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比較海岸山脈稻田無脊椎動物群集結構之群集相似性--討論--02
作者:蔡思聖;徐仲禹;許宏昌;黃國靖;
公佈日期:108 年 01 月 03 日
研究報告
341
二、水生生物與陸域生物的生態功能與面對的生存壓力有所不同
本研究針對稻田典型棲地出現之無脊椎動物(mesofauna: 0.001-2 mm; macrofauna: 2-20 mm; megafauna: > 20mm,水域調查所用網目為6 × 10-4 mm)進行調查,無脊椎動物係指相對於脊椎動物門外的其他動物類群,具有數量龐大、種類樣式分化繁多之特性(Simpson and Roger, 1995)。這些生物不僅可快速佔據多種棲位並往往可供養許多更高階的脊椎動物,進而維持生態系統之運作。然而,各類生物具有生態功能上的差異並面對不同的生存壓力。由於介質不同,水域與陸域物種在環境適應上仍有所區隔,稻叢生物多數為靠氣孔呼吸的節肢動物如蛛類、昆蟲為主,透過在德武的研究資料可發現慣行漫灌田的生物組成與有機漫灌田的生物組成較為近似,僅管許多節肢動物具有小細毛等防水結構可避免水分衝擊,但或許仍不利物種活動與拓殖,管理維持過多的水分可能產生類似於慣行農法的衝擊,但陸域生物仍可移棲於稻田週邊;反之,水棲生物可能包含狹義或廣義的水棲生物,前者生活史幾乎僅在水體完成,維生高度仰賴溶氧,廣義者僅需有一階段可在水體完成即可,雖然可在水體中生存,但也受限於水體的穩定存在,稻田環境的水體乾濕頻繁更迭成為負面衝擊。蔡等(2018)研究則發現,水棲無脊椎動物群集以物種性狀如氧氣利用、攝食方式、棲地利用所估算的功能多樣性(functional biodiversity)受稻田灌水管理而影響,但仰賴分類多樣性(taxonomic biodiversity)的工具則未具顯著差異。除地景組成外,物種間交互作用對於生態服務產出的影響亦值得後續研究。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蝴蝶蘭
延伸閱讀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臺南區農業專訊129期-2024世界蘭花會議 暨臺灣國際蘭展介紹 113/10/09
- 苗栗區農業專訊-養蜂營運成本分析113/10/08
- 臺南區農情月刊333期-臺‘蘭’四百,2024世界蘭展盛大開幕,本場蝴蝶蘭再獲佳績113/03/08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278期-有機栽培番荔枝果園多樣性草相之營造112/12/26
- 臺南區農業專訊 126期-暢遊蘭海~淺談蘭花分類-下篇112/12/26
- 臺南區農業專訊126期-臺日蝴蝶蘭接力栽培 與日本蝴蝶蘭應用現況112/12/26
- 自然保育政策新藍圖 實現陸域受保護區域30×30目標112/12/01
- 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與生態知識112/12/01
- 狩獵科學監測及永續管理112/12/01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