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擂碗午茶
作者:詹慧玲
公佈日期:96 年 05 月 09 日
過完幾個假期,加上放鬆心情,多少都影響身形。收假除收心,恢復身材也成重點項目,茶,很自然的會被當成去油解膩最佳飲品,只是單純坐著泡茶似乎呆板又刮腸搜肚,試試做碗「擂茶」吧。這項早年客家庄以鹹為主、當作填飽肚子的主食之一,材料經過研磨搗碎動作,研磨在客語為「擂」,故稱擂茶。今日嘗鮮與口味喜好不同,甜食反成受歡迎的新寵。使用器具為細牙溝紋的擂缽,多陶土製;還有約兩尺長,以芭樂樹、油茶樹等製作的擂棍;基本材料為綠茶茶葉、黑白芝麻、花生與米籽,先將前兩項研磨加點水成稠狀,將配料花生加入磨細散,待食用再沖入熱水,添糖或鹽盛入小碗加入米籽即可。濃綿細滑還帶著顆粒細末,茶葉吸收花生芝麻的油脂,減低穀物油氣並綜合掉茶的苦澀,形成一股圓潤的茶甘與穀香;經過蒸、曬、翻炒的米籽不油膩反增飽足感,是道叫人一試就欲罷不能飲式點心。過程中持續的研磨動作,別於靜態茶飲的挑戰體力是最大特色,汗流浹背、說說笑笑的過程與輪流默契都讓擂茶更顯魅力。
家裡想調試,器材擂缽、擂棍不能少,部份居家生活傢飾用品或陶器店可購得,特別注意擂棍材質,以質堅且可食用為佳,避免研磨過程碎末混入食材對身體造成影響;基本材料的茶葉可以輕發酵茶種,如包種、清香型烏龍等替代;白芝麻應多於黑芝麻較不會出現苦味;花生炒熟去皮最顯香氣;配料可搭乾果、穀、豆類或香菜類等增加風味,照順序添加研磨、拌綠茶粉和勻沖泡,增加茶甘味。當然,以調理機將綠茶和芝麻磨碎備用,待其他配料打碎後,全部與綠茶粉混合、沖泡,是最方便省時的方式;或直接來場小鎮旅遊,慢走收心外順便帶回自己喜歡的味道!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簡介 > 農藝食品簡介
延伸閱讀
- 推動食農教育 臺東農改場於臺東縣池上鄉福原國小辦理小米課程114/02/24
- 推動食農教育系列課程 臺東農改場於臺東市新園國小辦理小米課程113/10/30
- 臺東農改場辦理「農業體驗教育訓練」課程 強化業者規劃農業體驗知能113/07/30
- 植想聽見你113/05/15
- 推動國產茶及咖啡分類分級評鑑 各路好手接受表揚 創造多元消費平臺113/01/11
- 臺灣茶每年總產值是多少?113/01/11
- 推動茶葉食農教育 共同推廣臺灣好茶112/12/14
- 常飲茶益身心 臺茶追求「健康、安全、永續」發展112/08/10
- 茶改場鼓勵年輕學子展現臺灣茶創意 開啟天然茶飲健康新浪潮112/08/10
- 提升食農教育基礎知能 臺東農改場辦理「112年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培訓初階班課程」112/08/02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
知識家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