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農民 許宏賓|漂鳥立足 創造桑椹王國樂農發
具備生命科學、食品營養與生科研發專業的許宏賓返鄉從農,走了 15 年的崎嶇路,以全方位整合栽種方式, 同步開發桑椹加工品,順利承接了先祖留下的田地。
父親身後留下水稻田,年邁的母親與近百的祖母都無力耕種。眼看田園荒蕪,果決辭職返鄉的許宏賓沉思很久,因為沒有務農的經歷,想活化農地需要從頭學起。
幸而生性樂觀又好學,他不斷努力學習,參加農委會的「漂鳥計畫」、「農民學院」,也進過屏東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學養蝦,到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學種香草。多方嘗試,「不親身體驗無法瞭解箇中竅門」,許宏賓意味深長的說,將水稻田改種薰衣草不止牽涉到技術,更需要考慮風土合適與否,畢竟從農不是靠夢想就能實現的浪漫計畫。
不忘初心,全方位健康土壤做起
後來決定栽植桑椹,是許宏賓回到初心,在農改場建議下所做的決定。他所挑選的桑椹品種耐病蟲害,味道微酸少甜,而且,「桑樹全身都是寶,都能食用」,許宏賓認為務農除了考慮風土適宜性,也應該兼顧自己的興趣;桑樹是帶給人健康的養生果樹,自己從農也增進他人健康,又能滿足照顧家人的願望,是最佳選擇。
成為全臺第一家取得產銷履歷的桑椹果園,讓許宏賓尤其感到驕傲,因為這項認證標準相當嚴格,「包括土壤的 pH 值、水的潔淨度、生物防治等等奠定果樹健康的標準」,鮮採桑椹需多次清洗並在 30 至 120 分鐘內榨汁或急速冷凍,而
且榨汁後儘快以殺菌熱充填。「要根據果汁不同的 pH 值用不同的殺菌溫度和時間,工序十分繁複。」
他也是彰化縣首位採用草生栽培桑椹的果農, 草生栽培桑椹的果農將落果直接翻入土壤內,此外並種植及三葉草、苕子等豆科綠肥植物培養地力,用綠肥植物開花引來蜜蜂,讓農業生產成為呵護生態環境永續生命的一環。
愈挫愈勇樂在其中
回顧剛起步時挫折連連,但許宏賓熱情依舊。「那時不懂得控制行株距,也不瞭解日照不均對桑樹結果的影響,焦頭爛額」。在第一屆百大青農輔導兩年期間,許宏賓接受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的專家陪伴指導,採標準化管控作業,包括行株、減枝、施肥與風險管理。原本 10 棵桑樹的果園欣欣向榮,穩定擴展至近千棵的規模,果實碩大肥美顏色黝黑迷人,逐漸奠定了自有品牌「樂農發」的市場。
許宏賓不諱言目前最大困境是缺工。他說:「桑椹的採收期只在 4 月,但每日都要採摘,每棵樹平均可採收 15 次以上。」採桑椹雖有半機械工具輔助但效果不佳,機具採收的原理是搖晃桑樹讓成熟的桑椹自然落下,但每日都要搖晃數次,桑樹會吃不消,缺工還能仰賴擴大雇工支援,可是手工採果大大限制了擴大產量的可能性。
不過談到未來發展,許宏賓仍胸有成竹的說:「發展周邊商品,擴大桑樹的附加價值。」桑椹比草莓更嬌貴,採收當日就要食用完畢,否則鮮度口感都會受影響,「我們在採收期除了銷售鮮果,也用急速低溫冷凍技術保鮮」。許宏賓形容,快速冷凍的桑椹完全不影響口感,也更方便消費者保存與食用。
除了開發更多樣化的果乾、果醬、果醋等加工品,將桑園用作食農教育的場域更是許宏賓的重心所在,「我的桑樹果園就是最好的自然生態教室」。他興奮展示桑葉上金光閃閃的毛毛蟲,手指著飛舞在枝葉間蜜蜂;草生栽培的「樂農發」,不止是果園更是休閒農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許宏賓取材《論語》為農場命名,「既然從農就要樂在其中」!
姓名:許宏賓 產地:彰化縣 主要農產品:果樹(桑椹) 事業 / 品牌:樂農發 |
撰文:傅士玲 攝影:方翔
出處:農民輔導司-33屆模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