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個希望程式 許一個永續未來
從一個在工研院擔任網路系統整合工程師及研究員的科技從業人員,到踏進農田建構友善環境農業,一步一腳印地實作、推動理念,陳建泰以科技人的思考模式審視農業,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整體架構,近幾年來運用農業生態學、社區支持型農業與適切科技,為農業導入一股新的能量。
陳建泰是「庄腳囝仔」,從小住在臺中大肚的鄉下,家裡原本務農,雖然小時候也都要下田幫忙,但他的農村回憶依舊美好與珍貴。「我們小時候的生活圈就是靠近大肚溪一帶的鄉間農村,放學回家沿著灌溉渠道,走在蜿蜒田野小徑,兩旁都是樹與竹林。」陳建泰回憶說。
之後他北上新竹念書、就業,1999 年10月進入了工研院,那時工研院整個單位網路系統正在做重整,同時也在積極因應全球爆發的千禧危機。擔任網路系統整合工程師及研究員的他,終日圍繞在資訊系統架構、網路標準驗證等相關工作,工作與生活皆離不開電腦與網路,早把農村生活點滴拋在腦後。
但有一天他在網路上看到作家吳音寧寫的「農村出代誌」,當中提到「農村再生條例」等相關立法爭議,小時候的農家回憶,重新浮現在腦海中,突然間喚醒了他沉睡已久的田園夢。「那時觀察到記憶中美好的農村將被一一移除,而每一次回鄉就會發現這個消失、那個不見,感覺就好比駭客進入電腦,將你重要的資料移除一般。」當時他以科技人的觀點,發表一篇「修築知識入鄉的道路」,進而結識了農運朋友,也把他帶回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農業領域,隨後他便開始鑽研農業,要帶著知識入鄉,打造理想的夢田。
從網際網路到糧食網路的農業思考
網路系統工程師的經驗,讓陳建泰能以更綜觀的角度切入問題,他表示,「很多事情,從片段來看都是美好的,但是若從整個系統性來綜觀,是會出現問題的,當你在一個錯誤的系統上面,不管流程技術再如何創新,最後只會加速這個系統崩壞的速度,而無法讓這個系統變得更好。」
他舉例,「就像之前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的高麗菜與泰崗部落的水蜜桃,山上大面積種植,前端流程技術都創新,消費者亦有需求,最後卻卡在產銷通路瓶頸,而大面積栽種單一作物,會讓我們的山林景觀轉變成何種模樣?沒人提出疑問,也沒有人去思考高山是否必須扮演供應都會蔬果的角色,這個農業系統對一個國家長遠的土地環境到底好不好?而高山在糧食網路扮演的角色應該為何?」陳建泰認為最合理的布局,應該讓最不好運送的蔬果離食用者最近,而選擇在城鄉交界邊緣應該是最合適的。
在陳建泰在思考農業與糧食問題時,也接觸了「樸門永續農業」的相關理念,他將樸門土地分區概念套用在都市。「以都會為中心,在最靠近都會的城鄉交界處,用來種植蔬菜,蔬菜利潤較高且不耐運送,最接近消費者最好;此處亦可同時規劃為地景、生態農園,成為都市人假日休閒去處,進而成為推廣食農教育的場所。而外圍的郊區土地因相對便宜,可作為大面積機械耕作,譬如稻米雜糧等,並與社區農場做產銷聯結。再往外延伸,可以是果樹區或畜牧場,當前三者消耗地力時,此時,最外圍的山林部分應扮演水土保持的角色。」
「我想表達的是,當整個大體系改變之後,就會發現山上並不需要種高麗菜、水蜜桃。高山應該是土地的保護者,如同全世界高山原住民文化與生活模式,他們一直以來,扮演的便是土地守護者的角色,我們應該恢復其角色,而不是持續剝削他們。糧食網路由此處著眼,你會看到另一番景象。」陳建泰以土地人文觀點闡述了他對農業的若干想法。
社區支持型農業與適切科技的結合
累積許多對農業的想法後,陳建泰開始思索:「如何創造科技與農業的交叉點?」2010 年他投入工研院執行的「糧食網絡─多元知識入鄉」研究計畫,推動在國外盛行的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區支持型農業,結合社區人力來栽植農作,培植在地有機小農,打造一條讓資金、人力與知識進入農村的道路。之後更藉由「公益千甲聚落社區協力農業專案」計畫,從公益的角度出發,協助都市原住民在城鄉交界處建立社區支持型農場,讓擁有豐富自然田野知識與耕作經驗的原住民能靠農業自食其力,發揮其與土地間與生俱來的天賦。並以AT(Appropriate Technology)適切科技概念將風力、太陽能發電、稻殼碳化的技術實際應用於農場之中。
