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情月刊--耐煮不糊有嚼勁、低碳低里程 本場育成臺灣第一支在地燉飯米-水稻花蓮26號--01
							作者:編輯部
							公佈日期:113 年 03 月 22 日
						
						歷時屬西式燉飯米種,在112年正式命名7年,本場育成水稻花蓮26號、專後,於今年1月23日於農業部召開記者會,向國人宣告臺灣第一支燉飯米3高1低的優質特性,包括千粒重高、直鏈澱粉高、心白率高以及食物里程低。除現有3家已簽署技轉廠商,在新聞發佈後消費者及餐廳業者詢問度居高不下,盼望及早量產,可見燉飯米銷售前景光明。
由於飲食西化,特色燉飯料理深入國人餐桌,自103年起每年進口的義大利稻米超過100公噸,106年更超過200噸,此數字還不包括使用臺灣稻米來烹煮西式燉飯的計量。但近年受到氣候變遷及疫情影響,出口國的產量及檢疫也受到衝擊,因此進口商希望能從國產稻米找到解決之道,本場也從中找到國產稻米的新缺口。
育種之路
本場在九十年代即開始多樣化水稻雜交育種工作,101年本場召開花蓮水稻22、23、24號命名會議,委員們通過香糯稻、彩繪紫葉稻,以及高蛋白等水稻多功能品種命名,隨後低蛋白品種花蓮25號申請品種權,今更是精準切入國內稻米藍海,成功命名水稻花蓮26號,成為國內第一支燉飯專屬品種。
觀察義大利米,可發現它們顆粒大、心白比例高,這和臺灣稉稻截然相反的性狀,正是燉飯米的特點。育種者作物改良科農藝研究室黃佳興副研員,特別自臺灣作物種原中心申請義大利Vialone Nano品種米,105年開始以其為母本、臺東30號為父本進行雜交選育。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栽培
延伸閱讀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水稻也來敷面膜!友善水稻省工減碳之紙蓆插秧栽培田間觀摩會114/10/22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114年10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10/02
- 秋颱威力不容小覷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強化防颱措施114/09/19
- 南彰化地區水稻飛蝨類害蟲發生,籲請農友加強防治與管理114/09/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水稻新品種示範 為稻農找出最適合宜蘭栽培的水稻新品種114/09/17
- 水稻白背飛蝨現蹤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114/09/15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114年9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9/04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3期-------------水稻韌性調適栽培暨水稻新品種「桃園7號」田間觀摩會-2114/08/15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知識家關聯文章
								
							







