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發問 查主題 翻圖鑑 搜影音 進階搜尋 ::: 首頁農博萬象百年農業發展史大事紀 大事紀 當前分頁:選擇其他分頁 大事紀 珍貴老照片 農業故事 重要農業育成品種 排序方式: 以月份排 以年份排 顯示月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9 月 1896 年 台灣總督府首先在台北城內設試作場,為農業試驗機構之始,1899年9月改制為「台北縣農業試驗場」。 1900 年 「三角湧農會署辦事處」在今台北縣三峽鎮成立,由政府補助經費,獎勵農業,並協助政府催收錢糧,此為台灣農民組織之濫觴。 1901 年 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代理局長新渡戶稻造提出「台灣糖業改良意見書」,殖民當局以此為主要參考依據,於1902年制訂「糖業獎勵規則」,由此國家公權力正式介入台灣製糖業的發展。 1918 年 台中市農會南屯辦事處前身「犁頭店鴻業信用組合」成立。 1930 年 「台灣農民組合」曾文、下營兩支部成員,組成「嘉南大圳鬥爭委員會」,動員農民包圍學甲、佳里、麻豆和下營街庄役場,要求減免水租、僅納地租。 9 月 1 日 1945 年 國民政府公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各處處長名單, 農林處處長由趙連芳擔任。 1958 年 農復會撤廢原有之「農業經濟」與「土地經濟」兩組編制,轉為開設「農民組織」、「農業經濟」與「農業貸款」三組。 2011 年 陳主任委員率同農田水利會楊明風會長等17人及模範水利小組長代表43人晉見 總統。 2021 年 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統籌農業部門氣候變遷調適及減緩工作,加強政策落實與對外溝通,滾動檢討農業部門因應氣候變遷各項政策措施,建構適應氣候風險及淨零路徑規劃,營造永續農業發展之環境。 2021 年 訂定發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期間沿近海漁船作業應行遵守及注意事項」,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為保障漁業從業人健康安全,及防杜新冠肺炎從邊境入侵我國境內,漁船船長應注意船員健康狀況;海上作業時如有進入大陸地區、外國港口,或有接觸大陸地區或外國人員時,船長應主動通報,且漁船返回我國港口,應依規定辦理檢疫程序,確保疫情阻絕境外。 2021 年 1 日起由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對接農會保險人,辦理香蕉收入及釋迦收入保險再保險事宜,並建置投保暨理賠資訊管理系統,以簡化及加速投保理賠作業,保障農民權益。 2021 年 1 日起~ 3 0 日止受理申請110 年度農糧作物產銷履歷環境補貼,補貼對象為通過農糧作物產銷履歷驗證之農產品經營者,補貼金額核算以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有效期間之土地面積,每年每公頃給予補貼1.5 萬元。 2021 年 1 日起~9 月30 日止暫停使用廚餘期間,提供養豬戶每頭500 元的價差補助,以減輕廚餘養豬業者使用飼料餵飼增加之成本負擔。 2022 年 1 日起於屏東地區開辦紅豆保險,銷售至10 月15 日止,並積極籲請農民踴躍投保,以因應近年來紅豆產業受氣候變遷加劇而影響其產量,分散經營風險。 2022 年 1 日及6 日公告111 年度二期作「水稻收入保險」及111 年釋迦收入保險之「鳳梨釋迦」投保期限延長至9月16日止,農民投保該等保險商品,得依農業保險保險費補助辦法規定,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申請補助保險費。 9 月 2 日 1926 年 繼「日本勞動農民黨」重要幹部麻生久律師,來台聲援二林蔗農事件並擔任辯護律師,且在竹崎舉辦農民演講會,隨後「台灣農民組合嘉義支部」即在簡吉與趙港的領導下,於9月2日在竹崎真武廟召開正式成立大會,以集結眾力對抗「三菱株式會社」承領竹林。 1972 年 台灣省政府廢止1947年頒佈之「台灣省糧食收購辦法」。 2011 年 舉辦「2011臺灣野望國際影展研討會」,吳院長蒞臨致詞。 2019 年 2 日至19 日間陸續公告屏東縣等10 縣市為辦理紅龍果等項目「108 年0812 豪雨」、「108 年白鹿颱風」及「108 年利奇馬颱風」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地區。 2022 年 參加在美國召開之「臺美漁業勞工權益雙邊會議」,我方分享臺灣近期對於提升漁業人權之推動進展,雙方並就如何保障外籍漁船員權益進行交流,未來將持續與美方就外籍漁船員勞動議題共同合作,期望達到漁產業提升及改善人權之目標。 9 月 3 日 1964 年 農復會主委蔣夢麟逝世後,行政院核訂由沈宗瀚繼任其職。 1973 年 行政院頒佈「農業發展條例」。 2013 年 農委會鄭重澄清:我國並未對中國大陸開放獸醫服務業、寵物美容業。 2014 年 臺匈(匈牙利)簽署農業合作瞭解備忘錄,共創國際農業合作新篇章。 2015 年 修正農業發展條例 落實農舍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 2018 年 9 月3 日至7 日派員出席在日本福岡舉行之「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北方次委員會第14 屆會議(NC14)暨太平洋黑鮪漁獲文件機制(CDS)技術會議,與各國就太平洋黑鮪、北太平洋長鰭鮪等北方海域內特定魚種之魚種資源狀態及管理進行討論,同時針對太平洋黑鮪漁獲文件機制交換意見,維護我國相關權益。 2021 年 召開「臺灣文旦秋飄香,跨境電商送到家」啟運記者會, 因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自去年起積極輔導外銷業者與農民,透過跨境生鮮電商模式在疫情期間維持出口,直接送到各國消費者手中,今年更擴大增加日本市場,整體銷售量約8公噸,較去年成長50%以上。 2022 年 3 日為「小花蔓澤蘭全國防治日」,農委會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偕同當地地方政府機關、企業及民間團體等單位,攜手舉辦9 場次防治宣導活動,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小花蔓澤蘭防除及剷除行動,共計剷除逾4公噸,共同維護臺灣生物多樣性及原生種植物生存環境。 