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首座公設有機專區 十年有成
即使身為全臺第一座公設有機農業專區,擁有比其他單打獨鬥的農民更多的資源,但氣候的威脅、行銷的困境、有機耕作的高門檻,在在考驗專區農民的毅力與智慧。10 年來,他們越挫越勇、無怨無悔,只因堅信有機農業是應對自然生態最和善的生產方式,再難,也非做不可。
民國98 年, 全臺第一座公設有機農業專區— 太康有機專區正式開鑼, 吸引各路英雌好漢前來築夢。歷經草創時期的倥侗, 有人夢碎退出, 更多的是越挫越勇、無怨無悔。原是都會粉領族的于永慧, 奮戰6 年, 辛勞、苦楚一籮筐, 戲稱自己從貴婦變「跪」婦, 卻甘之如飴。園區內, 守護土地是共同語言, 面對有機農產身價停滯,雖不無哀愁,憧憬天邊彩虹的熱血依然澎湃。
成員來歷多元,還有粉領族
太康有機農業專區位於臺南市柳營區, 原為台糖甘蔗園。園區天方地闊,設施齊備, 隔離綠帶、滯洪池、展售、會客空間一應俱全。前進「太康」,一路濃蔭如蓋, 高大的芒果樹夾道伸展的綠色隧道,宛如宮崎駿畫筆下的場景,令人難忘。
專區承租農戶組織「太康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另以「柳營蔬菜產銷班第2班」名義申請驗證, 雙軌運行, 目前有機驗證面積廣達35 公頃。
不同於一般農業團隊,「太康」成員來自各行各業, 有深耕有機的農業老手, 也有轉換跑道的科技人、政界聞人、都會粉領族、甫退伍的社會新鮮人,異質性高, 經營品項也超級多元。除了尋常的各類葉菜、茄科、瓜果, 也有少見的作物, 如蘆薈、洛神花、檸檬香茅、杭菊、桑葚、紅藜、無患子、蝶豆花等, 讓園區顯得繽紛多彩。
分進合擊, 大單小單都能接
園區如今花繁葉茂、井然有序,其實歷經一段摸索與調整期。開園前幾年,承租農家進進出出、變動頻繁。太康合作社理事主席鄭鴻權估算,3 年是個關鍵,若撐得過,方成氣候。鄭鴻權是「太康」開基元老,草莽初闢之際即已進駐,全程參與專區進化的歷程。
他指出,「太康」是臺灣第一座公設有機專區,沒有前例可循,開園時,農路、灌排系統等基礎建設均未到位,豪雨來襲,即有淹水之虞。此外,營運模式也待摸索,進駐的農家各自為政,未能發揮團隊的力量。
走過草創期的單打獨鬥,合作社漸漸凝聚成為堅實團隊,除了公部門單位協助園區硬體設施(備)的建置及引入各項農業技術資源外,社員依自身主力農產的特性,各自經營宅配、網購等客群,並可統合力量接受大單,如學校、南科園區的團膳、有機商店,行銷通路相當多元。
志同道合,
有機路鬥陣行
柳營蔬菜產銷2 班蘇雪莉班長說, 團結才有力量, 有機小農經營難處在於, 盛產怕賣不完, 大單也接不下。「太康」擁有完美的有機環境, 不擔心踩到鄰田污染的「地雷」,又集結志同道合的農友,只要團結運作, 必可發揮加乘的力量, 吸引大型有機商家契作,創造雙贏。
雖然團隊運作步上軌道, 但有機之途走來, 天災劫難從來不少, 尤其極端氣候頻仍, 挑戰越來越嚴苛,「太康」夥伴談起一路上的風風雨雨, 一言難盡。
氣候衝擊, 農人好辛酸原任職科技業、去年轉進「太康」的生力軍王智正, 第1 年專攻紅藜,沒想到種子才剛萌芽出土,就遇上豪雨連綿, 幾乎全軍覆沒, 產量不到十分之一, 有機初體驗, 可說十分慘澹。
鄭鴻權進駐「太康」第1 年, 同樣遇上難忘的打擊。1 公頃的簡易溫網室才剛搭建妥當、完成驗收,開心籌備植栽,1 星期後,就被莫拉克颱風掃平, 雖然看多了風雨無情, 仍讓他難以消受。
退伍就加入「太康」的農業新軍林志嘉, 田間鋤草時, 被鋤斷的鋼條貫穿腳底, 後續又因感染等問題,前後動了8 次手術,在醫院足足躺了1 年。雖然遭逢大劫, 但未澆熄他對有機的熱忱,康復之後,又回到園區打拼。
貴婦變「跪婦」,
粉領族無悔
原是都會粉領族的于永慧,踏入第2 年,農場竟然失火,200 多萬元的投資付之一炬。萬念俱灰之際,看到殘破的溫室內,「劫後餘生」的小黃瓜花依然綻放,領受生命的生生不息,熱情重燃。有機奮戰6 年,于永慧笑稱自己過去是逛百貨專櫃的貴婦,如今則是跪在泥土上的「跪婦」,逛的是五金行。
鄭鴻權指出, 不論是返鄉承接家業或是其他行業轉入的青農, 初初踏入農業就挑戰有機領域, 這份勇氣以及友善土地的用心便值得肯定。站在合作社的立場, 對於農民費盡心血栽種的成果, 必當全力協助行銷, 而「太康」運作10 年來,專區內的「學長」、「學姐」對於各個農業新手也傾囊相授, 從各個方面扶持青農成長,代代傳承, 薪火不斷, 臺灣有機農業才看得到未來。
食農教育, 建立消費信心
108 年,太康專區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南區分署協助下舉辦食農教育,展示有機成果,各界反應熱烈,今年11 月將再次登場,並擴大規模,蘇雪莉摩拳擦掌,規劃系列精采活動,邀請大眾走入園區,親手疏花、剪果,體驗有機耕作汗滴禾下土的辛勞。蘇雪莉曾獲農糧署「女力創意點子競賽」首獎,創意滿滿。食農教育的推展,「太康」成員參與熱烈。于永慧認為,藉由體驗活動引領消費者走進有機園地,與農友、農作物直接互動,所建立的信任感,可能勝過千言萬語。尤其食農教育課程的設計,讓小朋友從小就認識有機農產,習慣成自然,內化為日常生活的一環,時日一久,也有助於擴大有機客群。
鄭鴻權強調,有機農業是應對自然生態最和善的生產方式,不論專區小農原本來自何處、從事什麼職業,但為環境永續盡心盡力的理想,都是一樣的。
出處:農糧署南區分署/我在南方 看見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