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落花生簇葉病
作者:林瑞家
公佈日期:112 年 08 月 25 日
文圖/ 林瑞家
落花生園中有時會發現零星不規則分布的矮小植株,伴隨有葉片變小、黃化、節間短、分枝細且多的異常分蘗等特徵,在開花期則是花器葉片化、團狀化,整株如營養生長,沒有開花。這些被稱為「瘋欉」的落花生植株,主要由「植物菌質體」引起,一般稱為「落花生簇葉病」。
菌質體是一種絕對寄生的病原菌,隨著養分輸送擴散到整株植物,簇葉病主要是藉由媒介昆蟲俗稱「跳仔」的葉蟬類傳播,並不會透過土壤、風雨、種子、枝條磨擦、機械修剪等方式傳染。當葉蟬透過刺吸式口器吸食植株時,會將菌質體傳入健康植株,使植株罹病,特別在溫暖少雨,適合昆蟲大量繁殖的氣候條件下,染病機率大大增加。此外,落花生於不同階段生育期受感染的影響的結果也不同,於生長初期感染常因不能正常開花而無法結果,若為生長中後期感染則光合作用減少,易造成種仁發育不良或變小致產量減少情況。
當田區出現簇葉病狀況時,並無有效農藥處理菌質體,僅能藉由農藥減少媒介昆蟲的數量,隨時拔除病株及清除可供葉蟬棲身的雜草等方式杜絕感染源,才能降低染病情況。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首屆植物診療師考試預定114年8月舉行 歡迎民眾踴躍報考114/05/09
- 5月份臺灣茶園生產管理專家建議資訊114/05/08
- 114年5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5/05
- 因應資源循環零廢棄之簡易堆肥法114/05/05
- 植醫專欄 如何改善繁星花葉緣焦枯?114/05/05
- 紅棗食農教育講座~教案教具設計工作坊114/05/05
- 電動採土器:土壤採樣省時省力新選擇114/05/05
- 黃斑粗喙椿象生產收集系統授權案簽約儀式114/05/05
- 體驗莓好生活~苗栗場食農教育推廣活動114/05/05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21期-------------政策宣導114/05/02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