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地區有機雜糧耕作模式介紹
作者:陳緯宸;黃佳興;陳維翰;葉育哲
公佈日期:112 年 12 月 29 日
花蓮是國內有機農業發展最興盛的縣市,近年由於「綠色環境給付」及「大糧倉計 畫」的政策推動,縣內有機雜糧種植面積急劇上升。其中以有機大豆種植面積最大、蕎 麥種植面積上升最快。此外,由於轄內原住民族占比高,樹豆也為其中最普遍栽培且具 特色的雜糧;然而,這些作物的生產皆面臨人力不足、生產成本高昂,及田間管理不易 等問題。為此本場投入研發,於有機大豆生產中開發低成本專用省工農業機械及智慧化 管理系統,於蕎麥生產導入不整地無人機撒播技術,更研發樹豆機械化生產技術,反轉 過往全人工栽培的生產模式。希望藉由這些技術的研發來強化農友生產經營的穩定度, 更盼此類技術的應用,能讓農友更有信心擴大有機栽培面積,協助更多農友投入於永續 生產的實踐。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國際花卉產業動態114/10/23
- 農場見習對農民學院蔬菜栽培管理初階班學員訓練成效之個案研究114/10/22
- 全穀紅薏仁對高脂飲食小鼠代謝異常之影響114/10/22
- Arduino低成本開發板於光合作用測量的應用及展望114/10/22
- 不同品種大豆製作發芽豆漿之理化及品質分析114/10/22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6期)114/10/22
- 三色花見糰子一次學會114/10/22
- 臺中農改場與安達人壽合作ESG 專案「伊娜谷香糯米保種計畫」獲亞太行動獎銀獎!114/10/22
- 臺中農改場特刊再獲期刊最佳下載獎殊榮114/10/22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