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台灣原生植物普剌特草放射線照射誘導變異之研究--結果與討論-4
作者:陳季呈
公佈日期:100 年 12 月 20 日
結果與討論
經過放射線處理之普剌特草叢生芽體共獲得1546盆誘變植株,經觀察發現15個變異枝條,變異率以40Gy處理為2.3%為最高,20Gy處理變異率為1.4%次之,60Gy處理則為0.6%,而80Gy處理則並未發現變異發生,其中6個枝條變異穩定,9個發生變異枝條回復與母本相同(表四),由上述結果顯示20至40Gy處理劑量,普剌特草叢生芽體後續生育並無顯著受到抑制,且變異率較高,因此普剌特草叢生芽體之最適照射劑量應為20至40Gy。觀察其發生變異之部位以葉片為主,變異情形以葉片出現不規則之白色斑點或葉緣鑲有白邊為最多,經過馴化種植於溫室中3個月後,其新葉長出後大多會恢復為綠色,因此其變異並不穩定(圖五);另有枝條發生部分葉面呈現白色塊斑之變異,此種變異較具觀賞價值且變異穩定,但其生長勢弱且生長緩慢,尤其在夏季悶熱的環境下,其生育情形不佳(圖六)。而在開花之花形及花色與結果之果形及果色的表現上並無結果顯示變異情形發生。本試驗共產生6個變異穩定枝條,經於溫室中種植超過半年後其變異仍趨穩定。
表四、不同劑量之γ射線照射處理對普剌特草培植體產生變異之效果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蝴蝶蘭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次氯酸水對蝴蝶蘭軟腐病防治效果評估114/03/17
- 114年2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1/21
- 臺南區農業專訊129期-2024世界蘭花會議 暨臺灣國際蘭展介紹 113/10/09
- 臺南區農情月刊333期-臺‘蘭’四百,2024世界蘭展盛大開幕,本場蝴蝶蘭再獲佳績113/03/08
- 次氯酸降解試驗及其在滅菌細本山葡萄莖節培植體之應用113/03/03
- 臺南區農業專訊 126期-暢遊蘭海~淺談蘭花分類-下篇112/12/26
- 臺南區農業專訊126期-臺日蝴蝶蘭接力栽培 與日本蝴蝶蘭應用現況112/12/26
- 蝴蝶蘭 ‘臺南 1 號’ 之育成112/08/16
- 臺南區農業專訊第124期-暢遊蘭海~淺談蘭花分類 (上篇)112/08/16
- 台灣野牡丹藤誘變品種選育 .pdf112/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