9 月 4 日 2013 年 為畜牧場環保做體檢 提升廢水處理技術及設施效能。 2018 年 9 月4 日舉辦各縣市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授旗活動,約7 百餘位機耕業者出席,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林聰賢主委逐一授旗予14 個縣市機耕協會;活動中另安排「農務e 把抓」及「機耕服務平臺」(農機Uber)等宣導,期藉由組織化及資訊化,提供農友更便利之農機耕作服務。 2021 年 4 日為「小花蔓澤蘭全國防治日」,農委會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偕同當地地方政府機關、NGO 團體、社區及民間企業等單位,舉辦9 場次防治宣導活動,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小花蔓澤蘭防治及剷除行動,共計剷除3,868 公斤,一同為保護臺灣本土生態環境共盡心力。 9 月 5 日 1898 年 台灣總督府設立「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進行土地丈量與地籍整理,並同時統一土地稅賦。經調查確認的耕地面積,較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治理台灣時期增加71%,土地稅收更為之躍升兩倍。土地調查事業不但確立台灣的地籍制度,為政府增加財政稅收來源,也同時奠定日本殖民的統治基礎。 1995 年 台南縣後壁鄉農會上茄苳分部發生擠兌風波,其後並蔓延至桃園縣復興鄉農會、桃園中壢市農會、楊梅農會、彰化縣溪湖鎮農會等。中壢農會超貸案隨後亦引發嘉義民雄與東石、雲林西螺等地區農會,紛紛出現提領異常現象。 2011 年 陳主任委員率團參加首屆APEC林業部長,並在大會發表演說,倡議「建立建構亞太區域病蟲害監測、預警及防治技術資訊合作平台」,獲大會接受,並納入「北京林業宣言」第8點。 2013 年 「新社好菇 全聯好 Good !」 農委會輔導推動異業合作,行銷在地農產與扶植青年農民。 2014 年 農委會將嚴密追蹤進威公司製售劣質豬油是否流作飼料油脂。 2018 年 9 月5 日同意法國系統性認證設施生產之豬肉及其產品於符合「偶蹄類動物肉類之輸入檢疫條件」及相關食品查驗規定後得輸入我國。 2020 年 結合十大產地農會舉辦「柚香禮券」行銷活動,民眾只要到指定農會超 市消費文旦鮮果,單筆滿600 元可登記1 張、滿1,000 元可登記2 張價值 250 元之「柚香禮券」,限量3 萬張,在全臺2,700 多家農遊券合作業者 處消費皆可抵用,期提升民眾選購優質文旦意願,並帶動在地農特產品 之消費。 2022 年 廢止農委會93 年12 月16 日農授水保字第0931840747號公告劃定「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投-058)土石流特定水土保持區」及其管理機關(南投縣政府)之指定,並自即日生效。 9 月 6 日 1955 年 「台灣省臨時省議會」通過「台灣省鄉鎮區縣轄市農會生產指導事業費募集辦法」。 2012 年 農委會籲地方政府共同攜手合作 善用休耕地發展地區特產。 2017 年 公告「4.95%芬普尼水懸劑為禁用農藥」,並自即日生效,禁止該劑型芬普尼之輸入、加工製造、販售及使用,以確保農畜產品食用安全,並避免有益昆蟲遭受毒害。 2018 年 9 月6 日邀集屏東縣政府及該縣洋蔥主要產區農民團體成立高屏地區洋蔥產業策略聯盟,該聯盟設有生產控管小組、加工媒合小組、內銷通路小組、外銷通路小組及貯存供應小組等5 個工作小組,並於恆春鎮農會召開第1 次生產控管小組會議,共同穩定洋蔥產銷。 2018 年 9 月6 日舉辦「107 年度農業創新育成中心聯合畢業成果發表會」,頒發8 家育成廠商畢業證書,涵蓋動物疾病檢驗、寵物產品開發、種鵝智慧管理、生物分解資材及洋菇菌種等領域,現場亦請畢業廠商分享進駐成功經驗,並展示相關成果。 9 月 7 日 1932 年 於台北州七星郡汐止街召開製茶競技會 1972 年 經濟部通過由台灣土地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台灣省合作金庫提供「農業機械化專案貸款」之作業辦法。 1988 年 屏東高樹鄉居民抗議養豬場污染水源,決定於9月4日起圍堵抗爭,在地方人士協調之下,經養豬場同意遷出後結束。 2011 年 公告石斑魚虹彩病毒列為丙類動物法定傳染病。 2012 年 APO應用奈米科技提高農業生產力研討會在台順利召開。 2016 年 組團參加於泰國曼谷舉辦之「Food & Hotel Thailand 2016」展覽,協助國內茶葉業者拓展東協及南亞市場,臺灣館展售商品包含烏龍茶、東方美人茶及日月潭紅茶等臺灣特色茶,獲得海外買家一致好評;另於參展前拜會泰國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會長,以瞭解當地臺商發展情形及市場機會。 2018 年 9 月7 日公告「克絕座賽胺」1 種新農藥及增修「三氟派瑞」等20 種農藥之使用方法及其範圍,提供農民田間有害生物防治應用。另自105 年起田間監測及邊境檢疫均未再發現梨花枯病,因此刪除梨花枯病4種緊急防治藥劑之使用方法與範圍。 2018 年 9 月7 日及8 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6 次全國農業會議」,以「全民農業 共創新局」為中心議題,邀請產官學各領域代表超過300 位,針對農業重要課題凝聚共識,產出73 項具體結論及27 項重要亮點。本次會議落實公民參與政策形成模式,受到蔡英文總統及行政院賴清德院長高度肯定,後續結論亦將採「擬定政策」、「修訂法規」、「編列預算」及「執行管考」等手段,落實推動。 2019 年 7 日為「小花蔓澤蘭全國防治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各林管處在臺中、臺南及高雄等8 縣市辦理11 場次剷除活動,總計剷除5,709 公斤小花蔓澤蘭;林務局副局長率領南投林區管理處人員偕同美安臺灣公司志工、會員及在地民眾近200 人,於美安臺灣公司「一人一樹,種下希望」捐款認養之造林地,一起剷除小花蔓澤蘭,以實際行動支持造林護林,為臺灣生態環境共盡心力。 2019 年 2019 世界巧克力大賽ICA 第2 屆亞太區競賽頒獎典禮暨論壇揭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為持續推廣屏東可可之行銷,與屏東縣政府以「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為主軸,辦理6 場次分享,並邀集海內外可可產業及巧克力工藝師等專家,進行綜合性座談,現場交流受到各界熱烈迴響。