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農業發展史
酒鄉高粱情
刊登日:105/05/19
1,819
一提起金門,便讓人聯想到鼎鼎有名的金門高粱酒,這是金門人的福氣,亦是金門人的驕傲。喝高粱酒容易,誰又知曉種植高粱的辛苦呢?
遙想童年,幼小的心靈裡哪知用功讀書,成天只曉得與山林為伍,隨父親去田間耕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編織著一篇篇〈透早就出門〉的田園交響曲。小小年紀雖然覺得農事辛苦,卻總在轉瞬間忘記了勞累,傍晚歇了工,將一切不悅的情緒拋到九霄雲外,隔天天亮了,又是活蹦亂跳,開始嶄新的一天,從不曾去思考人生的未來,只是天真地看著農作物一天天長大,日子過得愜意萬分。
農家生活依照著時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忙碌地生活著,簡單而幸福。每到清明時節,正值學校春假期間,也是播種的大好時機,大哥總是說:小孩腳丫子的長度剛好是播種兩顆花生的距離,所以,我們這一幫小學生都成了父親最佳、最得力的助手,而大好的春假也樂在播種花生了。種花生可是一步一種子,絲毫馬虎不得,種子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才能結出香脆誘人、果實飽滿的花生。
至於高粱,播種期早於花生,烈陽下,大人們在田裡來回地走著,手握一大把高粱種子,用力撒在田埂裡。種子各據一角奮力破土、迸出嫩芽,待長成幼苗時,再一一刪除多餘的株苗,留住壯碩的主苗,並加以灌溉、施肥,以至於茁壯、豐收、稻穀盈滿穀倉。過程說來容易,卻得花上農夫好幾個月的心血。若老天爺不幫忙,不降雨水滋潤粱苗,或來個大水氾濫成災,那麼一切都枉然勞苦了。
刪苗後的高粱一株株排列整齊,恰似經過特訓的國慶閱兵隊伍,井然有序的排排站,此刻,頓覺付出的心血有了代價。緊接著就是難纏的鋤草工程。叢生的野草,
一入侵高粱田,就來勢洶洶,喧賓奪主,若不先一一除掉,則挹注的養分全然白費,鋤草工作不是一舉即成,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徹底除盡,否則「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刪除餘苗」與「鋤草」的功夫是否下得深,往往影響到收成的多寡。
日子一天天過去,高粱也一天天地長高茁壯,在農夫一日看三回的悉心照顧下,眼看著它開花、結穗、飽滿了,就像看到未來豐收的美景般,臉上掛滿笑容,再多的辛勞都化為烏有了。高粱的成長過程讓人體悟良多,從原本的挺拔、高傲一直到成熟時的低頭、含蓄,充滿諸多啟示,民間有句非常貼切的諺語:「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正如人們一樣,年輕時趾高氣揚,不知天高地厚,一旦經過歲月的洗禮、人世的滄桑,就越發能夠謙虛為懷、寬容大肚了。
成熟的高粱田一株比一株穩重,吸引了一群群覬覦的麻雀覓食,趕也趕不走。農夫們找來稻草人守護高粱田,或在高粱田綁上一圈圈的尼龍繩,天羅地網般地罩著。風起時,尼龍繩隨風擺盪,嚇得鳥群紛紛逃離。但,不一會兒功夫,麻雀再度飛回,任憑人們一趕再趕,牠們還是再三光顧,與民爭食。鳥兒光天化日下公然行盜,成了農民的一大禍害,在無計可施之下,有些農夫甚至用玩具手槍,裝上鞭炮,朝天鳴放,好嚇唬這些無法無天的大食客;或者利用破舊的漁網圍在高粱田四周,任其自投羅網,以除後患。農事、家事是永遠做不完的。
