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2023水稻藝術及米食文化論壇 - 水稻智慧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
作者:賴明信;吳東鴻;林家玉;吳以健;姚美吉;許龍欣;陳繹年;張瑞明;呂秀英
公佈日期:112 年 11 月 21 日
稻米是國人的基本糧食,富有維持社會穩定的角色,水稻更具有涵養地下水源及維護環境生態的功能。以經濟效益角度評估稻作是屬於弱勢產業,但卻是無法無視及偏廢,永續產業發展及糧食穩定一直是政府重要施政之一。稻作產業發展的問題,在生產面面臨稻農老化及缺工嚴重,屬於勞力密集產業,體力與勞力負荷大,對年輕人吸引力小,及缺乏系統性的經驗傳承,再再顯示產業環境極需調整。從106 年開始智慧農業第一期計畫,基於產業發展規劃的「智能生產」與「數位服務」兩大面向原則,稻作領航產業針對稻作整體產業鏈,成功研發了省工省力機械設備、環境感測元件及影像辨識技術等,結合跨領域之資通訊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等前瞻技術,建構出改變傳統從農方式與生產模式;技術落地使用及親民化,營造智慧農業的客觀環境,促成稻作智慧農業生態系規模化發展,是未來的重要工作。應用政府及民間資源共同合作,建立公私協力夥伴關係,有效整合跨領域產品、技術及服務,培育在地農事資訊服務業以協助進行農產業數位轉型,創新農業服務合作模式,達到促進智農技術生態系的發展。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經營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發展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6期)114/10/22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水稻新品種示範 為稻農找出最適合宜蘭栽培的水稻新品種114/09/17
- 農業數位轉型進行式──政策×技術×實作,助中小農場智慧升級114/08/21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308期-智慧農業新視角 李文宗教授解析影像分析技術114/08/01
- 日本藥食同源米及社會介紹114/07/23
- 果樹人工授粉技術之發展與應用概況114/07/17
- 花改場--水稻進入抽穗期,農友請慎防秘夜蛾及黑椿象危害114/06/04
- 花改場--提早預防穗期稻熱病,確保產量無煩惱114/05/12
- 駐臺北韓國代表部李殷鎬代表拜會臺東農改場,觀摩創新農業技術與推廣成果114/04/08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