本次競賽臺灣巧克力優異表現再創佳績,共奪得13 金、44 銀、32 銅、18 特別獎亮眼成績。 2019 年 7 日至8 日舉辦第9 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成果發表會暨頒獎典禮」,20 個團隊歷經2 個月的駐村,在激烈的競爭下,由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樂蘆L\'olu 團隊(駐村於臺中市和平區達觀社區)榮獲金獎,並獲得10 萬元獎金。另外,本屆企業參與踴躍,提供全額獎金、節目報導及深度學習的機會,鼓勵青年學子走出校園,將所學專長實踐於臺灣農村。 2020 年 公告「乙型受體素(β-agonist)為禁止國內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 賣或陳列之藥品;牛及豬於國外使用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不在規 範之列」自110年1月1日生效。 9 月 8 日 2011 年 參加2011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以水稻之美為主題,展示台灣農村精緻水稻文化與優質稻米產品。 2019 年 8 日至10 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於新北市巃嶺古道辦理手作步道教育訓練課程,邀請同仁及社區夥伴共同參與步道的修繕,有助於增進大眾對步道的關注與認同,並推廣手作步道之核心價值,凝聚共識。 2019 年 8 日至10 日中秋連假前夕,為因應中國大陸非洲豬瘟嚴峻的疫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首度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於離島合作,派遣具豐富貨物查驗經驗之檢疫犬與領犬員,協同海巡署人員於金門執行專案安檢作業,防範違法之動植物產品夾藏於金門寄送至臺灣本島之郵包,以確保我國農產品生產安全。 9 月 9 日 2019 年 舉行「第13 屆農金獎」頒獎典禮,共計頒發營運卓越獎等10 種獎項,期藉由農金獎選拔及表揚,彰顯農漁會之努力與信用業務優良事蹟,並表揚受獎農漁會推動農業保險之貢獻,除形塑正面社會形象,亦可為其他農漁會學習之典範,激勵更多農漁會持續精進營運,協助政府推動重大農業政策,進而帶動農漁產業發展,保障農民經濟。 2019 年 9 日及17 日為因應菲律賓及韓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分別公告該兩國即日起自非洲豬瘟非疫區刪除,亦分別於同日新增該兩國至「近3 年曾發生非洲豬瘟之國家(地區)一覽表」。另為超前部署,本(108)年5 月31 日起,已將韓國納入高風險航班管制,另自9 月9 日起亦將菲律賓納入,該兩國直飛旅客託運行李及手提行李,均由財政部關務署X 光機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檢疫犬進行檢查。 9 月 10 日 1974 年 省政府制訂「台灣省政府農業研究發展基金設置及管理運用辦法」。 2016 年 本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公告廢止該局102年12月2日防檢四字第1021493778A號令,並自即日生效,亦即申請輸出植物檢疫無須檢附「輸出植物來源苗圃資料表」,簡化輸出檢疫作業,協助植物產品外銷。 2017 年 與外交部共同合作農業大使新南向交流計畫,遴派30 名農業青年大使代表本國赴印尼及菲律賓進行為期一周實地參訪,並與當地農業部門深入交流,拓展新南向國家農產品市場行銷商機,促進區域農業共榮與永續發展。 2020 年 舉辦第1 屆「幸福農村金推獎」頒獎典禮,表揚3 家縣級農會、15 家基層 農會及20 位農會推廣人員在農業推廣領域的卓越表現,行政院農業委員 會陳吉仲主委親自蒞臨頒獎,並特別感謝各界多年來在農業推廣教育的 付出與努力,期許所有推廣人員與農會對於農業推廣持續扎根,打造宜 業、宜居的幸福農村,為農業開創新價值。 2020 年 舉辦「香檬健康好滋味——產官攜手創新機」宣傳記者會,宣傳近年改 良香檬濃縮汁加工技術及機能性成分功效實驗,促進產業加值利用,協 助農產素材跨產業串聯,以符合食品、保健、美容保養或健康食品之開 發規格需求,帶動我國農產品加值提升之成果。 2021 年 10 日起將職業病納入農民職災保險給付,讓農民職業安全保障範圍更為完整。 9 月 11 日 2012 年 配合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施行,國產牛肉產地標示上路。 2017 年 派員赴美出席「第24 屆臺美農產品檢驗檢疫技術工作小組諮商會議」,與美國農業部動植物檢疫署(APHIS)、美國在臺協會(AIT)等共同磋商臺美雙邊食品安全檢驗及動植物防疫檢疫(SPS)領域等16 項重要議題,促進我農產品早日進入美國市場。 2019 年 假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08 年坡地金育獎」頒獎典禮,彰顯各縣市政府在山坡地保育利用管理工作的成果,其中臺中市政府及宜蘭縣政府,分別獲得直轄市、縣(市)組冠軍,各獲頒發160萬元獎金。 2020 年 於苗栗縣召開「全國農業行政首長座談會」,邀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農業行政首長,共同探討農業部門面臨全球氣候變遷、貿易自由化、食安意識提升、人口老化等挑戰,及如何推動我國農產業轉型升級,並保障農產品安全,加強中央與地方合作,共創農業新局。 2020 年 舉辦「文旦跨境送,新鮮到你家」跨境生鮮電商啟運記者會,延續行政 院農業委員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帶動之網路消費風潮,攜手農業電商開 啟跨境生鮮電商銷售模式,針對新加坡、香港及澳門的海外消費者,提 供網路下單具產銷履歷或有機的優質文旦柚服務,從產地直送消費者手 上,開拓海外市場新契機。 2020 年 訂定發布「白帶魚運搬船自大陸地區返臺檢疫措施規定」,為兼顧國內 防疫及產業輸銷沿近海白帶魚至中國大陸需求,輔導業者遵守相關管制 作為,避免白帶魚運搬船成為國內防疫破口。 2020 年 9 月11 ∼ 17 日辦理「臺灣豬識別標章」徵選活動,經初審選出18 件入圍 作品於9 月21 ∼ 28 日辦理網路票選,獲選之視覺標識物將供其申請於店 家明顯處放置使用,除作為消費大眾識別之用,亦形塑國產豬肉及其相 關產品「新鮮、優質、衛生、安全」之形象,進而建立國人對國產品的 信賴與喜愛,以加強國產豬肉與進口產品之市場區隔,並鼓勵餐飲通路 及相關店家使用國產豬肉及其相關產品。 