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加速育種及基因體編輯技術達成零飢餓目標 (文獻摘要譯文)
在未來30年,全球人口數量估計將增加25%並上達100億。傳統育種方法迄今已生產各類經增進營養且高產的作物,並用以滿足持續增長人口之糧食需求。但目前在水稻(Oryza sativa)、小麥(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等主要作物之產量增加速率,並無法符合未來所需。對於植物育種及作物改良而言,作物生產過程耗費時日為其主要限制因素。一般而言,每年僅能推進1至 2個世代。然而該項限制已可利用加速育種(speed breeding;SB)技術,藉由「降低繁殖週期(breeding cycle)」及「利用快速推進世代來加速作物研究」等方式予以突破增進。基因體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目前已被用於新作物品種開發上,其原因包括:(1)所需時間相對較短、(2)脫靶效應(off-target effect)發生機率相當低、(3)實驗室取得門檻低、(4)適用於各種作物(即便其具有複雜基因體組成)。然而,基因編輯除需要物理性防護(physical containment)等級符合CRISPR相關遺傳操作之專業實驗室外,其後續仍需要費時的組織培養過程。以ExpressEDIT為例,該系統係將基因編輯直接整合至快速育種平台(SB platform)內,並從而避開植物材料在體外操作上的相關阻礙。雖然目前尚未成為常態作法,但已有許多步驟可實際用於加速基因編輯改良作物品種之育成過程,此將為本章之強調重點所在。將基因體編輯等最先進技術與快速育種進行整合,將使植物育種家得以因應餵養百億人口需求下之糧食安全挑戰。
譯自:
Hussain, K., Mahrukh, Nisa, R.T., Zaid, A., Mushtaq, M. (2023). The Utilization of Speed Breeding and Genome Editing to Achieve Zero Hunger. In: Prakash, C.S., Fiaz, S., Nadeem, M.A., Baloch, F.S., Qayyum, A. (ed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he Era of the OMICs Revolution.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031-15568-0_1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類-其他 > 農藝類-其他-其他
- 苗栗農改場第293期月刊-選擇適栽品種 掌握栽培技術硬質玉米產量好113/04/22
- 育種架構:它們是什麼?如何將其標準化?以及如何對其進行改善? (文獻摘要譯文)113/01/21
- 茄子新型分子標誌育種策略概要 (文獻摘要譯文)113/01/20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站在農友的那一邊--龍鬚菜-不懈努力 抗高溫 龍鬚菜的挑戰--08112/01/06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站在農友的那一邊--龍鬚菜-不懈努力 抗高溫 龍鬚菜的挑戰--07112/01/06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站在農友的那一邊--龍鬚菜-不懈努力 抗高溫 龍鬚菜的挑戰--06112/01/06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站在農友的那一邊--龍鬚菜-不懈努力 抗高溫 龍鬚菜的挑戰--05112/01/06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站在農友的那一邊--龍鬚菜-不懈努力 抗高溫 龍鬚菜的挑戰--04112/01/06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站在農友的那一邊--龍鬚菜-不懈努力 抗高溫 龍鬚菜的挑戰--03112/01/06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站在農友的那一邊--龍鬚菜-不懈努力 抗高溫 龍鬚菜的挑戰--0211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