當我漸漸長大,總希望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因此星期假日常盼望下雨,就不必到田裡幫忙了。愛玩的年紀,農事做多了、做累了,心中總有幾許不情願,但話說回來,我們也不過是利用假日幫幫忙而已,有些同學還因人手不足只好中輟在家幫忙農事。相較之下,我已慶幸得多了。想到父母一輩子忙碌於田間,不畏淒風苦雨、豔陽曝曬,任勞任怨、省吃儉用,只為了拉拔我們長大、受教育,還真是不容易。
是收割高粱的時候了,常言道:「人多好種田」,人力足,工作自然就輕鬆許多。一畝二十「股」的田地,十人一起來,每人左右兩邊各一股,一回即可搞定,多麼輕鬆。但是, 家中人手不足,家裡能幫忙幹活兒的往往就只有母親與我兩人,父親亦有他分內幹不完的活兒要忙,頂多再加上二哥,三人合力收割, 這來來回回得花多少趟啊?看看鄰居隔壁田地,人多手足,唰—唰—唰—,真是羨煞我也,大概就是當年忙怕了,才造成今日的我不再喜於農事。
高粱收成時節是酷熱的夏季,必得與太陽爭「勇」。這是收成的一大艱難。瞧那長得比人還高,素有「青紗帳」之稱的高粱田,採收時需借助鐮刀,從高處搆下來,再用鐮刀砍下。舉頭望高粱、低頭割高粱,脖子之痠疼可想而知。豔陽下往往工作到眼冒金星,幾乎要中暑倒地時,趕緊抽身到樹蔭下偷得短暫休息,這時清風吹過耳際,立時全身舒爽;再喝一口清水,甘甜無比,那是因為累過、熱過、渴過所換來的感受,正如愛過方知情深、醉過方知酒濃一樣的真切。
收割回來,好戲正要上場,一束束顆粒飽滿的高粱還得藉著人力一一拍打。我們搬來石頭或石板當作打擊的「砧板」,雙手握住整把高粱,用力拍打,使高粱穀粒一一「躍」出。而拍打過後,汗水與飛揚的塵土、脫殼的粱糠混雜黏膩在身上,那又是一番「難以言說」的苦味兒了。高粱曬到某些程度後,擱個幾天,然後再曬,方能達到乾燥的程度。曝曬的過程中,每隔一至二小時得替高粱翻穀粒,才能曬得均勻。夏日午後常有「雷陣雨」來襲,冷不防急雨,我們就像急救隊搶收高粱。有的把高粱掃成堆,有的拉開布袋,有的用畚斗盛高粱裝進布袋。曬過的高粱,還得將高粱穀殼吹離,通常是在「有風」的日子裡,藉風的力量,或利用工業用電扇吹拂。這工作常由母親完成,她站在高處,用畚斗盛裝高粱,由上往下慢慢抖落高粱。
強風一吹,質輕的穀殼或穀粒被風吹走,質重的高粱則飽滿精實落在地面,成為精選,無雜質,釀製高粱酒的最佳原料了。從播種、收成,到完成收購手續,這其中花費的功夫與心血豈是外人所知曉的呢?如今, 高粱品種經過一再的研發、改良,已演變成今日的短小精幹,猶如小麥田,收割上方便多了。而且收割後還能蓄根,繼續二次收成,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從前為了抓逃兵,總是漫山遍野、大規模地毯似的搜索,把整片「青紗帳」都夷為平地,現在高粱矮了半截,藏不了人,農民再也不必受這般驚嚇了。高粱穀粒取下後,剩下的高粱稈還可製作成高粱掃把,非常好用,掃起地來特別乾淨。我家大姐所做的高粱掃把不僅精巧美觀且耐用,為家裡帶來一筆小小的收入。掃把是高粱所帶來的附加價值,原本無用的高粱廢棄物,將之巧妙變化,即為黃金,提昇了生活品質,造福了大眾。
而金門高粱酒更是造福了金門人。金酒公司不斷精益求精,研發出來的各類酒品,如今已達到登峰造極;在包裝、行銷宣傳花心思,使得金門這閃亮的金字招牌隨著金酒而享譽全球,金門人因而蒙受其惠。三節家戶配酒、免費公車、免費營養午餐、學生交通券及就學津貼⋯⋯等等,都是拜金酒之所賜。
高粱豐富了金門,成就了金門,讓這片曾經飽受烽火摧殘的戰地,開創出繁榮富足的安居生活,使金門躍居為全國第一名的幸福城市。這一切,都是由一株高粱,一滴高粱酒,慢慢累積出來的。
文圖╱翁維璐(文章摘自《時光露穗》)