2021 年 舉行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揭牌典禮,象徵農業保險邁入新的里程碑,未來將更精進農委會「三保一金」農民福利措施,除提供對「人」的保障外,也經由農業保險延續到農民所耕作、養殖的「產物」,降低營農風險、保障農民收入,進而提高農業經營韌度,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9 月 12 日 1976 年 因國內存糧豐富而倉容不足,政府決定將剩餘食米外銷。 2012 年 93年起按季檢驗寵物飼料項目包含T2毒素後續管理將與國際規範同步保障寵物健康。 2016 年 我國與印度簽署雙邊農業合作備忘錄,為政府大力推動農業新南向政策邁出重要的一步,未來雙方將基於平等互惠原則,透過人員互訪研習、學術研究及產業交流合作,促進雙方農業永續發展。 2018 年 9 月12 日公告「賽安勃」及「賽派芬」2 種新農藥及增修「安美素」等9 種農藥之使用方法及其範圍,提供農民田間有害生物防治應用。 2022 年 舉辦「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成果發表會,宣布繼石虎、草鴞、水獺與水雉後,新增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期建立人熊間的理性互動,並藉由實施生態服務給付方案,由政府提供「生態薪水」給瀕危物種棲息地所在協助維護生態的生產者與居民。 2022 年 12~13日公告法國阿摩爾濱海省及默茲省自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非疫區刪除,該等地區活禽鳥及其相關產品自公告日起禁止輸臺。 2022 年 12~22 日配合菲律賓農業部官員來臺系統性查核我國種豬及豬肉生產設施行程,共查核6 家屠宰場附設肉類分切包裝場、3 家種豬場及2 家肉豬場,除瞭解各生產設施之作業流程外,並就我方防疫、屠宰及畜政相關管理政策進行交流,後續菲方將就查核結果研議是否核予我方生鮮豬肉及種豬之輸入許可。 9 月 13 日 1973 年 行政院立法禁止將「高等則農田」(一至八等則)變更為非農業使用之建地與建築。 1975 年 為強化蔬菜共同運銷制度,安定蔬菜運銷數量,並確保農民收益,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決定於各鄉鎮農會設置蔬菜共同運銷安定基金。 2019 年 13 日至16 日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副局長率隊參與日本東京鐵塔臺灣祭,計有水長流、集元果、屏東優質、龍潭果菜、東石雜糧等5 家農村好物業者赴日,向日本消費者介紹臺灣農村社區優質產品,並測試其產品接受度。未來將持續協助好物業者出口事宜。 9 月 14 日 2011 年 台灣首批附帶栽培介質蝴蝶蘭成功輸澳,召開「台灣蝴蝶蘭花開全球首航澳洲」記者會。 2013 年 嚴守實驗室生物安全規範,依法審核動物試驗計畫並遵守3R(替代、減量、精緻化)原則。 2015 年 農委會與APO、APAARI共同舉辦農村再生多國考察團活動。 2018 年 9 月14 日公告「比利時自非洲豬瘟非疫區刪除,自即日生效」,並周知相關利害關係人,該國活豬、豬精液、豬胚及豬肉產品禁止輸入我國;公告生效日(不含)前已裝船(或裝機)運往我國之上述動物及產品,不在此限。 2018 年 9 月14 日舉辦「2018 世界巧克力大獎- 亞太區競賽頒獎典禮」記者會,此為臺灣首次成功爭取舉辦ICA(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競賽,大幅提高臺灣可可產業國際能見度與知名度,除公布得獎名單外,並設置展示區域,形塑屏東可可產業地方品牌,協助邁向國際化市場。 2018 年 9 月14 日農委會及所屬各相關機關成立山竹颱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展開各項緊急應變相關事宜;對於颱風所造成之農業災情,農委會依法公告辦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項目如下: 2022 年 舉行「111 年坡地金育獎」頒獎典禮,由農委會陳添壽副主任委員頒獎,其中直轄市組、縣市組冠軍,分別為臺北市政府及宜蘭縣政府,期藉由依據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相關規定考核各地方政府年度執行成效並擇優表揚之作法,鼓勵地方政府積極強化坡地保育工作。 9 月 15 日 1958 年 台灣省糧食局長李連春與日本駐台大使堀內謙介簽訂「食米購銷協定」,日本將向我方購買1958年度蓬萊米5萬噸。 2018 年 9 月15 日舉辦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復園活動,該遊樂區前因受災而封園3 年,經修復完成,重新開放民眾同享區內孕育豐富的蕨類植物及烏來特有的動植物資源,以及其中饒具特色的內洞瀑布等景點。 2019 年 於臺北希望廣場舉辦「柚見十五」文旦創意料理共食饗宴,邀請200 位民眾一同共食,活動中以文旦入菜,簡易料理展現食當季的概念,並於活動中宣導食物日之「在地食材當季吃、揪人共食快樂吃、原型食物真好吃、不要浪費食物適量吃」意涵,期待國人響應食物日,共同品嚐當季在地的國產農產品。 2020 年 9 月15 ∼ 16 日舉辦「2020 智慧農業國際研討會暨聯合成果展」,邀請英 國、荷蘭、日本及我國農業產業專家,透過遠端視訊方式分享智慧農業 相關技術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現場亦展示智慧農業計畫各項技術研發 與應用成果,完整呈現自106 年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智慧農業的豐 碩成果,期能促使更多元的人才投入農產業,提供產業更多創新解決方 案,活絡我國智慧農業產業之發展。 2021 年 9 月15 日起~10 月5 日止開放申請「青年農民農業經營準備金」,針對年齡18~45歲具有農業經營技術及農業經營場域的新進農民,給予最高2 年72 萬元之農業經營準備金,以鼓勵優秀人才投入農業,穩定新進農民之生活、降低從農風險並營造良好的農業經營環境。 9 月 16 日 1949 年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決定貸款各地水利委員會10萬美元,興建8項水利工程。 