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水稻藝術及米食文化論壇 - 苗栗農改場推動稻田彩繪技術20 年回顧展
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於2002 年開始推動稻田彩繪,當年由苗栗農改場、苗栗縣政府及苑裡鎮農會共同合作,於苗栗縣苑裡鎮推出稻田彩繪的處女作「苑裡」,成為媒體的新奇焦點,也成功吸引國人目光。在技術開發及推廣歷程可概分為三個階段:(一)2002~2007 年為發展初期,以示範觀摩結合田間作品創意,以及攝影比賽等,例如,2005年與苑裡鎮農會產學合作並舉開「才子佳人、永結同心」活動,同時第二次攝影比賽。(二)2008~2018 年間則有許多首創,如首次企業認養、首創多田製作,2013 年由農業試驗所選育不同彩葉稻豐富稻田地景色彩,2016 年電腦佈點首作「Fun PingTung with EVA」,係由長榮公司認養。(三)2019~2023 年間以推動米食融入觀光,如斗南乖乖米、無米樂發揚米食、幸福苗栗米食季,另輔導稻農股份公司進軍東部、與交通部跨部合作,由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以「來自山的禮物」彩繪興旺東部旅遊。
    國內稻田彩繪由苗栗農改場首先發想,又有農業試驗所選育不同彩葉稻豐富了稻田地景色彩,並經由苑裡鎮農會的長年持續執行,賡續展現出水稻的藝術價值,作品圖騰結合創意、文化、節令、流行等不同面向,類型包含宣導政令、品牌廣告、客製化行銷等,也帶動農村旅遊及多元行銷等附加價值,以屏東農業博覽會為例,2016 年至2023 年每年平均參觀人次破百萬,若以每人消費10~100 元計,可增加農業周邊商業效益約億元以上,苑裡鎮愛情果園經營為例,每年平均參觀人數約2 萬人,可增加農業周邊商業效益約200 萬元以上。
    為了讓國人一次欣賞20 年來稻田彩繪作品影像,苗栗農改場與苑裡鎮農會合作舉辦「稻田彩繪技術及應用產業推動成果20 年回顧展」,論壇手冊節錄了部分圖片,超過60幅的稻田彩繪作品影像將完整呈現在本場農業博覽館,展期自2023 年11 月16 日至12月31 日,歡迎曾參與稻田彩繪創作或有興趣者,蒞臨現場共襄盛舉,期盼未來能有更多的創意與技術開發,讓稻田彩繪持續在臺灣發光發亮!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休閒及遊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業文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 園藝活動對高齡者的效益評估─以「茶樹精油洗手慕斯及毬果聖誕樹DIY」活動為例114/10/27
- 高齡者綠色照顧《食農教育》活動案例介紹114/10/27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水稻也來敷面膜!友善水稻省工減碳之紙蓆插秧栽培田間觀摩會114/10/22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114年本場辦理農民學院課程及時間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人事異動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2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1114/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