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冬茶減產原因及改善方法
作者:李臺強
公佈日期:94 年 03 月 29 日
造成冬茶產量減少原因可概分為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只是這些因素影響的程度會決定當年減產幅度。改善冬茶減產的方法有產期調節、適時灌溉、茶園行間敷蓋、淺耕除草及增施有機肥,在秋冬往往少雨乾旱,給茶葉生產者帶來重大損失,不僅嚴重影響到茶葉產量和品質,而且也使茶樹的生理機能造成傷害,甚至使茶樹整株乾枯死亡,因此為確保茶葉生產的豐產豐收,必須平時做好茶園耕作管理的工作,以培養健壯植株,增強抗逆境能力,才不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造成損失。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茶 > 茶栽培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10月份臺灣茶園生產管理專家建議資訊114/10/08
- 低溫對茶樹造成傷害的種類及成因110/03/18
- 臺灣茶樹歷年乾旱發生情形及旱害徵狀110/03/18
- 茶改場「茶園生產管理APP」上線 茶園智慧化管理一手罩110/01/25
- 高海拔茶區春茶霜害紀實與應對策略109/07/29
- 低海拔茶區春茶霜害紀實與應對策略109/07/29
- 狂賀!! 苗栗區黃捷纓女士榮獲第31屆全國十大神農獎107/12/22
- 油茶粕皂素成分及其植物保護之應用107/08/07
- 五年生茶樹根部調查個案分享105/03/08
- 文山地區茶園乾旱發生與因應對策104/04/17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