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農民 蔡勝峰|科技加持 開創永續養蜂產業
運用科技提升蜜蜂的工作效率,細心觀察讓蜜蜂可以自給自足儲備冬糧,蔡勝峰帶領養蜂青農產出高品質的蜂產品,建立直銷管道,創造出永續的養蜂產業。
蜂蜜是大自然恩賜的食物,每一口都得來不易。為了尋找安全的蜜源,蜂農經常是一年到頭像遊牧民族一樣的到處移動蜂箱。
「對現代蜂農而言經驗累積和創新知識缺一不可」。兩度榮獲模範農民的蔡勝峰不僅利用無人機搜尋花況,偵測植物開花掌握環境變化,為蜜蜂找好花源外,還將蜂群區分為「採蜜種」與「漿種」選育蜂王,透過勤換蜂王、保持蜂勢、分場管理等方法提高採收量外,他更是全臺第一個帶著產銷班員取得產銷履歷驗證的蜂農,今年再度取得蜂王乳的產銷履歷,讓本土蜂蜜產品認證再邁出一步。
蜂蜜產品有了產銷履歷標章,消費者購買前只要掃描產品上的QR Code,就可以查詢到該瓶蜂蜜從蜂群照護、移箱訪花、採蜜濃縮、加工分裝,一直到流通銷售的每一階段皆逐筆紀錄,不用擔心買到假蜜或是混裝進口蜜。
分場管理 蜜蜂也分工
蜜蜂嗡嗡嗡勤做工,時序進入冬天,雖然不是採蜜的季節,但蔡勝峰養的 2000 萬雄蜂仍正忙著採花粉做自己的冬糧。他笑說,以往蜜蜂不採蜜時,都要餵養蜜蜂,但他讓蜜蜂去採玉米花等花粉,讓蜜蜂自給自足,讓他節省不少餵食成本,算是「貼補家用」。
蔡勝峰投入養蜂事業後,長期觀察蜂群習性揣摩出來─分季節、分蜂種、分場的管理模式,例如一批運送至高雄的大樹、旗山採荔枝蜜,一批送到麻豆採取柚子蜜,另一批則送到嘉義採取紅柴蜜,等到 4 月多,龍眼的花季到來,再運回楠西與東山採取蜜源,藉此擴大生產規模。除了蜂蜜、蜂王乳、花粉等多樣化的產品線,他更透過「低溫冷凍乾燥技術」將生鮮蜂王乳低溫冷凍乾燥,研磨成粉末製成膠囊,便於隨身攜帶食用。
「春夏採蜂蜜、夏秋採蜂王乳,蜂農也要像蜜蜂一樣辛勤,才能維持蜂場的營運」。帶著 400 個蜂箱在全臺十多個場地四處採集,隨身帶上的空拍機,也成為探測蜜源的利器。「走路或車子到不了的地方,空拍機卻可以,蜜蜂也可以」。 蔡勝峰表示,蜂農付出的體力與成本都相當高,如果沒有產銷履歷認證,所產出的蜂蜜只能讓大盤低價收購或是與市場上低品質的產品競爭,消費者根本無法從外觀辨識蜂蜜的真假、好壞。
打造產銷履歷養蜂團隊
養蜂資歷已經 13 年的蔡勝峰,原本在臺南市區經營餐飲業,但 2009 年一場大火讓餐廳付之一炬,加上父親生病,讓他毅然回到楠西幫忙打理芒果園。但比起種果樹,在果園裡嗡嗡飛的蜜蜂更令他感到興趣,也在因緣際會中接觸到有養蜂經驗的親戚,決心投入養蜂事業,甚至不惜借貸購買資材,成立昇鋒蜂場。但他很快的意識到辛苦產出的蜂蜜,便宜賣給盤商真的很不值得,當下決定朝向產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在親朋好友的口碑支持下,逐漸站穩腳步。
但客戶的讚揚口說無憑,蔡勝峰從 2012 年起開始參賽,也接連獲得全國國產蜂蜜品質評鑑特等獎與臺南市國產龍眼蜂蜜評鑑頭等獎。2015 年在農會輔導下,他邀集年輕蜂友成立楠西養蜂產銷班第 3 班,並擔任班長職務,與和他一樣的蜂二代、蜂三代,互相切磋養蜂技術及討論病蟲害防治,在農忙期更相互換工採蜜及高頻率地搬遷蜂群,以確保產量無虞。班員們也循著參賽的路徑,成為各種評鑑會的常勝軍,打開蜂蜜的直銷通路。
2021 年農委會公告「蜂蜜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讓蜂產品加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行列,蔡勝峰立即邀集了班員投入產銷履歷認證。當年全國第一批通過的 14 名蜂農,就有 9 名是楠西養蜂產銷班第 3 班的班員,在激烈的市場中異軍突起。蔡勝峰說,現代化農業應以科學方法與創新的技術,生產健康、高品質蜂產品,這是養蜂青農應有堅持與責任,因此他也積極推動養蜂科普、食農及環境教育,從生產技術、產業升級及社區服務,打造永續養蜂產業。
姓名:蔡勝峰 產地:臺南市 主要農產品:養蜂( 西洋種蜜蜂) 事業 / 品牌:昇鋒蜂場 |
撰文:張簡禕貞 攝影:方翔
出處:農民輔導司-33屆模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