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農業發展史
古厝‧雙橋‧老茶廠-客家古鎮關西
刊登日:103/06/20
1,149
那是一個陽光異常熾烈,天空卻皎白得近乎透明的日子。沿著28號縣道從不起眼的橋面跨越潺潺牛欄河,嘩啦嘩啦的水聲瞬間劃破了鄉間午後的寧靜。將車停妥,順著石階步下河堤,豁然開朗的景象頓時在眼前造成驚喜:四座挺峭的橋墩自水面倏然拔起,將石橋分割為五扇飽滿流暢的拱門,仿日本皇宮橋樑而興建於日治時代1933年的東安橋,是關西最古老也最具風韻的拱門式石橋了。
不過,老舊的東安橋過於狹窄,不足應付當地日漸擁塞的交通,險些遭到拆除的命運,所幸經過文化界人士的大聲疾呼,從善如流的地方政府於2003年在原橋右側加蓋了一模一樣的孿生新橋,雙橋並列橫跨淙淙河面,交通也獲得改善。今天再見東安橋,新舊並列的雙橋,彷彿情侶般緊緊依偎相互守候著,鬱藍有雲的天空交疊著綠樹、橋墩以及河堤的景色,凹凸曲折地投影在蕩漾的水面,令人動容。更為古蹟與經濟發展共榮創造了最佳典範。
人和建築的長壽之鄉
話說新竹縣關西鎮不僅曾在清朝末年創下臺灣墾拓史上,罕見由原住民與客家人攜手開發的成功案例。也是全臺排名第一的「長壽之鄉」,自日治時期至今,80歲以上人口始終維持千人以上,今天百歲人瑞且高達11人,90歲以上的老人家也將近250人。由於民風純樸,關西至今仍保留眾多傳統客家傳統聚落,如建於170 0年、至今仍保留完好的古蹟「范家古厝」;坐落明德路的傳統四合院「鄭氏家祠」、北斗里的「羅家祠堂」,以及已有近百年歷史、橫屋牆面書劍繪畫甚為可觀的「弘農堂」。而坐落上南片的豫章堂,規模完備而形制完整,更令人驚艷。
曾是外銷茶葉的重鎮
好山好水的關西,更是早年臺灣茶外銷鼎盛時期最重要的產製重鎮,勤勞儉樸的客家人在氣候溼暖的紅土上種植茶葉,至今也有百餘年歷史了。早先以紅茶與綠茶為大宗,至六○年代後產製的烏龍茶或東方美人茶,甚或由李登輝前總統親自命名的「六福茶」等,都曾是外銷市場的寵兒。可惜八○年代以後,市場結構從外銷轉為內銷,加上國人多偏愛高山茶等因素,使得關西茶業由炫燦歸於平淡,茶園從4300公頃大幅萎縮至今日的200公頃,原本茶香飄搖的丘陵幾乎被大型主題樂園或高爾夫球場所鯨吞,茶廠也從35家驟減至6家。所幸今天關西仍保留了兩家近80歲的老茶廠,繼續在歷史的洪流與環境的變遷之中,逐漸轉型為兼具茶葉產製與觀光休閒的文化產業,見證臺灣茶葉外銷曾有的輝煌。那就是成立於1937年的「臺灣紅茶公司」,與936年創立的「錦泰茶廠」。
風光一時的臺灣紅茶公司
乍聽之下彷彿官股事業的臺灣紅茶公司,其實是關西羅家所創的本土私營企業,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臺灣紅茶株式會社」,今天除了持續每年生產10萬斤以上的茶葉外銷外,也完整保留了當年的紅磚廠房,屹立在車水馬龍的中山路與老街之間,名列新竹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現任掌門為第三代的羅慶士。羅慶士表示,日治時期臺灣各地茶廠多半僅將茶菁製成毛茶,經由茶販轉售至臺北大稻埕精製,再透過洋行或日本商社行銷至世界各地,茶農或茶廠的利潤受到層層剝削。為了解決其間的不合理現象,並爭取地方茶廠的最大利益,他的祖父羅碧玉乃毅然在1937年,號召羅氏家族為主要股東,會同羅家所經營的茶廠及地方仕紳,以羅家近百甲赤柯山茶園為後盾,共同出資出力組成「臺灣紅茶株式會社」,並在大稻埕成立聯絡處辦理外銷事宜,直接與國外買家接觸,不再透過洋行或商社仲介,堪稱當時少有的創舉。
羅慶士說早在三○ 年代,臺灣紅茶就已作為運往日本的「獻上茶」(貢品),關西紅茶還在1935年被選為最受歡迎的外銷農產品。他說公司所建立的精緻茶廠,生產符合國際規格的紅茶,同時創立自有品牌「臺灣紅茶」,1938年即榮獲臺灣總督府頒發「再製紅茶特等賞」。而日治時代以迄光復初期,公司直營或合作的茶廠超過19家之多,經過粗製、精製、拼堆、包裝後的紅茶,大量外銷日本、美國、歐洲及澳洲等地,每年直接外銷的茶葉高達百萬磅,當時同業無人能出其右,更擠身為當時全臺十大貿易公司之一。五○年代綠茶更成功外銷北非利比亞、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東非的衣索匹亞等國,歷年來外銷抵達的港口多達八十多個,遍及全球五大洲,成功地將臺灣茶葉推向國際舞臺。