2011 年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發生鴿子新城病疫情,公告該州自新城病非疫區名單刪除:巴拉圭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口蹄疫疫情,公告停止該國牛肉輸入。 2019 年 開始受理申請108 學年度第1 學期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以鼓勵農(漁)民子女繼續升學就讀高中(職)及大專校院;另為擴大效益,獎助學金額度已提高為大學生公立6,500 元、私立13,000 元;高中生公立4,000 元、私立6,500 元。 2020 年 開始受理申請109 學年度第1 學期農漁民子女助學金,以鼓勵農漁民子 女繼續升學就讀高中(職)及大專校院,申請至10 月15 日截止。 2021 年 16 日開始受理申請110 學年度第1 學期農漁民子女助學金,以鼓勵農漁民子女繼續升學就讀高中(職)及大專校院,申請至10月15日截止。 2022 年 舉辦「第6 屆百大青農標竿表揚典禮」,首度以樹立標竿作為百大青農遴選之主軸,共計86 位青年獲選為從農典範,由農委會陳吉仲主任委員親自頒獎,藉以勉勵已穩健經營且具有創新加值發展的青年農民,作為青年從事農業工作的標竿楷模。 2022 年 9 月16 日起~10 月17 日止受理申請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農漁民子女助學金,以協助農漁民子女繼續升學就讀高中(職)及大專校院。 2022 年 公告美國田納西州自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非疫區刪除,該州活禽鳥及其相關產品自同日起禁止輸臺。 9 月 17 日 2018 年 9 月17 日辦理「大義崙排水第一制水閘改善工程」竣工啟用典禮,該工程主要係擴大閘門寬度,並採用傾倒式閘門,加大通水斷面,以避免雜物阻塞,讓農民有更穩定的灌溉水源,同時配合經濟部水利署及雲林縣政府整體改善計畫,加速改善上游地區排洪問題。 2021 年 公告「指定洗選鮮蛋為應登錄溯源資訊之農產品與其應登錄之項目及標示方式」,自111 年1 月1 日實施後,農產品經營者供應校園食材、國軍副食、超商、超市、量販店、大賣場及網購通路販售之洗選鮮蛋流通、販賣前,應將溯源資訊登錄於「台灣雞蛋噴印溯源管理系統」,並於蛋殼噴印溯源編碼、包裝日期及生產方式代號。 2022 年 舉辦「農科園區客製化國際保鮮物流中心第一期廠房新建工程」啟用典禮,該中心結合農委會農產品外銷規劃,強化物流、低溫倉儲與運輸能量並提供理貨包裝與收穫後處理功能,提升對農民、農企業及消費者的服務,協助穩定農產品產銷,強化臺灣農產品外銷出口競爭力。 9 月 18 日 1947 年 台灣省政府頒佈「嚴禁私運糧食出省辦法」。 2014 年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 農業館創新加值接軌國際。 2017 年 舉辦「亞非農村發展組織(AARDO)水產養殖科技交流與發展研習營」活動,計邀AARDO秘書處官員及AARDO 會員國農漁業官員與研究人員來臺參加,透過演講及實際參訪,促進各國代表對於臺灣水產養殖科技與產業發展的瞭解,並與我業者進行交流與討論,拓展我國漁業產業的潛在外銷市場。 2018 年 9 月18 日至20 日召開「第25 屆臺美農產品檢驗檢疫技術工作小組諮商會議」,我方由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馮海東局長擔任團長,並偕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專家出席;美方由農業部動植物檢疫局(APHIS)副署長Osama El-Lissy 擔任團長,率美國首席獸醫官Dr. John Clifford 與APHIS 及農業部海外農業署(FAS)專家與會,共同磋商臺美雙邊食品安全檢驗及動植物防疫檢疫(S 2019 年 與印尼農業部在印尼(茂物)召開第4 屆臺印尼農業合作諮商會議,就8 項農業合作及交流議題進行廣泛討論,並達成多項共識;雙方亦對卡拉旺示範農場計畫、青農在臺實習計畫、萬隆強化農企業培育發展計畫及南蘇拉威西稻種發展計畫等4 項計畫,達成持續進行之共識,另就印尼山竹市場進入、鬆綁印尼種苗產業外資投資限制、種苗進口許可證2年期間延長、雙方熱帶果樹種苗產業交流合作等議題,充分討論交換意見,促進公私部門全方位 9 月 19 日 2017 年 與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FFTC)及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NTIFO)合作舉辦「因應消費轉型時代,邁向新食農夥伴關係」國際研討會,計邀亞太地區泰國、越南、印尼、我國等8 個國家產官學講者與農民組織團體參加,透過分享亞太地區農業合作社發展脈絡與現況評估之經驗,強化農業合作社發展及發揮互助串聯功能,達到城市及農村互惠共榮之目標。 2018 年 9 月19 日舉辦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蹦蹦車復駛典禮,該蹦蹦車前因颱風災害而停駛,經6 年修復及密集的安全試運轉測試後,已重新復駛;復駛後的蹦蹦車仍採開放式車廂,提供遊客搭乘體驗優質森林場域。 2022 年 建立雞蛋產銷資訊平臺,每周於農委會官網更新蛋雞生產資訊(含產蛋雞隻數、入中雞數及淘汰隻數、換羽隻數等),並公告雞蛋供應量(含雞蛋生產量、洗選雞蛋逐顆噴印之數量與原料蛋進貨量),以提供業者作為產銷調節參考,也讓國人清楚瞭解國內雞蛋產銷情況。 9 月 20 日 1934 年 「台灣米統制對策研究會」開會討論台灣總督府以差價收購台灣米穀問題,會中一致議決致電日本政府表明反對之意。 1936 年 日本政府為保護日本米農,預防米價爆跌,公布「米穀自治管理法」,進而間接限制台灣米穀出口移入日本。 1984 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正式成立,中央農政機關得以事權統一。 2012 年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農業館創新多元。 2019 年 與英國環境、食品暨鄉村事務部於臺灣(臺北)召開「第2 次臺英農業對話會議」,雙方就市場進入、離岸風場與漁業發展、防範非洲豬瘟技術交流等議題進行廣泛討論,並達成明(109)年續召開第3 次會議之共識。 2021 年 應中國大陸片面暫停我國釋迦及蓮霧輸入,農委會除以外銷、直銷、加工等措施多管齊下,搭配冷鏈物流系統,提升農產品質,增加消費量外,並啟動下列5 項具體措施,以維護農民權益: 一、 採取外銷獎勵措施及擴大舉辦臺灣水果節活動,增加對香港、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現有市場的出口數量,目標分別為釋迦5,000 公噸及蓮霧1,000 公噸。 