遙想童年,幼小的心靈裡哪知用功讀書,成天只曉得與山林為伍,隨父親去田間耕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編織著一篇篇〈透早就出門〉的田園交響曲。小小年紀雖然覺得農事辛苦,卻總在轉瞬間忘記了勞累,傍晚歇了工,將一切不悅的情緒拋到九霄雲外,隔天天亮了,又是活蹦亂跳,開始嶄新的一天,從不曾去思考人生的未來,只是天真地看著農作物一天天長大,日子過得愜意萬分。
農家生活依照著時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忙碌地生活著,簡單而幸福。每到清明時節,正值學校春假期間,也是播種的大好時機,大哥總是說:小孩腳丫子的長度剛好是播種兩顆花生的距離,所以,我們這一幫小學生都成了父親最佳、最得力的助手,而大好的春假也樂在播種花生了。種花生可是一步一種子,絲毫馬虎不得,種子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才能結出香脆誘人、果實飽滿的花生。
至於高粱,播種期早於花生,烈陽下,大人們在田裡來回地走著,手握一大把高粱種子,用力撒在田埂裡。種子各據一角奮力破土、迸出嫩芽,待長成幼苗時,再一一刪除多餘的株苗,留住壯碩的主苗,並加以灌溉、施肥,以至於茁壯、豐收、稻穀盈滿穀倉。過程說來容易,卻得花上農夫好幾個月的心血。若老天爺不幫忙,不降雨水滋潤粱苗,或來個大水氾濫成災,那麼一切都枉然勞苦了。
刪苗後的高粱一株株排列整齊,恰似經過特訓的國慶閱兵隊伍,井然有序的排排站,此刻,頓覺付出的心血有了代價。緊接著就是難纏的鋤草工程。叢生的野草,
一入侵高粱田,就來勢洶洶,喧賓奪主,若不先一一除掉,則挹注的養分全然白費,鋤草工作不是一舉即成,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徹底除盡,否則「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刪除餘苗」與「鋤草」的功夫是否下得深,往往影響到收成的多寡。
日子一天天過去,高粱也一天天地長高茁壯,在農夫一日看三回的悉心照顧下,眼看著它開花、結穗、飽滿了,就像看到未來豐收的美景般,臉上掛滿笑容,再多的辛勞都化為烏有了。高粱的成長過程讓人體悟良多,從原本的挺拔、高傲一直到成熟時的低頭、含蓄,充滿諸多啟示,民間有句非常貼切的諺語:「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正如人們一樣,年輕時趾高氣揚,不知天高地厚,一旦經過歲月的洗禮、人世的滄桑,就越發能夠謙虛為懷、寬容大肚了。
成熟的高粱田一株比一株穩重,吸引了一群群覬覦的麻雀覓食,趕也趕不走。農夫們找來稻草人守護高粱田,或在高粱田綁上一圈圈的尼龍繩,天羅地網般地罩著。風起時,尼龍繩隨風擺盪,嚇得鳥群紛紛逃離。但,不一會兒功夫,麻雀再度飛回,任憑人們一趕再趕,牠們還是再三光顧,與民爭食。鳥兒光天化日下公然行盜,成了農民的一大禍害,在無計可施之下,有些農夫甚至用玩具手槍,裝上鞭炮,朝天鳴放,好嚇唬這些無法無天的大食客;或者利用破舊的漁網圍在高粱田四周,任其自投羅網,以除後患。農事、家事是永遠做不完的。
當我漸漸長大,總希望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因此星期假日常盼望下雨,就不必到田裡幫忙了。愛玩的年紀,農事做多了、做累了,心中總有幾許不情願,但話說回來,我們也不過是利用假日幫幫忙而已,有些同學還因人手不足只好中輟在家幫忙農事。相較之下,我已慶幸得多了。想到父母一輩子忙碌於田間,不畏淒風苦雨、豔陽曝曬,任勞任怨、省吃儉用,只為了拉拔我們長大、受教育,還真是不容易。