廠長羅慶仁補充說,七○年代後公司引進日本煎茶技術與機具,造就了當時臺灣煎茶外銷日本的盛況,光是1971年到1981年間,日本每年12000噸的煎茶,臺灣供應量就佔了六成。八○年代後更獨家研發以健康為訴求的精製蒸菁綠茶粉,外銷日本至今盛況始終不墬;目前春、夏、秋三季均有生產,每季約產2萬斤左右。不過他說紅茶的產製並未停歇,盒裝外觀至今也沿用50年前設計的圖案,同樣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由於大環境的急遽變遷,茶菁供應量嚴重不足,使得大型茶廠盛況不再,臺灣紅茶公司乃於2004年,將閒置的部分木造廠房與倉庫改為「茶葉文化館」,將舊有的製茶機具、包裝、茶箱、賞狀,以及外銷噴字的鐵皮嘜頭等文物,配合老照片與相關文史資料作完整的展示。
轉型新氣象的錦泰茶廠
而屹立關西牛欄河親水公園南畔,比臺灣紅茶公司更早一年成立的錦泰茶廠,目前傳承至第三代的羅吉銓說,1936年祖父羅景堂以一介茶農,憑著無比的毅力與勇氣,於關西中山路上創立茶廠,開張後第四年就榮獲新竹郡聯合茶品評會紅茶二等賞,受到日本洋行等激賞,從此開啟紅茶外銷的風光歲月,至1955年更擴大規模遷址於中豐路現址迄今。儘管已成功轉型為觀光茶廠,廠房也挪出部分空間成立茶葉歷史文物館,錦泰茶廠的生產線卻從未停歇,除了紅茶、綠茶外,碳焙烏龍茶、老柚茶與茶油也是近年深受青睞的主力產品。尤以龍眼木炭烘焙的高山烏龍茶、竹香撲鼻的「竹筒炭焙茶」最具特色,香味馥鬱且滋味甘醇,入喉後的回甘生津更是持久不退。
近千坪偌大的廠房,保存了許多早年珍貴的製茶設備與史料,包括數十具大型揉捻機、殺青機、桶球機;為使茶葉更具香氣的再炒茶機,還有號稱全國最長的茶葉運送帶,以及兩座宛如火車頭狀的大型蒸菁機等。正中的文物展示間內,玻璃櫃中擺滿了一甲子留下的茶樣,瓶瓶罐罐映照著臺灣茶葉外銷的歷史光芒。牆上則掛滿了日治時期迄今無數的賞狀、錦旗,以及外銷各地留下的包裝、嘜頭等。
文圖 吳德亮
不過,老舊的東安橋過於狹窄,不足應付當地日漸擁塞的交通,險些遭到拆除的命運,所幸經過文化界人士的大聲疾呼,從善如流的地方政府於2003年在原橋右側加蓋了一模一樣的孿生新橋,雙橋並列橫跨淙淙河面,交通也獲得改善。今天再見東安橋,新舊並列的雙橋,彷彿情侶般緊緊依偎相互守候著,鬱藍有雲的天空交疊著綠樹、橋墩以及河堤的景色,凹凸曲折地投影在蕩漾的水面,令人動容。更為古蹟與經濟發展共榮創造了最佳典範。
人和建築的長壽之鄉
話說新竹縣關西鎮不僅曾在清朝末年創下臺灣墾拓史上,罕見由原住民與客家人攜手開發的成功案例。也是全臺排名第一的「長壽之鄉」,自日治時期至今,80歲以上人口始終維持千人以上,今天百歲人瑞且高達11人,90歲以上的老人家也將近250人。由於民風純樸,關西至今仍保留眾多傳統客家傳統聚落,如建於170 0年、至今仍保留完好的古蹟「范家古厝」;坐落明德路的傳統四合院「鄭氏家祠」、北斗里的「羅家祠堂」,以及已有近百年歷史、橫屋牆面書劍繪畫甚為可觀的「弘農堂」。而坐落上南片的豫章堂,規模完備而形制完整,更令人驚艷。
曾是外銷茶葉的重鎮
好山好水的關西,更是早年臺灣茶外銷鼎盛時期最重要的產製重鎮,勤勞儉樸的客家人在氣候溼暖的紅土上種植茶葉,至今也有百餘年歷史了。早先以紅茶與綠茶為大宗,至六○年代後產製的烏龍茶或東方美人茶,甚或由李登輝前總統親自命名的「六福茶」等,都曾是外銷市場的寵兒。可惜八○年代以後,市場結構從外銷轉為內銷,加上國人多偏愛高山茶等因素,使得關西茶業由炫燦歸於平淡,茶園從4300公頃大幅萎縮至今日的200公頃,原本茶香飄搖的丘陵幾乎被大型主題樂園或高爾夫球場所鯨吞,茶廠也從35家驟減至6家。所幸今天關西仍保留了兩家近80歲的老茶廠,繼續在歷史的洪流與環境的變遷之中,逐漸轉型為兼具茶葉產製與觀光休閒的文化產業,見證臺灣茶葉外銷曾有的輝煌。那就是成立於1937年的「臺灣紅茶公司」,與936年創立的「錦泰茶廠」。
風光一時的臺灣紅茶公司