二、 採取產季調節措施,分散市場供應量。 三、 提供農遊券抽獎活動,鼓勵消費者以5 倍券購買國產釋迦與蓮霧,全民相挺農民。 四、 加強電商促銷。五、 建置企業團購平臺,增加國內需求與採購量。 2022 年 公告111 年度「富邦產物溫度參數養殖水產(石斑魚)保險」、「富邦產物溫度參數虱目魚養殖水產保險」、「富邦產物溫度參數鱸魚養殖水產保險」及「富邦產物溫度參數吳郭魚養殖水產保險」為農業保險商品,農漁民投保該等保險商品,得依農業保險保險費補助辦法規定,向農委會申請補助保險費。 2022 年 9月20日~11月21日舉辦 23「花甲樂食•豬肉派對」購物活動,與國內12 家零售通路業者合作設置Eatender 銀髮友善食品專區,以使用國產優質豬肉為原料的銀髮友善食品為標的,推出多重好禮與相關優惠折扣,讓消費者輕鬆選購優質的銀髮友善食品。 9 月 21 日 1896 年 台灣總督府制訂「台灣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特別處分令」 1956 年 全台共計22個縣市與317個鄉鎮農會,開始進行改選工作。 1965 年 省議會修正通過「台灣省農藥管理規則」,及「台灣省各級農會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2011 年 舉辦「農地銀行頒獎暨農地加值三加一示範計畫發表」活動,表揚執行農地銀行績優之30家農會。 2016 年 組團參加於印尼雅加達國際會展中心(Jiexpo)舉辦之「2016印尼-東南亞食品原料展」,參展成果豐碩,成功開拓新南向國家商機;另於參展前拜會雅加達華商會會長等人士,以瞭解當地市場的需求及販賣實態。 2019 年 於臺北希望廣場舉行第9 屆產銷履歷達人頒獎典禮,由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親臨頒獎,藉著表揚達人帶動社會關注,使大眾瞭解產銷履歷的重要性,朝向安食健康的美好未來邁進;同時於21 日至22 日舉辦產銷履歷達人展售市集,讓消費者一站購足歷屆達人的優質農、漁、畜產品及加工品。本屆活動首創線上直播拍賣達人精選產品,也讓無法到現場的消費者能品嚐到產銷履歷優質食材,活動現場也有廚藝教學、限時特賣等互動活動,讓消費者更 2020 年 依據動物保護法第8 條規定預告修正「公告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 動物」,增訂比特犬及與其混血之犬隻(包括美國比特鬥牛犬、史大佛夏 牛頭犬、美國史大佛夏牛頭犬)為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修正生 效前已輸入、飼養該品種犬隻之飼主,應於修正生效1 年內,向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登記備查,始得繼續飼養;飼主、飼養地點或 數量變更時亦同,且不得自行繁殖,以強化危險性犬隻之管制措施。 2020 年 公告「限制輸入我國之稻米貨品」,規定稻穀、糙米、糯米、其他全碾 或半碾白米(不論是否磨光)、碎米等稻米貨品品項,含有非經中央主管 機關同意境外生產之國內育成水稻品種者,不得輸入我國,以遏止未經 授權外流之水稻種子、種苗於國外種植收穫或加工後,回銷我國市場而 打擊本土農業之發展。 9 月 22 日 1932 年 「台灣農民組合大湖支部」支部長劉雙鼎,於大湖郡當局對其發出強制就業戒告後,潛赴新竹州竹南郡三灣庄永和山,成立「台灣農民組合永和山支部」,企圖策劃動員武裝起事。1932年9月,此一台共外圍組織遭日人檢舉查獲,大湖與永和山兩支部成員共計被逮捕92人,劉雙鼎、郭常、邱天送三人於獄中被刑求致死。 2011 年 第一艘獎勵建造完成之省能源活魚運搬船-泰宏39號舉辦首航典禮。 2011 年 舉辦「建國100年十大經典好米選拔」及「全國團體賽」活動。 2012 年 訂定發布「全國農業金庫國內分行管理辦法」。 2019 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苗栗縣家扶中心、楓樹窩社區及苗栗縣自然生態保育學會攜手,邀請苗栗地區的新住民家庭及單親家庭,共同乘坐里山動物列車拜訪友善生產石虎米的楓樹窩社區。認識石虎生態,並實際到田間,明瞭友善農法維繫生態環境的辛勞與重要性,深化孩子們的保育觀念,啟發大家守護家鄉珍貴生態資產的心。 2021 年 公告法國埃納省自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非疫區刪除,該地區之活禽鳥及其相關產品自9 月16 日起禁止輸臺,即時防範疫病入侵。 2022 年 舉辦「第3屆農村領航獎」頒獎典禮,表揚30 位獲獎農村英雄於農村生產、生活及生態等三大面向的貢獻,得獎者後續將前往日本農村觀摩學習,藉此深化國際視野,讓臺灣農村再成長與起飛。 2022 年 與日本笠間臺灣辦事處合作,將具產銷履歷驗證的臺灣文旦供應日本茨城縣笠間市及大洗町地區共21 所學校6,930 位學童,作為營養午餐水果享用。期藉由食農教育向下扎根,以飲食帶動文化交流,拓展臺灣文旦海外新市場。 9 月 23 日 1968 年 台灣省政府例會通過台灣省首期「糧食實物債券」,定於12月1日起授權省糧食局發行,以支援曾文水庫工程興建中所需之財政支出。 2014 年 亞太地區10國21位專家來臺齊聚 研討「受污染之農田土壤管理與整治技術」。 2015 年 農委會試辦高接梨農作物保險 開啟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新紀元。 2016 年 國立臺灣博物館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辦「生態米博覽會」,邀請14位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驗證的農友現場展售生態米,並分享改以友善環境方式耕作的心路歷程,同時在現場舉行米食品評等多項活動,讓國人瞭解結合農業生產、環境生態及在地文化的農產品。 2018 年 9 月23 日至10 月1 日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與各縣市動物防疫機關同步進行狂犬病防疫宣導與巡迴施打疫苗活動,並補助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全聯會)陸續於9 月28 日(世界狂犬病日)前後,與動物防疫機關於花蓮縣及臺東縣加強辦理4 場狂犬病預防注射宣導活動;另與全聯會及新竹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於9 月29 日在新竹縣竹北公園共同辦理「世界狂犬病日宣導活動」,提醒民眾每年為其飼養犬貓施打狂犬病疫 2019 年 23 日至27 日於臺南市走馬瀨休閒農場辦理第1 梯次印尼青農來臺實習銜接訓練,內容包含我國風俗文化、語言及農業生產概況,使印尼青農快速適應實習生活;後續該等印尼青農將於我國各地實習場域,透過「做中學」加強農業經營實務能力,吸收農業經營知識與經驗,於返國後提升印尼農業發展。 