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區農情月刊第289期 - 以米之名 稻香滿溢 「水稻藝術與米食文化論壇」熱鬧開講
為提升稻作產業加值應用及國人對米食的認知,本場於本(112)年11月17日舉辦「水稻藝術與米食文化論壇」,以產業研發、藝術文化、食農教育及生態為主題,邀請各界專家分享研發成果及執行經驗,此次論壇洽逢素有「稻田彩繪之母」之稱的張素貞秘書屆齡退休前夕,藉此機會分享在產業服務近四十載的甘苦談與未來期許,現場吸引逾百人參與,熱鬧又溫馨,也期望透過此次活動,為稻作產業激盪出更多不一樣的火花。
此次論壇由本場水稻專家—張素貞秘書開場,細數推動有機及友善農法、多樣化新品種育成、抗逆境及病蟲害育種,以及稻田彩繪技術的發展歷程。接續由作物環境科朱盛祺科長及農試所賴明信研究員分享如何利用速效稻草分解菌及水稻智慧農業等創新技術,為稻作穩定生產注入新的契機。論壇也邀請產業界深耕已久的苑裡鎮農會鄭年鈞總幹事、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王正安先生、喜妹娜哇稻草藝品館蔡景騰先生及南河國小黃善華校長,說明稻作產業如何從休閒觀光、生態、藝術及教育的諸多層面,帶來產業加值與在地參與量能。
論壇現場同步展示本場歷年育成的水稻品種—苗栗1號、苗栗2號與相關技術成果,以及最新育成具有白葉枯病抗性的新品種苗栗3號,並展出各鄉鎮農會及小農所生產的特色米品牌。為了讓大眾更了解米食的多元樣貌,現場也備有來自本場打樣中心、苗栗市農會、造橋鄉及公館鄉家政班協力製作的各類米食糕點,讓來賓驚呼原來「米食」可以這麼美味多變又充滿巧思。
我國稻田彩繪由本場首先發展,並在苑裡鎮農會長年持續創作,展現出稻田藝術價值,透過在地藝術家的稻草編織及校園特色課程的導入,這些未來都可發展成園藝療育及食農教育的良好素材,期望透過論壇的舉辦讓各界更了解產業現況及成果,透過水稻業務的盤點與傳承,達到承先啟後的目標,開啟未來稻作產業的嶄新扉頁。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休閒及遊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業文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 園藝活動對高齡者的效益評估─以「茶樹精油洗手慕斯及毬果聖誕樹DIY」活動為例114/10/27
- 高齡者綠色照顧《食農教育》活動案例介紹114/10/27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水稻也來敷面膜!友善水稻省工減碳之紙蓆插秧栽培田間觀摩會114/10/22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114年本場辦理農民學院課程及時間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人事異動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2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1114/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