公主」的楊懿如一聽聲音便知,「有時候我們戲稱牠是許願蛙,因為無論你要什麼,牠都回答給給給。」
漆黑中的音訊不羈夜
此起彼落,不只腹斑蛙,多種聲音在夏夜中慢慢浮現。蟲鳴、蛙叫、植物隨風搖擺摩擦的聲響,讓看似空無一物的山徑,聽來卻有如城市裡的車水馬龍般忙碌。「嗯啊嗯啊——,這樣叫的是拉都希氏赤蛙。」這座入夜後展開的複雜大都會,難不倒臺灣第一位本土女性蛙類生態博士。「喀——喀——喀——喀——,毫不間斷、一聲接一聲像是正在上緊發條的是小雨蛙。」楊懿如讓耳朵在漆黑環境裡自由穿梭,三十幾年的研究生涯讓她訓練出輕易辨認蛙聲的聽覺;更多時候,現場大約有幾隻幾群、青蛙們正在做些什麼,她都聽得出來。
「這是米棧古道入口旁典型的夏夜聲音,即使距離人類聚落不遠,卻有著豐富的生態。」走進山徑裡的人們,只能依賴手電筒微弱的光束。但包圍在高低頻率交錯、清脆與渾厚混搭的鳴叫聲中,卻也開啟另一部分自我的探索。「離開夏日白晝的高溫,夜裡來到山邊觀察青蛙,其實是一種很舒服又新奇的經驗。」臺灣近郊生態在此展露無遺,讓度過夏夜的選擇不再只是窩在家中看電視,而是可以走進自然,參與一場精彩的蛙鳴不羈夜。
雨後夜晚如派對邀請函
夏夜的記憶裡,彷彿一定有青蛙鳴叫,但其實青蛙可不是只有夏夜才會出來狂歡。全臺目前有36 種蛙類,不同類型的分布範圍和繁殖季節就有所差別。只是大部分的蛙類的確偏好潮濕的春夏季出來活動筋骨,尤其雨後夜晚,對身為外溫動物的青蛙,就像是收到一張派對邀請函,合適的溫度與濕度就是入場的時間地點。
「青蛙是外溫動物,意思是牠們主要依照環境的溫度來調節體溫。我會開始研究青蛙,也跟牠們習慣在夜裡出現有關喲。」原來楊懿如在就讀臺大動物系期間,一開始是研究鳥類,但白天觀察往往得頂著豔陽高溫,加上鳥類繁多、觀察距離又遙遠。她發現當時男友研究的台北樹蛙是在夜間出沒。「夜裡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可以很專心的觀察動物。而且台北樹蛙是冬天活動的蛙種,冬天代表最愛吃青蛙的蛇在冬眠,所以實在太適合去野外觀察了。」這項聽起來可愛又取巧的原因,開啟了楊懿如投注心力、堅持不懈的蛙類研究與環境教育。
「做了研究才發現臺灣有著非常珍貴難得的現場,甚至不用舟車勞頓就可以看見這麼多種青蛙。」就像此刻,有六種青蛙現身的米棧古道,位在花蓮縣壽豐鄉海岸山脈西側。因為有自然湧泉的生態池和山林野溪流經,是青蛙們聚集的地點。「除了氣溫,對青蛙最重要的就是水源了。雖然青蛙有肺,但牠們也依賴皮膚呼吸,必須隨時保持皮膚的濕潤。」米棧古道入口提供了不同的水源棲地,加上近在咫尺的聚落居民們相當愛護環境,因此常來觀察青蛙的楊懿如格外珍惜這裡。
值得走進、靠近的仲夏午夜
「注意樹葉下或石縫裡,青蛙大多會有相近的保護色。」在黑夜走動,人們放慢腳步、將不熟悉的感官緩緩張開,一步一步摸索間,小巧可愛的青蛙們終於現身。就在路旁褐色落葉下,袖珍的腹斑蛙靜靜蹲著。「今晚聽見的青蛙大部分在水邊,夏夜是這幾種青蛙的求偶季節,為了方便求偶後直接產卵,會在水邊奮力鳴叫,希望能吸引到合適的伴侶。」這場夏日戀曲無需特別打扮,只要叫聲出奇,雄蛙就能獲得雌蛙青睞。「要讓青蛙們能繼續在這裡歡唱,其實不會很難,只要維護環境棲地的完整就可以。」青蛙是非常敏感害羞的生物,牠們的數量也象徵著環境的品質。因為研究青蛙,楊懿如更加了解人與自然是如何彼此需要,她也將這種需要呈現在環境教育裡。
「我去過世界上很多地方觀察,有些國家想要遇到這麼多元的生態得翻山越嶺,還得小心猛獸。但臺灣許多的賞蛙地點非常適合帶著小朋友一起觀察,孩子們因為青蛙可愛又能夠親近,互動後往往會愛上這些小生物。理性是無法分析土地情感的,你必須走進、靠近,親自體會後,才會建立與自然的連結。」
有著豐富蛙類生態的米棧社區,兩年前加入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並於2018年迎來首次賞蛙體驗。當夏夜裡的溪水潺潺流動,將白日的炎熱帶走。夜色降臨,山徑裡累積的暑氣早已全消。撲面而來沁涼的晚風,偶然帶著月桃香氣。這些青蛙選擇在仲夏時節的午夜,大聲鳴放生命之歌。牠們不僅叫出個體的世代繁衍,也許諾著這片土地的豐饒未來。
青蛙小檔案
你對青蛙的了解有多少呢?從童話故事到手機遊戲,青蛙可以說是人類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動物之一。然而青蛙種類繁多,大多數人對青蛙的認識也是一知半解,以下就用幾個小知識,為你打開一扇了解青蛙的窗吧。
observation
0 ∼ 3000 公尺
你也許曾在鄉間水溝或是雨後的馬路邊看過青蛙,但你有聽說過海拔三千公尺的合歡山上也有青蛙嗎?梭德氏赤蛙和盤古蟾蜍就是能夠生活在高海拔的兩棲類。然而牠們不是專屬高山的青蛙,而是能夠跨越大幅度環境生存的種類。不過,無論在哪個高度,適當的溫度與濕度才是牠們選擇是否出來活動的關鍵。
青蛙與蟾蜍傻傻分不清
兩者都屬於兩棲類,但蟾蜍眼睛後方有一對大型突出的腺體(腮腺),而青蛙沒有。另外,青蛙通常具有光滑濕潤的外表,但蟾蜍皮膚粗糙布有疙瘩。
小時吃素長大吃肉
青蛙的小時候是蝌蚪,當牠們還在蝌蚪時期,主要的進食習慣大多為草食性,例如腐爛的落葉或藻類。一旦成為青蛙後,就會捕食昆蟲。這種小時吃素、長大吃肉的轉變很獨特。而在這兩者之間,蝌蚪正要轉變為青蛙的過程會停止進食,所需養分從逐漸萎縮消失的尾巴轉換供給。
蝌蚪如何變青蛙
兩棲類同時保有水棲與陸上動物的特質,包括將卵產在水裡或水邊,幼體(蝌蚪)時期在水中用鰓呼吸,等到長大(青蛙)在陸地活動則用肺呼吸。從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被稱為「變態」,是相當奇妙的生命過程。
文 小海
攝 林靜怡
鄉間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