所謂CSA 社區支持型農業,簡單來說,就是由食物生產者與消費者簽訂預約訂購與計畫生產的同意書,支持農夫採用友善耕種方式,並且共同承擔因天災蟲害所帶來的損失,是一種打破傳統的農產產銷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關心食物安全和原本農地的都市化問題。希望在這樣一來一往的關係中,造就出永續不斷循環的農業系統。陳建泰表示,「臺灣要解決糧食網絡的安全問題,必須要模仿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的安全性建基於戰爭時期時,訊息不能被中斷,如果訊息只靠一條線,萬一中斷了會很麻煩,糧食亦如此,不能只靠一條單一的線,一定要有很多很快的線。網際網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去「中心化」,沒有中心點,所有的資訊分散卻又彼此連結,各是獨立小規模又相對完整的節點,這是我們目前網際網路的整體架構,這也是CSA 根據來源。」
他進一步說明,「CSA 可以解決目前農業面臨的三大問題:第一是通路產銷問題,透過CSA 農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產銷之間沒有中間商,少了被剝削的問題,利潤可以提高。第二是安全認證問題,生產者與消費者相互承諾彼此信任,消費者可實際於農場參觀做參與式認證。第三是環境永續問題,生產者不必為了追求高產量,使用農藥、化肥破壞土地;而消費者了解生產者務農辛苦,不會挑剔因無噴灑農藥而賣相差的蔬果,亦可得到健康、新鮮的蔬果,如此便能讓生產者更專注於友善對待生態環境。」
建立一個永續的農業生態環境
陳建泰在看待農業更著眼於對土地人文的關懷,「我覺得過往從事網際網路的相關系統整合工作訓練,給予我許多的啟發,不會只著重在片段細節,其實織成網際網路的是一些不用錢的免費軟體,如果這些免費軟體皆需收費,今天網際網路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而這群寫免費程式的工程師,並不能像寫遊戲程式者一寫或許就能功成名就,他們做的東西看起來也許毫無競爭力,卻是整個網際網路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把這個思維帶入農業,可以看出一些相似處。現在往往強調要有競爭力,一窩蜂著重在特殊經濟作物,但我們平常更應該要有些人,去做一些照顧土地生態的事。不當使用農藥、除草劑和化學肥料等,使得土壤酸化、硬化甚至貧瘠化,進一步危及生態。從氣候變遷來看,農業越發達,卻可能讓環境變得更糟糕。」
「我們的農業太多時候都小看、也忽略了由整個生態環境層面來檢視。政府的補貼政策亦可以重新思考,應該補貼的是一個有本事不靠農藥、化學肥料的農夫,而不是成為鼓勵用藥、無形中毒害環境的政策。不面對農業與土地環境生態的關係,再美麗的願景都將成泡沫。」
「農業要活下去,不單只是做些讓農村變漂亮的事而已。那些名不見經傳的稻農、蔬果小農,也許談不上什麼國際競爭力,但在與國際競爭同時,若沒這些人在背後有形無形地支持整個大環境,農業也是無法長久發展的。」這些概念性的東西講起來很容易,但如何實作並推廣讓環境更好的友善生態農業,是陳建泰持續思考與一直默默在做的事。
在千甲聚落階段性工作完成後,目前陳建泰將社區型支持農業獲得的經驗延伸到餐廳型支持農業,他與幾位相同理念的朋友正著手進行以社區餐廳來支持農場。他同時也在新竹社區大學授課,並成立社區糧倉工作小組,繼續推廣理念與實踐。
從坐在冷氣房電腦螢幕前敲鍵盤和千禧蟲搏鬥的科技人,到搖身一變成為頂著烈日風雨、在田間抓菜蟲,看天吃飯的農夫,對陳建泰來說是從虛擬回歸真實,真實地踏在他賴以生存的土地上,並為土地寫出一個希望的程式。「我期待能有更多熱心的科技從業人員,也願意把他們的論文跟研究成果,不只是寫在科技期刊上發表,更願意把成果寫在臺灣這片土地的每個角落。」
採訪‧ 攝影/詹明輝
豐年6619.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