是收割高粱的時候了,常言道:「人多好種田」,人力足,工作自然就輕鬆許多。一畝二十「股」的田地,十人一起來,每人左右兩邊各一股,一回即可搞定,多麼輕鬆。但是, 家中人手不足,家裡能幫忙幹活兒的往往就只有母親與我兩人,父親亦有他分內幹不完的活兒要忙,頂多再加上二哥,三人合力收割, 這來來回回得花多少趟啊?看看鄰居隔壁田地,人多手足,唰—唰—唰—,真是羨煞我也,大概就是當年忙怕了,才造成今日的我不再喜於農事。
高粱收成時節是酷熱的夏季,必得與太陽爭「勇」。這是收成的一大艱難。瞧那長得比人還高,素有「青紗帳」之稱的高粱田,採收時需借助鐮刀,從高處搆下來,再用鐮刀砍下。舉頭望高粱、低頭割高粱,脖子之痠疼可想而知。豔陽下往往工作到眼冒金星,幾乎要中暑倒地時,趕緊抽身到樹蔭下偷得短暫休息,這時清風吹過耳際,立時全身舒爽;再喝一口清水,甘甜無比,那是因為累過、熱過、渴過所換來的感受,正如愛過方知情深、醉過方知酒濃一樣的真切。
收割回來,好戲正要上場,一束束顆粒飽滿的高粱還得藉著人力一一拍打。我們搬來石頭或石板當作打擊的「砧板」,雙手握住整把高粱,用力拍打,使高粱穀粒一一「躍」出。而拍打過後,汗水與飛揚的塵土、脫殼的粱糠混雜黏膩在身上,那又是一番「難以言說」的苦味兒了。高粱曬到某些程度後,擱個幾天,然後再曬,方能達到乾燥的程度。曝曬的過程中,每隔一至二小時得替高粱翻穀粒,才能曬得均勻。夏日午後常有「雷陣雨」來襲,冷不防急雨,我們就像急救隊搶收高粱。有的把高粱掃成堆,有的拉開布袋,有的用畚斗盛高粱裝進布袋。曬過的高粱,還得將高粱穀殼吹離,通常是在「有風」的日子裡,藉風的力量,或利用工業用電扇吹拂。這工作常由母親完成,她站在高處,用畚斗盛裝高粱,由上往下慢慢抖落高粱。
強風一吹,質輕的穀殼或穀粒被風吹走,質重的高粱則飽滿精實落在地面,成為精選,無雜質,釀製高粱酒的最佳原料了。從播種、收成,到完成收購手續,這其中花費的功夫與心血豈是外人所知曉的呢?如今, 高粱品種經過一再的研發、改良,已演變成今日的短小精幹,猶如小麥田,收割上方便多了。而且收割後還能蓄根,繼續二次收成,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從前為了抓逃兵,總是漫山遍野、大規模地毯似的搜索,把整片「青紗帳」都夷為平地,現在高粱矮了半截,藏不了人,農民再也不必受這般驚嚇了。高粱穀粒取下後,剩下的高粱稈還可製作成高粱掃把,非常好用,掃起地來特別乾淨。我家大姐所做的高粱掃把不僅精巧美觀且耐用,為家裡帶來一筆小小的收入。掃把是高粱所帶來的附加價值,原本無用的高粱廢棄物,將之巧妙變化,即為黃金,提昇了生活品質,造福了大眾。
而金門高粱酒更是造福了金門人。金酒公司不斷精益求精,研發出來的各類酒品,如今已達到登峰造極;在包裝、行銷宣傳花心思,使得金門這閃亮的金字招牌隨著金酒而享譽全球,金門人因而蒙受其惠。三節家戶配酒、免費公車、免費營養午餐、學生交通券及就學津貼⋯⋯等等,都是拜金酒之所賜。
高粱豐富了金門,成就了金門,讓這片曾經飽受烽火摧殘的戰地,開創出繁榮富足的安居生活,使金門躍居為全國第一名的幸福城市。這一切,都是由一株高粱,一滴高粱酒,慢慢累積出來的。
文圖╱翁維璐(文章摘自《時光露穗》)
上一篇
從地方到雲端:柑仔店的古今演繹
下一篇
農村裡的女農新風景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1%
我喜歡:38%
很實用:31%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林*慧(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6
讚!!
毛豆(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9/10/14
看完想要去金門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