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型蘇力菌毒素基因cry1A(c)與野生型基因cry1C之共同轉殖及其在菸草中殺蟲效力之表現差異
將不含蛋白C端結晶區域的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毒素蛋白之人工合成基因cry1A(c),以及經過聚合?連鎖反應(PCR)分離與核酸定序的cry1C基因,分別構築於轉殖載體 pCAMBIA1300與pCHL1,得到質體pCAM-Ac與pN-IC101。藉由粒子轟擊法(particle bombardment)將質體射入菸草葉細胞中,篩選同時對抗生素Hygromycin(Hygr)與Spectinomycin(Spcr)有抗性的轉殖株,經由PCR篩檢,得到3棵同時帶有cry1A(c) 與cry1C的共同轉殖菸草Nt-Ac/C-1、Nt-Ac/C-2、Nt-Ac/C-3。利用南方墨漬法(Southern blot)鑑定共同轉殖菸草之Hind III限制?圖譜,得知cry1A(c)與cry1C基因共同進入植物細胞中,其中明確顯示cry1C進入葉綠體rbcL與accD基因之間的位置。針對cry1C 與cry1A(c)基因造成的殺蟲效果,分別以三齡的斜紋夜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蟲與蕃茄夜蛾(Helicoverpa armigera,又名玉米穗蟲)幼蟲進行共同轉殖菸草葉部的殺蟲活性測試。結果發現處理48小時後,共同轉殖菸草對斜紋夜盜蛾幼蟲之殺蟲效果到達100%,顯示葉綠體中的cry1C基因可表現出強效的殺蟲效果。對蕃茄夜蛾幼蟲所造成的死亡率,在96小時後,可達到25 - 33%。測量蟲體重之變化,發現轉殖cry1A(c)基因對蕃茄夜蛾幼蟲雖無高致死效果,平均蟲體重卻僅增加10.6 - 51.7%,而對照組蟲平均體重則增加255%,顯示轉殖cry1A(c)基因可明顯地抑制蕃茄夜蛾幼蟲的生長,進而達到植物保護之效果。此二個蘇力菌毒素基因在細胞內的表現差異,初步顯示葉綠體應是蘇力菌毒素基因表現之優良場所,且在不形成毒素晶體的情況下,即能發揮有效之致死效果。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 病原拮抗菌與天敵
生產者知識庫 > 其他 > 生物技術
相關檔案下載
- 洛神葵疫病病原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鑑定及抗病品種之篩選114/09/01
- 降低外銷番石榴夏秋季果實罹病率之病害整合管理策略114/09/01
- 頸喙亞目昆蟲的重要卵寄生蜂天敵114/09/01
- 溫度對臺灣稻熱病菌 (Pyricularia oryzae) 四種病原型菌株生長及產孢之影響114/06/01
- 臺灣脈柄牛肝菌(Phlebopus sp.)之採集、鑑定與培養114/03/17
- 全發酵甘藷葉茶之植化素與生理活性分析114/03/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來訪 聚焦作物機能篩選及病蟲害安全防治資材研發為未來合作打下堅實基礎-2114/03/14
- 花蓮區農情月刊--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來訪 聚焦作物機能篩選及病蟲害安全防治資材研發為未來合作打下堅實基礎-1114/03/14
- (第141期)技術服務季刊114/03/05
- 豆科植物與固氮菌共生之關鍵性發現113/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