乍聽之下彷彿官股事業的臺灣紅茶公司,其實是關西羅家所創的本土私營企業,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臺灣紅茶株式會社」,今天除了持續每年生產10萬斤以上的茶葉外銷外,也完整保留了當年的紅磚廠房,屹立在車水馬龍的中山路與老街之間,名列新竹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現任掌門為第三代的羅慶士。羅慶士表示,日治時期臺灣各地茶廠多半僅將茶菁製成毛茶,經由茶販轉售至臺北大稻埕精製,再透過洋行或日本商社行銷至世界各地,茶農或茶廠的利潤受到層層剝削。為了解決其間的不合理現象,並爭取地方茶廠的最大利益,他的祖父羅碧玉乃毅然在1937年,號召羅氏家族為主要股東,會同羅家所經營的茶廠及地方仕紳,以羅家近百甲赤柯山茶園為後盾,共同出資出力組成「臺灣紅茶株式會社」,並在大稻埕成立聯絡處辦理外銷事宜,直接與國外買家接觸,不再透過洋行或商社仲介,堪稱當時少有的創舉。
羅慶士說早在三○ 年代,臺灣紅茶就已作為運往日本的「獻上茶」(貢品),關西紅茶還在1935年被選為最受歡迎的外銷農產品。他說公司所建立的精緻茶廠,生產符合國際規格的紅茶,同時創立自有品牌「臺灣紅茶」,1938年即榮獲臺灣總督府頒發「再製紅茶特等賞」。而日治時代以迄光復初期,公司直營或合作的茶廠超過19家之多,經過粗製、精製、拼堆、包裝後的紅茶,大量外銷日本、美國、歐洲及澳洲等地,每年直接外銷的茶葉高達百萬磅,當時同業無人能出其右,更擠身為當時全臺十大貿易公司之一。五○年代綠茶更成功外銷北非利比亞、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東非的衣索匹亞等國,歷年來外銷抵達的港口多達八十多個,遍及全球五大洲,成功地將臺灣茶葉推向國際舞臺。
廠長羅慶仁補充說,七○年代後公司引進日本煎茶技術與機具,造就了當時臺灣煎茶外銷日本的盛況,光是1971年到1981年間,日本每年12000噸的煎茶,臺灣供應量就佔了六成。八○年代後更獨家研發以健康為訴求的精製蒸菁綠茶粉,外銷日本至今盛況始終不墬;目前春、夏、秋三季均有生產,每季約產2萬斤左右。不過他說紅茶的產製並未停歇,盒裝外觀至今也沿用50年前設計的圖案,同樣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由於大環境的急遽變遷,茶菁供應量嚴重不足,使得大型茶廠盛況不再,臺灣紅茶公司乃於2004年,將閒置的部分木造廠房與倉庫改為「茶葉文化館」,將舊有的製茶機具、包裝、茶箱、賞狀,以及外銷噴字的鐵皮嘜頭等文物,配合老照片與相關文史資料作完整的展示。
轉型新氣象的錦泰茶廠
而屹立關西牛欄河親水公園南畔,比臺灣紅茶公司更早一年成立的錦泰茶廠,目前傳承至第三代的羅吉銓說,1936年祖父羅景堂以一介茶農,憑著無比的毅力與勇氣,於關西中山路上創立茶廠,開張後第四年就榮獲新竹郡聯合茶品評會紅茶二等賞,受到日本洋行等激賞,從此開啟紅茶外銷的風光歲月,至1955年更擴大規模遷址於中豐路現址迄今。儘管已成功轉型為觀光茶廠,廠房也挪出部分空間成立茶葉歷史文物館,錦泰茶廠的生產線卻從未停歇,除了紅茶、綠茶外,碳焙烏龍茶、老柚茶與茶油也是近年深受青睞的主力產品。尤以龍眼木炭烘焙的高山烏龍茶、竹香撲鼻的「竹筒炭焙茶」最具特色,香味馥鬱且滋味甘醇,入喉後的回甘生津更是持久不退。
近千坪偌大的廠房,保存了許多早年珍貴的製茶設備與史料,包括數十具大型揉捻機、殺青機、桶球機;為使茶葉更具香氣的再炒茶機,還有號稱全國最長的茶葉運送帶,以及兩座宛如火車頭狀的大型蒸菁機等。正中的文物展示間內,玻璃櫃中擺滿了一甲子留下的茶樣,瓶瓶罐罐映照著臺灣茶葉外銷的歷史光芒。牆上則掛滿了日治時期迄今無數的賞狀、錦旗,以及外銷各地留下的包裝、嘜頭等。
文圖 吳德亮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4%
我喜歡:23%
很實用:23%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林*慧(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6
讚!!
Klein(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6/17
Good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6/26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