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從育種放眼世界農業舞台 本場邀請學術界及業界世界級育種專家來場演講
為拓展場內研究同仁的作物育種視野,本場8月12及18日分別邀請中興大學園藝系朱建鏞榮譽教授,以及農友種苗公司張佳惠副總經理及其育種團隊,包括龔建禎經理及胡家銘副組長,以「花卉新品種開發及其經營」、「種苗產業公私協力研發策略及國際市場布局與發展潛力」為題,來場進行精彩演說。
成為花卉育種家的三重奏:園藝家、藝術家與時尚家
朱建鏞教授在演講中深入剖析花卉育種產業的本質。他指出,花卉不僅是農產品,更是視覺消費、國際化且富含時尚藝術性的商品。因此,成功的花卉育種家必須同時具備「園藝家」、「藝術家」與「時尚家」的三重能力。作為園藝家,需精通植物學識與園藝技術;作為藝術家,則必須培養對美學的素養;而作為時尚家,更要具備宏觀的國際視野,將國際趨勢轉化為育種的目標。
朱建鏞教授強調,品種權是花卉產業最核心的價值,它能有效掌控種苗與花卉產業的發展。他同時認為,臺灣發展花卉育種的優勢在於亞熱帶氣候、豐富的特有種植物、先進的農業科技以及高素質的農民。然而卻也普遍存在缺乏美學素養與國際觀、行銷不足以及經營規模小等弱點,這些都是未來需要努力突破的瓶頸。
種子是國家根本,科技與品牌是戰略
農友種苗公司張佳惠副總則從產業角度,帶來了實務經驗的分享。她首先指出,農友種苗公司創立57年來,秉持著「幫助農民,讓農民賺錢」的初衷,已將種子銷往全球170個國家,本場邀請學術界及業界世界級育種專家來場演講從育種放眼世界農業舞台展現臺灣在農業科技上的強大實力。她強調,育種是國家農業的根本,是關乎全球糧食安全的戰略產業。面對氣候變遷等挑戰,育種家的責任重大,必須從品種的根本著手,才能解決這些危機。
她也表示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育種必須善用科技,朝向「精準育種」邁進。她舉例,利用基因體學和AI影像分析等工具,可以大幅縮短育種時間,讓原本需要數年甚至十年才能成功的品種,得以更快地推向市場。她同時也強調品牌經營與市場行銷的重要性,除了品種權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建立強大的「品牌信任」,透過精緻的包裝與行銷,讓消費者認同品牌價值。張佳惠副總以公司開發的迷你西瓜(Miniball)為例,分享如何透過市場調查、優化栽培管理,成功將一個原本被育種家「嫌棄」的小西瓜,打造成廣受全球市場歡迎的明星商品。
兩場不同領域的專家演講,為本場的同仁們帶來深度實務知識與啟發,更重要的是學習對育種研究的熱情,有助於突破現有育種思維。本場也期待透過未來與業界的合作,讓產業落地、嘉惠更多農民。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發展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 花蓮區農情月刊--本場農業推廣科農經研究室孫正華副研究員 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面見總統獲鼓勵114/11/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因應極端氣候 本場應用科技降溫資材加強作物產量及品質--02114/11/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因應極端氣候 本場應用科技降溫資材加強作物產量及品質--01114/11/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降落吧!仙草 四仙下凡 本場育成仙草新品種打造花海仙境114/11/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有機食農教育 本場與中興大學東西強強聯合一起來推動114/11/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環境教育的碳權碳管理114/11/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又美又療育 本場辦理原民植物研習敲拓染114/11/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有點辣又不太辣! 新品種「友辛」與「友香」微辣登場114/11/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農產業推動、科研技術研究先行 本場科技試驗示範 考評宜花走透透114/11/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農業部攜手企業及青農 打造友善農業、共耕永續未來114/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