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水稻飛蝨及稻熱病危害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作者:王誌偉
公佈日期:112 年 08 月 22 日
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指出,監測轄區水稻田間已有飛蝨及稻熱病發生,其中飛蝨的發生可能與7-8月份颱風外圍環流有關,造成池上鄉及關山鎮部分地區農友反映出現飛蝨危害。近日氣候炎熱偶有陣雨,為預防病蟲害蔓延減少農友損失,臺東農改場籲請農民應儘速做好防治措施。
飛蝨是二期作水稻的重要害蟲,若天氣炎熱,於稻作乳熟期至糊熟期間為害最嚴重,此時水稻已近收穫,除了產量損失難以控制,更有生育後期用藥殘留問題。為此臺東農改場提供防治建議:
- 飛蝨類:目前田間可見種類有褐飛蝨、白背飛蝨及斑飛蝨等,分別為害水稻基部與中、上部位。飛蝨類以刺吸式口器吸食稻株,並分泌蜜露引發煤煙病。在族群密度低時,由稻株外表無從察覺異狀,需撥開稻叢觀察基部才可發現其蹤跡與煤煙病徵狀;若發生初期未及時防治,待族群密度增高時,則可導致稻株黃化、黑穗,影響稔實率,並致使稻株於短期內枯萎倒伏。防治上,藥劑應儘量噴布在水稻植株莖部,效果較佳。核准登記藥劑如10%氟尼胺水分散性粒劑2,000倍、10%賽速安水溶性粒劑4,000倍、16%可尼丁水溶性粒劑3,000倍、25%派滅淨可濕性粉劑1,500倍或20%達特南水溶性粒劑3,000倍等。
- 稻熱病: 稻熱病發生主要與氣溫、雨水及肥料有關,在氣溫高溫多濕時適合發病,田間氮肥過多會導致植株柔弱,更加速病勢發展。病原菌感染葉片後,初期會在葉表形成墨綠色斑點,逐漸擴大成二端較尖之紡錘形病斑,病斑中間呈灰白色,邊緣赤褐色,外圍有薄層黃暈,為主要辨識病徵。為減少疫情發生,合理化施肥為首要重點。藥劑防治方面,預防性藥劑如6%撲殺熱粒劑,在水稻分蘗初期或病害發生前施用,保持水深3~5公分,持續4~5天,增強稻株抵抗力;防治性藥劑可施用50%護粒松乳劑1,000倍或45%喜樂克拉乳劑1,200倍;若葉色濃綠時,可施用75%三賽唑可溼性粉劑3,000倍或41.7%三賽唑水懸劑1,500倍。
臺東農改場請農友注意飛蝨與稻熱病等病蟲害疫情,其他藥劑可上網參考「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s://pesticide.aphia.gov.tw)或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acri.gov.tw/ppm/)。藥劑選擇須注意安全採收期,以免藥劑殘留超量,若有防治相關問題,可洽臺東農改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015)。
臺東農改場於關山鎮水稻田區掃網捕獲之白背飛蝨
臺東農改場於關山鎮水稻田區監測發現稻熱病初期病徵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其他有害生物為害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保護類-其他
延伸閱讀
- 柑橘類有害生物診斷與防治策略114/04/10
- 花蓮區農情月刊--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來訪 聚焦作物機能篩選及病蟲害安全防治資材研發為未來合作打下堅實基礎-2114/03/14
- 花蓮區農情月刊--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來訪 聚焦作物機能篩選及病蟲害安全防治資材研發為未來合作打下堅實基礎-1114/03/14
- 驚蟄剛過稻黑椿象現蹤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範114/03/06
- 花蓮區農業專訊--原鄉部落農田植被操作 加強害蟲調節服務--03114/02/26
- 花蓮區農業專訊--原鄉部落農田植被操作 加強害蟲調節服務--02114/02/26
- 花蓮區農業專訊--原鄉部落農田植被操作 加強害蟲調節服務--01114/02/26
- 114年3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2/24
- 花改場--小稻株、大溫差,苗期管理預防水稻葉稻熱病114/02/24
- 114年2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1/21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