2020 年 舉辦「第4 屆百大青農畢業授證典禮及全國青農運動會」,由行政院農 業委員會陳吉仲主委親自授予輔導證書,期許歷屆百大青農成為標竿學 習典範,帶動其他農友共榮發展。第4 屆百大青農經2 年專案輔導後, 經營面積累計增加202 公頃、農產運銷加工規模增加1 萬5,815 平方公尺 (包含加工、集貨、物流場等),通路拓展收入增加共計2 億2,397 萬元, 年營業額總計為7 億4,577 萬元,整體營收提升43%。 2021 年 函示「近3 年曾發生非洲猪瘟之國家(地區)一覽表」,將海地共和國列為繼多明尼加共和國第2 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之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國家,自海地共和國入境旅客違規攜帶豬肉產品入境遭查獲,第1 次違規將裁罰20萬元,第2 次就開罰100 萬元;外來人士遭罰20 萬元未能繳清罰款者移送內政部移民署當場拒絕其入境。 2021 年 為拓展農糧初級加工產品行銷通路,精選9 家業者、17項產品上架「健康食彩」連鎖生機超市,協助取得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之業者連結行銷通路,期能吸引消費者多多選購,支持臺灣在地農民用心生產的國產優質農產初級加工品。 2022 年 辦理農糧常備食品上市記者會,評選並輔導1 8 家國內食品加工業者以國產之農糧產品為主要原料,開發19 項農糧常備食品,於雙北地區200 間7-ELEVEN 門市集中上架,呼籲民眾可以日常食物為基礎,加上能長期間保存的食品,一起複合儲備,以因應天災或疫情發生時之不時之需。 9 月 24 日 2011 年 舉辦「2011世界豬腳節」,邀請六大洲共10個國家地區知名主廚來臺展現各國豬腳美味。 2019 年 與菲律賓農業部於菲律賓召開「第8 屆臺菲農業合作會議」,雙方深入討論農業技術合作、畜產技術合作、市場進入及農業科技產業化等議題,並同意持續加強兩國農業技術與產業鏈結,針對洋菇產業、非洲豬瘟防疫合作、坡地防災管理與農地水土保持技術交流、生物農藥與肥料等項目,強化雙方實質合作,推動雙方產業合作並共創商機。 2020 年 9 月24 ∼ 26 日「2020 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於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 樓盛大展出,其中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籌之「永續發展館」,以「新 農業」為主軸,規劃「農業新典範」、「農業安全體系」及「農業行銷 力」等3 大技術專區,共展示30 項具商品化潛力之科技研發成果,並於 展期第3 天舉行10 項技術授權簽約儀式,期發揮領頭羊示範效果,帶動 國內外農金投資浪潮。 2022 年 24~25 日舉辦「111 年度農業創新育成中心聯合畢業成果發表暨展售會」,展示1 7 家畢業廠商及歷年輔導業者成果。另為協助育成業者開發多元通路,今年除實體展售會外,亦與電商購物平臺合作設置「農業育成專區」,鼓勵業者跨足電商領域,期讓消費者能輕鬆購買農業科研產品。 9 月 25 日 2012 年 台灣稻米產業的奧林匹克2012「十大經典好米」及全國團體獎揭曉。 2013 年 農委會:CAS為Certified Agricultural Standards 的簡寫 籲請各界勿再曲解誤傳。 2017 年 派員赴越南參加「2017 ACTS Workshop on Extreme Weather Forecast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分享與交流在極端氣候的挑戰下,預報技術及資訊在水資源管理與相關社會衝擊調適應用的經驗;同時亦拜會越南農業部,探尋雙方於水土保持防災及農村再生深入合作之可能性,期能與越方建立長期友好互惠之外交關係。 2018 年 9 月25 日至28 日印度商工部農業與加工食品輸出發展局(APEDA)及印度臺北協會代表組團來臺對我進行有機同等性實地查證作業,分別至慈心有機驗證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驗證有限公司等2 家驗證機構進行總部評鑑見證及現場稽核見證,並安排訪視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及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 2022 年 與高雄市政府假該市凹子底森林公園辦理「世界狂犬病日主場活動」,串聯各縣市動物防疫機關於9~10 月間配合「928 世界狂犬病日」進行各項宣導及巡迴施打疫苗活動,宣傳世界狂犬病日及提醒民眾每年為其飼養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共同完成狂犬病的防治工作,以確保民眾及動物免受狂犬病威脅。 9 月 26 日 2015 年 總統訪視雲林青農,瞭解農產加工輔導成果。 2016 年 本會曹主任委員啟鴻率團參加於秘魯皮烏拉舉辦之「第4屆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說明我國近年來在因應糧食安全方面採取的各項措施與成果,並與各國部長及代表們共同研商維護亞太地區糧食安全的合作策略;同時與 APEC 經濟體糧食安全部長或代表進行雙邊會談,深化及廣化我國與各國的雙邊農業關係。 2018 年 9 月26 日與中央研究院共同簽署「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合作協議書」,雙方將展開首次跨機構、跨科際合作,對臺灣農村之人類生態及其歷史變遷進行為期5年之系統性調查,以建立臺灣農村環境、產業、社會、文化及歷史變遷等關鍵人文社會因素之資料庫,並運用此資料進行跨學科之分析研究。 2018 年 9 月26 日舉辦107 年度稻米達人冠軍賽頒獎典禮,藉以鼓勵精進栽培品質及重視稻米安全的優秀農友;本次臺灣好米組冠軍為臺東縣關山鎮莊炘原農友、亞軍為屏東縣崁頂鄉葉慶明農友、季軍為臺東縣池上鄉張壯鑑農友;臺灣有機米組冠軍為臺東縣池上鄉曾鵬璋農友、亞軍為桃園市新屋區李永清農友、季軍為花蓮縣玉溪地區曾國旗農友。 