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良|獨創多物種生物鏈養殖法
受天候、氣溫水質影響巨大的養殖漁業,面臨太多不確定性,向來被視為高風險的產業。但勇於顛覆傳統的黃國良返鄉 10 多年來,持續導入智慧養殖,並獨創「多物種生物鏈養殖法」,在養殖業追求質與量的同時,兼顧大自然生態平衡,減少對環境帶來的負擔。
走進黃國良位於北門養殖場的池邊,魚塭水面在強勁海風吹拂下依然湛藍而清澈,目視下幾尾大型魚種在池底游移,而浮塔還吊掛著蚵架、螃蟹、貝類、鳳螺等養殖箱,魚簍裡還有海葡萄的生長,單單這樣一個池子裡就有 40 幾種物種,但一口池子兩萬多斤的魚,卻不靠養殖池裡的水車打水供氧,而是靠水面上一臺造流機,打造有氧養殖環境,甚至還更省電。
黃國良表示,養殖業是高耗能產業,打水車送氧每口池子每個月要 2 萬元電費,他與海洋大學合作研發的造流增氧機,利用少少的電流進行物理造波,取代傳統水車,現在 1 個月僅需 300 元的電費,不僅解決電費壓力,還能節能減碳。這項成功經驗甚至吸引國外電視台前來採訪,2021 年3 月帛琉共和國總統造訪時特地前往參訪,希望將這套設備帶回國,改善當地漁業發展,成為另類的臺灣之光。
生物鏈打造自然水循環
這處一分為四的養殖水域間不僅可以互通,其中的「水質循環池」有掠食性、肉食性、草食性、藻類、濾食性的貝類、甲殼類等物種,每一物種在生物鏈中都扮演其角色和功能,營造出大自然一物剋一物,又生生相息的環境,還可以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
「養池、養水再養魚」。黃國良的魚塭,1 年僅半年養魚,其餘還給土地與大海;當虱目魚逐批捕撈完畢,就進入長達2 個月「養水」階段,透過水中的益生菌與微生物分解養殖過程的排泄物及飼料殘留產生的阿摩尼亞與亞硝酸等汙染物質,分解完畢才將乾淨無汙染的水還給大海,接著讓魚池曬2 個月的太陽「養池」,讓虱目魚苗在無污染的環境中成長。
黃國良自豪的表示,在池邊聞不到任何魚塭慣有腥味,水也清澈。黃國良花了 7 年多的時間,獨創的生物鏈養殖法,才把海洋環境複製到養殖場,光是物種多達 3、40 種,虱目魚外也混養牡蠣、午仔魚、白蝦、龍膽石斑等,二枚貝可以吸收藻類濾食淨水,乾淨的水還能養龍蝦,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出不同的漁獲,「不同於生態養殖,生物鏈養殖必須精準的掌握每個物種的生長速度和放養的密度,難度很高,但四季可收,產值甚至遠超過傳統養殖方式」。
家中三代在臺南養魚的科技漁民黃國良,因為看見老一輩養殖方式太辛苦,年紀很輕的時候就決定脫離漁村外出打拼,直到 10 年前因為一場大病返鄉,又看到父親年邁感到不捨,才決心返家分擔這項三代產業的辛勞。但剛開始的兩年裡,黃國良非旦對養殖漁業沒有熱情,還因為堅持友善養殖而經歷魚販趁火打劫,和費心養殖數月、即將收成的虱目魚,一夜之間集體暴斃的多次挫敗,讓他深刻體驗到「養殖業沒有那麼簡單」,反而激起他挑戰的意志,讓黃國良決心翻轉養殖漁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