2019 年 與斐濟漁業部簽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斐濟漁業部簽署漁業合作瞭解備忘錄」,秉持平等及互惠原則,透過與斐濟簽署漁業合作瞭解備忘錄,提供雙方全面性的漁業合作管道,強化雙邊合作關係,包含海洋漁業投資、漁獲運銷、聯合漁業養護管理及打擊IUU 漁撈相關資訊交換,並展現我國在歐盟黃牌解除後,仍持續與國際合作打擊IUU 漁撈之決心及行動,確保海洋漁業生態健全,永續漁業經營。 2019 年 26 日及27 日為提升推廣省水管路灌溉計畫人員之專業素養、交流推廣經驗並宣導、檢討相關作業規定,在南投地區辦理「108 年度推廣省水管路灌溉研討暨技術觀摩會」,期能精進計畫推廣成效,提升用水效率並達到提高作物品質。 2019 年 26 日至28 日配合「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帶領5 家農業優質廠商再度組團參加印尼泗水會展城舉辦之「2019 年印尼臺灣形象展」,針對印尼農業需求特性,規劃簡介臺灣優良作物生產體系,包含種子種苗、生物農藥與微生物肥料、農業機械、農業設施及農業資材等農業領域,並搭配相關廠商參展,藉此推動臺、印雙邊農業交流與合作。此次參展除塑造臺灣農產業優質印象、強化農產機械資材知名度外,更盼藉此擴大臺灣農業行銷印 9 月 27 日 1972 年 行政院頒布「加速農村建設九大措施」,並將撥20億元用以支援農業與農村建設。 2018 年 9 月27 日至29 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2018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設置「永續發展館」,與經濟部能源局、國營事業委員會及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聯合籌辦,以「永續發展之星」及「亮點技術」作為展示焦點,並設有國際區邀請10 家國際/民間機構展出。此外,農委會以「新農業」為主軸,規劃「農業新典範」、「農業行銷力」及「農業安全體系」3 大主題區,共展示41 項農業科技研發成果。 2019 年 27 日至29 日「2019 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假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盛大展出,本展覽以「未來科技」、「創新發明」、「永續發展」3 專館聯合進行展示,其中「永續發展館」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原子能委員會、經濟部工業局、能源局及國營事業委員會等6個機關聯合展示94 項創新科技,會展期間並辦理122 場參展技術一對一媒合商談會及24 場宣傳造勢等活動,再創技術移轉媒合佳績,並透過館區 2020 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與桃園市政府舉辦「2020 年世界 狂犬病日防疫宣導」,提醒飼主應重視狂犬病的危害,以防範狂犬病於 人畜間傳播。現場除提供200 劑免費狂犬病疫苗及晶片施打外,還有相 關知識闖關遊戲、寵物健康諮詢、愛寵講座、免費健診等,同時呼籲 飼主,預防狂犬病要遵守「二不一要」(不接觸野生動物、不棄養家中 寵物、每年要帶家中犬貓及人工飼養之食肉目動物施打狂犬病疫苗)原 則,以確保民眾及動物不受狂犬病威脅。 9 月 28 日 1970 年 「中泰玉米貿易協定」於曼谷簽訂,泰國將出售32公噸玉米予台灣。 2012 年 農地重劃提升台灣農業競爭力。 2019 年 與新北市政府假該市中和區四號公園辦理「世界狂犬病日宣導主場活動」,串聯各縣市動物防疫機關配合進行各項宣導及巡迴施打疫苗活動,並藉此宣傳世界狂犬病日及提醒民眾每年為其飼養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的重要性,致力防範狂犬病於人畜間傳播。 9 月 29 日 1956 年 颱風肆虐,香蕉減產。日本全國芭蕉商聯盟派員來台親至香蕉產地,設法促進香蕉供應裝運赴日。 1970 年 為配合農村經濟政策,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於中泰賓館召開成立大會,發起人包括蕭錚、沈宗瀚、張研田、張訓舜等50餘人。 2011 年 舉辦「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設置「農業館」,展示51項技術。 2017 年 於嘉義市阿里山森林鐵路嘉義車庫園區,在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翁章梁見證下,由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與英國威爾普蘭菲爾鐵路(W&LLR)代表史蒂芬克魯(Steve Clews)主席簽署遺產鐵路合作意向書,威爾普蘭菲爾鐵路與阿里山森林鐵路正式締結為姊妹鐵路,將更加拓展我國的鐵道外交視野,增加國際能見度,提升經濟發展,促進雙方友誼。 2018 年 9 月29 日及30 日在松山車站Citylink 舉辦第3 屆百大青農畢業授證典禮暨青農產品聯合展售活動,展現青農輔導成果;第3 屆百大青農計113 位,經提供2 年專案輔導後,明顯成長躍進,包括成立產銷班7 班、合作社5 家、農企業16 家,帶動當地產業群聚效益,平均產值提升74%。 2020 年 舉辦「中秋夯肉,就愛國產雞,吃出健康好成雞」活動記者會,現場示 範香柚涼拌嫩雞沙拉、柚子蜜脆雞及柚子時蔬雞肉捲等料理,樣樣兼具 美味與健康,強調國產雞肉具在地屠宰、新鮮且衛生安全等特色,提醒 購買雞肉「選冷藏、認標章、看產地」3 大原則,盼消費者多多選購優 質國產雞肉,以實際行動支持臺灣養雞產業,促進產業永續發展。 2022 年 9 月29 日~10 月1 日首度參與「2 0 2 2 年臺灣智慧農業周」實體展會,設置「臺灣智慧農業館」,以「智慧生產」及「數位服務」為規劃主軸,規劃農糧產業、家禽產業、漁產業、雲世代農業數位轉型等四大主題展區進行展出,並於展覽期間辦理智農科技服務體系商機媒合會,促進農業研究成果之產業應用。 9 月 30 日 2011 年 舉辦「2011台灣國際觀賞魚博覽會」、「亞太水族聯盟研討會」、「國際錦鯉品評會」等系列活動,澳大利亞、香港、泰國、德國等21國參與盛會。 網站單元 農業主題館 農業知識家 農業知識庫 圖鑑知識 植物圖鑑 蝴蝶圖鑑 農業害蟲圖鑑 鳥類圖鑑 魚類圖鑑 圖書影音 農業圖書 影音專區 農博萬象 農學報導 農業小百科 都市農耕專區 百年農業發展史 學習推薦 相關網站 農漁生產地圖 農業懶人包 知識圖卡 好識會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